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1  No. 06 ( 2022 ), Article ID: 58836 , 5 pages
10.12677/ACPP.2022.116297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

欧文文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6日;录用日期:2022年11月26日;发布日期:2022年12月8日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的新型方案,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的全新发展,也是传统儒家哲学的继承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寻找找到答案,同样,儒家哲学的天下为公、睦邻友好、大同社会的社会构想,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学理基础和战略支撑。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儒家哲学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Wenwen Ou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Nov. 6th, 2022; accepted: Nov. 26th, 2022; published: Dec. 8th, 2022

ABSTRACT

As a new type of plan proposed by China to cope with the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a century, the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s not only a new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hilosophy today, but als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philosophy. The concept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can be found in Marxist philosophy, and similarly, the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a society of universal justice, good-neighborliness and friendship, and great harmony has provide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strategic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Keywords: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Marxist Philosophy, Confucian Philosophy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应对各种传统非传统的挑战,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各国间通力合作来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而这一思想不仅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同样也蕴藏于中国传统儒家哲学之中。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当前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面临诸多的风险挑战。经济增长困难,地缘冲突下战争时有发生,民粹主义的崛起以及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因素都在持续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独善其身,因此世界亟需一种新的国际关系理论来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与阐释: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沟通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通过合作来破解当前世界面临的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阐述了国家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对过去“合作悖论”进行了有力驳斥,主张超越个体国家的狭隘利益来建构普遍的世界关系,建设永久和平的世界。马克思基于“自由人联合体”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美好构想,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样也是对世界历史的创新与发展,处理国家间的交往问题同样也是站在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当前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内涵,对于我们在实践中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由“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词语构成,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应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与交往理论等来进行理解与思考。

3.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同体理论

马克思将人类社会产生和形成的共同体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人的自由程度划分为“自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早期人类社会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通过血缘、地域等客观标准自发形成的群体组织形式即“自然共同体”,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物质生产资料匮乏,因此在“自然共同体”内部总是以共同体整体作为计量单位,不区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这种原始部落群居条件下无法使人产生自我意识,更不会存在“共同体意识”。“自然共同体”逐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转向虚幻共同体,“国家”就是这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典型的发展模式。“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殊产物,是“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因而“国家”从本质上来说不能反映全社会的普遍利益,仅是部分社会阶层特殊利益的代表,因而只有共同体的形式而无实质内容。而“真正共同体”是在批判“虚幻共同体”的基础上,跨越了地域、血缘、阶级等要素而形成的一种高度自觉化的有机力量,也是马克思对于国家消亡之后人类社会组织新形态的预测。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推动了民族历史转向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大生产模式下,各种要素之间流通加剧,新的世界市场的开拓,公共交通的迅猛发展使得资本加速集中,并且“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 [2],资本主义终于“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3]。世界历史理论中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演进规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这一理论,以“世界历史”的眼光和视野来对待国家以及国家关系间的发展,战略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有利于增进不同制度的国家间的交流协商有,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不可逆的趋势下,从全人类的普遍利益出发,以命运共同体的形式,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紧密联系起来,主张通过平等交流、互惠共赢、风险共担等方式建构新型合作模式,这是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型发展与实践,更为世界历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现实之路。

3.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往理论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概念之一,“普遍交往”在客观上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争夺式”“利己式”利益交换关系的超越 [4]。正如马克思所言:“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才有了保障。” [5] 只有“普遍交往”成为现实,人类社会才能真正消灭剥削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当前社会条件下,“普遍交往”主要还是以国家间的相互合作为基础,这不仅是经济生产方面的合作,还涉及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交流渗透。在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共产党宣言》中的论断进一步得到验证: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2]。事实上,各国都认识到遵循“普遍交往”原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各国同时又出于自身利益等因素的考量,国家间的矛盾冲突又是无可避免的。这是在这一悖论之中,中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首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通过对话协商来化解分歧,推进全人类共同发展,这正是当今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普遍交往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4.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内涵不仅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涵养于中国传统儒家哲学。儒家哲学所主张的天下为公、兼济天下、睦邻友好等都为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4.1. 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

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是当前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哲学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由己及家再到天下,是儒家济世情怀的最好印证。传统儒家追求“兼济天下”的王道,渴望世界大同,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无一例外都在表明这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不论是人与人之间,或者是国与国之间,其相处都应超越狭隘的双边关系,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坚持和而不同,共同构建和谐社会。自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建设,再到如今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始终秉持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进行文化交流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绵延过程中,“从不依靠暴力和霸权使其他民族屈服降从,也不是以穷兵黩武的思维对外进行侵略来强大自身……中华民族延续的历史就是一部和平友善对外交往史,也是一部求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奋斗史” [6],中国儒家文化始终主张和平而非对抗,实现共同繁荣。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这一论述儒家从自身着眼,再到天下的理想,体现了以德为本、由己身至天下的次序。儒家在人际交往之中始终坚持“忠恕”之道,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由此推及我们当前在国际交往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应当秉持此原则。面对当前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未来美好世界的设想,我们要始终坚持兼济天下的原则,共同为建设整体繁荣的世界而努力。

4.2. 协和万邦的关系理念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各国间互商互谅,国与国之间应积极构建结伴而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伙伴关系,与儒家哲学思想中“长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关系理念不谋而合。原始社会,《尚书·尧典》中就提出了协和万邦的立场和原则,即在家族和谐的基础上进而构建和平社会,最终实现不同邦族间的睦邻友好。由此观之,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各国之间要紧密联系,通过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无论是古代“丝绸之路”之间的贸易互通、文化互敬,还是郑和下西洋在印度洋国家留下大批礼物和商贸往来,抑或是当前中国在世界上展开多方位的交流合作,维和部队外出执行任务,进行一带一路建设等,都密切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为各国之间的互利共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数千年来,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至于全球发展之中,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会关切他国的合理诉求,在实现自身现代化的进程中也不忘同各国共享合作,共同发展,与其他国家携手共创包容互惠的国际秩序,正是儒家协和万邦理念的最好体现。

4.3. 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

“天下为公”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与马克思所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高度契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平等公正、和平相处的国际观,主张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这正是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对传统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自古以来,儒家思想中就蕴含着对美好社会的期望,《礼记》中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构想进行了细致的描绘,那种夜不闭户、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生活状态体现出我国人民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与期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要求世界各国同一化,而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仔细审视各国实际情况,进而根据不同的国情进行个性化的发展。“天下大同”从来都不是某一个国家单独的事情,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世界各国都应守望相助,共同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从而确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稳步实施,最终实现人类利益最大化。

5. 结语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针对当前世界形势的变化所提出的中国方案,其以全新的视角对人类命运进行思考,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通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儒家哲学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深层阐释,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以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文章引用

欧文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J]. 哲学进展, 2022, 11(06): 1742-1746.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6297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 2017-10-28(001).

  2.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276.

  3.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14.

  4. 4. 赵华珺.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J]. 重庆社会科学, 2019(7): 14-23.

  5.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61.

  6. 6. [英]马丁·雅克. 当中国统治世界: 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 张莉, 刘曲, 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10: 30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