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4  No. 02 ( 2024 ), Article ID: 80772 , 10 pages
10.12677/AP.2024.142068

小学生审美教育现状分析

王婷婷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22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29日;发布日期:2024年2月18日

摘要

考察小学生审美教育的现状。结果发现:大多数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特别注重采用艺术装饰品营造学校和教室的艺术环境与氛围。而家庭美育尚存在短板,主要体现在:较少采用艺术品装饰家庭环境、较少鼓励学生参加艺术课外班。特别是,家长组织学生参观艺术类场馆的频率普遍较低。这提示我们,要发挥家庭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营造优雅、优美的生活环境,建立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习惯,家庭美育意义重大,义不容辞。

关键词

审美教育,小学生,艺术教育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for Pupils

Tingting Wang

China 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Beijing

Received: Dec. 22nd, 2023; accepted: Jan. 29th, 2024; published: Feb. 18th, 2024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primary school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aesthetic education,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using art decorations to create an artistic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in schools and classroom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hortcomings in family aesthetic education,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less use of art to decorate the home environment and the less encouragement for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art classes. Especially, the frequency of family to visit art venues is generally low. This reminds us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family in aesthetic education, creating an elegant and beautiful liv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and establishing aesthetic habits of appreciating and creating beauty. Family aesthetic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is imperative.

Keywords:Aesthetic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Pupils, Art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美是一种积极的、固有的、客观化的价值,美是被当作事物之属性的快感(杨辛,甘霖,2011)。美学中,将美感分为形式美、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这四类。其中,形式美是指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艺术美指艺术作品所传达的美;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的美;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主要包括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美(外表美、心灵美)及劳动产品的美(杨辛,甘霖,2011)。不同美感之间的相通之处是,均会引发具有奖赏性的审美愉悦,且其所具有的奖赏性是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根本动力。不同美感之间也会转化:例如,艺术美就是自然美、社会美的升华与转型。

审美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人们通过欣赏和创造美的对象而受到审美影响。在身心愉悦之中,其性情和心灵受到陶冶、塑造,道德品质、思想情操得到提高,各种能力得到充分和自由的发展,从而成为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人才(李泽厚,1981;朱光潜,1996)。

美育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审美观念的树立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其整体素质,从而造就一代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来说,美育对人的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以美怡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人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审美最明显的作用在于怡情,即一个人在面对生活的繁重压力、种种苦难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潇洒豁达的态度。当审美对象唤起审美主体情感的时候,他自身所存的非社会性、非理性的冲动、欲望、情绪,便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理性的规范、引导和净化,逐渐转变为渗透理性和社会性的审美情感。审美的脑机制研究为此提供了证据。研究者发现,人在进行审美活动时,无论是形式美、外表美、艺术美,均会激活与奖赏环路(reward circuit),特别是会涉及OFC和纹状体区域的活动(Ishai, 2007

以美储善。心理学研究表明,审美会对人的道德行为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例如,关于外表美对人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表美的程度能够影响人们对于道德行为的判断,即存在“美的即是好的(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的刻板印象(Dion, Berscheid, & Walster, 1972)。如Dion (1972)等人的研究发现,当给被试呈现不同外表美程度的人物照片并令其对照片中人物的人格特点作出猜测性评定时,被试普遍认为外表美的人具有更为友好、热情、可信和礼貌的特点。相类似的,在艺术博物馆进行募捐活动的收获,往往要远多于在其他娱乐场所。Tsukiura和Cabeza (2010)通过考察同一被试在进行道德判断和审美判断时的脑活动发现,OFC的激活程度会同时随着道德评定分数和审美评定分数的增高而增高。以上研究表明,审美情境启动了人的“善”的一面。

以美启真。审美教育本身就是积累知识、启迪智慧的过程。美育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增长见识,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一方面,它可以激发人们追求真理、掌握知识的情感,开发人们的智能。另一方面,美育可以开阔人们的眼界,扩大和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研究者发现,审美欣赏能够提高人的记忆力(Marzi & Viggiano, 2010

美国心理学家伍尔夫提出审美认知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2003)。第一阶段(4岁~7岁):为理解绘画符号阶段。幼儿的感觉、期望都偏向实用目的。第二阶段为(8岁~12岁):理解视觉系统阶段。对于这时的儿童来说,熟悉特定文化所规定的一定范围内的视觉语言或系统是相当关键的,因为这必须以他们对一般符号组织的理解为基础,即培养特定视觉语言的理解力有赖于一种文化性的情境。第三阶段(13岁~18岁):即青少年时期,为理解艺术性选择阶段。年龄的增长和生理上的变化使儿童对独立和个性的意味比较敏感,抽象思维的发展明显地推进了他们审美思维的发展,如想象的新颖性和细腻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小学时期是接受审美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个体审美素养形成的关键期(Hunter, Schellenberg, Stalinski, 2011)。

因此,了解小学生美育现状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美育教学、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开展美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拟以华北、华南四个省的小学生为被试,从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及个人爱好这三方面考察小学生审美教育的现状。

2. 方法

2.1. 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北京、河北、广东、广西4省各选取2所小学,每所小学选取从一年级至六年级所有班进行问卷施测。最终有8463名小学生完成了测试。删除作答时间小于84秒(平均每道题作答小于2秒)以及作答时间在正负三个标准差之外的问卷之后,得到有效问卷8362份,有效率98.8%。参试者平均年龄9.33岁(SD = 1.879, range = 7~13)。被试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Table 1. The information of participants

表1. 被试基本信息

2.2. 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制《审美教育调查问卷》。该问卷从学校艺术氛围、家庭艺术氛围和个体对艺术课程的喜爱程度三个方面对个体的审美教育进行了测量。采用“你们学校会有艺术品作为装饰吗?如走廊墙上的挂画、桌上的艺术品、地板上的绘画、校园内的雕塑等”“你的教室里会有艺术品作为装饰吗?”两道题目测量学校艺术氛围,参试者从“完全没有”到“有10件或更多”中选择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应1~5分计分。在本研究中,学校艺术氛围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76。采用“你每周上艺术课外班多少小时”“你家里有艺术作品吗?如墙上的挂画、桌上的艺术花瓶等”以及“平时,家人会带你去艺术类场馆参观的次数是”等三道题目来测量家庭艺术氛围,答案为相应的数量或者频次等级,比如参观次数从“从没去过”到“一周一次”,对应1~7分计分。并采用开放性问题以了解学生接受审美教育的主观感受。

2.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25.0进行描述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学校艺术氛围

调查发现,64.56%的被试报告,学校有4件以上的艺术品装饰(如走廊墙上的挂画、桌上的艺术品、地板上的绘画、校园内的雕塑等)。见图1,其中,41.97%的被试报告学校有10件或以上的艺术品装饰,6.49%的被试报告学校有7~9件艺术品装饰,16.1%的被试报告学校有4~6件艺术品装饰。另外,35.43%的被试报告,学校有3件或以下的艺术品装饰。其中,25.12%的被试报告学校有1~3件艺术品装饰,10.31%的被试报告学校完全没有艺术品装饰。

Figure 1. Number of artworks in schools

图1. 学校的艺术品数量

调查发现,49.03%的被试报告,教室里有4件以上的艺术品装饰(如走廊墙上的挂画、桌上的艺术品、地板上的绘画)。见图2,其中,22.63%的被试报告教室里有10件或以上的艺术品装饰,7.84%的被试报告教室里有7~9件艺术品装饰,18.56%的被试报告教室里有4~6件艺术品装饰。另外,35.43%的被试报告,学校有3件或以下的艺术品装饰。其中,34.99%的被试报告教室里有1~3件艺术品装饰;15.97%的被试报告,教室里完全没有艺术品装饰。

Figure 2. Number of artworks in classrooms

图2. 教室的艺术品数量

针对“你希望学校给你提供哪些艺术上的支持”主观题回答进行的内容分析表明:绘画、舞蹈、唱歌、艺术、乐器、表演、比赛等词汇出现频率较高。见图3

Figure 3. Expecting arts support provided at school

图3. 期待学校提供的艺术支持

3.2. 家庭艺术氛围

调查发现,28.1%的被试报告家里有4件或以上的艺术品装饰(如墙上的挂画、桌上的艺术花瓶等)。见图4,其中,22.98%的被试报告家里有5件或以上的艺术品装饰,5.12%的被试报告家里有4件艺术品装饰。另外,71.91%的被试报告家里3件或以下的艺术品装饰。其中,13.86%的被试报告家里有3件艺术品装饰;20.57%的被试报告家里有2件艺术品装饰,15.14%的被试报告,家里有1件艺术品装饰,22.34%的被试报告家里没有艺术品装饰。

Figure 4. Number of artworks at home

图4. 家里的艺术品数量

调查发现,33.86%的被试未报过艺术课外班,50.84%的被试每周上艺术课外班2小时以内,18.75%的被试每周上艺术课外班3小时以上。见图5,其中,8.48%的被试每周上3小时,4.64%的被试每周上4小时,5.63%的被试每周上5小时或以上。

Figure 5. Participation in extracurricular art classes

图5. 参加艺术课外班的情况

调查发现,29.32%的被试从未去过艺术类场馆参观。43.08%的被试家中参观艺术类场馆的频率不多于一年一次。27.61%的被试家中参观艺术类场馆的频率大于一年两次。其中,14.76%的被试家庭每隔半年参观一次艺术类场馆,5.87%的被试家庭每隔三个月参观一次,4.43%的被试家庭每隔一个月参观一次,2.55%的被试家庭每隔一周参观一次,详见图6

Figure 6. Visits to arts venues

图6. 参观艺术类场馆的情况

调研发现,学生和家人在家里一般会做绘画(46.67%)、唱歌(42.2%)、跳舞(21.79%)等艺术活动。也有16.69%的学生提到,在家中完全没有从事过任何艺术活动,详见图7

针对“你希望家里给你提供哪些艺术上的支持”主观题回答进行的内容分析表明:绘画、舞蹈、唱歌、艺术、支持、鼓励、陪伴等词汇出现频率较高,详见图8

Figure 7. Artistic activities practice by family members at home

图7. 家人在家里从事的艺术活动

Figure 8. Expecting arts support provided at home

图8. 期待家里提供的艺术支持

3.3. 对艺术类课程的喜爱程度

调查发现,93.5%的被试表示喜欢艺术类课程(如音乐、美术等)。其中,66.25%的被试表示很喜欢,27.25%的被试表示有点喜欢。5.15%的被试表示模棱两可。1.36%的被试表示讨厌艺术类课程,见图9

Figure 9. Enjoyment of arts classes

图9. 对艺术类课程的喜爱程度

调查发现,在艺术课外班中,42.85%的学生学习绘画,19.56%学习乐器演奏,19.56%学习舞蹈,15.74%学习唱歌,8.19%学习主持与表演,1.92%学习雕塑,见图10

Figure 10. Learning content of art extracurricular classes

图10. 艺术课外班的学习内容

逾七成的被试表示,学习艺术会对其健康(74.33%)、心情(78.45%)、创造性(79.92%)、人际关系(75.33)、助人行为(74.25%)、了解自己(77.87%)和热爱生活(80.44%)具有好的影响。逾六成的被试表示,学习艺术会对其学习成绩具有好的影响(64.94%),见图11

Figure 11. The impact of arts learning

图11. 学习艺术带来的影响

针对“当你做一些艺术活动时,你的感受是什么?”主观题回答进行的内容分析表明:快乐、高兴等词汇出现频率最高,见图12

Figure 12. The feeling of arts learning

图12. 学习艺术的感受

4. 讨论

本研究以华北、华南四个省的小学生为被试,从学校美育、家庭美育及个人爱好这三方面考察小学生审美教育的现状。

针对学校艺术氛围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重视艺术氛围的营造,会主动利用艺术品作为装饰。在针对“你希望学校给你提供哪些艺术上的支持”主观题回答进行的内容分析表明,被试希望学校提供绘画、舞蹈、唱歌、乐器、表演、比赛等艺术类课程和培训。

针对家庭艺术氛围的调查发现,逾七成的被试报告家里3件或以下的艺术品装饰。逾三成的被试未报过艺术课外班,近三成的被试报告从未去过艺术类场馆参观。特别是,参观艺术类场馆的频率普遍较低。另外发现,学生和家人在家里一般会做绘画、唱歌、跳舞等艺术活动,但也有16.69%的学生提到在家中完全没有从事过任何艺术活动。在针对“你希望家里给你提供哪些艺术上的支持”主观题回答进行的内容分析时发现,被试普遍希望家人为其提供学习绘画、舞蹈、唱歌等艺术课程的机会,同时,也渴望得到家人的“支持、鼓励、陪伴”。以上调研结果说明,大多数学校对于家庭艺术氛围的营造不够重视,较少采用艺术品装饰家庭,较少鼓励学生参加艺术课外班,对学生学习艺术的支持、鼓励和陪伴不够。

针对艺术类课程的喜爱程度的调查发现,逾九成的被试表示喜欢艺术类课程(如音乐、美术等),仅有1.36%的被试表示讨厌艺术类课程。在艺术课外班中,绘画占主流,乐器演奏、舞蹈其次。被调研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艺术会对其健康、心情、创造性、人际关系、助人行为、了解自己、热爱生活和成绩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当从事艺术活动的感受是主要是快乐、高兴等积极情绪。这说明,学生对于艺术类课程的接受度、喜爱度普遍较高,学习艺术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情感,并对其身心健康、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良好的影响。

本研究提示我们,学生对于艺术类课程的喜爱度较高,小学校园美育氛围浓厚,大多数小学重视艺术教育,特别注重采用艺术装饰品营造学校和教室的艺术环境与氛围。而家庭美育尚存短板,主要体现在:较少采用艺术品装饰家庭环境、较少鼓励学生参加艺术课外班。特别是,家长组织学生参观艺术类场馆的频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大多数家长存在重智育、轻美育、体育的思想,特别是美育的专业性较高,因此,从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依赖于学校教育去完成。而美育不仅包含审美知识、审美能力,还包括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培养不仅限于课堂,更需要家长在生活中加以引领和熏陶。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伍尔夫(1987)审美认知发展的第二阶段,对于这时的儿童来说,培养审美能力特别需要文化性情境的滋养。这提示我们,要切实发挥家庭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家长需提高对家庭美育的重视程度,为学生营造优雅、优美的生活环境,建立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习惯。另外,在审美教育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对艺术课程本身的兴趣,防止“过犹不及”和“揠苗助长”。

致谢

本研究得到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审美教育对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EBA180461)的资助。

文章引用

王婷婷. 小学生审美教育现状分析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for Pupils[J]. 心理学进展, 2024, 14(02): 507-516.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2068

参考文献

  1. 1. 杜卫(2014). 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 教育研究, 35(11), 24-31.

  2. 2. 李泽厚(1981). 美的历程. 文物出版社.

  3. 3. 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2003). 心理学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4. 4. 杨辛, 甘霖(2011). 美学原理(第4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5. 5. 朱光潜(1996). 文艺心理学. 安徽教育出版社.

  6. 6. Dion, K., Berscheid, E., & Walster, E. (1972). 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4, 285-290. https://doi.org/10.1037/h0033731

  7. 7. Hunter, P. G., Schellenberg, E. G., & Stalinski, S. M. (2011). Liking and Iden-tifying Emotionally Expressive Music: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10, 80-93. https://doi.org/10.1016/j.jecp.2011.04.001

  8. 8. Ishai, A. (2007). Sex, Beauty and the Orbitofrontal Cortex.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63, 181-185. https://doi.org/10.1016/j.ijpsycho.2006.03.010

  9. 9. Kawabata, H., & Zeki, S. (2004). Neural Correlates of Beauty.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91, 1699-1705. https://doi.org/10.1152/jn.00696.2003

  10. 10. Langlois, J. H., Kalakanis, L., Rubenstein, A. J., Larson, A., Hallam, M., & Smoot, M. (2000). Maxims or Myths of Beauty?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 390-423.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26.3.390

  11. 11. Marzi, T., & Viggiano, M. P. (2010). When Memory Meets Beauty: Insights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Biological Psychology, 84, 192-205. https://doi.org/10.1016/j.biopsycho.2010.01.013

  12. 12. Moll, J., Krueger, F., Zahn, R., Pardini, M., Oliveira-Souza, R. D., & Grafman, J. (2006). Human Fronto-Mesolimbic Networks Guide Decisions about Charitable Donation. Packaging Digest, 43, 15623-15628. https://doi.org/10.1073/pnas.0604475103

  13. 13. Tsukiura, T., & Cabeza, R. (2010). Shared Brain Activity for Aesthetic and Moral Judgments: Implications for the Beauty-Is-Good Stereotype.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6, 138-148. https://doi.org/10.1093/scan/nsq02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