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4  No. 04 ( 2024 ), Article ID: 84111 , 7 pages
10.12677/ap.2024.144192

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使命感的内涵结构、前因变量及激发机制

曹可凡,刘养卉

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收稿日期:2024年2月22日;录用日期:2024年3月28日;发布日期:2024年4月9日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从全局出发,着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使命感就是指农科大学生能合理认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使命,并表现出对自身角色身份的认同和热爱,愿意为之无私付出,并从中获得价值感和意义感。本文围绕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使命感的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丰富使命感的理论研究:第一,由农业科技创新使命感、农业生产服务使命感、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使命感和农业文化传承使命感构成的内涵结构;第二,由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构成的前因变量;第三,由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构成的激发机制。

关键词

乡村振兴,使命感,内涵结构,前因变量,激发机制

Connotation Structure, Antecedent Variables, and Stimulation Mechanism of the Sense of Mission of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 in Ser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Kefan Cao, Yanghui Liu

College of Marxism,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Received: Feb. 22nd, 2024; accepted: Mar. 28th, 2024; published: Apr. 9th, 2024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 major decision made by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focusing on achieving the “Two Centenary Goal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imbalanced and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responding to people’s aspirations for a better life. The sense of mission of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 in ser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refers to their ability to reasonably understand their role and miss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monstrate recognition and love for their own role identity, willingness to selflessly contribute to it, and gain a sense of value and significance from i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ssue of the sense of mission of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 in ser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enrich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sense of mission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ly, the connotation structure composed of the sense of miss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he sense of miss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ervices, the sense of mission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sense of mission of agricultural cultural inheritance; secondly, a antecedent variable composed of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irdly,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consists of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arrying out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enriching campus culture, and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Sense of Mission, Connotation Structure, Antecedent Variable, Excitation Mechanism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使命感(calling)一词最早源自宗教领域,Bellah等人将使命感引入职场中,认为使命感是一种工作价值取向(Bellah et al., 1996)。《牛津大学英语词典》对calling的解释则为“对特定生活或职业的强烈欲望”(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马克思认为,作为确定的人都有使命,是人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联系而产生的客观存在(马克思,恩格斯,1995)。使命感是个体对所肩负使命的感知,其灵魂是主体的自觉体认,其内涵是主体对待国家、社会、民族、他人和自身利益的积极态度和责任感(李飞,2009)。综合言之,使命感就是指个体对其所担任的社会角色表现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系统,使命感的召唤者应源自个体内心而非外在力量,内心呼唤(即个人感知到内心中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要从事特定工作)是使命感的情感价值表达,反映了个人对所选择工作的强烈情感、认同与愿望(谢宝国,张晓文,缪佳玲等,2023),并在利他倾向的驱动下愿意为之付出,以实现自身价值,从而获得价值意义感的积极主观体验,是推动与维持个体行为的动力之一(植凤英,王璐,2021)。

使命感对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使命感才能有助于实现民族复兴大业。陈冠岚(2020)认为大学生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高度的内在契合,肩负着乡村振兴的必然责任与历史使命,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智力支持。邵琪,郭志宏(2021)在找准原因的基础之上,根据大学生使命感内外涵义及评价指标,提出服务乡村振兴农业院校大学生使命感的指标,从优化课程建设、依托校园文化、参与社会实践、开展校友论坛等维度提出培育路径。周桂菊,易启洪(2020)认为农林院校大学生有着振兴乡村所需要的得天独厚的专业素质与情感归依,为了使这种禀赋变为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自觉行动,还需对他们进行必要的乡村振兴观教育。

2. 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使命感的重要性

2.1.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新的战略决策,旨在加快推动我国乡村经济更加繁荣,并指出需要加快培养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人才队伍,“三农”问题集中反映了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最迫切的问题与需求。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中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时代所需,也是人民所盼,必须加快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要站在更高站位,更广视角,从全局出发,根据国家的战略需要,在确保农业基本盘稳固的基础上,扎实有序地开展“三农”工作,着力发展农村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定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促进乡村全方位振兴。

2.2. 乡村振兴战略中农科院校肩负的使命

农科院校作为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的主要场所,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积极担负起培养专业农业人才的任务。要实现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人才振兴。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建设农村科技队伍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留不住人才、人才进不来、吸引不了人才等。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促进我国农业发展迈上更高的阶层,感悟农村人民的辛勤劳作,将这种状况转化为不断加强自身服务乡村振兴的强烈使命感。

2.3. 培养有使命感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农科院校大学生肩负着强农兴农的重大历史使命。通过对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的培养,促进他们真正对农村事业的热爱,把自己的价值取向融入到外化行为中,让大学生们在使命和责任的驱使下,刻苦钻研自己专业所长,未来投入到乡村建设和农业生产中,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的农业问题。从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多维视角全方位地懂农村,要把涉农高校培育“三农”问题急需的专业人才的理念作为推手,以培养专业人才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一支高素质、有情怀的人才队伍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科学技术和智力支持。

3. 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使命感的内涵结构

3.1. 农业科技创新使命感

要实现乡村振兴,农业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是要有人才振兴(邵琪,郭志宏,2021)。首先,农科大学生要明确自己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追求,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中能够运用科技手段解决问题,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前沿科技,学会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了解各个环节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或设备来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最后,要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需要团队协作的过程,需要农科学生有一定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力。

3.2. 农业生产服务使命感

农科大学生作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应当认识到农业生产服务对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要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服务并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首先,要对农业生产者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了解,掌握他们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人员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并通过认真细致地调研分析来明确工作目标,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其他涉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努力提供满足农业生产者需要的服务;其次,掌握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为提供准确、有效的服务奠定基础,还要注重自身素质培养,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学习以及参加各类技术交流活动等方式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最后,还要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方法,通过主动承担技术推广工作或技术示范任务等方式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使命感

农科大学生应树立起正确的环保意识,深刻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主动承担起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追求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在实践活动中,应积极宣传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推广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还应加强对环保知识的学习,掌握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环保价值观和环保责任观,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积极参与到环保实践活动中,还要对身边人的宣传与教育,提高他人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4. 农业文化传承使命感

农科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农业文化传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农业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中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首先,要对农业文化有深入地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历史价值和意义,更有担当、有情怀地承担起农业文化传承的重任;其次,在社会大环境下,不少人对传统农业文化存在偏见,不愿意承担起传承农业文化的责任,农科大学生在学校里可以通过读书、上网、讲座、会议、实践活动等方式学习与农业有关的知识,在学习中可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为农业文化的传承提供理论支持,体现传承农业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让更多人认识到农业文化的价值。最后,要坚持创新发展,在传承的基础上推动农业文化的创新发展,使其适应时代需求。

4. 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使命感的前因变量

4.1. 个体因素

4.1.1. 兴趣爱好

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有一定联系。从个人的兴趣爱好来说,农科大学生对农业领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他们希望能够在这个领域中进行深入地学习与研究,例如农作物、农业技术、农村经济等专业。从个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来说,农科大学生对于自然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他们受其专业知识原因,喜欢亲近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他们喜欢在乡村的广阔空间中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如徒步、骑行、露营等,享受在乡村的广阔空间中活动的乐趣。从个人对社会问题有一种特殊的关心来说,农科大学生对于社会问题有一种特殊的关心,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乡村状况。

4.1.2. 价值观与动机

从价值层面看,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往往源于他们特定的价值观和动机。也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他们的人生意义有什么影响和他们为什么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动机。工作意义感和亲社会动机是两个关键心理状态(Grant & Parker, 2009),工作意义感是指个人在工作中体验到工作对其自身重要性和价值的程度(Rosso, Dekas, & Wrzesniewski, 2010);亲社会动机是指个人作出努力以有利于他人愿望的程度(Batson, 1987)。比如,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认为自己作为农业高校的学生,有责任为乡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改善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具有乡土情怀,对家乡或农村有深厚的感情,希望为乡村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具有专业使命感,将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乡村振兴中,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他们追求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关注农村的公平发展,追求可持续的农业和乡村发展模式。这些价值观与动机驱使着农科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虽然外在条件是第一因素,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也始终期待着在实现自我个人价值的同时,去合理地实现自身所应具有的一定的社会价值。

4.1.3.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又称“自我决定的力量”,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对于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使命感而言,自我效能感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专业能力信心,他们对自己所学的农业知识和技能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价值的贡献;其次是解决问题能力,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分析和解决乡村振兴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再次是沟通与合作能力,他们认为自己能够与不同人群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最后是适应与学习能力,他们认为自己能够适应乡村环境的变化,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农科大学生更容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4.2. 环境因素

4.2.1. 家庭背景

农村是一个与“农”有着密切关系的地方,很多农科大学生毕业后会选择留在乡村。有调查发现,来自于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生长起来的农科大学生对于乡村振兴认知度存在差异,城市成长起来的农科大学生对乡村振兴认知度相对较高,而农村成长起来的农科大学生则认为乡村振兴并不重要,这表明不同家庭背景成长起来学生对于乡村振兴认知度存在差异。家庭经济状况会影响到大学生未来对于城市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进而影响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如果家庭中有从事农业的传统,那么学生可能会对乡村振兴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更容易产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但是,也有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乡村有着更深厚的感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的面貌。

4.2.2. 学校教育

学校的价值观教育,是青年特别是青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使命感得以正常构建的重要渠道,对青年健康的使命感形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农科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农业科技知识、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等教育,都会影响他们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影响他们的乡村振兴使命感。学校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农业知识和技能,为服务乡村振兴打下基础。学校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举办相关活动和讲座,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实习、实验、调研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乡村实际情况,增强使命感。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引导他们关注乡村振兴,还鼓励学生要具备创新思维,培养创业精神,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4.2.3. 社会环境

马克思本人明确强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马克思,恩格斯,2009)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大学生服务“三农”,这也是城市就业竞争严峻和青年人才就业饱和之外的一个发展契机,回到乡村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既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当下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人才。而农科大学生作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一支重要力量,其职业使命感与所处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农科大学生在实践中参与乡村振兴的经历如参加农业科技服务、参与扶贫工作等,可能会增强他们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影响他们的职业使命感。

5. 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使命感的激发策略

5.1. 加强农业科技教育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表象,即学习的内部因素,它从人的理性的角度对感觉、知觉、表象及逻辑等认知环节进行研究把思维归结为解决问题,从而找到一条高级学习活动的途径。农业院校作为输出农业应用型人才的场所,升级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因此,以“三农”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做强优势特色专业,探索跨学院跨学科增设新兴涉农专业(赵一鹏,李自刚,张兰兰等,2021)。课程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情景教学,提供有利于学习迁移的实例和情境,使学生对当前的农业政策有更深刻地了解和把握。也可以运用形势与政策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积极心理学课程等,以理论和实践、互动和思考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把有关农业的热点和要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解释,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新时期的新农村发展。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农业科技教学可以为乡村建设培育出一批“肯下得去、能留得住、真正用得上”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把他们培养成为会经营管理、有一技之长、有农业情怀的人。

5.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应用需要理论激发学生的高尚动机需要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需要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动力源。需要理论认为,当人有了某种需要同时又具备满足这种需要的条件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并付诸行动。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有利于他们将实践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农村的生活,了解农村问题,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农村调研、科技服务、扶贫帮困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体会到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还可以举办各种创意比赛,将乡村振兴的成果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关注的方面。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激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之中,真正走到农村一线,了解国情民情农情。领悟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在乡村振兴建设之中的战略地位,增强学生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认知水平(邵琪,郭志宏,2021)。

5.3. 丰富校园文化

应用情感理论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在认知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是行为具有持续性的重要动力源。在培育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使命感的过程中,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培育与涵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把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与学校的文化建设相结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爱农情怀和兴农使命感。耕读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高校可建立“田园地室”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自在试验田、实验园、实验地和实验室中亲自种植研究,进行培养观测,并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从而培养学生情感上的认同。通过农博会、党建团课、社团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充实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培养农科大学生对“三农”工作的热爱,增强对乡村振兴的理想信念,为国家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5.4.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探究性、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帮助农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学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中心和大学生心理发展中心作用,通过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育人载体,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命感培育、综合素质培养,树立学生学农爱农兴农思想。学校也可以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农业科技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向农科大学生宣传乡村振兴的政策、目标和任务,让农科大学生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章引用

曹可凡,刘养卉. 农科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使命感的内涵结构、前因变量及激发机制
Connotation Structure, Antecedent Variables, and Stimulation Mechanism of the Sense of Mission of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 in Ser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J]. 心理学进展, 2024, 14(04): 40-46. https://doi.org/10.12677/ap.2024.144192

参考文献

  1. 1. 陈冠岚(2020). 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 大学, (2), 31-32.

  2. 2. 李飞(2009). 试论当代教师的社会使命感. 现代教育论丛, (4), 59-62.

  3. 3. 马克思, 恩格斯(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 人民出版社.

  4. 4. 马克思, 恩格斯(200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1卷(p. 335). 人民出版社.

  5. 5.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 牛津大学英语词典. 上海译文出版社.

  6. 6. 邵琪, 郭志宏(2023). 农业院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使命感培育路径研究.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36(14), 43-46.

  7. 7. 谢宝国, 张晓文, 缪佳玲等(2023). 中国情境下职业使命感的内涵结构、前因变量及激发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31(12), 2219-2223.

  8. 8. 赵一鹏, 李自刚, 张兰兰等(2021).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思考. 河南农业, (9), 6-8.

  9. 9. 植凤英, 王璐(202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使命感的内涵结构、价值及培育. 教育理论与实践, 41(13), 46-50.

  10. 10. 周桂菊, 易启洪(2020). 农林院校大学生乡村振兴观教育研究.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7(2), 33-37 61.

  11. 11. Batson, C. D. (1987). Prosocial Motivation: Is It Ever Truly Altruistic?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 65-122. https://doi.org/10.1016/S0065-2601(08)60412-8

  12. 12. Bellah, R. N., Madsen, R., Sullivan, W. M. et al. (1996). Habits of the Heart: 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 (pp. 65-7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3. 13. Grant, A. M., & Parker, S. K. (2009). Redesigning Work Design Theories: The Rise of Relational and Proactive perspectiv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3, 317-375. https://doi.org/10.5465/19416520903047327

  14. 14. Rosso, B. D., Dekas, K. H., & Wrzesniewski, A. (2010). On the Meaning of Work: A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and review.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0, 91-127. https://doi.org/10.1016/j.riob.2010.09.00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