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08 No.01(2018), Article ID:23472,5 pages
10.12677/AE.2018.81005

Content and Process of Teaching Reflection in Teaching Research

Yiping Si1,2

1Ningbo Polytechnic College, Ningbo Zhejiang

2School of Education, Taiwan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Received: Dec. 30th, 2017; accepted: Jan. 14th, 2018; published: Jan. 22nd, 2018

ABSTRACT

As teaching reflec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it has been a key topic of universal concern in education to promote teachers’ ability in teaching reflectio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eaching research in promoting teachers’ reflection on teaching. In this study, 15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 are taken as participants. By analyzing the drafts of teaching research papers submitted by the 15 teachers in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eachers’ reflections during teaching research consist of 4 topics and 9 subtopics. And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research, teachers' teaching reflections show an increasing tendency in themes and depth.

Keywords:Teaching Research, Teaching Reflectio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

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教学反思内容与历程

姒依萍1,2

1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2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系,台湾 台北

收稿日期:2017年12月30日;录用日期:2018年1月14日;发布日期:2018年1月22日

摘 要

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促进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议题。本文旨在探索教学研究在促进教师教学反思中的作用。本研究以15位高职院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此15位教师在一个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中提交的研究计划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进行了由浅入深的教学反思,其教学反思包含4个主题和9个子主题,并且随着教学研究的推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呈现出主题增加和深度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 :教学研究,教学反思,高职教师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问题的提出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对教学实践经验的反思,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公式,经验 + 反思 = 教师的成长。如何促进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议题。本研究分析了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的内容和历程,旨在进一步探索教师的教学反思规律和寻求促进教师教学反思的有效途径。

(一) 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学者Collier与Lewin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 [1] ,主张教师以“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分,针对日常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证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可以改进教学质量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 。

(二)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个体对自身的教学进行批判和反省的过程,是教师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为依据的解析和修正,是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3] 。研究发现,教学反思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教学反思”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反思的内容、反思的方法和反思的影响因素等议题 [5] 。

(三) 教学研究与教学反思的关系

研究发现,教学研究是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重要形式,能够提升教学反思的质量和教师的反思能力。张德锐和李俊达的研究发现,教学研究在教师的反思态度、反思内容、反思策略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 [2] 。

综上所述,教学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学规律的研究活动,能够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大量文献证明,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教学反思活动,包括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反思内容即反思历程,为此,提出以下具体研究问题:

1) 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教学反思包含哪些内容?

2) 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反思历程为何?

2. 研究方法

(一) 资料收集与研究对象确定

本文研究者受中国南方某高职院校之托,为该校28名教师设计并实施以提升教学能力为目标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研究者以“教师即研究者”为理论基础,为该校设计了一个为期半年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本研究为上述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的一部分,在此部分的课程中,研究者让研究对象尝试撰写教学研究计划(研究计划1.0),并在课程中向其他老师分享此研究计划1.0,其他老师及导师对此给出建议;研究对象根据以上建议及课程中学到的内容,修改教学研究计划,形成研究计划2.0;导师在研究计划2.0上批注修改意见,在课程中重点点评三位老师的研究计划,并就每位老师的研究计划进行单独辅导后,老师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形成研究计划3.0。部分老师因为个人原因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整上交以上研究计划1.0,研究计划2.0和研究计划3.0,本研究将研究计划1.0、2.0、3.0全部上交的15位教师及其上交的45篇研究计划为研究对象。

(二) 资料分析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上述研究对象编号为T01~T15,相应地,将研究对象撰写的研究计划依次编号为P1-1、P1-2、P1-3,P2-1、P2-2、P2-3...P15-1、P15-2、P15-3,并对此45篇研究计划进行内容分析。

3. 结果

(一) 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教学反思主题

研究者通过对15位研究对象提交的45篇研究计划进行内容分析后,从中所抽取出4个教学反思主题和9个子主题。

大部分研究对象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A)作为教学研究的出发点,他们首先看到问题的表象(A1),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学生学业成就低”等,接着部分老师进一步探索这些表象背后的根源(A2),如“传统授课中学生参与的机会少”、“手机游戏的实时反馈效应”、“课程内容都是老师事先决定,不符合学生需求”、“教材内容碎片化”等等。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研究对象提出新的教学方法(B),在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致描述后(B1),部分研究对象进而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这种新教法的具体实施细节、利弊、在相关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及在本课程中的适用性等(B2)。如T11在P11-1中提出拟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法”来解决学生学习兴趣不持久的问题,在P11-2中通过查阅文献进一步阐述了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定义,并分析了合作学习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的做作用。T10在P10-1中提出拟在《市场营销》科目中采用翻转教学法后,进一步分析了翻转教学法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与效果。

课程设计(C)是研究对象将上述新方法与课程内容的结合,也是研究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中我们看到两种情形,一种是比较初步的课程框架(C1),包含课程内容、进度安排及对应的教学方法等,另一种是较为详细的课程设计,体现为具体教学环节和实施细节(C2)。

效果的验证(D)是教学研究的核心,研究对象大多会先确定评估课程效果的指标,如“学习成绩”、“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满意度”等(D1),接着探讨这些效果和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要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法(D2)以确定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在部分研究对象提交的研究计划中已经涉及了具体的试题或量表(D3)。图1显示了以上教学反思的主题及这些主题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

(二) 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教学反思历程

通过对研究对象提交的研究计划1.0、研究计划2.0和研究计划3.0的对比发现,从研究计划1.0到研究计划3.0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教学反思呈现出两个趋势。

1) 反思主题增加。

表1所示,在研究计划1.0中,研究对象提及的教学反思点为51人次,研究计划2.0中为89人次,研究计划3.0中为108人次。以教学问题的原因(A2)为例,研究计划1.0中,只有4位研究对象提到此问题,而在研究计划2.0和3.0中,关注这个问题的研究对象人数分别增加至8人和10人,在其他反思主题中也都出现这种增长的趋势。这说明,随着教学研究的推进,研究对象考虑到的教学问题越来越多。

Figure 1. Teaching reflection them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in teaching research

图1. 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教学反思的主题及其关系

Figure 2. Illustration of an increase in reflection themes

图2. 教学反思主题增加的图例

表1. 研究计划1.0、2.0、3.0中各反思主题对应的人数统计

图2显示了教师T11在研究计划1.0到3.0的过程中,教学反思的主题不断增加的历程。T11在P11-1中提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A1),并分析了这个问题背后的根源(A2),T11打算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B1)。接着在P11-2中,T11综述了文献资料中关于新的教学方法及效果的研究(B2),将这些策略融入自己的教学方法中,并提出了较为细致的教学设计(C2)。在P11-2中,T11还提到将在一个班级实施传统教学,而在另一个班级实施教学改革,并对比两个班级在学习成效、学习态度和学习满意度上的差异(D1, D2)。在P11-3中,T11进一步设计了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满意度的问卷题目(D3)。

2) 反思深度增加。

Figure 3. Illustration of an increase in reflection depth

图3. 教学反思深度增加的图例

表1可见,以“提出问题(A)”这个主题为例,研究计划1.0中有13位研究对象提到问题的表象(A1),但是只有4位研究对象谈及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源(A2)。在研究计划2.0和3.0中,分别有8位和10位研究对象开始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提出方法、设计课程和验证效果的环节,亦是如此。随着课程的推进,研究对象从提出初步的想法和方案,逐步进入对教学方法的应用细节、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和效果验证方法和试题编制的深入思考。

图3显示了教师T09在研究计划1.0到3.0过程中教学反思逐步加深的历程。T09在P9-1中提出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现象(A1),在P9-2中T09进一步分析了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A2),可见,从P9-1到P9-2,研究对象对教学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此外,T09在P9-1中只提到要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B1),并没有对此方法有深入的阐述,在P9-2中T09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利弊和实施细节(B2)。在P9-2中,T09验证课程改革效果的指标,如学习成效、学生满意度等(D1),在P9-3中则进一步提出了验证的具体方法,即在一部分教学内容上实施游戏式合作教学,在另一部分内容上实施传统教学,通过对比的方式验证差异(D2)。以上可见,随着教学研究的推进,T09在特定主题中的思考不断加深。

4. 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对15位高职教师在一个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的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中提交的45篇教学研究计划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包含提出问题、确定方法、设计课程和验证效果4个主题,教师在每个主题下的反思会随着教学研究的推进而逐步深入。

教学反思对于改进教学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毋庸置疑,而在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如教师进行反思的内在动力不足、反思的层次偏低,反思的形式单一等 [6]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通过教学研究验证教学改革的成效,在此过程中研究对象的教学反思动机来自于解决教学中的困扰他们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对象需要对问题的表象和根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效果验证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促使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

文章引用

姒依萍. 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教学反思内容与历程
Content and Process of Teaching Reflection in Teaching Research[J]. 教育进展, 2018, 08(01): 28-32. http://dx.doi.org/10.12677/AE.2018.81005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McKay, J.A. (1992)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13, 18-21.

  2. 2. 张德锐, 李俊达. 行动研究及其对小学教师教学省思影响之研究[J].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学报, 2007, 38(1): 33-66.

  3. 3. 王勇刚. 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的个案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15.

  4. 4. 安富海. 教学反思: 内涵、影响因素与问题[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10): 80-84.

  5. 5. 申继亮, 刘加霞. 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3): 44-47.

  6. 6. 刘国飞.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基于4名中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反思材料的分析[J]. 现代教育论坛, 2016(5): 66-70.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