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09  No. 06 ( 2019 ), Article ID: 32635 , 5 pages
10.12677/AE.2019.96107

Several Teaching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Learning Style Conversion from High School to College for Undergraduates

Yishan Jiang, Xiangliang Wan*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Metallurgy,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Received: Oct. 4th, 2019; accepted: Oct. 17th, 2019; published: Oct. 24th, 2019

ABSTRACT

Undergraduates face to the sudden conversion from high pressure and serious supervised learning style in high school to independent exploration and highly free learning style in college. This situation results in uncomfortable, brings challenge and an opportunity at same time for students. The college teachers deserve to think how to guide students during the primary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o help them adapt the learning college life.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referring to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in recent years.

Keywords:Undergraduate, Learning Style Transformation, Independent Study

对促进本科生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式转换的几点教学建议

姜懿珊,万响亮*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湖北 武汉

收稿日期:2019年10月4日;录用日期:2019年10月17日;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4日

摘 要

本科生从应试教育体制下高约束性、高压力的中学学习方式骤然转换为低约束性、高度自主的自由探索式,在大学本科学习方式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许多不适。对学生本身而言,这是一种自我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大学老师在本科初期的授课指导过程中,如何针对这种情况给与正确的引导,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作者自身及周围同事几年来在教学工作中培养本科生的经历,总结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 :本科生,学习方式转换,自主学习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大学高等教育面对的是传统的应试教育选拔出来的佼佼者,也是处于步入社会前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在这一阶段,不仅要求老师把人类积累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更要求老师将正确的认知世界的方法带给学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1] 。因此,转换学习方法和思维,将中学以前传统的接受学习转换成大学的自主学习,对学生们尽快的掌握大学课程和适应大学生活都很重要 [2] 。

2. 学生学习方式转换的需求与老师面对的问题

2.1. 学生学习方式转换的需求

2.1.1.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在中学阶段,学生接受的是应试教育模式的训练,学生们长期处于学校、家长和老师的监管下进行学习,学生们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知识灌输模式。这种高约束性、高压力下的监管学习方式有利于整体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丧失了一部分的自主思维性,产生一种知识接受上的依赖性。步入大学后,课程设置的难度有所增加,同时要求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提高,主动积极投入并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以通过考试,取得更高的分数为目标,通常需要被“填鸭式”的记忆正确答案。而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往往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自主选择一部分符合自己发展方向的课程。这对于许多习惯了“填鸭式”学习的学生来说,常常感觉十分迷茫,无法清晰的认知自己的学习需要。

2.1.2. 从题海战术到理解分析

在中学阶段,以基础课程为主,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记忆知识点,一方面需要熟能生巧。所以在中学以前的课程学习很多时候以“题海战术”为主,理解概念为辅。进入到大学阶段,课程的设置更加深入和复杂,尤其是专业课的引入,更需要以理解课本知识背后的理论思想为学习基础。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从死记硬背熟能生巧式的题海战术转换为以理解思想解决问题式的分析学习方法。

2.2. 大学本科老师所面对的问题

2.2.1. 客观因素

近些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老师授课所面对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教学任务越来越重,无法做到小班授课,具体对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进行详细和深入的指导。另一方面,随着网络信息化的进程深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入大学90后多强调个性,自主意识增强,要求大学老师要与时俱进,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有助于帮助学生们更快更好地建立自我目标,融入大学学习生活。

2.2.2. 内部因素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很多老师习惯于照本宣科,无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往往气氛沉闷。教学方式偏于传统,无法跟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跟上新时代教学发展的节奏。此外,很多老师并没有意识到新步入大学本科学习的学生学习习惯需要适应和转换的问题,一味以追求自己的教学目标为要,一味求快求新,无法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这样可能在学生还没有激发自主学习的潜能情况下,使学生在本科学习的初期产生挫败感,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平稳的过渡并在后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对促进本科生学习方式转换的几点建议

3.1. 课前多交流,课后多讨论

授课老师在备课阶段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们的对该门课程的了解程度以及兴趣点所在,以增加上课时的授课效率。尤其是青年老师,应该利用自己年龄上的优势,充分利用自己与学生共同的交流习惯和兴趣爱好,通过课余轻松的氛围下所传递的学习需求,转化为课堂上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后与学生及时沟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做到因材施教。

3.2. 增加课前学习方法教学

授课老师,尤其是教授本科新入学第一学期课程的老师,应该在讲授每门课程之前,首先强调本科阶段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结合该门课程的知识结构,对有利于课程学习的方法给予介绍,引导学生就该门课程尽快调整学习方式,进入高效的自主学习状态。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自己在对该门学科知识的掌握中所遇到的一些难点、重点,提前给学生进行普及,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就这些问题互相讨论,和老师多交流。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同时增加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3. 增加课堂提问,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具备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主动思考意识的培养形成是将来决定是否能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基础。要增加学生的主动思考,需要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对新的知识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用生动的展示方式尽量还原实际问题真实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创造的热情,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经验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教师在旁适度地进行组织和引导,起到协助、平等合作的作用。争取让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后复习和总结归纳、加强记忆的良好习惯。例如,教授《金属学与热处理》这门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就基础性问题进行提问:什么是金属?传统的回答与严格定义之间有什么区别?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进而引导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节奏下,进入系统的知识学习和记忆。

3.4. 多用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同时加深理解

案例教学在世界各国的教学中早已是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应用广泛 [3] 。案例教学是对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含有问题的情境的描述。通过叙述一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章节变成解决现实问题的公开讨论。由于案例中有事可说,有理可讲,因此,它在教学中能起到提高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我们应当多在课堂上引入案例式教学,指导学生自发组合,成立案例研究小分队。每个小分队就是一个科研研究团队,学生之间彼此相互协作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上可以找到的各种信息资源,解决案例中所涉及到的科研问题。在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社会资源的运用,同时为本科教育之后所需要用到的科研能力的培养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3.5. 课堂表现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

大学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育能力。这其中不仅包括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与课堂表现形式也要更加多样化、趣味化,体现出个性化的设计。教学内容要依托于课本而不局限于课本,教师要多阅读该学科的基础内容的本质、近年来的前沿知识和相关交叉学科知识来巩固和拓展知识面,对课件内容反复修订,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新时代的教学不仅仅要着眼于教材内容,完成课时内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更要为学生传达课程所在的科研方向的前沿科学知识,适时适量的增加教材以外学科内容。

青年教师教龄短、教学经验和口头表达也许没有老年教师成熟,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对更加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应用上。通过教学软件把书本上死板的教材内容制作转变为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配以越来越先进的投影仪系统、系统,中控系统、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把课堂变成活灵活现,趣味十足的教学环境。多方位的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使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于从纸质教材,更可以拓展为教材内容与学科前沿信息相结合的数字教材,使教学空间扩展于教室之外。教师按预定目标设计,对教学资源信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整合,构建了立构建了立体化、数字化、实时性的教学空间 [4] 。在课件的制作手段上,也要与时俱进,可以引入动画、情景视频等生动有趣、更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元素来增加知识传播效率,激发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培养学习兴趣,最终达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主动学习能力的目的。

3.6. 多用鼓励式教学,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厌学心理

表扬和奖励是表达对对方认同的重要方式。在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有一些表扬和奖励能会使学生感觉被老师认同,满足成功感。因此,表扬和奖励是塑造学生良好行为的有效教育手段,在大学教育中正确认识到学表扬与奖励的效果,合理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当学生在课堂或课下有出色的表现时,教师一定要适时适度给与正面回应,展现有亲和力的态度并对学生进行口头或其它形式的表扬鼓励,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创造力。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老师的表扬不能随意和盲目,要讲究一定的技巧,需要采取公平、及时、适度的原则,否则可能会达不到预期的促进学习积极性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口头表扬不应过于频繁,更不要持续集中于教师认可度比较高的某几个学生身上。否则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甚至让其他其它大部分普通同学产生反感。对于那些乐于积极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学生,以及那些积极参与案例讨论、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小论文作业的,尤其是内容观点有创新的学生,都应给予以更加直观的成绩加分形式的奖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积极学习的态度和取得的相应成果都可以获得学习成绩提高的实际回报,这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可以起到更好地效果。

4. 结语

作为一个教师,要与时俱进的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大学老师要采取高效的教学方式、手段,使学生尽快适应从中学阶段的被动学习转变到大学阶段自主学习阶段,让学生从教学过程中的接受方逐步转变成为索取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转变完成,即使在本科教育阶段也需要老师适时的引导培养。教与学相辅相成,既有教师的积极调动,也有学生的积极回应。只有这两方面积极配合,才能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结合以往的教育学理论和作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来看,不能在初期将本科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的教学方式,对将来的本科学习也会产生挫折阻碍。因此,优秀的大学教师一定需要利用上述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在大学初始阶段就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文章引用

姜懿珊,万响亮. 对促进本科生从中学到大学学习方式转换的几点教学建议
Several Teaching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Learning Style Conversion from High School to College for Undergraduates[J]. 教育进展, 2019, 09(06): 660-664. https://doi.org/10.12677/AE.2019.96107

参考文献

  1. 1. 邢晓兰. 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 27(2): 120.

  2. 2. 贺小光, 陈敬艳, 翁小芳, 祁金刚. 从中学到大学物理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的转换[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 33(4): 166-167.

  3. 3. 董清. 自主学习——引领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3(5): 19.

  4. 4. 赵伟杰. 学生从被动接受的“配角”到主动学习的“真正主角”——针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J]. 广州化工, 2014, 42(9): 225-227.

  5.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