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ational Education
Vol.
11
No.
06
(
2022
), Article ID:
57403
,
6
pages
10.12677/VE.2022.116086
构建校园文化场域推动医学生医德培养
袁琳波1,李静2,徐星星1,杨新东3,毕云天1,金可可4*
1温州医科大学生理学系,浙江 温州
2新疆医科大学生理学系,新疆 乌鲁木齐
3温州医科大学解剖学系,浙江 温州
4温州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系,浙江 温州
收稿日期:2022年9月23日;录用日期:2022年10月26日;发布日期:2022年11月1日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健康中国”的策略,对医学生医德培养提出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加强医学生医德培养,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可从根本上缓解当前医患关系矛盾,有助于推动医疗行业的整体进步。本文针对目前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医德培养的现状和困境,提出构建校园文化场域推动医学生医德培养,通过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弘扬医德,依托校园精神文化拓展医德培养,结合校园行为文化推动医德培养,全面营造积极向上的医德文化氛围,塑造“大医精诚”的核心理念和“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强化学生对医德的感知,形成稳定的医德情感和意志,从而提升内化力和践行力。
关键词
医德培养,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Build Campus Culture Field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Ethics of Medical Students
Linbo Yuan1, Jing Li2, Xingxing Xu1, Xindong Yang3, Yuntian Bi1, Keke Jin4*
1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2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3Department of Anatomy,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4Department of Pathophysiology,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Received: Sep. 23rd, 2022; accepted: Oct. 26th, 2022; published: Nov. 1st, 2022
ABSTRAC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healthy China”, which puts forward new connotations and requirement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ethics of medical students.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ethics of medical students is not only helpful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ut also can fundamentally alleviate the current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contradictions, and help to promote the overall progress of the medical industry. This article aims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edicament of medical ethics training in most medical colleges, puts forward the building of campus culture field to promote the medical students’ medical ethics training, through building campus material culture, carrying forward the medical ethics, relying on campus spiritual culture to expand medical ethics training, combining campus behavior culture to promote medical ethics training, comprehensively building positive medical ethics culture atmosphere, shaping the core concept of “great sincerity” and the values of “life first”, strengthening students’ perception of medical ethics, and forming a stable medical ethics emotion and will, so as to improve internalization and practice force.
Keywords:Medical Ethics Training, Campus Culture, Material Culture, Spiritual Culture, Behavior Culture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纽约东北部撒拉纳克湖畔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这样写道:“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1] 。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完美诠释了医学的本质:行医是一种崇高使命,它的最高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人。由于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医生或许很难治好他所有的病人,但却可以做到好好治疗他的每一个病人,这便是医德。医德是医生的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也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 [2] 。
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的策略也对医德提出了新的内涵和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3] 。大思政背景下,医德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在当下,各类伤医、杀医事件再次将不和谐的医患关系推到箭弩拔张的状态。加强医学生医德培养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医学生德才兼备,又有助于净化和改善医疗大环境,推动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实现“健康中国”策略 [4] 。
2. 高等医学院校医德培养的现状及困境
2.1. 学生对医德认知不足
医学生作为医德教育的主体,由于入学前对医者的使命缺乏思想认识,对医学伦理思想准备不足,对医务工作的高强度、高压力缺乏了解,在入学后,盲目从事繁重医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医德学习重视不够,以及缺乏有效的医德培训,难以形成有效的医德认知(见表1)。
Table 1.Survey of the medical students’ awareness of medical ethics
表1. 医学生对医德认知度调查
2.2. 医德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
医学教育的灵魂即医德培养。多数高等医学教育的医德培养体系明显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 课时设置占比严重不足;2) 内容设置缺乏规划。由于医学专业学习任务繁重,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时,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占了80%以上,除去公共基础课,留给医德培养类课程的课时不足1%,甚至部分院校以选修课形式开设医德教育课,更有部分院校以思想政治课替代医德教育课 [5] 。不仅如此,医学基础课、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讲授专业知识,完全没有引入医德培养的教学内容(见图1)。
Figure 1.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medical ethics training in higher medical colleges
图1. 高等医学院校医德培养的现状及困境
部分医学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虽然有医德类课程,但教学内容没有规划,缺乏系统性。没有依据学生的认知循序渐渐进行课程设置,仅仅是集中在一个学期照本宣科完成任务,没有结合医学专业背景,单纯伦理及道德规范的单向式灌输,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的缺失更使得学生对课程重视度不够。医德课程结束后,没有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渗透,专业学习与医德培养存在“两张皮”现象(见图1)。
2.3. 医德培养缺乏实践性
医德培养更应注重内化于行,在实践中去体会。然而大多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德培养脱离于专业教育,学生生活,没有因材施教,只有“一刀切”的大班理论课,没有实地调研,没有情境体验,未能有效将医德教育课程与校园活动、临床见习、实习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医德认知无法形象化,医德情感难于培养,医德意识难于建立,更无法转化形成自我医德行为和习惯。这种缺乏实践的空洞的漫无边际的说教不仅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反感(见图1)。
2.4. 医德教育考评不完善
大多高等医学院校缺乏有效的医德考核评价机制,未能够循序渐进、全方位的从学生的低年级阶段的医德认知、医德情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医德行为和高年级阶段进入临床后的见习、实习阶段医德实践多方面综合考评,仅以通识教育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或医学伦理学的期末考试成绩替代医德考核结果,这也就导致了医学生只关注思修或医学伦理学考试成绩,对于医德认识不够,忽视了医德情感、医德行为和医德实践,未能实现以评促学的作用(见图1)。
3. 以校园文化构建医德培养的场域
医德包括医德情感、医德意志、医德认知和医德行为四个组成元素 [6] ,深受校园文化影响。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凝聚和沉淀了历史、传统和社会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教育意义,承载着多方面的育人功能,包括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素养等的形成。校园文化融入在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医学生的医德培养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通过积极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自然和谐、积极向上的医德氛围,树立医学院校“大医精诚”的核心理念和“生命至上”的价值观,强化学生对医德的感知,形成稳定的医德情感和意志,从而提升内化力和践行力。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经过客观限定的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种网络或一个行构” [7] 。校园文化场域在校园生活的各方面中显现,不仅是医学生参与校园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更能通过隐性或显性的人文气息感染身处校园中的人。校园文化场域的灵魂及核心是蕴含在校园人、物及事上的文化的沉淀和凝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
3.1. 基于物质文化建设弘扬医德
物质文化也是有形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可感受到的具有感染力的实实在在的组成部分,包括自然景观、教学科研设施、建筑群落、卫生环境等。校园景观是最容易吸引学生注意,也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元素,医德文化与校园景观的良好融合则可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如在校门显眼的位置设置“医学生誓言栏”激发学生不忘初心,将“希波克拉底誓言”、“南丁格尔誓词”镌刻于教学楼的墙壁,与学生共勉;将医学大师如希波克拉底、南丁格尔、扁鹊、华佗、张仲景、白求恩等或做出重大成就的有德校友如温州医科大学周建的雕像放置在草坪,图书馆等供学生瞻仰,树立人生目标,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营造催人上进、见贤思齐的氛围;校园景观或建筑的命名要渗透医德,如温州医科大学“希波克拉底桥”、“百草园”,北京协和医学院“可胜大楼”、海南医学院“杏林苑”(见图2)。
3.2. 依托校园精神文化拓展医学生医德培养
3.2.1. 凝练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让医德深入人心
校史、校训、校歌和校徽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校史是对学校经历的历史变迁及其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作为医学生通过学习校史了解自己的母校,培养归属感,增强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校训、校歌、校徽不仅代表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更是学校精神文化的凝炼和办学历史的沉淀;让学生懂校史、明校训、唱校歌、知校徽,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医学生树立崇高的医德。
3.2.2. 紧抓课堂教学主渠道,辅以第二课堂及实践进行医德培养
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对学生实施进行医德培养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医学生医学专业任务繁重,因此将医德培养融入专业教学,即可提升医学课堂的温度,又可依托专业知识为载体实现医德培养。首先,提升专业教师的医德教育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岗前培训、教学沙龙、集体备课及教学会议提升专业教师的人文功底,结合授课内容,融入医德教育;其次,将医德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融合,在深入调研,分析学情的基础上,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一套学生愿意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生理学“骨骼肌神经肌接头信息传递”这部分内容,引入“渐冻症”,以新冠疫情期间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坚守抗疫一线为例,解释骨骼肌神经肌接头信息传递的过程及影响因素的同时,用医德榜样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医德觉悟。然后,结合第二课堂如“名医讲坛”、“家访故事会”拓展学生学习,升华医德认知;最后,开展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义诊、抗疫志愿者、“生命之光–角膜捐献工程”强化医德教育。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医德的重要性,引起情感和思想上的共鸣,并付诸实践。
3.2.3. 依托校园文化新媒体创新医德培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较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新闻)而言,新媒体(微信公众号、订阅号、微博、论坛)以其主动、即时和双向交流的特点,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和认可。如温州医科大学成立的“生命文化宣讲团”通过定期开展家访故事会,分享在遗体捐献服务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并被温州都市报、温州医科大学新闻网、公众号“温州医科大学”“青春温医大”报道,提升了遗体器官捐献的公众知晓度与支持度,推动了遗体捐献事业的发展,在报道发出后,更是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宣讲团成员的加入(见图2)。
3.3. 结合校园行为文化推动医学生医德培养
从医德情感和认知升华到医德意志和行为的医德培养需要结合具体的实践,即通过行为文化获得直观而且真实的医德体验 [8] 。以“大医精诚”为核心理念,通过学术论坛、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社团活动等系列活动在实践中培养行为化医德,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实现内化和升华,加深对医德的理解、认知和认同,形成自身的医德习惯、意志和行为。作为浙江省第一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的温州医科大学的《名医故事会》,通过让医学生通过了解名医大家的医学成长之路,培养学生尊重和热爱生命的意识,引导树立“救死扶伤”和用于牺牲奉献的远大志向。还有温州医科大学人体科普社和承启荣光志愿服务队,以开展人体科普和生命文化宣讲为主的公益性学生队伍,通过实践服务提升医学生讲医风、树医德的社会认知和交流工作能力(见图2)。
Figure 2. Build campus culture field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ethics of medical students
图2. 构建校园文化场域推动医学生医德培养
借用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的医德的教育方式,较传统医德教育方式,更容易被崇尚个性自由、不喜欢被说教的当代大学生所接受。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以营造校园文化建设氛围为契机,通过构建校园文化场域,依托校园文化载体,通过物质文化弘扬,依托精神文化推动,结合行为文化打造,创新医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加快实现国家“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
基金项目
2022年浙江省高等教育研究课题(KT2022092);2021年温州医科大学课程思政教改项目(KCSZJG202104);2020来华留学质量保障研究专项课题申请书(QUARHEIS2020117);2021年浙江省来华留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后疫情时代来华留学生基础医学双线教学模式探究)。
文章引用
袁琳波,李 静,徐星星,杨新东,毕云天,金可可. 构建校园文化场域推动医学生医德培养
Build Campus Culture Field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Ethics of Medical Students[J]. 职业教育, 2022, 11(06): 555-560. https://doi.org/10.12677/VE.2022.116086
参考文献
- 1. 何权瀛. 对特鲁多先生墓志铭的感悟[J]. 医学与哲学, 2017, 38(22): 76-77.
- 2. 钟南山. 简论医德的内涵[J]. 中华医学伦理学, 2006, 19(3): 3-4+6.
- 3. 于诗源.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策略分析[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3): 85-87.
- 4. 韩裕璧, 刘泽慧, 陈铭佳, 等. 浅谈医学生医德教育中专业教师的作用[J]. 教育现代化, 2020, 7(16): 57-58.
- 5. 李东洋. 中国医学院校医德教育问题探析[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15.
- 6. 孙秀娟. 尊重医德心理规律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 15(3): 28-30.
- 7. 崔光莲, 鞠文雁, 艾美华. 新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M].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4: 115.
- 8. 张金凤. 从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偏差谈医德教育的切入点[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 21(5): 130-131.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