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2  No. 05 ( 2023 ), Article ID: 65989 , 5 pages
10.12677/ACPP.2023.125146

萨特人学思想的前提探析

范云

江苏师范大学哲学范式研究院,江苏 徐州

收稿日期:2023年4月23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13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26日

摘要

作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试图通过建构自己的人论逻辑来实现对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的超越。但是,通过对马克思与萨特人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萨特虽然在其思想发展后期表现出了接近马克思主义倾向,并且企图用存在主义来弥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场”,但是,由于这一思想是在对人的存在的主观化理解基础上建构的,所以,并未真正实现对马克思哲学的超越。同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所理解的人不同,萨特认为人的存在是孤立的、虚无的存在,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而非现实的、社会的存在。

关键词

虚无,萨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An Analysis of the Preconditions of Sartre’s Humanistic Thought

Yun Fan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Paradigm Research,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Received: Apr. 23rd, 2023; accepted: May 13th, 2023; published: May 26th, 2023

ABSTRACT

A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existential Marxism, Sartre attempted to transcend Marx’s “theory of human essence” by constructing his own humanistic logic. However,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arx’s and Sartre’s humanistic thought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although Sartre showed a tendency towards approaching Marxism in the later stages of his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ttempted to use existentialism to compensate for the “human learning gap” of Marxism, this thought did not truly surpass Marxist philosophy because it wa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a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existence. Unlike Marx’s “theory of human essence”, Sartre believed that human existence is an isolated and nihilistic existence with a strong subjective color, rather than a real and social existence.

Keywords:Nihility, Sartre, Existentialist Marxism, Humanistic Thought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无论是东方思想体系,还是西方思想体系都有一定的预设前提,并且是围着这一前提展开与建构自身理论的,萨特的人学思想亦是如此。正如孙正聿所说,“哲学是对思想的前提批判” [1] ,所以,对萨特人学思想的批判理应从萨特人论逻辑的预设前提着手。萨特将人的问题视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其存在主义哲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与自由,即人的存在就是萨特人学思想的预设前提。萨特的人学思想之所以缺乏合理性依据,不仅是因为他的人学思想是以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误读作为基础的,更是因为他将“人的存在”理解为了一种虚无的、主观的存在。

2. 意识与人存在的虚无性

传统西方哲学往往将人的存在抽象化,即脱离人存在的历史性、现实性以及社会性,而抽象地讨论人的存在问题。在中世纪,“人性”被归咎于“神性”,哲学虽然研究人,但本质上却出现了非人化的倾向。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第一次在哲学史上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但是其所理解的人是“理性存在物”,仍然没有摆脱对人的抽象理解。黑格尔则将人类社会,以及人的认识视为“绝对精神”自我运动的产物,即将人理解为抽象的精神存在。就人的问题而言,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的重要理论贡献就在于实现了由“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转向,即历史地、现实地理解人的存在。作为马克思之后的哲学家,萨特在高度称赞马克思哲学的同时,也继承了马克思哲学的这一特性。然而,萨特虽然认识到了人的现实性,但是由于其人学思想是从纯粹主观意识出发而建构的,所以,萨特所理解的人的存在是主观的、虚无的存在。

作为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同海德格尔等其他存在主义者一样都将“存在”的问题视为是基本问题。萨特明确指出其所言论的“存在”就是“人的存在”,而存在主义则是一种人道主义( [2] , p. 2)。但受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胡塞尔现象学等影响,萨特不是从人的现实性,而是从意识出发理解人的存在,并将主观存在的人作为其建构人学思想的前提。萨特自己曾明确表示,他的哲学是从“个人的主观性”出发的( [2] , p. 23)。这一思想特点表明,他虽然看到了笛卡尔对理性思想强调过多的问题,但是依然坚持着“我思”这一基本理念( [3] , p. 121-122)。在这一前提下,受柏格森关于意识的“绵延”思想的影响,萨特从非理性的角度重新解释笛卡尔的“我思”并由此推论出“自我意识”的存在 [4] 。另一方面,萨特肯定了现象学在“存在”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在他看来,现象学虽然实现了由“存在物”到“显露存在物的显象”的还原过程( [5] , p. 1),但是这一方式在本质上包含着对“意识”纯粹性的破坏。这就是说,它实际上是以“反思前的我思”将“自我”由先验世界拉回到现实世界中来,进而提出意识是超越的,人的存在也是超越的观点。

在萨特看来,人的虚无性从本质上来说是由意识的虚无所造成的。首先,意识与存在的关系是一种意向性的关系。不同于黑格尔、胡塞尔等人过分强调意识而忽视存在,萨特认为意识与存在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它们既不相互影响,也不相互派生。但是,不能抛下人的存在而只谈论意识的存在,因为,只有人存在,意识的存在才有意义;人若不存在,那么也就谈不上意识的存在。其次,意识就是虚无,虚无是存在的否定性,“虚无纠缠着存在”( [5] , p. 43)。萨特驳斥人们将存在主义视为卑鄙、下流、肮脏东西的人,同时也反对那些将“虚无”理解为消极否定的人。他认为,否定并不意味着“无”,虚无也并不代表对存在的否定,相反,“‘人的实在’在虚无中显露”( [5] , p. 45)。由此可见,萨特赋予了“虚无”以“超越”的意义。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萨特一心想要避免走唯心主义的老路,但是其所理解的“虚无”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意识形式,而作为其人学思想前提的人的存在,也未能真正摆脱主观性。

3. 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

萨特区分了两种存在主义,即以雅斯贝斯为代表存在主义和以萨特自身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萨特认为,相较于雅斯贝斯等人而言,以他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更具有自洽性。这是因为,前者主张“存在先于本质”,而非“本质先于存在”。所谓的“本质先于存在”,按照萨特的理解,就是预设一个先在的概念,它或是作为造物主的上帝,或是普遍的人性。就如同人是先有裁纸刀的概念,以及对裁纸刀的认知,也就是对它的作用的理解,然后才去制造裁纸刀的( [2] , p. 5)。以雅斯贝斯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者们认为,世间的用一切存在物的本质都是被预先设定好的,事物不过是按照一定的要求不断地实现自己的本质而已。就人而言,人的本质也是被预先设定好的,人不过是按照上帝或者普遍人性的要求而不断实现自己的本质。萨特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理论对人的可塑性的否定,也就是说,既然人的本质是已经被事先规定好了的,那么,人对自身本质的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

在萨特看来,人的存在应该先于人的本质,即“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 [2] , p. 6)。这意味着,在他那里,并不存在先在的普遍人性,人能够成为什么样子源于他对自己的“定义”,或者说是自己选择的结果。例如,一个人选择成为善良的人,并不是因为上帝要求他善良,也不是普遍的人性规定他必须善良,而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同样的道理,只要他想,他也可以将自己定义为恶人,并且选择成为一个恶人。由此可见,人的本质如何不是被预先规定的,而是自己的选择的结果。需要指出的是,人对自己本质的这种选择保障了人的能动性,并肯定了人对自己本质的创造性,但是选择作为一种意识性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有主体的情感与意识的色彩,所以,作为自由选择结果的人的本质也就带有主观主义的色彩。

就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何者在先的问题而言,马克思与萨特持有相同的观点,即都认为不存在先于人存在的不变本质。但是,就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的具体理解而言,他们两者又相互区别。一方面,萨特所说的存在,就是人的主观性存在,而马克思则将人的存在与具体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存在和本质,不是通过其他的什么,而是通过他的现实生活所呈现出来的( [6] , p. 29),并且这种生活不应该是孤独的、游离于一切之外的,而应该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 [6] , p. 5)。第二方面,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与其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的实现过程并非一种抽象的、主观意识决定的过程,相反,人只有通过参与劳动,才能够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才能够从中确证和实现自己的本质( [6] , p. 24)。通过对两者的比较,不难发现,萨特“存在先于本质”论的提出,虽然肯定了人本质的可塑性,激发了人创造自己本质的能动性,但是他又表明其完全是人自身意愿选择的结果,这恰恰使得人的本质脱离了现实的束缚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这无疑是不合理的。

4. 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的区分

从纯粹自我意识出发,萨特区分存在的两个范畴。一是未被意识的客观存在,它独立于意识之外,并且不会因为意识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即“自在存在”,如树木、草坪、花朵等,在意识没有发现它们之前,它本身就是“自在存在”,但是一旦被意识所意识到,它就被赋予了意义,即不再是非意识的“自在存在”( [3] , p. 135)。“自在存在”的本质先于它的存在,即它是按照它的本质而存在着的。例如,桌子是按照人对桌子的设计而制作成的,椅子则是按照人对椅子的设计而制作成的。萨特区分存在的第二个范畴是作为人意识的存在,或者说意识所指向的存在的“自为存在”,其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意识的意向性。人首先存在着,又在存在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着自己的本质。虽然说,这两个范畴都是围绕着“存在”而展开的,但它们两者又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甚至可以说是两个对立的存在。

萨特认为“自在存在”具有三个特点( [5] , p. 26)。第一,它是纯粹的、无条件的,也就是说,它不是被某物赋予或者认为存在而存在,而是可以没有任何理由地存在于任何地方,即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第二,存在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着,它不依赖于任何事物,也不受任何东西所约束,即它就是它自身;第三,存在呈现出怎样的样子,它就是什么样子。按此逻辑,“自为存在”也至少可以概括出三个特点来:其一,意识总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所以,“自为存在”也是变化与发展着的;其二,它本身就是意识,它代表着“无”,也就是说“自为存在”本质上就是虚无;其三,它不是它现在所是的东西,也永远不可能成为它现在所是的东西,即是始终不断发展和完善着自身的。就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而言,“自为存在”要以“自在存在”为前提。“自为存在”凭借“自在存在”找寻到自身存在的现实根据,而“自在存在”则依靠“自为存在”使得自身具有意义。

萨特对“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的区分,蕴含对他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状况的反映。萨特对这两者关系的区分与理解,从一定意义上来看,与马克思对“客观存在”与“主观存在”的区别是具有相似性的。这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在存在”与“客观存在”一样,都不依靠于外物、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存在;另一方面,“自为存在”与“主观存在”一样,都是意识性的、处在变化中的存在。然而,存在着相似性并不意味着他的这一思想与马克思是一致的,甚至说是对马克思哲学的超越事实上,萨特对存在形式的这种区分方式,与马克思是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的。这就是说,在萨特那里,“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的划分是以纯粹的自我意识为基础,并且“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发生作用的过程,就是“自为存在”不断虚化的过程。因此,按照萨特的理解,要想建立起与自然界的联系,人就不然要不断使自身虚无化。

5. 结语

通过对萨特人学思想前提的追问和探讨,不难发现,无论是对意识与人存在虚无性的理解、对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关系的探讨,还是对“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的区分,都表明了同样一个事实,即萨特的人学是基于纯粹的自我意识而建构的,他虽然看到并且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却忽视了人的真正存在应该是现实的存在,人的本质也只有在与实现世界的交互之中,或者说,也只有通过劳动实践的方式才能够得到确证。可以说,正是因为作为其人学思想前提的存在本质上是一种主观化的存在,以至于他虽然试图通过建构自己的人学逻辑来实现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超越,但是却因为忽视了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所强调的现实性与实践性的理解与关注,所以,最终还是没能脱离抽象的精神视域。虽然在萨特思想发展的后半阶段,即在以《辩证理性批判》为标志的思想发展阶段,他也意识到了他早期思想中存在的这一局限性,并且试图从实践的角度着手来弥补这一不足,但是受这一思想前提的影响,他所理解的实践只是个体的实践,以至于他的历史人学所体现的依然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基金项目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重点项目(KYCX21_2483)。

文章引用

范 云. 萨特人学思想的前提探析
An Analysis of the Preconditions of Sartre’s Humanistic Thought[J]. 哲学进展, 2023, 12(05): 851-855.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3.125146

参考文献

  1. 1. 孙正聿. 哲学: 思想的前提批判[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4(2): 4.

  2. 2. [法]让∙保罗∙萨特.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 周煦良, 汤永宽,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2-23.

  3. 3. 黄颂杰, 吴晓明, 安延明. 萨特其人及其人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6: 121-135.

  4. 4. 夏基松. 简明现代西方哲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138.

  5. 5. [法]让∙保罗∙萨特. 存在与虚无[M]. 陈宣良, 等, 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1-45.

  6.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5-2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