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Vol.06 No.01(2017), Article ID:19850,14 pages
10.12677/GSER.2017.6100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of Hainan Province

Rongxin Bi

College of Tourism & Geography Scie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Feb. 10th, 2017; accepted: Feb. 25th, 2017; published: Feb. 28th, 2017

ABSTRAC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refers to a certain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life, the presence of artifacts of historical value, folklore, art and so on. Hainan Province is rich i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ainan international tourist island. But the author’s investigation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Hainan Province, mainly in the un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the lack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wareness, backward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and so on. Thus, not only hindered the use and development of Hainan cultural heritage, but also weakened the influence and attractiveness of cultural tourism in Hainan Province, cause new difficulties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of Hainan Province. Therefore, in order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Hainan Province, the author made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popularizing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ulture, improving the conscious protection of the masses consciously; regulating the manage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doing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synchronization; rational planning of modern construction, to avoi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urbanization between the contradictions; strengthen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so on.

Keyword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otection, Hainan Province

海南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毕荣鑫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收稿日期:2017年2月10日;录用日期:2017年2月25日;发布日期:2017年2月28日

摘 要

历史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意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存在历史价值的文物、民俗、技艺等。海南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开发对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经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海南省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不当,开发模式相对落后等方面,因此,不仅阻碍了海南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发扬,也削弱了海南省文化旅游的影响力与吸引力,给海南省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增加了新的困难。故对于海南省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普及传统历史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提高群众自觉地保护意识;规范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方式,做到开发与保护同步;合理规划现代化建设,规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化建设之间的矛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 :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保护,海南省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前言

历史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意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存在历史价值的文物、民俗、技艺等 [1]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进度,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中不尽相同。发达国家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起步较早,大约开始于十九世纪。希腊是对文物保护最早的国家,最先于1834年建立了文物保护法。法国是个浪漫、文化底蕴强的国家,是世界第一部遗产保护法的降生地,创建了文化遗产日,并在《马尔罗法》中首次创造了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英国在1882年颁发了《古迹保护法》,《古迹保护法》起初只确定21项历史遗迹保护条例,主要针对古迹遗迹保护方面,遗产保护规模的扩展是在第二部《古迹保护法》中所体现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间,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热潮,通过颁布一些首要的法律文件来支持各个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主要文件有《威尼斯宪章》、《内罗毕建议》、《华盛顿宪章》 [2] 等。《威尼斯宪章》是第一个关于文物保护的国际宪章,对各国遗产保护具有显著的影响 [3] 。

我国历史悠久,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国家文物普查数据的统计,目前中国包含古迹遗迹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有80余万处,颁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4295处。具有50处世界遗产,有65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及名村,其中名城125个,名镇名村528个。另外,中国现有的博物馆4500多座,有三千多万件文物收藏,其中,国有文物收藏两千多万件。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起步较晚,保护文物古迹的行动从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起步。1922~1961年期间,在北京大学成立了考古研究所,并颁布了《古物保存法》、《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文化遗产成为大众关切话题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期间,古城的保护制度成立于1982年 [4] 。在一九八七年,我国有了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2016年,中国总的“世界遗产”有50处。从当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来看,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扔然处在摸索进程,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

海南省是文化大省,在1950年之前,在海南岛还没有解放,许多文物古迹都还没来得及开发就被破坏了,对海南文物遗迹的开发与保护是在海南省解放后才开始的 [5] 。在文革期间,文物古迹破坏比较严重,海瑞墓、府城石牌坊群等许多历史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6]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保护海南历史文化遗产,在1990年和2008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文物市场管理的通知》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海南省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尚处于初步阶段 [7] 。

2. 海南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构成分类

2.1. 海南历史文化的构成

海南省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大省,其历史文化丰富悠久,有300多处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23座 [8] 。具有极其雄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其时代久远,源远流长。历史文化有;贬官文化、祠堂文化、红色文化、牌坊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等。

2.1.1. 贬官文化

由于地处偏远,在古代,海南常被统治者作为流放之地。很多得罪了统治者忠贞之臣被贬到海南来,其中以唐宋最多 [9] 。贬官来海南的主要有60多人,在全岛各地都有他们的踪迹,这些历史人物流放到海南,不仅带去了中原文化,促进了中原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的交流,同时从他们贬谪期间的生活轨迹之中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与人民生活状况,为海南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遗址有海口五公祠、儋州东坡书院、海口海瑞墓、三亚天涯海角、万宁东山岭、三亚崖州古城(如图1所示)、三亚水南文化村等。

2.1.2. 红色文化

海南省红色革命起步较早,自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历经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革命阶段,悠久的革命历史给海南留下了许多不为大众所知的革命故事,也为海南省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 [10] 。海南的红色文化遗产主要有纪念碑、纪念园、纪念馆、重大事件旧址、人物故居等,纪念碑如东方市的日军侵略八所死难劳工纪念碑、儋州市革命英雄纪念碑(如图2所示)等。名人纪念园如澄迈县的马白山将军纪念园、海口市的李向群烈士纪念园等。纪念馆如张云逸大将军纪念馆、冯平同志纪念馆等。重大事件旧址如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人物故居如冯白驹故居、宋氏祖居等。

2.1.3. 戏剧文化

琼剧,海南的歌剧,也叫琼州戏,是一个戏剧,是海南的重要剧种。琼剧是当地的本土文化象征之一,经调查可以确定已有一段颇长的历史,但实际起源时期却难以考知 [11] 。海南戏剧除了琼剧外,还有木偶戏(如图3所示)、山歌剧、人偶戏等。海南的戏剧由本土文化歌剧和外来剧种组成。戏剧是海南省民族融合、文化传承的优良载体。海南省戏剧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海南的发展与变迁,不同的戏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时代下的社会形态,是海南省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2.1.4. 民俗文化

令多数人所不知道的是,海南省是一个民族大省,共有37个民族,其中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海南省世居民族。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在琼居住的历史已超过六千年 [12] 。海南省各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了许多质朴醇厚的民风民俗及生活习惯,海南省保存了众多的传统民间节日如公期节、军坡节、黎族三月三(如图4所示)、元宵送灯、府城元宵换花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个特点,都表达了人们对先烈的缅怀、对祖先的祭拜、对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给海南带来了蓬勃向

Figure 1. The ancient city of Yazhou

图1. 崖州古城

Figure 2. Revolutionary Heroes Monument of Danzhou

图2. 儋州市革命英雄纪念碑

Figure 3. Hainan puppet show

图3. 海南木偶戏

Figure 4. March the third of Li in Hainan

图4. 海南黎族三月三

上的动力与朝气。其他如海南岛欢乐节、海南国际椰子节等新兴节日,表现了海南人民与时俱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努力,也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进一步深入创造条件。

2.1.5. 牌坊文化

牌坊,是中国特有的建筑,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明清以来成为城市或乡村一种标志性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海南省历史上有牌坊上千座,现存有30座明清时期的古牌坊 [8] 。据载,历史上仅府城就有几百座各类牌坊,攀丹村和文山村是海南历史上四大文化古村,原各有11座和14座牌坊群,可惜的是毁于文革时期。海南现存的30座古牌坊大多在偏僻的乡村,有进士坊、节孝、贞烈、寿门坊等,多以火山石而建,颇具海南地域特色。其中龙梅太史坊(如图5所示)、亚元坊、丹桂坊被评为海南省级文物纪念建筑。

2.1.6. 祠堂文化

祠堂是旧时奉祀、纪念祖宗或先贤的庙堂,也是对后人进行教育的场所。祠堂的历史非常悠久,先秦已有之。海南的祠堂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家族的宗祠。这类祠堂在农村随处可见,如澄迈县的李氏宗祠、定安县的张氏宗祠。第二类是供奉、纪念前代贤哲名人的祠堂。如五公祠、苏公祠(如图6所示)。在海南,自古以来祠堂就是学校的同义词,祠堂便是学校;海南祠堂,历来还是对民众进行祖训、族规和乡规民约的教育场所,调解民间各种纠纷和处理轻微违法乱纪行为,对促进社会安定团结都起一定的作用。祠堂既是供奉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又是教育后人的地方,祠堂规模的大小和维修状况的好坏,是整个家族子孙后代是否兴旺发达的象征,因而历来都被群众所重视,经常捐资修缮,尽力保持完好。海南祠堂是海南古代建筑风格和建筑艺术活的宝库,各地祠堂保存的碑文、牌匾和谱牒,也是研究海南历史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 [13] 。

2.1.7. 新石器时代文化

海南现已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和遗物点有300处 [14] ,这些遗址和文物遍及岛上各个地方,如琼海市的百花岭石器出土遗迹、陵水新村石贡的沙丘遗址、五指山市的方上村保存古代石器(如图7所示)等等。海南省新石器遗址“系列完整、年代明确、特点鲜明”。为古人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15] 。

2.2. 海南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概况

海南文物古迹非常之多,有八处国家级纪念建筑、海南的“十大文化村”、“海南十大文化镇”等。八处国家级纪念建筑分别是儋州东坡书院、海口市的五公祠、海口市的邱浚故居及陵墓、海口市的海瑞墓、澄迈县的美榔双塔、三亚市的落笔洞、海口市的中共琼崖地娄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16] 。此外,海口和崖城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

Figure 5. Square of Long Mei Taishi

图5. 龙梅太史坊

Figure 6. Su Temple

图6. 苏公祠

Figure 7. The Neolithic stone axe of Wuzhi Mountains

图7. 五指山新石器时代石斧

此外,海南省在1994年公布了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四十二处省级纪念建筑 [17] 。在2009年又宣布了六十六处省级纪念建筑,一共有一百零八处省级纪念建筑 [8] 。这一百零八处纪念建筑主要如下表1

海南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古建筑、革命旧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摩崖题记及碑刻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建筑和遗址及重要史迹、古遗址、古墓葬等 [8] 。其中革命纪念建筑物11处,古建筑37处,摩崖题记、碑刻、石刻6处,古遗址25处,古墓葬12处,近现代重要建筑和遗址及重要史迹7处,主要分布在海口市、文昌市、琼海市、儋州市、万宁市、三亚市、东方市、陵水县、临高县等地。如表1所示:

2.3. 海南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概况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种类多,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非常多。种类有:传统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体育、技艺、医药、民俗等 [18] 。传统民间文学如海螺姑娘传说、黎从六之歌,传统医药如黎族医药,传统美术如海南椰雕、木雕,传统音乐如儋州调声、崖州民歌,传统戏剧如临高人偶戏、海南斋戏,传统舞蹈如黎族打柴舞、海南苗族招龙舞、黎族面具舞、海南虎舞,传统技艺如黎族原始制陶技、海盐晒制技艺,民俗如黎族“三月三”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艺如黎族传统体育和游艺。项目有: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六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十二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南省级及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见表2 [12] 。

3. 海南历史文化遗产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海南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现状

海南省地处中国最南端,是中国第二大的岛屿,其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贬谪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由于海南岛与大陆不相连,因而中国古代历代政府对其的关注少之又少。至今人们对海南的了解尚不够。对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器重是在海南岛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后,旅游业的发展备受政府及开发商的关注,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对于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有重要意义 [19] 。

海南的贬谪文化遗址丰富,拥有大量的历史遗产资源,但发展较好的只有海口五公祠、儋州东坡书院、万宁东山岭、三亚天涯海角等。而三亚崖城古城、三亚水南文化村等具有开发价值的景点都没有正式开放。此外,一些具有重要开放价值的古墓园及各姓过琼始祖的纪念性建筑都没有开发过 [20] 。五公祠算是至今海南省开发比较好的一个历史文化遗址景点。相对于五公祠这一旅游点,作为中国“四大古炮台”之一的海口市秀英古炮台却不对外开放。相比于秀英古炮台,其他三大古炮台由于管理得当,已是当地有名气的历史文物遗址,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秀英炮台则是由于经营不善关闭了,不对外开放。另外,海南的一些历史遗产则是不被省外游客所了解的,比如许多游客不知道海瑞是海南人;许多游客知道海南有宋氏祖居,但不知道宋氏祖居在什么地方。海南省多数历史遗址景区都存在类似的状况。

海南岛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革命遗迹和其他遗迹有五百九十八个,开发建设较好的有三亚崖城革命烈士纪念碑、三亚梅山老区烈士陵园、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有一些革命遗址如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进行了一定开发,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大量游客参观。一些拥有建设价值的红色文化遗产并没有被开发,更不可能让大众所熟知。海南省历史遗址资源的开发建设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3.2. 海南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1) 文物古迹管理不善,受到人为破坏。海南省对于文物的保护尚处于初步阶段,各项管理尚不健全 [21] 。如府城鼓楼、天后宫、镇琼炮台遗址、秀英炮台等。这些遗址都是由于管理不善、甚至没有人员打理而遭到破坏。

Table 1. Statistics table of Hainan provincial cultural relics memorial building

表1. 海南省级文物纪念建筑统计表

Table 2.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t provincial and above of Hainan province

表2. 海南省级及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对历史文物古迹的宣传不到位,大众认知度较低。提起海南的旅游,吸引旅客的是滨海旅游。对于海南文物古迹旅游的非常少,而且对于还南的文化遗产也不了解,如不知道海南有多少文化遗产,不知道这些文化遗产的含义以及对海南文物古迹认识的张冠李戴 [22] 。不仅是海外旅客,甚至是海南岛本地的居民也不大了解海南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以至于一些文物古迹虽然进行了开发,但并没有吸引多少游客。

3) 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缺失,文化遗产后继无人。由于对文化传承的认识不够,海南省许多传统技艺文化缺乏后后继人。如琼剧——海南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没有几个年轻人喜欢听,去唱琼剧的演员也非常少,临高人偶戏如今已没有继承的人,黎族的纺织技术会的人不多。

4) 基础设施不健全。一些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在较偏僻的地方,交通不便,设施不全,给游客参观游览造成一定困难,也给进一步的开发与保护带来不便。

4. 海南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措施

4.1. 加大资金的投入以及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现阶段海南省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投入相对较低,仅占行政支出的0.05‰,政府支持力度较低是文化遗产不能得到很好保护的重要原因。同时,在历史文化遗产管理方面的人才也非常的欠缺,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遗产不能很好的得到保护、也没有合理开发,造成文化资源的破坏与浪费,甚至遗失。政府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一方面给予遗产保护的基本资金保障,同时培养管理一批专业管理人员,并对各个文化遗产进行定期的维修,确保各个文物能真实、完整的呈现在游客面前。

4.2. 合理处理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关系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资源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开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首先要做好保护工作,做到开发与保护同步 [23] 。海南很多历史文化纪念建筑由于开发过程中不注意保护而逐渐残缺不全,有些则因为开发模式的错误导致遗产文物本身遭到破坏 [21] ;除此之外,城市化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历史文物古迹的生存空间。这些从一定程度上对历史遗迹造成破坏,阻碍了海南文化产业的发展 [24] 。

4.3. 加强宣传力度,让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为大众所认知

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民族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海南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和文化特征。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不到位,海南省的文化产业相对滞后,吸引外省游客来海南的更多的是滨海旅游,对海南历史文化的了解很少。“文化荒漠”是部分对海南文化不了解的游客对于海南的称呼,海南当地有些居民对海南省的历史文化特征、传统民俗等也没有完整的了解。对此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外省游客以及当地居民对海南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可以举办一些重要节日来宣传,如海南欢乐节、黎族“三月三”节、民间军坡节等民俗节日,并通过海报、电影、报纸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

4.4. 加强改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质量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游客对景区的满意程度。海南岛有许多地处偏远的历史文化遗产,偏远的地理位置给游客带来较多不便。除交通外,与旅游业相配套的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同步进行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海南省许多历史遗迹基础设施十分简陋,也没有相应的人负责讲解,使得游客没有充足的时间与意愿去更多的了解遗产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习俗。相关设施的改善,对景区建设具有着重要意义。

4.5. 提高当地居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由于当地居民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足,没有良好的保护意识,海南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城镇化的发展、用地紧张也造成部分文物遗址被轻易的破坏掉。增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建设文化旅游资源的前提,开展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5] 。居民自发的保护,是文物能够得以长期得到维护的重要力量。提高居民对文物遗迹保护意识对文物的保护尤为重要。

4.6. 加大挖掘海南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力度

海南是文化遗产大省,文化历史悠久。海南众多的遗产对此在对海南历史文化遗产挖掘时,应全面进行挖掘,增强历史文化遗产开发意识。通过相应的讲解与宣传,让游客更多的吸收、体会遗产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海南的旅游目前依旧以观光旅游为主,历史文化旅游的产品还是少之又少,不注重打文化牌,注重商品输出而不是文化输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海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给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带来了困难。

4.7. 开发突出文物古迹的特性

海南的历史文化丰富,较有特色的海南文化有贬官文化、海南海洋文化、海南黎族文化、海南民俗文化等,这些特色文化是旅游资源的一大优势。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要塑造出地区特征显着、特性鲜明、具有反应当地历史文化代表性的景点。海岛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显示出丰富多彩的局势,这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在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业时要使旅游产品赋有特色化、品牌化,提供有价值的商品,吸引游客的到来。

4.8. 培养文化技艺继承人、推陈出新

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有人去继承、发扬和创新 [26] 。由于后继人才的匮乏,海南省民间文化技艺继承人的培养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根据《海南省2012~201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要求,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级保护名录,并认定各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55名,其中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名,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6名。建设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陈列馆、博物馆) 10个、传习所10个 [27] 。这些都为文化的传承发扬起到了积极作用。只有注重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创新,才能使文化旅游更好的开展与持续,创造更大的价值。

5. 结论

海南省由得天独厚的历史背景与地理条件,使其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海南省的文化遗产集中表现在当地土著文化、侨居文化和特定的历史文化相融汇,具有多方面、多角度的表现特征。但现代化进程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海南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依然仍存在较多问题,集中表现在管理不当:只开发缺保护带来的破坏、注重保护而缺乏继承的文化断层、以及由于保护不到位导致的开发困难。除此之外,开发模式的相对落后,海南省旅游更多是以观光旅游为主,文化旅游较为薄弱,更多的注重商品输出而不是文化输出,不仅阻碍了海南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发扬,也削弱了海南省文化旅游的影响力与吸引力,给海南省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增加了新的困难。

因此,对于海南省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普及传统历史文化的价值与意义,提高群众自觉地保护意识;

2) 规范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方式,做到开发与保护同步;

3) 合理规划现代化建设,规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化建设之间的矛盾;

4) 培养文化继承人才,确保文化技艺的源远流长、推陈出新;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保障,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也对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文章引用

毕荣鑫. 海南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of Hainan Province[J]. 地理科学研究, 2017, 06(01): 35-48. http://dx.doi.org/10.12677/GSER.2017.61005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谭志国.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中南民族大学, 2011: 1-182.

  2. 2. 杨乐, 辜元. 国内外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经验总结[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3: 1-8.

  3. 3. 王晓岚. 温州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同济大学, 2005: 1-61.

  4. 4. 乔秀兰.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问题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东北大学, 2010.

  5. 5. 赵叶苹, 杨柳 海南文物非毁即伤[J]. 瞭望, 2006(49): 62-63.

  6. 6. 朱逸辉. 略论海南文化之发展[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3): 12-19.

  7. 7. 张士兴. 浅议海南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与利用[C]//海南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海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理论研讨会. 2009: 162-165.

  8. 8. 海南人民政府网[EB/OL]. http://www.hainan.gov.cn

  9. 9. 陈铭枢. 海南岛志[M]. 上海: 神州国光社, 1933.

  10. 10. 李颜, 王永挺, 尹正江. 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海南文化旅游发展[J]. 企业经济, 2011(6): 159-162.

  11. 11. 赵康太. 海南文化历史形态的研究——兼论琼剧文化[J].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1): 20-30.

  12. 12. 吴钰, 王凤霞, 范士陈. 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 旅游纵览, 2013(5): 300-302.

  13. 13. 牛志平, 等. 海南文化史[M]. 海口: 海南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2008.

  14. 14. 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海南省近五十年文物考古工作概述[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9.

  15. 15. 广东博物馆. 广东海南原始文化遗址[J]. 考古学报, 1960(2): 1291.

  16. 16. 海南地理课件[Z].

  17. 17. 海南史志网[EB/OL]. http://www.hnszw.org.cn

  18. 18. 王家忠. 论海南历史文化[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13(3): 84-92.

  19. 19. 叶舟. 海南文化兼收并蓄[J]. 今日海南, 2005(3): 44.

  20. 20. 邢孔史, 李景新. 海南岛贬谪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研究[J]. 琼州大学学报, 2005, 12(3): 53-58.

  21. 21. 詹贤武. 原真性原则与海南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J]. 新东方, 2012(1): 26-30.

  22. 22. 沈受君. 民俗旅游的现状与发展[J]. 民俗研究, 1995(1): 12-13.

  23. 23. 鲍展斌, 曹辉.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对策思考[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报), 2002, 15(3): 85-88.

  24. 24. 李勃. 学习和研究海南历史文化的意义[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1(4): 143-146.

  25. 25. 李桂玲, 王红妍. 浅议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J]. 中州大学学报, 2006, 23(3): 41-42.

  26. 26. 翁棉程.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本质在于传承——以泰国素可泰和中国澳门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2: 1-10.

  27. 27.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2012-2015年) [Z].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