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raphical Science Research
Vol.06 No.02(2017), Article ID:20647,4 pages
10.12677/GSER.2017.62010

Discussion on the Strategy of Community Park Construction in Guiyang

Jiao Long1, Zhensheng Chen2, Jing Zhou1, Youyuan Zhang1, Yirong Wang3

1Guiyang Landscaping and Greening Academy, Guiyang Guizhou

2Guiyang Urban Greening Management Office, Guiyang Guizhou

3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Received: Apr. 30th, 2017; accepted: May 21st, 2017; published: May 25th, 2017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requirements to living environment, the traditional community park construction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residents and city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community park 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uiyang city,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community parks was analyzed in ord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parks.

Keywords:Guiyang, Community Park, Construction Strategy, Urban Ecology

贵阳市社区公园建设策略初探

龙皎1,陈振声2,周静1,张友元1,王艺蓉3

1贵阳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2贵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贵州 贵阳

3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收稿日期:2017年4月30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21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25日

摘 要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公园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的需求,本文根据社区公园的概念、建设特点并结合贵阳市的生态建设对社区公园建设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对社区公园的建设打下基础。

关键词 :贵阳,社区公园,建设策略,城市生态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社区公园建设策略研究背景概述

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中,社区公园的定义为“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绿地类别为公园绿地”。同时根据建设内容、服务对象、服务半径的不同又分为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两个小类,且备注栏强调了居住区绿地(G4附属绿地)不在社区公园范畴 [1] 。

社区公园因具有便捷、无处不在、占地规模可大可小的特点,呈散斑块状的出现在居住区,缓解了城市化与人居环境之间的矛盾,同时在改善、调节城市用地矛盾、帮助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作用巨大。

随着贵阳市城镇化进程的发展,社区的数量也随之增多,但传统意义上的社区绿化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及居民的需求。特别是贵阳市属于山地城市,山多地少,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因此对贵阳市社区公园建设研究,较好地发挥社区公园的生态效应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分别从用地类别、规划设计、景观建设等方面将社区公园的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作用进行探讨,以期为山地城市社区公园建设提供支撑。

2. 贵阳市社区公园建设存在问题

2.1. 社区公园建设新旧社区差别大

贵阳市的城市发展由于受用地限制,呈现出主城区的小区以老旧小区为主,两城区以外的社区建设则以新建小区为主,二者的区别是老旧小区多是见缝插绿,且现存的绿地由于经费欠缺多养护欠佳,有的甚至挪作他用成为小区居民的停车场;而新区的社区绿地大多为房开投资,一般都会按照规划规定的绿地率进行绿地的建设,但建成效果与房价的高低有很大的关联性,出现部分新建小区绿地景观效果不佳。

2.2. 社区公园功能性体现不完善

社区公园的建设因其不像综合性公园或区域性公园那样影响较大,其所服务的对象是一定区域的居民,加之目前国内有关社区公园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及规定较少,导致社区公园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公园的布局分区不均衡、功能不完善、设施不齐全等现象较为普遍,未体现公园绿地必要的功能性。

2.3. 社区公园建设特色不突出

在对贵阳市已建成的社区公园的调查中发现,贵阳市社区公园建设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千园一面、小区景观辨识度不高、小区景观与建筑主体风格迥异等现象比比皆是;部分小区植物配置不合理,存在贪大求洋现象;部分社区公园植物种类单一、运营维护水平不高,未能发挥社区公园应起的作用等问题较突出;“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运用不多等。

3. 社区公园建设策略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社区公园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不断完善才能实现社区公园建设的初衷。

3.1. 制定社区公园建设专项规划,完善社区公园保护相关规定

一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及绿地系统规划中,争对贵阳市山多地少的特点,在市、县、区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对新建社区公园、成片开发的居住区编制社区绿化专项内容,从规划层面提出社区公园建设整体风貌和建设要求,建立并完善绿色图章制以保证社区公园的建设成果;二是因地制宜地制定社区公园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完善社区公园建设体系及相关的规定 [2] ,解决社区公园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三是结合近期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拆围透绿等一系列要求,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房开企业在新建小区过程中打破各自为政、建设封闭小区的做法,积极响应国家大力推广街区制的意见,通过采取土地置换、异地建设、谁开发谁受益等原则开展区域绿地的建设,实现社区公园和居住区绿地的成片开发,促进土地的节约利用,使一定区域内的绿地达到一定规模发挥公园绿地应有的生态功能;四是针对老旧社区,借鉴“口袋公园”的理念,在有限的空间内,采取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立体绿化等方式实现社区公园建设 [2] ,达到改善老旧社区人居环境的目的。

3.2. 社区公园的设计应进行功能分区并体现文化性

社区公园作为为公园绿地系统最贴近大众生活的城市开放空间,满足了生活在城市中心区人们对公园的需求,为人们提供贴近自然的机会,因此社区公园建设的主要的任务之一是创造一个良好的交流和休闲空间,同时在空间的布局上还应考虑人们在空间中活动、逗留,并为他们参与活动创造适宜的条件 [3] ,根据居民的类型及活动需要进行合理的场地功能分区及附属设施配置以满足要求在社区公园建设中很有必要。

同时,在社区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发掘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并充分表达出来,公园绿地宣教、科普功能结合景观设计也是社区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环节。通过在构筑物或景观细部的处理上或在标示牌、小品、铺装等造园元素设计上融入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特色或文化内涵或达到普及科普知识的目的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3.3. 社区公园的设计应提高可辨识性并体现生态性

作为社区公园使用者的社区居民,其对社区环境的要求是能够通过环境的特征来正确辨别位置和方向,使其能够按照不同时间和需要,以最便捷的的方式进行活动,要实现这一目的,可通过地形整理、空间分割以及景观要素差异性等来赋予特征。在植物的运用上,通过物种多样性、植物季相色彩变化、植物开花结果的变化、植物搭配层次的多样性及变化、植物芳香气味的变化等等方式来提高社区公园环境的可识别性及生态功能性 [4] ;同时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应大量选用低维护的本地适生植物及乡土植物,避免在运营维护阶段投入大量的人力及物力,以达到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成效。

3.4. 社区公园的建设应融入“三新”技术运用,体现先进性

社区公园的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尽可能融入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等理念。具体来说,现阶段应结合国家大力提倡的海绵城市的开展,通过采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的建造实现社区公园建设低影响开发;结合节能、节水、节材、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等理念,在小品、设施等的设计方面运用环保材料;利用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基础设施,设置可循环利用的小品或可拆卸的景观小品使社区公园的建设达到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要求。

4. 思考与建议

1、防灾避险功能的发挥应统筹规划不同用地属性的绿地

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中对社区公园的定义不难看出,严格意义上的社区公园与我们平常所称的社区公园在用地类别上是有所不同的。笔者认为仅从用地性质来对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及居住区绿地进行严格的区分,会人为的造成本该连接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绿斑出现人为的区别和不连贯,不利于城市景观风貌的形成,降低了绿地的生态功能,将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防灾避险功能的实现。

另一方面,贵阳市中心城区由于开发密度过大,部分老旧社区因用地紧张,居住区绿地面积本就不大,要建成满足防灾避险要求的城市绿地更加困难。建议在城市规划中将用地属性不同的街头小游园、带状绿地、面积较大的附属绿地纳入防灾避险绿地的服务半径范围并提出整体建设要求,以实现功能需求 [5] 。

2、持续探索社区公园建设的生态性

由于社区公园所在位置的特殊性,使得社区公园在在城市生态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特别是近年来贵阳市开展的“千园之城”建设,社区公园的建设为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6] 的绿地服务半径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社区公园建设中如何体现生态性是我们今后要持续研究的问题。同时针对中心城区老旧社区公园的建设,如何进行功能和景观的提升改造、立体绿化的实施以及见缝插绿、整合城市用地建绿等技术和手段的研究也是我们今后工作中仍需关注的问题。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还将探讨贵阳市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如何在社区公园的建设中融入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在城市居住密集区如何采用“渗、滞、净、蓄、用、排”的海绵技术并重点解决“蓄、用”的问题,还将是我们将来要研究和探讨的核心之一。

5. 结论

综上所述,社区公园建设的意义已不局限于具有休闲娱乐的公园绿地,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开放,已经成为了人们认知环境、享受生活的主要领域,也成为城市大生态建设的一个单元或细胞,通过成功的打造一个又一个的生态单元或生态细胞,将构筑成一个生态良好、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为打造生态贵阳提供理论支撑。

文章引用

龙 皎,陈振声,周 静,张友元,王艺蓉. 贵阳市社区公园建设策略初探
Discussion on the Strategy of Community Park Construction in Guiyang[J]. 地理科学研究, 2017, 06(02): 79-82. http://dx.doi.org/10.12677/GSER.2017.62010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庞琳, 王剑. 袖珍公园——现代城市公园设计发展趋势[J]. 城市建筑, 2006(10): 25-26.

  2. 2. 张文英. 口袋公园——躲避城市喧嚣的绿洲[J]. 中国园林, 2007, 23(4): 47-53.

  3. 3. 邓蜀阳, 刘丹. 关注城市生活的“边角空间”[J]. 规划师, 2007, 23(1): 90-91.

  4. 4. 刘骏,蒲蔚然, 编著.城市街旁绿地规划设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114-120.

  5. 5. [美]巴里•W•斯塔克, 约翰•O•西蒙兹, 著, 朱强, 俞孔坚, 郭兰, 等译. 景观设计学[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147-156.

  6. 6. 王磐岩, 林鹰, 李梅丹, 编著.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实用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1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