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Research Letters
Vol. 11  No. 03 ( 2022 ), Article ID: 54244 , 6 pages
10.12677/ARL.2022.113018

影片《天才少女》中代际投射解析

陈诺,李燕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天津

收稿日期:2022年7月8日;录用日期:2022年7月19日;发布日期:2022年7月29日

摘要

《天才少女》围绕一个具有超常数学天赋的小女孩玛丽的家庭教育与成长经历展开,表面上是玛丽的外婆与舅舅争夺其抚养权,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教育理念的投射,最终两个成人以玛丽为中心找到符合她个性的教育。本文介绍了玛丽一家三代的代际关系的冲突与和解,分析祖孙三代心理投射,反映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及家庭关系的影响,体现出相信孩子的潜能与共情的重要性,旨在促进家长能正确对待投射效应,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成就孩子的个性。

关键词

投射,代际冲突,教育期待,亲子关系

Analysis of Intergenerational Projection in Film Gift

Nuo Chen, Yan L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ianjin

Received: Jul. 8th, 2022; accepted: Jul. 19th, 2022; published: Jul. 29th, 2022

ABSTRACT

Gifted revolves around the family educational problems and growth experiences of the girl who has extremely high mathematical talent. On the surface, Mary’s grandmother and uncle compete for her custody, but in essence, it is the projection of two different educational ideas. Finally, two adults found the correct way of education that respected Mary’s idea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flict and reconciliation between generations of Mary’s family,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projection of three generat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educational methods on family relations, which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of believing in children’s potential and empathy for promoting parents to treat projection effect correctly, enhancing generational relations, facilitating children’s meaningful learning, and shaping their personality.

Keywords:Projection, Generation-Conflict, Education Expectations, Generational Relations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天才少女》简介

本片围绕一个具备超常的数学天赋的天才少女——玛丽展开。玛丽的母亲黛安是一名数学家,在生下玛丽后就去世了。自此以后,玛丽由舅舅弗兰克抚养。由于姐姐的遭遇,舅舅并不让玛丽在外界展露她惊人的数学天赋,只想让她像同龄人一样,过着简单、幸福的生活。但事与愿违,外婆伊芙琳在得知玛丽的天赋后,便想要让玛丽实现玛丽的母亲未完成的数学梦想——解开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因为外婆认为:天才生来就是要攻克难题,推动人类发展。由于教育目的与教育方式的截然相反,外婆和舅舅开始了一场关于玛丽的抚养权的争夺战。

2. 投射

弗洛伊德首先使用投射这个概念来指代将感受外化的过程,他认为它是针对难以忍受的内部冲突的一种防御。费尼克(Fenichel, 1945)则进一步认为包括投射在内的防御机制,是为了保护自尊,当对自我的看法受到威胁时,投射过程便会启动以帮助自体防御威胁性信息。投射性认同是投射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最早由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提出,其含义是将自体的某些部分(体验、感受和功能)潜意识地投射入而不仅仅是投射到另一人。而此后便被认为的确具有这些特点,并会做出相应的回应 [1]。投射是一种将自身拥有的难以接受的想法、感受、特质或行为归于他人的心理过程 [1]。投射也是一种正常的防御机制,它包括:1) 表达某种不能被接受的内在心理体验。2) 将这种体验投射到某个客体上。3) 对被投射的部分缺乏共情等 [2]。

投射几乎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当投射产生时,人们倾向于在自己的思想、体验中感知对象,难以对认知对象的真实状况及其关系做出客观、准确的判断。而家庭是一个潜意识地运用这一机制的场所。家长们在教育中常会走进一种误区,就是总把自己的情感、想法、愿望等强加给孩子,认为孩子的思想行动应该与家长一致;如果不能保持统一,家长就会认为孩子不听话、任性,产生来源于不同年龄的心理差异、不同的社会地位与经历的代际冲突。

在家庭教育中的投射最明显的表现有两点:一方面是以己度人,忽略孩子的想法,家长们面对孩子与自己处于相同的环境、地位等时,总会想当然地把自己的感受、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却忽略了孩子自身的真实想法,忘记了孩子终归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们没有权利规定孩子的成长、生活方式与思维;另一方面是期望存在偏差,认知缺乏客观性。在家庭教育中常会出现一种“孩童替代”的投射,即家长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孩子,希望孩子能代替自己完成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这种投射也是家长教育期望的一种表现。当家长与孩子的期望存在偏差时,孩子个体将面临较差的心理体验,双方的认知和行为也会产生分歧,从而导致家庭冲突的发生。

3. 家庭代际冲突

3.1. 玛丽与舅舅

玛丽出生后,玛丽母亲就因为外婆施加的巨大压力自杀了,所以玛丽自小由舅舅抚养。舅舅曾经是一名大学教授,却因为玛丽母亲难以承受来自解题和外婆带来的巨大压力而自杀的影响,辞去工作,带着玛丽来到一个小镇生活,成为了一名修船工。

舅舅害怕同样生为天才的玛丽会重蹈姐姐的覆辙,便决定让玛丽在小镇里的一所普通小学学习,“试着做一个孩子”这是舅舅对七岁的玛丽提出的要求更是愿望,但这对于已经自学高数的玛丽看来却是没必要甚至无聊透顶,事实上,玛丽也无法融入这种普通教育。小学的校长也曾劝舅舅让玛丽去精英学校学习,那里不仅更适合玛丽还会有高额的奖学金,但这都被舅舅回绝了,他甚至在玛丽学习高数时,抢走书本让玛丽出去玩耍。

舅舅之所以会有这些行为,是因为外婆极高的教育期望与解题的困境相叠加所带来的压力导致了玛丽母亲自杀,这给他造成了心理创伤,同时在对于玛丽的教育问题上也产生了投射。投射作为一种应对本能能量的防御机制,是对外部世界不愉快内在认知的非正常移置方式 [2]。它能帮助个体保护自己避免所知觉到的危险,并缓解难以忍受的焦虑和冲突。这种防御通过将内部或外部的威胁性体验从意识领域转移到潜意识领域,从而降低了威胁性体验的影响力 [1]。由于舅舅害怕玛丽也会和姐姐有同样的遭遇,所以产生了情感投射,也是舅舅心理上的自我防御,他的潜意识认为通过对玛丽的教育方式的改变,就能转移、弥补自己受到的心理创伤,同时也失去了对玛丽的成长方式选择的客观认识,导致舅舅宁愿埋没玛丽的天赋,让她成长为一个普通人。

舅舅其实也拥有天才的能力,他从小也同玛丽一样拥有极高的数学天赋,但当面对玛丽母亲的遭遇时,他放弃了大学教授的工作,选择成为一名修船工。相比于玛丽母亲运用天赋在数学领域发光发热,最终却选择崩溃自杀,“像个普通人”的生活模式在舅舅看来,才能带来安稳和幸福。所以他理所应当地将这种思想投射到与自己处于相同境地的玛丽身上。在舅舅看来这样才是爱,玛丽只要像其他普通的小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就好,但他忽略了玛丽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需要发挥一个“天才”的自我实现的潜能,反而增强了玛丽对不适合的教育方式的反抗心理。

3.2. 玛丽与外婆

玛丽的外婆曾经也是一名顶尖的数学家,但中途因为家庭的缘故离开了喜爱的数学领域,但她心里的数学梦想却并没有因此而熄灭,并将这个梦想寄托于后代。

在听说了玛丽和玛丽母亲一样拥有极高的数学天赋后,外婆便立刻找到了舅舅与外孙女玛丽,并同舅舅商议,想拿回外孙女的抚养权,因为这样外婆就可以在玛丽身上实现没在女儿身上未完成的数学梦想。这也是舅舅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为了玛丽的抚养权,舅舅与外婆不得不对簿公堂。在这期间,外婆曾带玛丽来到大城市的家里居住,并带玛丽去到麻省理工接受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玛丽的确是个难得一见的数学天才,这让外婆对玛丽的抚养权更加渴望。对于外婆来说,她并不真正了解这个七年没见的外孙女玛丽,只是借着玛丽对数学的热爱,向她灌输攻克世界难题能带来的乐趣与荣誉感,想让玛丽去实现她的梦想。

这可以归结为愿望投射的表现,外婆把自己主观上的破解世界难题的愿望强加给玛丽。依赖(dependency)、需要、野心、限制、控制或失去控制等特点或特质均有可能在自己身上被否认而被投射到对方身上。家长会将他们自己身上让人烦恼的特点投射到儿童身上,儿童也会提供诱发投射的机会 [1]。玛丽的天赋对于外婆来说就是一个投射的机会,更是一份礼物,在玛丽的母亲自杀后,在外婆以为自己的梦想不再实现时,玛丽出现了,玛丽就像她梦想的稻草,只要抓住了,她的梦想能够得以实现,玛丽母亲带来的遗憾也都可以弥补。

玛丽母亲与玛丽都曾在内心的想法被限制的环境中学习,尽管这种学习会使人取得某些成就,但却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影片中,外婆甚至买通了寄养家庭,违背约定偷偷请家教让玛丽学习数学知识,表现出外婆依然固执己见,不愿意改变自己,想让玛丽成为梦想“履行者”。从外婆的言语及行为看出,她已经在心里将玛丽未来的路设计好,没有给予玛丽自我发挥的空间与机会。在强烈的愿望投射的影响下,时间一久,就可能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使玛丽产生逃避外婆与数学的反抗心理。但投射是一种潜意识反应,让外婆意识到这些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3.3. 玛丽的外婆与母亲

玛丽的母亲同样是一名数学天才,在她大部分的人生中都在尝试解开一个千年难题——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她却一直生活在母亲制造的高压中,过强的教育期望与愿望寄托,使玛丽的母亲失去了正常的生活。在玛丽的外婆与舅舅的庭审交流中,展现了玛丽母亲的生活:没看过一场棒球比赛,没上过高中,没参加过舞会,没去过夏令营……这些在同龄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活动,玛丽的母亲却一项也未参与。而玛丽的外婆自作主张地归结为一句“她不喜欢做”便抹杀了玛丽母亲应有的乐趣。长此以往,玛丽母亲的精神也出现了问题,选择了自杀。但对此外婆的评价却是“太脆弱了”,她没有意识到自己问题,没有想过女儿自杀的真正原因。

真正让外婆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舅舅发现外婆买通寄养家庭并为玛丽请家教后,舅舅的情感在这一刻爆发了,他毅然决然地让玛丽回到了自己身边,并告知了母亲关于姐姐留下的秘密,原来姐姐生前就破解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只是拜托弟弟在母亲离世后公之于世。

这一刻,外婆的骄傲全部瓦解了,悲伤与自责充斥着她的内心,她也明白自己忽视玛丽母亲的内心想法,只是一味地想让玛丽母亲完成自己的梦想,让她成为了一个完成梦想替代者,推动玛丽母亲走上了自杀的路。

这对母女关系的复杂性也完整地摆在了所有人面前,对于玛丽的母亲来说,她渴望母亲能关注她的全部,把她看成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解题的工具”,但对于外婆来说她更希望看见天才的女儿能在数学方面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在外婆心里,玛丽母亲就是她实现梦想的希望,是一份寄托。对于学习者来说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要融入情感的,是发自内心的,而对于教育者来说,对学生的理解、热爱与精神世界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反观外婆对玛丽母亲的教育,更多的是为了达到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这样一个教育目的,却忽略了玛丽母亲本身的个性发展,可以说这是无意义的学习,无意义的研究,因为在整个解题的大部分时间中她并不快乐,反而是无助、悲伤与反抗心理占据了大部分,最后甚至走上了自杀的路。

外婆在对于后代的教育问题上一直存在愿望投射,这种心理效应的产生主要源自其未完成的数学梦想。对孩子愿景的“投射”是需要有个标准度的,一旦超过了孩子所承受的额度值,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3]。“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们并不陌生,如果刺激过多、过强,或者连续作用时间太久,便会使孩子产生厌烦、逆反的心理现象,也就是超限效应(Overrun Effect) [4]。由于二人年龄,心理等多方面的差异,外婆的极高的教育期望与控制欲引发了玛丽母亲的超限效应,导致玛丽母亲选择了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反抗玛丽外婆的“专制”教育。

外婆与玛丽母亲之间还存在投射性认同,外婆凭借自己的愿望与玛丽母亲在数学上的天赋与喜爱,对玛丽母亲施加教育压力,使玛丽母亲的行为方式与外婆一致,而玛丽母亲也以外婆的投射性幻想相一致的方式来体验自己。投射性认同在生本能和死本能的作用下,既发生在“爱”中也发生在“恨”中 [2]。玛丽母亲长时间处于玛丽外婆让人窒息的教育方式中,不仅没有内化外婆的愿望投射,反而产生了抵抗、怨恨等情绪,可以说自杀与遗愿是玛丽母亲的一种变相惩罚伊芙琳的方式,她希望母亲能对她的做法感到后悔,不愿意让母亲的愿望得以实现。

如果外婆能站在女儿的角度,了解女儿在解题中的情绪变化,产生共情,而不是一味地给予女儿高压,以至于造成极大精神压力,那么可能女儿也不会走上自杀的路。

3.4. 玛丽的外婆与舅舅

影片中外婆和舅舅之间的代际冲突十分明显。外婆固执地认为破解世界上的难题就是一个天才的自我实现,这一理念贯穿了对于女儿和外孙女的教育思想。所以即使经历了女儿的自杀所带来的打击,她也要让玛丽继续完成这一使命;而舅舅弗兰克也是一个天才,只是看到外婆对待玛丽母亲的方式,他选择自我保护,也因为玛丽母亲的影响在玛丽的教育上也受担忧、逃避等情绪的左右,认为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才能让玛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隐藏锋芒,安稳度日,就能达到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外婆和舅舅都是基于自己的内心想法照顾和培养玛丽,从投射效应的角度来看,这是愿望投射与情感投射在教育中的碰撞,两人都认为自己是为了玛丽好,却都缺少设身处地从玛丽的角度思考的共情能力。外婆主要重视玛丽能契合社会的需要,成为对科学研究有贡献的人才,舅舅则不想让玛丽成为人们眼中的天才,用自己的想法限制了玛丽的成长天性。总的来说,二人的教育都没有从玛丽自身出发,忽略甚至压制所追求的个人的发展的教育目的,这其中包括人的个性、心理与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与人的成长息息相关,他们的教育都是有缺陷的,忽略了玛丽的思想与内心。

4. 代际和解

舅舅在告知外婆关于姐姐的遗愿前,已经帮外婆联系了麻省理工的教授共同发表研究成果。这时的舅舅对母亲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他不想再延续这种糟糕的现状,想要缓解源自玛丽母亲的留存已久的亲子冲突。他认为玛丽的外婆是这项工作的不二人选,而固执、果断的外婆却第一次展现出了犹豫,也是第一次站在玛丽母亲的角度上想问题,她认为玛丽母亲并不想把研究成果交给她。舅舅却说是因为玛丽母亲考虑事情不够周全,正是这句话打消了外婆的顾虑,决定发表玛丽母亲的研究成果。在外婆联系教授时,拿起了玛丽母亲的证明手稿,看着她在纸上留下的多处泪痕与取得进展时的兴奋,外婆再也禁不住流下了泪水。这一刻,她感受到了玛丽母亲鲜活的存在,明白了她也有喜怒哀乐,具有正常人都有的情绪与喜恶,同时也在自责内疚,后悔自己没能早一些感知到玛丽母亲的情绪。

投射需要被反复地处理,包括温和地探讨体验、回溯到以前这种体验发生的情况以及帮助人澄清内部的客体关系 [2]。舅舅与外婆在一次次或平和或激烈的交谈中,反复地体验过去的种种,一次次地想起心底不愿提起的往事,让他们多次不由自主地感受事情的原因与真相,才能在这个合适的契机产生缓解冲突的交谈。舅舅与外婆的心理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一种反向投射——共情。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即需要放下自己的价值观和参照标准,从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感受和理解其内心状况 [5]。外婆能够开始站在玛丽母亲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明白了自己的强烈的愿望投射作用于教育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也渐渐地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的重要性。舅舅也因为外婆,开始客观地看待玛丽对数学的热爱,懂得不应该用自己的想法去限制玛丽的成长,并且当他面对外婆说出姐姐的想法不够周全时,也表明他跳出了情感投射的圈子,开始客观地看待家庭问题。

影片的最后,依然是舅舅与玛丽一起生活,而舅舅也以玛丽为中心,了解玛丽的心理,尊重玛丽的思想。将玛丽送入麻省理工的精英班学习,在放学后,带玛丽去游乐园,让她能与同龄的小朋友开心地玩耍。这时的玛丽在从外界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不再有舅舅的限制,也不会有外婆的强行灌输,玛丽在学习与生活中是自由快乐的。

5. 结论

影片中,投射效应都在影响着外婆和舅舅的教育方式,玛丽母亲的自杀式反抗和玛丽的纠结与逃避,同时体现出不当的教育方式对受教育者的心理会产生影响。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真诚开放的环境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自我实现的倾向,同时产生成长冲动,不管是在知识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易使孩子变得更自主、成熟。同时,教育者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也尤为重要。

家长应该在教育中带有“共情”的思考方式,这就需要家长学会换位思考,能够接受孩子的情绪,体验孩子的心理,跟随孩子的思想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遗憾弥补者与梦想替代者。每个人有自己的路需要走,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孩子的成长。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和复制品,尊重孩子的个体独特性,孩子才能发展健康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性格。在共情的相处模式下,家长和孩子之间久而久之也会形成类似朋友的保障关系。这种状态则更利于家长去了解孩子,找到最正确、最适合的教育方式,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家长要能经常反思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不要将自己的喜恶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如果家长总是不顾孩子的心理,一味地向孩子灌输自己的想法或情绪,不仅会让家庭关系出现裂痕,也会使孩子试图挑战家长的权威,产生不思进取,顶撞反抗等逆反心理。将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去看待。这种方式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接纳与信任的表现,也更容易让孩子能真正听取家长的意见,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天才少女》所传递的教育理念是:最好的教育是成就个性。如果教育者制定了最理想的教育方案却没有从学习者本身出发,那么这种教育方式也只能说是失败的。就像舅舅弗兰克与外婆伊芙琳,都按照自己认为好的教育方式去教育玛丽,但换来的却是玛丽的躲避与抗拒。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教育目的、方式、手段等都要围绕孩子本身来制定,不过分规范孩子的成长,强调理解、尊重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激励个体在舒适的环境中发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在自我实现的潜能与教育者的促进作用中,找到真正的自己,完善自己的个性。

文章引用

陈 诺,李 燕. 影片《天才少女》中代际投射解析
Analysis of Intergenerational Projection in Film Gifted[J]. 艺术研究快报, 2022, 11(03): 115-120. https://doi.org/10.12677/ARL.2022.113018

参考文献

  1. 1. Grant, J. and Grawley, J. (Ed.). 移情与投射[M]. 张黎黎,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 2. Scharff, J.S. 投射性认同与内摄性认同[M]. 闻锦玉, 徐建琴, 李孟潮, 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

  3. 3. 孙秀娟, 林凡瑞. 别让“投射效应”伤了学生的心[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9(6): 9-10.

  4. 4. 曹新燕, 谭远敬. “超限效应”的教育启示[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5(3): 20.

  5. 5. 钟莹. 浅谈精神分析中的移情、反移情、投射和共感[J]. 大众心理学, 2006(9): 4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