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07  No. 03 ( 2019 ), Article ID: 30658 , 5 pages
10.12677/ML.2019.73037

Feasibility Study of Standardization for Verb Translation in Four-Word Ter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uonan Zhang1, Zhen Sang2

1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Received: May 13th, 2019; accepted: May 29th, 2019; published: Jun. 5th, 2019

ABSTRACT

As the treasur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TC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attached great significance in recent years, while the dissemination of TCM becomes wider; TCM translation actually plays a crucial part in the spread of culture for Chinese medicine. With extensive four-word terms in TCM literatures, verbs represent key logic relationship therein, which definitel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 for the verbs in four-word terms of TCM, discusses the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a possible solution about the standardization for verb translation in four-word ter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may help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ation of TCM terms translation.

Keywords:TCM Translation, S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 Verb Translation

中医四字词术语中动词翻译标准化的可行性 探讨

张若男1,桑珍2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9年5月13日;录用日期:2019年5月29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5日

摘 要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近年来愈受重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也愈加广泛,中医翻译在中医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不可小觑。中医文献中四字词普遍出现,其中动词代表关键逻辑关系,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分析了中医四字词术语中动词的翻译情况,探讨了其中的原因,并对中医四字词术语中动词翻译的标准化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中医术语翻译标准化的发展。

关键词 :中医翻译,术语标准化,动词翻译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中医药事业现今在国际上蓬勃发展,在崇尚回归自然的潮流之下,中医药的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是中医药事业和标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中医药标准化,是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 [1] 。中医标准化是对中医的特色语言、概念等建立统一的标准,使其符合现代的科学模式。在中医标准化之路上,工作成果不断涌现、决心更加深切:2004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出版了《中医药学名词》;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汇集专家对亚太传统医药术语进行了筛选和翻译,最终出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化名词术语》(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2008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提出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2014年修订再版)。2009年,世界上最大的权威性非政府国际标准化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过我国提案,成立了中医技术委员会并设秘书处于上海,挂靠上海中医药大学,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导和管理。2012年,科技部将“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列为科技部2012年重点项目。有各国内外专家学者,如谢竹藩,方廷玉,李兆国,Nigel Wiseman、文树德、杨天权、李照国等,为中医翻译事业前仆后继。中医译著和中医英译教材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这些都为中医术语标准化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面对良好的形势机遇和喜人的已有成绩,中医标准化工作仍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中医术语名词的标准化即是其中最为基础并不可忽视的问题。中医文献中的四字词术语出现频率高,动词极多,对四字词术语,尤其是对其中动词的翻译质量效果,犹如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影响。本文解读了中医文献中四字词术语的情况,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试对中医四字词术语中动词的翻译标准化作可行性探讨。

2. 中医四字词术语中动词翻译的重要性

深受文化积淀的影响,中医文献的语言在形式上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学文辞典雅、行文简练的特点。四字词术语因句式延伸而能容纳更多的双音节词和连绵词,节奏韵律丰富,信息容量倍增 [2] 。四字词中又以动词居多。名词、动词、形容词与数词四种词类在中医术语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目前国内中医英语翻译研究偏重于名词,而忽视动词、形容词与数词。中医术语中动词及其潜在形式数量极多,是中医英语翻译的难点与核心,值得深入研究 [3] 。例如中医经典文献《中医内科学》中第一章肺系病症里对喘证下分实喘所属表寒肺热的病机概要介绍为:风邪犯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一句概要中所陈述的三个词皆为四字结构,其中的动词作为重点词汇揭示了主宾语之间关键的逻辑关系。总的来看,中医文献中的四字词:①多为文言文;②普遍使用;③包含重要逻辑关系,且其中动词往往代表了最关键的含义。例如中医中“痰浊阻肺”这一词,四字成词,简洁明了,典型的主谓宾结构,其中“阻”字即点明四字词中主要逻辑关系的关键点。中医理论玄奥,非专业人士难免在理解的时候产生歧义,更遑论译者。如果要在英译时正确转达原文本的含义,就必须对此类词语中的动词高度重视,动词译错或译偏,都会影响目的语读者对原文本信息的准确接收与理解。因此,中医四字词术语中动词的翻译对完整翻译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

3. 中医四字词术语中动词的翻译现状

中医英译历史业已久远,自1958年有针灸学者发起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工作始,中医药术语标准化其重要性已达成学界共识。可以说,中医英译目前正处于术语英译标准化的时代 [4] 。有统计数据显示,迄今为止以中医术语翻译为主题的论文即占中医领域发文量的1/4 [5] 。可见中医术语英译研究趋势有增无减。由于中医术语集哲学思辨性、文学隐喻性、高度概括性以及一词多义性等特点于一身 [6] ,中医术语翻译一直是中医翻译中的难点与关键。

目前中医四字词术语中的动词翻译并不统一,不同译者持不同版本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究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1) 缺乏权威的术语标准。中医基础名词标准在中医标准体系构建中被列为三级标准,该类目力求分类明确,不交叉不重叠。目前关于中医术语英译有几个标准参考: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 GB/T20348-2006》;②《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2004年);③《中医药学名词》(2004年);④《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2008年);⑤ 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化名词术语》2007年) [7] 。不同标准中对术语词条的英译不尽相同,使得译者在翻译参考时无所适从,对于术语也就无法做到真正的权威性与规范性。不同英译机构制定了自己的术语规范且推出各自的标准,使得译文参考参差不齐,并面临着“一词多译”的窘境。

2) 汉语字词丰富,可一词多义或异词同义。同一字中在不同层面的含义,其中细微差别需认真琢磨。现代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陈寅恪有言“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只言片字间的差别可能在认知的传达上有所不同或偏差。如中医中的动词“补”,并非一成不变的,在中国文化里可解释为三层意思:①补其不足;②滋养;③强化 [8] 。而在该词对应的英译中选择就很多:invigorate,reinforce,strengthen,tonify,nourish,supplement等。对一个中医名词术语中的动词尚有不同的英译表达,更毋言其他异词同义等情况了。如果对一词多义等情况不作规定,势必会造成中医翻译更加混乱。

3) 每个译法皆带有译者的个人风格。不同的译者坚持的翻译原则或选择的翻译策略不同,对原文内容理解的不同都导致了译文的不一。以“宣肺化痰”为例,笔者查阅《新世纪汉英中医辞典》 [9] 、《常用中英名词术语》 [10] 、《新汉英中医学词典》 [11] 、《中英英语水平考试大纲(试行)》 [12] 四本参考词典资料发现四种不同的译法,依次为:dispersing lung and resolving phlegm、clearing the lungs and eliminating the phlegm、ventilating the lung to resolve phlegm、dispersing lung to resolve phlegm。不同译者的风格千人千面,带有自己特色的烙印,在此情况下,也无从评述其正确性。

4. 中医四字词术语中动词翻译标准化的可行性探讨

中医术语英译中词翻译研究一直是翻译领域重大课题,也是中医国际化格局下统一混乱局面的关键。以动词翻译的标准化为切入点,秉轴持钧,由点及面,即可作为中医术语标准化的第一步。

4.1. 细究医理,达到对源语的充分理解

中医四字词术语具有一定的语言性和专业性。从语言结构上来看,它典雅简练。从学科上来看,它饱含医学理念。其中的医理,即在对中医四字词术语动词翻译中首先要攻克的第一关。从笔者自身的翻译实践中可举一例证明细究医理之重要性。例如中医四字词“肺气上逆”,其病理机制为“多因感受外邪或痰浊壅滞,使肺气不得宣发肃降,上逆而发喘咳”。若非专业人士,初读该词,十有八九会按字面意思翻译错误。笔者分别查阅不同中医辞典,发现辞典中也有翻译不当之处。如,《新世纪汉英中医词典》中将其译为:Reverse flow of lung qi;《新汉英中医学词典》则为:Adverse rise of pulmonary qi;《简明汉英中医词典》中为:Adverse rising of pulmonary qi。线上中医词典 [13] 中为:Lung qi ascending counterflow。此处且不论其他词的翻译,单就“上逆”一词来看,有译为Reverse flow,有译为Adverse rise,还有ascending counterflow等结果。“肺气上逆”实为肃降功能失常,肺气逆流即往反方向,即表达了“上逆”中的“上”的意思。气若说流动尚可,若要用“rise”,笔者觉得不妥,因肺气并非像太阳一样升起,肺气往上而行,是一种反常即“逆”的状态。因此,一个小小的词中其实包含着深奥的医学概念在其中。若无对医理的细细探究,则无法达到对源语的充分理解,更无法正确翻译术语。

4.2. 斟酌差异,比较研究常见术语表达

众所周知,汉语字词含义丰富,一词多义或异词同义现象兼具,在中医术语中也有如此现象。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进行术语翻译时,由一点差别造成的不同选择很可能让正确的含义失之千里。例如中医术语“风湿蕴肤”,这一术语本指风湿之邪蕴结皮肤,症见皮肤瘙痒、溃烂等。李照国编著的《汉英双解中医临床标准术语辞典》 [14] 中将其译为“Wind-dampness accumulating in the skin”。“蕴”本来有“充满、蓄藏”等意思,如译为“fill”或“store”则意思上则稍有距离,这里的“蕴”是逐步积累的意思,用“accumulate”来表述就比较到位了。可见对同一个词,在理解上有不同的意思,需要仔细斟酌判断。再比如,中医术语“水气凌心”,笔者分别查阅了不同中医辞典,发现:《新世纪汉英中医词典》中译法为:Attack of the heart by retained fluid;《新汉英中医学词典》中译法为:Attack of the heart by retained water;《简明汉英中医词典》中译法为:Retention of fluid attacking heart;《汉英双解中医临床标准术语辞典》中译法为:Water qi intimidating the heart;线上中医词典中译法为:Water qi intimidating the heart。“水气凌心”指水气上逆,引起心脏的病变。有译者将动词“凌”译为“intimidate”实际上并不贴切,因为凌心已然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程度了,“intimidate”更侧重的是一种恐吓或胁迫,涉及尊严。汉字表述较为多样,同样的“凌”还可以说成是“侮”、“欺”、“压”等,但不见得每一个类似的表述都需要翻译为同一种表达。在处理术语的翻译时,更应该仔细判明其中的含义差别,结合语境,给出适宜表达。

4.3. 固化翻译,积极推进中医术语标准化

世界卫生组织(WHO)亚太西区2007年所颁布的ISTTCM(WH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rminologies 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传统医学名词术语标准》)根据中医翻译的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在研究制定时所遵循的五个原则为:自然性原则、简洁性原则、民族性原则、回译性原则和规定性原则五个原则各自独立,互为相关 [15] 。在进行术语翻译时,应参考该原则处理好翻译时出现的问题。对于那些争议较大的四字词术语,进行整理罗列,广泛听取业内专家(如旅居海外的中医学者、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中医从业者、中医英译工作者、中医院校教师等)的意见和建议,寻求专家共识,最终确定其译法,将其动词翻译固定 [16] 。中医术语翻译标准化意义重大,中医四字词术语中动词翻译的标准化则是其中的关键一点,规范好其中动词的翻译,推动中医术语标准化,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5. 小结

中医药的标准化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长期工程,中医文化欲在全世界得到认可、推行普及,中医翻译事业的发展是前提,而中医术语的标准化则是保证。通过对中医四字词中动词翻译的情况分析,对四字词中动词翻译标准化的可行性探讨,希望能有效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帮助中国向全世界讲好中医药这个故事!

基金项目

ISO领域内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建设(ZY (2018-2020)-GJHZ-1003)。

文章引用

张若男,桑 珍. 中医四字词术语中动词翻译标准化的可行性探讨
Feasibility Study of Standardization for Verb Translation in Four-Word Ter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现代语言学, 2019, 07(03): 278-282. https://doi.org/10.12677/ML.2019.73037

参考文献

  1. 1. 丁年青. 中英英语水平考试大纲(试行)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6.

  2. 2. 线上中医辞典[EB/OL]. http://www.paradigm-pubs.com/termlist

  3. 3. 李照国. 汉英双解中医临床标准术语辞典[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4. 4. 李照国. 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研究[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5. 5. 朱建平. 中医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16.

  6. 6. 李振吉. 中医标准体系构建研究[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0.

  7. 7. 王尔亮, 晋永, 段英帅, 余梅芳, 朱萃, 杨明山. 从“三字格”中医术语翻译看中医术语的等效翻译[J]. 现代中医药, 2010, 30(4): 96-99.

  8. 8. 杨明山, 晋永, 余梅芳, 朱萃, 段英帅, 张亭立. 中医术语的汉语词法分析[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3(6): 14-16.

  9. 9. 都立澜, 刘艾娟, 陈铸芬, 吴青. 2000-2012年种艺术与英译研究现状及分析[J]. 中医教育, 2015, 3(2): 6-11.

  10. 10. 朱剑飞. 中医翻译研究: 现状与反思——2000至2009年10年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 169(10): 942-944.

  11. 11. 张晶. 方廷玉中医术语翻译理念实证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12. 12. 陈雅茹, 陈伟. 论中医多词术语的英译[J]. 外国语文研究, 2017, 3(6): 77-94.

  13. 13. 王尓亮, 晋永, 朱萃, 段英帅, 杨明山. 中医术语动词“补”的汉语语法与英译特征探析[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 29(2): 372-374.

  14. 14. 左言富. 新世纪汉英中医辞典[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15. 15. 陈大舜. 常用中医名词术语[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16. 16. 方廷玉. 新汉英中医学词典[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