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pute Settlement
Vol. 09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69147 , 5 pages
10.12677/DS.2023.94211

校园欺凌行为问题研究:“挫折–攻击”理论视角

远锐坤,任珂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3年5月30日;录用日期:2023年7月13日;发布日期:2023年7月21日

摘要

校园欺凌事件的频频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探究学校欺凌事件产生的成因以及怎样防止和解决这种事情的出现成为一项迫切的问题。这也是校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挫折–攻击”理论的研究能够为校园欺凌现象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角度。运用“挫折–攻击”理论分析阐明校园欺凌事件的根源,以便作出正确高效的解决方案。在教育实践中重视对青少年的早期教育,帮助青少年正确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突发事件,提高自我意识能力和控制能力。

关键词

校园欺凌,“挫折–攻击”理论,问题研究,早期预防

Research on Bullying Behavior in School: A “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 Perspective

Ruikun Yuan, Ke Ren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ghai

Received: May 30th, 2023; accepted: Jul. 13th, 2023; published: Jul. 21st, 2023

ABSTRACT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bullying in schools has attracted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 It has become an urgent issu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bullying in schools and how to prevent and address it. This is also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chool education. The study of “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 can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phenomenon of bullying in schools. “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 can be used to analyse and clarify the root causes of bullying in school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ight and effective solu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focus on the early education of adolescents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to help them resolve difficulties and emergencies in their daily lives, and to improve their self-awareness and control.

Keywords:School Bullying, “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 Problem Study, Early Preven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当前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严重危害着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损害着校园的正常秩序。在2016年4月,中国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我国各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广泛深入地进行校园欺凌的专项整治工作。这也被视为是当前全国范围上对校园欺凌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这同时也表明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张文新博士1 (2002)对我国的9235名中小学学生进行了校园欺凌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幼儿园时期被教师欺凌的中小学生比例高达22.2%。而欺凌过其他人的中小学比例则为6.2%;而在高中生时期,被教师欺凌和被他人欺凌的比例则依次是12.4%和2.6%;总体而言,超过百分之二十的中小学学生参与过校园欺凌。与遭受身体创伤的个体相比,被欺凌的学生可能经历更深层次的心理伤害,而且持续时间更长。在严重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极端的行为,如抑郁、恐慌、暴力袭击、身体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认真分析中小校园欺凌的原因和对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校园德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挫折–攻击”理论能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了解校园欺凌事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2. 校园欺凌现象概念及特征分析

对于什么是校园欺凌,国内学术界和司法界对其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一些学者将其等同于“校园暴力”的概念。但是,随着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文件的出台,“校园欺凌”一词的使用相对普遍,并逐渐趋于一致。有学者认为,校园欺凌是指以校园为背景,一方对另一方实施的故意攻击,包括肢体和语言攻击,以及在关系、网络等各个层面进行的攻击2。在实践中,校园欺凌事件的表现形式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具体来说,可分为肢体欺凌、语言欺凌和关系欺凌,既有直接面对面或身体接触的显性欺凌形式,也有利用网络媒体的相对隐蔽的欺凌形式。对校园欺凌的综合研究表明,校园欺凌大多具有形式多样、有组织犯罪、行为隐蔽、过程连续、手段残忍等特点。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其概念有不同的定义,但多数认为校园欺凌与校园师生有很大关系。主观上有实施欺凌的恶意,客观上对受害者造成伤害。它通常表现为相对隐蔽和持续的攻击性行为,一般难以发现。此外,欺凌的实施者和受害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权力差异。欺凌者往往有直接的目的,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精神伤害,意图明确。受害者可能处于无力反抗的状态,被迫长期接受受害者的所有攻击性行为。

3. “挫折–攻击”理论内涵

当一个人在追求他的希望目标的活动中受到自己或其他人限制时,他将因为对追求目标的不满足而产生挫折感,从而产生了攻击性反应 [1] 。它既是一种人类最常见的心理反应,又是一种人类最容易理解的心理现象。认识到了挫折感和攻击性反应这一心理现象与人类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认为它是人类行为的重要方面,这一理论由弗洛伊德所开创并由耶鲁学派的大家如多拉德和米勒等所支持。此外弗洛伊德还认为个性上受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受到了快乐本能理论的束缚,并不能减轻因对不愉快刺激而产生的情绪 [1] 。一旦发生了挫折,就意味着对自身生命本能的力量释放也开始受到了压抑,即必须在心理幸福理论的影响下完成对这种力量释放的分流。不然,就会导致精神抑郁,或者产生心理疾病。而如果将精神力量的释放指向身体内部,甚至指向自我,则表现为虐待自己,或者毁灭了自己,甚至自杀,而指向身体外部,则表现为故意伤害别人,进而表现为各种的攻击性行为:轻者如嘲笑、讽刺、或者殴打,重者如打骂、攻击、或者杀死给自身生命带来了挫折的人。而后来,弗洛伊德的观念也逐步地被以多拉德与米勒为代表的耶鲁学派所继承了,并根据自身多年的实验结果加以了发展和补充,由此也逐渐形成起了一种理论——“挫折–攻击”理论。更确切地说,这一学说指出,攻击性行动的出现总以挫折的出现为前提条件,即挫折的出现总是引发了一定形式的攻击性行动;而挫折越大,攻击性的行动力度也越大。

4. “挫折–攻击”理论对校园欺凌行为成因分析

4.1. 存在的理论学说

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班德拉指出,青少年在社交认知活动中不断通过模拟学会攻击性或侵略性。当个体遇到挫折时,他们可能会用攻击性或侵略性来寻求新的平衡。这一学说尽管还未能对攻击性行为的存在机理进行清楚的界定,但却提醒了人们应注重正确处理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遭受的不同挫败,从而帮助中学生们创造良性的行为模式,从而降低了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Leonard Berkowitz就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挫折攻击”概念的不足处,并在其基础上给出了修正的概念模型。他还指出,攻击性行为并非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亦并非挫败逼迫下的自然产物。个人的攻击性行为的出现,有赖于自身对所遭遇的挫败的理解与厌恶程度。个人自身遭受的挫败并不会直接引发对别人的攻击性行动,只是在某种程度上产生某种激活的觉醒或准备阶段。自身的攻击性行动能否产生主要依赖外界线索的指引。如果外部线索将个体的行为引向积极的方向,则可能出现积极的行为,反之,则可能出现消极的行为。

4.2. 个人选择与外界影响

个体欺凌行为的进行情况与欺凌人对外部线索的掌握情况有关,造成欺凌行为的原因可具体包括二种原因:一是个人的自我选择,即主观的选择如何实施欺凌活动;二是个人外界社会环境的影响,即个人主观选择是采取积极行为还是消极行动,并由此确定欺凌活动是否进行。而这个经过修改后的研究模型也可以较为合理的解释,现实中的一些挫折并不会导致个人的攻击性行为,而只是因为他们的不同心态可能增加甚至减少了个人攻击性行为的出现。实验中也指出,假如一个个体由于其他的因素而受挫,其攻击性行为的范围则可能可以根据其对他人行为的主观意见进行判断 [2] 。不过,在具体现实中,人们也许还能够发现,除个人攻击性言行的发生和遭受挫折以外的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也包含着个人个性中本来就具有的一些工具式攻击行为。但目前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充分考虑个人主观意志对攻击性活动的调节作用,也没有对个人情感引发的原因进行具体的描述。所以要了解个人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因素,就必须充分考虑个性与心理活动的总体特征,才能作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

5. “挫折–攻击”理论对校园欺凌行为预防的启示

5.1. 努力完善校园的科学教育管理体制

院校要从教育学生的实际出发,完善科学的德育管理制度、教师教育机制、学习和就业制度 [3] 。要用科学的制度来引导学生的发展。当学生遇到挫折时,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制度来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规范教育,管理学生的不当行为。

重视对早期教育,是有效防止校园欺凌行为出现的方法第一步。“挫折–攻击”理论指出,假如我们能在教学实践中给他们提出更多正面的指导线索,势必会有助于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甚至抑制校园欺凌案件的发生率。所以,对校园老师和父母等高 度重视中小学生个体,进行积极正面的早期引导家庭教育也非常有必要 [3] 。但目前,一些小学生家长对早期教育在防范校园欺负中的重要角色的意义了解还不够,以至一些父母长期以来认为“天经地义”,认为所有问题都是随着孩子成长后的问题或错误就会自行消失,因此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更不大注意自身的错误行为,很可能给孩子默默地造成伤害。许多研究人士认为,因为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和与他们在早期的负面行为有关教育以及对一些攻击性行为的自觉习得有关,所以在儿童期和个性心理成长的早期阶段,需要特别注意家长以及其他一些专业人员存在的通过语言培养和帮助个体避免在早期获得攻击性行为的作用 [1] 。同时 、也由于青少年一般具有较强的模仿学习能力。因此对于在中小学期间所接触的许多媒体信息,也要尽量过滤、防止中小学生通过单纯模仿,而无意中从负面的大众传媒中习得攻击性行为。

5.2. 合理掌握对青少年的处罚力度

以前的实验指出,受到过处罚的人或许会由于过分生气和报复性反应而产生攻击性的虐待行为,有时候,人们也可以因为得到利益的好处而愿意受到处罚。前苏联最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明确告诫过人们,体罚是一个很危险的教育方法。由于体罚受到人自身意识、情感、精神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所以需要合理适度,最关键的是要具有相应的威慑性和教育性,并能够切实起到其引导作用,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善于效仿他人的做法,从而在教育实践中获益,就像人在校园一样逃避家长的处罚,或许就不再是攻击性行为,但是如果家长给了他们不正确的管教方法,尤其是过重的处罚,也可能会在个人心里留下深深的痕迹和印记,在这些儿童出现了同样的状况之后,他们也可能会以同样的或某种方法对别人实施攻击性行为,也有人指出,每一个曾经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大多都在童年时就常常遭到了家长、兄弟姐妹或其他有关人士的严重处罚。另外,人们也应当知道,一些学生很可能因为处罚不当而自暴自弃,落荒而逃,所以,校园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正确的抓好对惩罚小学生,引导他们合理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情况,注意培育学生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避免对学生的过分惩戒和攻击性言行。

5.3. 指导青少年科学认识校园欺凌事件

教师要注意采取科学合理的认知方法,干预和解决中小学的校园欺凌现象直角面认知也会减少欺凌行为出现的几率,部分学生对欺负行为产生理解偏差,如将欺凌行为以“吸引眼球”或“树立威信”的手段,认为让别人害怕自己是一种面子工程;而被人欺凌但是不愿意告知他人的重要原因是担心“别人知道后会看不起自己”,但这些错误看法已严重扭曲了我国中小学生的基本人生观,极易造成校园内欺负行为的形成和蔓延 [4] 。校园管理者和校长也必须高度重视事件,并进行培训引导教育。在生活中,人们可能发现有些人在遭遇一些不难时,心情非常低落,或者非常生气或无法自控,但是他们自己可能不会产生任何攻击性反应。而一些人无意中得罪了他人,也可能在不经意中激怒了别人,虽然个人心态往往受制于自身道德认识社会心态、个人性格、法律意识等各种因素,但实际上,只有当一个人真正面临问题并接近于攻击性反应时,才会产生强烈的自我焦虑 [5] 。如果个人能够在社会化过程的早期内化社会行为规范以理性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从而形成基本的法律意识,这样,当个人遇到可能引发攻击性行为的情况时能够冷静地处理情况。

5.4. 指导青少年掌握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

挫折所带来的负面情感会点燃自制力较差的未成年人的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情感积累得越多,攻击性行为出现的可能性也越大,只有让他们处理好秘密发泄良好的情绪,才能抑制攻于性行为,恢复其理性状态,可见,适当的发泄是必要的。我们应该教会青少年一些缓解负面情绪的方法3。合理的发泄方法包括:1) 他助于发泄。将自己内心的矛盾、痛苦、怨恨、愤怒与长辈、老师、家人、朋友或亲朋好友分享,以缓解心理压力。2) 用笔来消解愤怒的方法,大力书写,在纸上发泄自己的愤怒和怨恨。3) 催泪法。遇到重大挫折之时不妨以再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哭过之后,心情也自然而然地就会轻松了许多。4) 道具疏散法。在这里,所谓的“道具”是指可以用来驱逐愤怒的东西,重庆某大学里,在校园心理咨询室设置了一个人形的“呼吸袋”,鼓励学生通过打这个“替罪羊”来发泄情绪。应该说,这种方法符合心理科学研究的规范,对人们富有借鉴意义。5) 活动发泄法,灰心丧气后,开展比较激烈的劳动或体力活动(如长跑、打沙包等)当累得大汗淋漓时,情绪竟居然明显好转。

6. 结语

“挫折–攻击”理论是研究校园欺凌行为的一个重要视角,通过“挫折–攻击”理论分析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并提出预防对策,对于青少年的身心的顺利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部门必须作出努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为可能发生的校园欺凌行为进行预防,从根本上遏制行为的发生。这是建立和谐社会和和谐人际关系的必经之路。

文章引用

远锐坤,任 珂. 校园欺凌行为问题研究:“挫折–攻击”理论视角
Research on Bullying Behavior in School: A “Frustration-Aggression” Theory Perspective[J]. 争议解决, 2023, 09(04): 1547-1551. https://doi.org/10.12677/DS.2023.94211

参考文献

  1. 1. 严明. 挫折攻击理论视角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犯罪学分析[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21(5): 108-112.

  2. 2. 李欣. 基于挫折-攻击理论的极端暴力犯罪心理问题研究[J]. 学习与探索, 2014(11): 76-80.

  3. 3. 蒋俊梅. 挫折攻击理论及其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启示[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7(5): 108-110.

  4. 4. 薛玉, 齐赵园. 基于“挫折-攻击”理论浅析法国“独狼”式恐怖袭击的原因及应对之策[J].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2020(4): 1-12+91.

  5. 5. 谭远宏. 基于挫折-攻击理论的极端暴力犯罪心理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3): 71-72.

  6. NOTES

    1康钊,陈才,舒晋一:《中小校园园欺凌问题成因及对策:“挫折–攻击”理论视角》。

    2胡春光:《校园欺凌行为:意义、原因和预防策略》,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年第1期。

    3袁飞、柏嫱:《挫折–攻击理论视野下的学生失范行为及其教育策略》,载《当代教研论丛》2014年第7期。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