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05 ( 2023 ), Article ID: 66064 , 7 pages
10.12677/AP.2023.135248

网络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孔德华,乌云特娜*,金童林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收稿日期:2023年4月11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22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29日

摘要

网络利他行为是指个体表现出的,在网络上自愿帮助他人、且不期望任何回报的自觉自愿行为。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即行为动机、行为结果和动机与结果相结合的维度。本文对网络利他行为的概念、特征、理论及测量进行了研究。另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网络利他行为受个人特质、环境、网络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网络利他行为,个人特质,网络社会支持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Network Altruistic Behavior

Dehua Kong, Wuyuntena*, Tonglin Jin

School of Psychology,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Apr. 11th, 2023; accepted: May 22nd, 2023; published: May 29th, 2023

ABSTRACT

The network altruistic behavior refers to the voluntary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who voluntarily help others on the network without expecting any return. It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namely, behavioral motivation, behavioral resul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motivation and resul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network altruistic behavior. In addition, 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network altruistic behavior is related to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real environment, network social support and other factors.

Keywords:Internet Altruism, Personal Traits, Internet Social Support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22年8月31日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2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其带来的影响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社交网络作为线下社会交往的线上延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数字媒体工具(Nie et al., 2019)。许多学者开始研究网络带给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消极行为,网络利他行为作为网络中的积极亲社会行为,探究其成因对积极心理学的后续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2. 网络利他行为的概念及特点

最早提出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这一概念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孔德(A·Comte),他用这个词来说明一个人对他人的无私行为。后又被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Spencer)等人沿用。目前较为广泛的定义是,利他行为是个体主动帮助他人且不求回报的行为(李梦等,2018)。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都是一种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只是亲社会行为的概念更为广泛,利他行为的范围更小,主要对象指的是人,且不带有任何目的。

国内学者认为,网络利他行为是指个体表现出的,在网络上自愿帮助他人、且不期望任何回报的自觉自愿行为(郑显亮,顾海根,2012;Zheng et al., 2018)。鉴于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空间,并对他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网络利他主义可能表现出面对面交流中所特有的特征。与线下互动相比,在线利他行为不受时间和物理空间的限制,发生得更加频繁和多样化(Lin et al., 2021)。学界关于网络利他行为的阐述,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即行为动机、行为结果和动机与结果相结合的维度(吴满意,薛玉梅,2021)。郑显亮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把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概括为:① 网络支持:指在网络上给予他人鼓励、肯定等的行为,如对网友的文章点赞、对其言论进行支持、在网络上帮网友排忧解难等;② 网络指导:指在网络上给予他人指引,他人遇到网络操作难题进行引导的行为,如专业人士指导新手如何上网、如何查杀病毒等;③ 网络分享:指把自己拥有的资源在网上共享的行为,如个体把自己的学习资料上传到网上、在网上向他人推荐一些好的文章、电影等行为;④ 网络提醒:指在网络上对他人遭遇的一些非法行为、网络诈骗等进行提醒和警示。

关于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岳玉洁(2015)总结出以下四个:第一,公开性与匿名性:有学者认为,在当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人们在网络中的一举一动都会留下证据,网络利他行为也是如此,个体在网络中发生的帮助他人的行为不仅可以隐匿个体的身份信息,而且会保留个体的利他行为的信息;第二,及时性与延时性:在个体向某个网络平台提出问题时,求助信息发出不久就能收到热心网友的帮助和建议,这是及时性;但如果过了很久都没有收到回应,这是延时性;第三,非物质性和物质性:在使用社交媒体中,大部分网络利他行为以非物质的信息传递为主,但也存在网络捐赠等的物质传递;第四,广泛性与单一性:广泛性指网络利他行为不受时间、空间、年龄等的特点,求助者的问题也不受限制。而单一性指在网络中主要以信息传递的方式表现利他行为。

除此之外,杨英(2011)指出,助人者在实施网络利他行为后,并没有对自己产生什么损失。但有学者持相反的看法,认为榜之他人的人在做出网络利他行为之后自己本身会受到损失(丁迈,陈曦,2009)。另外,有研究者指出网络利他行为的频率更高、更快、更广,助人的时间和形式相对自由(黄雪珂,2015)。

3. 网络利他行为的理论与测量

3.1. 网络利他行为的理论

3.1.1. 先天论

先天论是Wilson首先提出来的,认为人的利他行为是由遗传决定的,是天生就有的,不用学习的一种行为。也就是说帮助他人的过程是个体本身的特征。并且对于相同或者相近亲缘关系的人,个体会表现出更强的利他行为,对于不同的人,个体表现出的利他行为不同,也称为亲缘关系的不对称性(王瑞乐等,2012),该情况也适用于网络利他行为。

3.1.2. 移情理论

移情,也有人称之为共情,来源于希腊词汇“pathos”,最初产生于动物的亲代对于子女的养育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亲代的父母需要对子代儿女的饥饿或者疼痛做出反应,这种能力可以迁移到其他环境中(潘彦谷等,2013)。拥有移情的父母会体会到子女的痛苦,感受到子女的快乐。有研究表明,个体所拥有的移情能力越强,则越有可能做出利他的行为,即越能感同身受他人情感的人越容易做出利他的行为(李文辉等,2015;Farrelly et al., 2015)。

巴特森提出的移情—利他假说被研究者们所证实,认为个体产生利他行为的动机是移情(Richman et al., 2015)。研究者发现自我利益倾向的个体相比于他人利益倾向的个体,他们的移情能力更低,即移情能力相对更高的个体,越倾向于维护他人的利益,他们的利他行为就越强。

3.1.3. 社会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利他行为是模仿或强化的结果。当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他人的表扬、感激或奖励等强化时,其在类似事件中助人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Bandura, 1977)。个体的利他行为通过模仿榜样行为来获得。也就是说,个体在某一情景中看到他人实施利他行为,并且受到了表扬和称赞,以后在类似的情景中,个体就会对榜样的行为进行模仿,表现出对他人的利他行为。

3.1.4. 社会交换理论

该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本质就是交换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除了满足基本温饱外,对社会联系的需求或者与他人建立关系是人类的基本动力(Baumeister et al., 2013;常保瑞等,2022)。利他行为就是目前期望将来能得到社会肯定或奖赏等利益的工具性行为。从表面上看,利他者只有付出而没有收益,但实际上,利他行为最大的收益是内在的奖励,包括实施利他行为后利他者获得的自我满足、认同以及内心的愉悦。

Trivers (1971)用互惠利他来解释利他行为,他认为个体的利他行为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帮助者期望能得到被帮助者的回报,这种帮助既可以是即时性的,也可以是延时性的(肖凤秋等,2014)。

3.2. 网络利他行为的测量

利他行为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较为丰富。其中,问卷有Ryo等人(2013)编制的《利他行为量表》,李艳芳(2008)编制的《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等。

关于网络利他行为的测量,国外尚缺少测量工具,网络利他行为在国内被提出的初期,大部分研究的研究方法采用的都是线下的问卷调查方式,以观察法和访谈法为主,方法单一,研究结果也缺乏说服力。当然,也有研究者开始试图寻找更科学的研究方法。

国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测量使用最广泛的工具是郑显亮(2011)编制的《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该量表结合对大学生的访谈结果编制,开启了网络利他行为研究的新篇章。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可分别测量提供支持的强度、做出指导的倾向,做出分享的意愿,做出提醒的频率,采用李克特4点计分(选择“1”则表示“从不”,选择“4”则表示“总是”),得分越高说明利他水平越高。该量表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目前,许多中国学者使用这个量表来研究网络利他行为(张和云等,2021;郑显亮,2013)。

同时,关于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大多也开始集中在对其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的探讨,且大多采用郑显亮编制的量表。相对于国内,国外有关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实证研究多一些,但也局限于电子邮件、虚拟社区、游戏空间等一些特有领域的利他行为。

4. 网络利他行为的实证研究进展

4.1. 个人特质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对网络利他行为研究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基于助人者的个人特质对网络利他行为进行研究。例如善良人格、共情、自尊、看待世界的方式等对网络利他行为进行研究。人格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行为。

主动性人格的个体能够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以此可以激发其产生网络利他行为(陈妮娅等,2018)。有研究者在研究影响中职生的网络利他行为的因素中发现,通过培养其主动型人格,可以有效的增加其网络利他行为(谢英玲,吴素梅,2021)。在现实生活中,善良的人格品质也格外重要,拥有善良品质的人往往会产生更多的利他行为(张和云等,2018)。张和云等(2021)等人的研究中发现,善良人格可以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

此外,其他个人特质也会影响个体的网络利他行为。有研究发现,个体的自尊可以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Zheng et al., 2021),因此,家长和老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以此来提高个体的网络利他的行为。有研究者发现,个体的共情能力对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也有着正向的预测功能,即与低共情者相比,高共情者的网络利他行为出现的概率会更高(蒋怀滨等,2016)。此外,王松云,陈颖(2021)的研究中也发现,大学生的宽恕特质、宽恕倾向越高,个体越会产生网络利他行为。

生命意义感指个体找到生命的价值观和方向感,以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发现,个体的生命意义感可以正向预测个体的网络利他行为(谢园梅,2021)。

4.2. 环境因素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在探究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中发现,环境因素很大程度会影响个体的网络利他行为。社会阶层作为一个社会环境变量,对个体有着重要影响。利他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亲社会行为,同样也受社会阶层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如社会阶层)可以通过个人因素对个体的网络利他行为产生影响(Zheng et al., 2023)。郑显亮等(2021)的另一项研究也发现社会阶层对个体网络利他行为的正向影响。

国外学者的一项对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儿童的童年期创伤作为一种家庭环境因素,会影响个体的亲社会态度,即不同类型的童年期创伤会影响个体的利他主义的态度和行为,遭受早期创伤的个体成年后会表现出较少的利他行为(Prior, 2021)。

国外学者测试个体在电子游戏中的利他行为发现,个体在玩电子游戏的过程中,受到共情能力和相似度的影响,即个体在参与电子游戏的过程中,相似性和共同度越高,个体越会产生网络利他行为,而个体的网络亲社会行为则不像网络利他行为一样,需要相同的移情能力(Wickramasinghe, 2020)。

4.3. 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由于网络利他行为相比于现实利他行为的特殊性,因此网络社会支持被认为是一个有利于网络利他行为发现的网络环境因素(刘勤为等,2016;叶宝娟等,2018)。个体在网络中得到的社会支持有很多,比如在网络中找到有相同偶像的朋友、获得一些情感支持、得到学习资料等(郑显亮等,2021)。刘勤为等(2016)的研究中发现,高网络人际信任的水平下,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会正向预测个体的网络利他行为。杨欣欣等(2017)的研究中也发现,网络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并且感恩在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利他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现如今,互联网的普及已经影响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人们不仅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支持,同样,也可以在日后的网络环境中,多一些帮助他人的行为,传播更多的正能量(王志华,秦亚平,2018)。

5. 展望

目前关于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陈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尤其国内的研究,这种方法更为普遍。并且国内的研究多为横断调查,很难掌握变量的动态时间变化,难以理解行为和心理规律,未来可以尝试纵向研究的方式,试图探究网络利他行为随时间变化的发展轨迹及因果联系。国外有研究使用实验法,目前少有研究去探索影响个体网络利他行为的神经生理机制,未来国内的研究也可以尝试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FMRI)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等脑成像技术对网络利他行为影响个体的神经生理机制进行研究。

目前关于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一些研究集中于青少年。随着网络的普及,中老年人使用网络的频率也在增加,因此,之后的研究可以针对中老年及儿童的网络利他行为研究。

对于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还停留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于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日后可以增加对其的干预研究,积极探索对于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干预措施,提高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水平,净化网络环境。

基金项目

本文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编号:2022JBXC002),本文系“2022年度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偶像崇拜对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CXJJS22010)的部分成果。

文章引用

孔德华,乌云特娜,金童林. 网络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Network Altruistic Behavior[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05): 2012-2018.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5248

参考文献

  1. 1. 常保瑞, 林培钿, 欧阳浏, 方建东(2022). 社会排斥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物质主义的中介作用. 应用心理学, 28(2), 157-166.

  2. 2. 陈妮娅, 吉臣明, 柯锦墩, 曹丽娟, 许晓晴, 陈津(2018). 高中生自立人格、心理资本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34(1), 63-67.

  3. 3. 丁迈, 陈曦(2009). 网络环境下的利他行为研究. 现代传播, 20(3), 35-37.

  4. 4. 黄雪珂(2015). 大学生内隐、外显网络利他行为特点及其与大五人格、道德同一性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郑州大学.

  5. 5. 蒋怀滨, 郑婉丽, 马松, 肖威龙, 张斌(2016).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与共情、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1(3), 132-138.

  6. 6. 李梦, 张燕贞, 张学新(2018). 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31(1), 41-46.

  7. 7. 李文辉, 李婵, 沈悦, 但菲(2015). 大学生共情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31(5), 571-577.

  8. 8. 李艳芳(2008). 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自我概念与利他行为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9. 9. 刘勤为, 徐庆春, 刘华山, 刘勤学(2016).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32(4), 426-434.

  10. 10. 潘彦谷, 刘衍玲, 冉光明, 雷浩, 马建苓, 滕召军(2013). 动物和人类的利他本性: 共情的进化. 心理科学进展, 21(7), 1229-1238.

  11. 11. 王瑞乐, 刘涵慧, 张孝义(2012). 亲缘利他的不对称性: 进化视角的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0(6), 910-917.

  12. 12. 王松云, 陈颖(2021). 大学生宽恕心理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科教导刊, (27), 187-189.

  13. 13. 王志华, 秦亚平(2018). 网络利他行为与网络社会支持关系研究述评. 焦作大学学报, 32(1), 113-116.

  14. 14. 吴满意,薛玉梅(2021). 网络利他行为: 概念、特性与功能分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3(2), 81-87.

  15. 15. 肖凤秋, 郑志伟, 陈英和(2014). 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理论演进. 心理科学, 37(5), 1263-1270.

  16. 16. 谢英玲, 吴素梅(2021). 中职生网络道德认知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 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 心理月刊, 16(15), 10-12.

  17. 17. 谢园梅(2021).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校园心理, 19(2), 115-117.

  18. 18. 杨欣欣, 刘勤学, 周宗奎(2017). 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感恩和社会认同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33(2), 183-190.

  19. 19. 杨英(2011). 青少年网络亲社会行为研究——以上海某综合中学BBS为例. 基础教育, 8(4), 92-96.

  20. 20. 叶宝娟, 杨雪, 雷希, 郑清(2018). 网络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网络助人行为的影响机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6(6), 1208-1210+1214.

  21. 21. 岳玉洁(2015). 特质移情和同情情绪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2. 22. 张和云, 许燕, 赵欢欢(2021). 善良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科学, 44(3), 619-625.

  23. 23. 张和云, 赵欢欢, 许燕, 王芳(2018). 青少年意义幸福倾向与生活满意度: 善良人性感知与亲社会行为的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 (4), 79-85.

  24. 24. 郑显亮(2013). 现实利他行为与网络利他行为: 网络社会支持的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9(1), 31-37.

  25. 25. 郑显亮, 顾海根(2012). 国内外网络利他行为研究述评. 外国中小学教育, (4), 19-23.

  26. 26. 郑显亮, 谢方威, 丁亮, 王雪(2021). 社会阶层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37(2), 182-189.

  27. 27. 郑显亮, 祝春兰, 顾海根(2011).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编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5), 606-608.

  28. 28.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2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国家图书馆学刊, 31(5), 12.

  29. 29.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Prentice Hall.

  30. 30. Baumeister, R. F., Vohs, K. D., Aaker, J. L., & Garhinskv, E. N. (2013). Some Key Differences between a Happy Life and a Meaningful Life.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8, 505-516. https://doi.org/10.1080/17439760.2013.830764

  31. 31. Farrelly, D., Moan, E., White, K., & Young, S. (2015). Evidence of an Alternative Currency for Altruism in Laboratory-Based Experiments. Europe’s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 100-111. https://doi.org/10.5964/ejop.v11i1.855

  32. 32. Lin, R. M., Chen, Y. P., Shen, Y. L., Xiong, X. X., & Lian, R. (2021). Dispositional Awe and Online Altruism: Testing a Moderated Mediating Mode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2, Article 688591.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21.688591

  33. 33. Nie, J., Li, W., Wang, P., Wang, X., Wang, Y., & Lei, L. (2019). Adolescent Type 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ddiction: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Restorative Outcomes and Affective Relationships. Psychiatry Research, 271, 96-104. https://doi.org/10.1016/j.psychres.2018.11.036

  34. 34. Prior, K., Carvalheiro, M., Lawler, S., Stapinski, L., A., Newton, N., C., Julie, M., S. & Barrett,E. (2021). Early Trauma and Associations with Altruistic Attitudes and Behaviours among Young Adults. Child Abuse & Neglect, 117, Article ID: 105091. https://doi.org/10.1016/j.chiabu.2021.105091

  35. 35. Richman, S. B., Dewall, C. N., & Wolff, M. N. (2015). Avoiding Affection, Avoiding Altruism: Why Is Avoidant Attachment Related to Less Helping?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76, 193-197.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14.12.018

  36. 36. Ryo, O., Megumi, D., Yuki, N., Hiroshi, I., Toko, K., & Mia, T., Kai, H. (2013). [Self-Report Altruism Scale Distinguished by the Recipient (SRAS-DR):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84, 28-36. (In Japanese) https://doi.org/10.4992/jjpsy.84.28

  37. 37. Trivers, R. L. (1971). 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46, 35-37. https://doi.org/10.1086/406755

  38. 38. Wickramasinghe, V., White, K. M., & Johnson, D. (2020). Predictors of Players’ Decisions to Help Others in Video Game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3, 264-270. https://doi.org/10.1089/cyber.2019.0552

  39. 39. Zheng, X., Chen, H., Wang, Z., Xie, F., & Bao, Z. (2023). Links between Social Class and 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 among Undergraduates: Chain Mediating Role of Moral Identity and Self-Control. Current Psychology, 42, 9303-9311.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1-02210-8

  40. 40. Zheng, X., Wang, Z., Chen, H., & Xie, F. (202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Online Social Support and Its Gender Differenc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72, Article ID: 110588.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20.110588

  41. 41. Zheng, X., Xie, F., & Ding, L. (2018). Mediating Role of Self-Concorda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ur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 12. https://doi.org/10.1017/prp.2017.14

  42.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