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1  No. 04 ( 2021 ), Article ID: 44065 , 6 pages
10.12677/AE.2021.114202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为例

许卉艳,许文文,杨璐璐,贾培培,胡延玲,王硕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21年6月19日;录用日期:2021年7月15日;发布日期:2021年7月22日

摘要

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关系到国家高层次人才发展战略,也是一个国家未来社会发展的引擎和动力。通过对照本院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结合国家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社会需求,提出构建人文社科类“资源共享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搭建并利用多种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以达到培养具有开放观念、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背景的高质量的多样化人才,最终提高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资源共享式培养模式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Postgraduate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ontext of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Taking the School of Law and Humanitie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as an Example

Huiyan Xu, Wenwen Xu, Lulu Yang, Peipei Jia, Yanling Hu, Shuo Wang

School of Law and Humaniti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Beijing

Received: Jun. 19th, 2021; accepted: Jul. 15th, 2021; published: Jul. 22nd, 2021

ABSTRACT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system is related to a country’s high-level tal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t is also the engine and driving force of its future social progress. After comparing the current talent cultivation in various disciplines of our school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talent training and social needs, we propose to construct a “resource-sharing” cultivation mode for postgraduate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uild and use multiple platforms to achieve high-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for graduate edu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nd diverse talents with open concepts, innovative awareness and cooperative spirit, and a certain interdisciplinary background,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ostgraduates in the end.

Keywords: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Postgraduate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Resource-Sharing Cultivation Mode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2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坚持“四为”方针,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2021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宣言指出,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国力需要新文科,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新文科,培养时代新人需要新文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新文科,文科教育融合发展需要新文科。文科教育教学兼具价值性与学术性,强化价值引领是新文科建设内在要求。同时要坚持立足国情,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分类推进。推动文科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格局。为此,要明确总体目标,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打造质量文化。

刘大椿教授指出:人文学科指的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如音乐、美术、戏剧、语言等作品以及创作规范与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人文学科的最根本功能是对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培养和塑造。人文科学教育直接面对的是本学科的学生,它间接面对的是整个社会,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知识教育(2003: pp. 25-28) [1]。

随着经济社会和研究生教育环境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需要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与革新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提升研究生生培养质量,而寻求高校人文社科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解决之道也显得十分重要。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国内相关研究迅速增多。仲晓天和王世伟(2010: pp. 88-92)建议以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提出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差异,应该区别培养,学术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以及科学研究能力,而专业学位则侧重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职业能力 [2]。英爽、康军等(2014: pp. 1-5)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结果导向,而忽视了过程培养 [3]。黄正夫、易连云(2014: pp. 7-10)认为搭建培养平台、强化质量保障,亦是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转换的基本路径 [4]。桂燕锋、卢勤(2016: pp. 44-50)提出要尊重培养模式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高培养教学质量 [5]。新文科背景下的相关研究涉及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李彬,2021) [6],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何培育等,2021) [7],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路径(高迎爽等,2020) [8]。

在国外,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则诞生于19世纪的德国,也被普遍认为是最早进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大学起源。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研究生教育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成为各国研究生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例如,德国“学徒式”到“师徒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变;美国专业式教学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协作式教学科研生产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日本“产官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以及法国阶段式研究生培养制度等。

3. 本院硕士生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文法学院所设专业均属于人文社会学科范畴,专业设置覆盖管理学、文学、法学三个学科门类。硕士生教育设有行政管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和经济法学四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公共管理硕士(MPA)、翻译硕士(MTI)、法律硕士(法学)、法律硕士(非法学)四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能力、素质和知识能力的培养,要完善学生思维路径,扩大其眼界格局,再辅以知识的灌输。教学理念先行是保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为此,学院各硕士学科点一直都坚持着以人为本,创新教育、分类培养、“工–学”匹配四大教育教学理念,实行全程导师制,双导师制、多元联动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及不足: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研究生的自身能力发展与培养出现错位,难以实现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研究生的管理体制计划性模式趋向严重;培养目标内容过于空泛,趋同化现象严重;培养方案的学科专业特色体现不明显;培养考核注重结果导向,忽视过程培养等。因此,有必要探索一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4. 人文社科硕士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

在国家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我院人文社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 我们提出构建一种“资源共享式”社会人文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旨在促进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提高研究的整体培养质量。

“资源共享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的基础上,搭建并利用多种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加强对研究生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的指导,以达到培养具有开放观念、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背景的高质量的多样化人才,提高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的目的。

该模式以解决现有问题为导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按照“强化特色、提高质量、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遵循“外适应”、“内适性”和“个适性”三原则,体现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和学生本位的教育价值观。

4.1. “资源共享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构框架

培养目标:研究生培养模式作为一种“形式”的存在,不管如何变迁,必然要为研究生教育的“内容”,即研究生培养目标服务。因此,“资源共享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完成一定阶段上的自我实现,具有开放观念、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背景的高质量的多样化人才。

培养过程:培养过程是培养模式的组织性要素,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包括学制、课程设置、科学研究和导师指导。“资源共享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要打破以往的非“学术”即“应用”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与模块,让研究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必要的限制下,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来制定自己的培养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培养评价:培养评价是培养模式的调控性因素,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资源共享式”培养模式的培养评价不仅仅关注培养成果,还要评价培养过程。该模式的评价主体不仅仅是学校,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评价主体也可以是社会和个人。

4.2. “资源共享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在“资源共享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教学需要也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成果转化,更多的意义在于对研究生进行科研训练,包括研发训练和实践操作的训练。

1) 设置模块化课程:我院新修订的2020版研究生培养方案以模块化课程设置为特色,把专业课程进行优化组合,以团队形式进行授课,让学生接触各学科前沿,熟悉学术研究方法和实践策略,共享国内外学术资源。同时,提供多方向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工作需要选择性地修课,大大提高了在职学生学习与工作的匹配度。如,最近刚刚完成的国际前沿课程,学院共邀请了英国牛津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加拿大、日本、拉脱维亚等11位大学教授或专家线上开设专业讲座,其中学术写作及跨文化交流等三个主题讲座是三个学科专业硕士生必听讲座,讲座氛围活跃,不同专业学生互相激发思维,收效很好。

2) 建立导师组制度:“资源共享式”研究生生培养模式采取第一导师负责制下的导师组指导制度来加强对研究生的指导力度。导师组负责审核制定本专业学生培养方案,共同监督修正指导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涉及论文开题、写作、答辩及评阅,学术活动、实习实践活动等环节。此外,专业硕士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由专任教师和行业导师共同指导完成。例如,公共管理学科聘请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科研机构中副处级及以上具有扎实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中高层领导干部担任行业导师;法律硕士专业选聘检察官、律师、企业高级管理者任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指导;英语笔译专业聘请国有企业、翻译公司、出版社等高级翻译人才或管理人员任行业导师,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及实践报告的撰写与评阅工作。

3) 建立多元联动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采用多元联动的方式:学术 + 实习实践。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学术论坛、科研课题、学术规范训练、各类比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丰富所学理论。如,每年一次的“中吕杯”研究生学术论坛,采用投稿、宣讲、点评的方式进行。两周一次的双周论坛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讲座,方便全院研究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拓展知识面;集中开设《学术规范与中英文写作》《社会研究方法》等课程,向研究生普及学术规范,宣传学术伦理,以增强自己的学术意识,提升学术能力和思维,学习正确的研究方法,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产出有效的学术成果,为毕业论文以及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此外,各专业硕士点均设立了一些优质实习基地和专业实验室和实践平台,为学生实习实践调研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实训场地和设备,提升了教学效果。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比赛,如北京市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各类口比译大赛、机器翻译大赛、全国研究生案例大赛、模拟法庭大赛等。

4) 构建创新机制: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复合性人才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一个以理工科为主、以矿业与安全为特色的高校。在这样的背景下,学院各学科专业依托学校能源安全研究的优势,努力打造特色学科方向,如英语笔译专业提出了建设能源英语人才的战略,开设了相关系列课程,使学生掌握能源领域的专业词汇及术语,熟悉能源科技英语的基本特征,广泛涉猎与能源相关的知识;了解能源工程相关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职业翻译能力和水平;行政管理专业突出“入主流、办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突出与学校优势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交叉融合,在协同建设大安全学科的前提下,主打应急管理、安全监管监察的专业特色方向,实现应急安全技术与管理的深度融合;法律硕士设有“应急管理法治”学科方向,开设相关专业方向选修课;公共管理硕士专注于能源资源集中地区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公共部门管理人才培养,积极探索联合培养模式。

5) 优化整合校内外教师资源: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首先需要从整体观念上树立研究生教育多种培养模式并存的认同感,克服传统观念中的研究生教育职能定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导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发展交叉学科是新文科建设的主要内涵,为此,我们要打破学科壁垒,突破院校专业限制,发掘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例如,学院法学系教师融入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队伍,增加行政法治研究方向,邀请能源与安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或管理人员加入我们公共管理硕士论文指导工作。此外,各专业硕士还聘有多名校外企业导师,不定期进行师生交流,共同指导培养专业特色研究生等。

6) 构建“资源共享”教育实践平台: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教育平台,促进各高校内部及高效之间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科研选题以及学位论文评审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例如,学院联合校内部分优势专业资源设立了系列校级科研平台,如矿业法研究中心、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法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公共政策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安全生产法治研究会、能源政策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能源政策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土地政策研究中心等。还与国家民政部、北京市纪检委、应急管理部、矿业集团、翻译公司等进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实施与合作,以期培养与社会接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毕业生。

7) 建立多元化培养评价机制:关注并考察学生在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过程中是否能体现出开放的思想,创造意识与协作精神等。评价主体也不仅限于任课教师或导师,可以是社会、高校和个人。具体来说:培养对象是否适应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要由社会来评价,培养对象是否能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可以由高校来评价,培养对象是否完成一定阶段上的自我实现就由个人对自身进行评价。学校和学院定期涉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馈意见,以期更好地引领研究生教育改革。

以上举措体现出了新文科背景下的学科建设要求,整合了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也开拓了各学科专业发展的新途径。

文章引用

许卉艳,许文文,杨璐璐,贾培培,胡延玲,王 硕.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理工科院校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为例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Postgraduate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Polytechnic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ontext of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Taking the School of Law and Humanities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as an Example[J]. 教育进展, 2021, 11(04): 1317-132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1.114202

参考文献

  1. 1. 刘大椿. 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定位与社会功能[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3): 28-35.

  2. 2. 仲晓天, 王世伟. 基于社会需求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的思考[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0(5): 88-92.

  3. 3. 英爽, 康君, 甄良, 丁雪梅. 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1): 1-5.

  4. 4. 黄正夫, 易连云. 协同创新视野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换[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4): 7-10.

  5. 5. 杜燕锋, 卢勃. 全日制教育硕士不同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的差异分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6(1): 44-50.

  6. 6. 李彬. 新文科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5): 51-54.

  7. 7. 何培育, 杨虹, 李祥.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知识产权管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1(2): 29-36.

  8. 8. 高迎爽, 王涛. 新文科建设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路径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0(8): 72-7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