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12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80209 , 7 pages
10.12677/CES.2024.121050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推进课堂革命的动因、主体与策略研究

姜国强1,朱峻1,徐峰1,姚彬启2,林钰珍1,徐建亮1

1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浙江 衢州

2衢州市川慧达科技有限公司,浙江 衢州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3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23日;发布日期:2024年1月31日

摘要

本文以“双高计划”为背景,探讨了高职院校在推进课堂革命方面的动因、主体与策略。首先,从产业升级与人才需求、技术变革与教学手段更新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推动高职课堂革命的内在动力。其次,论述了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多方主体在推进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并强调了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参与。最后,提出了建立分类分层培养机制、动态调整机制、教师培训机制等策略,为高职院校课堂革命的深入推进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课堂革命,产业升级,策略实施

Study on the Motives, Subjects, and Strategies of Promoting Classroom Revolu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ual High Plan”

Guoqiang Jiang1, Jun Zhu1, Feng Xu1, Binqi Yao2, Yuzhen Lin1, Jianliang Xu1

1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Quzhou College of Technology, Quzhou Zhejiang

2Quzhou Chuanhuida Technology Co., Ltd., Quzhou Zhejiang

Received: Dec. 3rd, 2023; accepted: Jan. 23rd, 2024; published: Jan. 31st, 2024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Dual High Pla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otives, subjects, and strategie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promoting classroom revolution. Firstly, it elaborates on the intrinsic driving forces behind advancing vocational classroom revolution, focusing on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talent demand, as well a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the renewal of teaching methods. Secondly, the roles of various entities such as schools, enterpris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on are discussed, highlighting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Finally, strategies like establishing a classified and layered training mechanism, dynamic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teacher training mechanism are proposed, providing effective pathways for the in-depth advancement of the classroom revolu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Dual High Plan”, Vocational Colleges, Classroom Revolution, Industrial Upgrading,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双高计划”在国家战略中的深入实施,高职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这一计划旨在推动产业升级与人才需求的有机结合,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重任。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推进课堂革命、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成为摆在教育改革前沿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推进课堂革命的动因、主体与策略为研究主题,力图深入探讨国家政策、学校体系、教师队伍、学生群体等多层面因素如何相互作用,推动高职教育迈向更高水平 [1] [2] 。通过对国家层面政策导向、学校层面组织实施、教师层面教学创新、学生层面学科发展的综合考察,本文将剖析“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课堂革命产生的深刻影响。在探讨这一复杂议题的过程中,我们期望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战略建议,促使其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适应产业需求,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2.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进课堂革命的动因

2.1. 产业升级与人才需求

在“双高计划”实施过程中,产业升级的趋势得到了充分体现。以制造业为例,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内,我国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超过10%,而传统制造业增速相对较低。这表明,我国正迅速向更为高端、智能化的产业方向迈进,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意味着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的知识和技能培养需求。

同时,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也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最新人才需求数据显示,这些新兴产业对于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需求急剧上升,人才市场对相关专业毕业生的青睐程度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因此,高职院校要紧跟产业升级的步伐,调整专业设置 [3] ,优化课程体系 [4] ,使之更好地适应新兴产业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 [5] 。

2.2. 技术变革与教学手段更新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中,教育技术投入年均增长率超过15%,各类在线教学平台用户规模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这意味着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压力,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虚拟实验室、在线模拟操作、智能化教学系统等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成为推动高职院校课堂革命的重要力量。以在线模拟实验为例,通过对比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传统实验课程与在线模拟实验相比,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实验成本,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实践探究。这种技术手段的更新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也为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2.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和产业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需要借助“双高计划”的契机,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注重实践、注重能力培养的新型培养模式。这一方面可以体现在课程设置的更新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以更好地适应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4. 教学理念变革

“双高计划”倡导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6] 。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进行教学理念的变革,将教学重心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这种变革需要教师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3. “双高计划”背景下推进高职课堂革命的主体

在推进高职课堂革命的过程中,涉及多方主体的积极参与与协同努力,构建一个全面而有序的教育生态系统。

3.1. 政府是课堂革命的引领者

政府在“双高计划”中扮演了引领者的角色,通过政策制定和资源投入来支持高职院校的课堂革命。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经费支持,鼓励企业参与,促进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为课堂革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2. 学校是课堂革命的组织者

高职院校作为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任务。学校在课堂革命中充当组织者的角色,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建立组织实施架构,以及制定完善的相关制度,推动革命顺利进行。建立人才分类分层培养机制,做好学情分析、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创建开放共享的教学平台 [6] ,是学校在组织层面推进课堂革命的有效策略。

3.3. 企业是课堂革命的助力者

“双高计划”强调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到课堂革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助力作用。通过共同配置高水平师资、研制教学标准、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承担教学任务、开发教材、实践指导等教学资源,企业与学校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协作助力不仅促进了实际技能与职业需求的对接,还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践机会,增强了教学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7] 。

3.4. 教师是课堂革命的设计者

教师在课堂革命中扮演了设计者的关键角色。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转变教学思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能力。教师需要与产业发展同步,不断更新并丰富教学资源,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此外,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运用,精心设计并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在课堂革命中的重要任务。

3.5. 学生是课堂革命的推动者

学生是课堂革命的推动者,他们具有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愿和学习动力对于革命的成功至关重要。通过主动对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学生能够推动教学不断创新,形成“学生主导、老师辅讲”新型课堂。

3.6. 社会是课堂革命的参与者

社会是高职课堂革命的重要参与者,包括产业界、家长、社会组织等。产业界提供实际应用场景,与高职院校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到高职课堂革命的评估和监督中,确保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8] 。

通过以上六个主体的共同努力,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合力,推动高职院校课堂革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些主体各司其职,共同推动课堂革命的深入发展,实现“双高计划”既定目标。

4. “双高计划”背景下推进高职课堂革命的策略

在实施高职课堂革命的过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至关重要。下面是一些推动课堂革命的策略:

4.1. 建立分类分层培养机制,为课堂革命创造条件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产业的需求,建立分类分层培养机制是一项关键性的策略 [9] 。根据最新产业调研数据,该机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专业方向和未来职业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过去五年中,根据学情分析,通过基础学习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认知和方向选择的相应能力后,再按生源类型、技术特长、培养目标等进行分类培养。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产业的需求,建立分类分层培养机制是一项关键性的策略。下表1是具体化的培养机制。

Table 1. Training mechanism table

表1. 培养机制表

4.2.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为课堂革命保持动力

教育环境和产业需求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是推进课堂革命的有效途径。通过常态化产业调研,对专业、课程、教学单元等方面进行动态调整 [10] 。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通过建立专业群发展状态监测平台、构建动态职业能力点和综合素质点集合、创建动态调整的教学模块等,促进课堂革命的持续推进。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是确保课堂革命与时俱进、质量不断提升的关键。下表2详细展示了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上建立的动态调整机制。

Table 2. Dynamic adjustment mechanism

表2. 动态调整机制

4.3. 建立教师培训机制,为课堂革命培养力量

教师是课堂革命的中坚力量,其专业水平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对于革命的推进至关重要。因此,建立定期的教师培训机制,包括技术培训、教学方法培训、实践经验交流等,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11] 。根据近年来的教育统计数据,培训内容可以涵盖新兴技术的应用、产业发展趋势、学科前沿知识等,使教师始终保持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和适应性。下表3详细列举了教师培训机制的各个方面及其培训内容。

Table 3. Teacher training mechanism

表3. 教师培训机制

通过这一培训机制,教师将在技术、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等多个方面得到提升,保障其在课堂革命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表格的设计有助于清晰呈现培训的内容、形式和周期,方便管理和监督培训计划的执行。

4.4. 推动课程国际化,拓展国际合作

在“双高计划”中,推动课程国际化是一个重要的策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课程、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学术视野和实践机会 [12] [13] 。建立国际合作项目,包括联合培养、交换生项目等,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4.5. 建立质量评估体系,保障课堂革命的质量

为确保课堂革命的实施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体系,对课堂革命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业质量、社会评价等多个维度,确保课堂革命真正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也有助于不断改进策略,提高推进课堂革命的效果。下表4详细呈现了质量评估体系的各个方面及其评估指标。

Table 4.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表4. 质量评估体系

通过上述质量评估体系,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就业情况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这个质量评估体系不仅有助于监测课堂革命的推进效果,也为及时改进和优化策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5. 结束语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为推进课堂革命制定了全面而切实可行的动因、主体与策略。产业升级与人才需求的紧密结合,技术变革与教学手段的更新,学校、企业、教师、学生、政府、社会等多方主体的积极参与,以及建立分类分层培养机制、动态调整机制、教师培训机制等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为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水平带来了全面提升。

在未来的课堂革命中,高职院校将在产业与教育融合的大潮中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4] [15] 。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高职院校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这一系列的努力旨在构建更加开放、创新、实用的高职教育体系,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因此,推动高职课堂革命不仅仅是一项教育变革,更是为我国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实支撑的一项重要举措。让我们共同期待,通过“双高计划”和高职院校的不懈努力,未来的职业教育将展现出更为灿烂的前景 [16] 。

基金项目

浙江省“十四五”第一批教学改革项目(No. jg20230252),2023年校级人文社科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No. QZYRWY2307),2023年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科研项目课题(No. ZJCV2023A18),2022年校级专创融合课程(群)建设项目(No. ZCRH202202)资助。

文章引用

姜国强,朱 峻,徐 峰,姚彬启,林钰珍,徐建亮. “双高计划”视域下高职院校推进课堂革命的动因、主体与策略研究
Study on the Motives, Subjects, and Strategies of Promoting Classroom Revolu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ual High Plan”[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01): 316-322.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1050

参考文献

  1. 1. 壮国桢. 高职课堂革命: 缘起、路径与保障[J]. 职业技术教育, 2019, 40(26): 38-42.

  2. 2. 赵悦, 刘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进课堂革命的策略[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22(3): 106-110.

  3. 3. 王丽娜. “双高计划”引领下在线教学如何助力高职课堂革命——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鄂州大学学报, 2021, 28(2): 78-81

  4. 4. 胡伏湘. 信息化导向的高职未来课堂探讨与设计[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30): 14-19.

  5. 5. 王志凤, 王桂花. 基于结构性改革的高职“金课”重构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 2019, 40(29): 23-26.

  6. 6. 梁明亮, 胡殿宇, 苏东民. 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改革[J]. 教育与职业, 2019(11): 64-68.

  7. 7. 夏蓓洁. 模块化教学体系下教师教学能力及发展探析[J].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 2016, 1(4): 18-22.

  8. 8. 韩莉莉, 孔庆庆, 张静怡, 刘敏. 课堂革命视角下“金课”建设的五个着力点——以M学院为例[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 23(6): 7-11.

  9. 9. 刘振天. 推进高校课堂革命实现高质量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 2021(1): 39-40.

  10. 10. 裴勇.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进课堂革命的动因、主体与策略[J]. 教育与职业, 2021(21): 108-112.

  11. 11. 苏丽红.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进课堂革命的动因、主体与策略[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 2023(4): 163-166

  12. 12. 龚德英, 刘电芝, 张大均. 元认知监控活动对认知负荷和多媒体学习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08, 31(4): 880-882.

  13. 13. 张景中, 葛强, 彭翕成. 教育技术研究要深入学科[J]. 电化教育研究, 2010, 31(2): 8-13.

  14. 14. 黄荣怀. 教育信息化助力当前教育变革: 机遇与挑战[J]. 中国电化教育, 2011(1): 36-40.

  15. 15. 王惠来.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 67-70.

  16. 16. 吴安艳, 熊才平, 黄勃. 网络通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1, 29(3): 60-6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