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2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79665 , 7 pages
10.12677/ML.2024.121051

从课本到微课的再符号化个案研究

张佳慧,张青妹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北京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28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15日;发布日期:2024年1月23日

摘要

微课是适应短视频时代的一种学习资源,本文基于社会符号学的理论框架探讨课本内容转化为微课短视频作品所涉及的再符号化及意义建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课本和微课语境构型不同,其语场、语式和语旨决定了各自的模态符号的差异;相比课本内容,微课短视频采用多种模态共同表意,优化了符号配置和意义构建。

关键词

多模态,再符号化,微课

A Case Study of Re-Semiotization from Textbook to Micro-Lecture

Jiahui Zhang, Qingmei Zhang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and Law,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Received: Nov. 28th, 2023; accepted: Jan. 15th, 2024; published: Jan. 23rd, 2024

ABSTRACT

Micro-lecture is a kind of learning resource to adapt to the short video era.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social semio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emiotization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involv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xtbook content into micro-le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eld, mode and tenor make a difference in modality choice in the textbook and micro-lecture. Compared with the textbook content, the micro-lecture uses a variety of modalities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ptimizing the semiotic configuration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Keywords:Multimodality, Re-Semiotization, Micro-Lecture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易于传播的在线学习资源,因其符合当下碎片化学习习惯而受到学习者推崇,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作为短视频时代的一种有效形式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微课的设计开发和制作是当前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如何设计出符合网络时代学习者认知习惯的微课,更是成为微课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对微课的设计开展科学研究不仅有利于提升在线学习效果,而且能够强化师生信息理念和应用能力,对于构建数字化学习环境进而有效支撑终身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

微课是围绕单一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讲解的教学信息载体,具有情境化、视频化的特征,是集声音、文字、图像等各种符号表征为一体的多模态资源。以符号学角度观之,微课视频信息的接收和意义的生成是通过符号实现的,微课视频的设计制作涉及从文本到多模态视频的符号转换,本文以一则获奖微课为例,探讨优质微课从课本知识到短视频的再符号化转换过程,以期为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2. 理论基础

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言的元功能分为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作为语义单位的语篇是一个人际意义和概念意义的结合体。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发展起来的社会符号学将符号资源视为在人类交流中实现一系列功能的意义系统,认为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符号,和图像、声音、色彩等符号一样可以传递意义,所有的符号模态都能表达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都具有元功能特征。Halliday [1] 首先提出了社会符号学概念,并实际应用于语篇分析中,将语言学研究扩展至书面语之外的语篇类型,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符号系统以更好地实现交际和社会实践活动。朱永生 [2] 指出语言和其他符号资源一样都是意义制造的源泉,在一种语境中由某一模态表达的意义也可以由其他模态在另一种语境中表征。Iedema [3] 最先用“再符号化”一词概括符号的转换机制,用于阐释不同语境下文本之间符号资源转换过程中意义是如何转换的。张德禄 [4] 表示再符号化涉及在不同的语境或阶段对意义的重新符号化,即用新的符号来实现多模态语篇的意义。此外,社会符号学认为表意系统是动态开放的,是随着技术革新和社会需求而不断变化的。微课是信息技术催生的多模态语篇类型,本文聚焦于微课的表意系统,在社会符号学的理论框架下探讨源语篇在新语境下重新表意的过程。

3. 研究过程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一则微课短视频为例进行实例分析,该微课主题为《如何构建文献综述》,微课视频及相关资料信息均来自官网 [5] 。本文首先分析课本与微课的语境差异,然后具体探讨课本内容转化为微课短视频作品所涉及的再符号化及意义建构过程,即,将课本中的书面语在微课短视频中符号再设计,使其成为口语、手势、声音、图像等多种模态的整合体,并探讨再符号化过程中由于表意资源符号的增加和整合,意义的实现机制和效果所呈现的差异。

2) 课本与微课语境对比

张青妹 [6] 已经论述了微课的多模态语篇属性。从印刷的课本到多模态微课视频,是教学内容的符号重置和意义的重新建构过程。课本和微课分属不同的语境,课本教学是文字传播时代二维语篇的典型代表,而微课是视觉传播时代三维语篇的具体表现形式。二者语境构型不同,其语场、语式和语旨决定了各自的模态符号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决定微课的创作过程中必须进行符号再设计,张德禄 [7] 指出符号再设计是将源话语的形式和意义进行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的语境。以内容相同的课本和微课为前提,具体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角度阐述课本和微课在语境构型上的差异。

语场即话语范围,是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场景和话题。二者话题相同,交际目的都是向学生输出教学信息,但环境不同,基于课本的信息传递发生在同一物理空间,而微课是通过虚拟空间完成知识信息的传递。

语旨即话语基调,是参与者之间的社会角色关系。课本和微课相比,前者语旨发生在课本编写者和课本读者之间,后者语旨发生在屏幕内的教师和屏幕外的学生之间,二者在语境中的身份存在差异。

语式即话语方式,是语言表达的方式,包括修辞方式和媒介选择。课本的信息载体是文字,传播渠道是纸张,通过正式的书面语来传递信息,而微课的信息载体更为多样,包括图像、声音、文字、动画和色彩等,呈现出明显的多模态特征。

3) 再符号化分析

由于印刷课本和多模态微课在语境构型上有一定差异,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传递需要符号重置和意义重构,借鉴前人对微课多模态视频符号的分类标准,采用观察法将微课视频切分为三部分,即引入部分、主要内容讲解、结束部分,具体分析解释符号的意义传达。

3.1. 引入部分

Figure 1. Lead-in before the lecture

图1. 课前引入

课本的编者是领域内专家,大多数教材都是以第三人称视角来进行专业化叙述,无需和读者打招呼互动,只需以文字模态直接引入章节内容;但是在该微课的第6至10秒,微课教师运用人声作为首要模态,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组织和恰到好处的语速语调与学生打招呼,展现出亲和的教师形象,同时通过图像、字幕、动画肢体语言及PPT中的文字辅助,核心教学内容是通过模态扩展来完成的,有效地提升了学习者的感观效果和注意力,综合实现了新语篇的意义传达。如图1,微课中标题“How to Structure a Literature Review”(如何构建一篇文献综述)以蓝色文字呈现,作为承载主要教学信息的核心模态,此处,课本内容被再符号化为声音和文字的结合,有效地传递了微课的概念意义。与此同时,辅助图片和动画肢体语言增强了情景化教学效果,突显了多模态特性。图片展示一位教师指向黑板,同时右手握笔的肢体动作将学生从二维的书面视角带入三维的课堂环境,这种握笔动作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感和课堂参与感,也优化了微课的人际功能。同时,字幕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在此充当动态文本与图片的视觉模态表征,引入部分的字幕将教师的语音再符号化为文本符号,从而强化并补充声音与图像的信息内容,通过多模态协同作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语篇意义。

3.2. 主要内容讲解

在微课多模态语篇中,主要模态包括文字和声音,辅以图像、字幕、动画肢体语言和颜色模态。首先,所选图像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文献综述功能的理解,以图2为例,教师描述文献综述常被视为“a map of a field or a sense of scholarly conversation on a topic”。此时,PPT展示的“地图”和“多人围桌讨论”图像是对声音和字幕模态的再符号化,而颜色模态的运用则进一步突出了这些图像。这些多模态元素的融合有效地触发了学习者的视觉感知,使他们借助于已有的感性经验,深化了对所传递信息的理解,并且实现了微课概念意义的有效传达。其次,如图3,动词短语“guide through”被再符号化为向下的绿色箭头。在此,颜色模态中的“绿色”在学习者的经验中象征“引导通行”,而箭头的向下方向传达了“顺序”信息。这两个符号在向学习者传达概念意义的过程中,有效地避免了歧义。这种多模态的结合以视觉化的形式向学习者呈现了信息含义,带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Figure 2. The function of literature review

图2. 文献综述的功能

Figure 3. Introducing the approaches

图3. 引入构建方法

在文献综述结构方法的讲解环节中,教师首先描述了一种被称为“laundry-list”的普遍但不理想的文献综述结构,这种结构仅仅是按照作者的思路粗略地分类文献摘要,而缺乏深入的批判性分析和评价。如图4所示,教师结合文字和声音的讲解,通过PPT上展示的“晾衣架上挂着三页纸”的图像,生动地说明了该方法中列出的文献摘要均等而无主次之分。图中的纸张上用相同大小的字体标注“important”,有效地再现了文字与声音模态传递的信息,帮助学习者更直观地理解这一方法的特征。紧接着,如图5所示,教师介绍了三种常用且有效的文献综述结构方法:chronological approach,thematic approach,以及methodological approach。在讲解“approach”一词时,教师选择了一张含有三个停顿点和一个终点的道路图,其中“道路”象征着“方法”,因为“approach”作为一个多义词,具有道路和方法的双重含义。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图像的应用是一种隐喻,它将抽象的“方法”概念比作具体的“道路”,从而加深学习者对这三种文献综述结构方法的理解。但是,如图6所示,课本中对文献综述构建方法的优缺点并未进行分类总结,而是留给学生判断所列特点的优劣。微课中的教师则通过声音、文字、字幕和图像模态,将其中的第2条和第9条特点总结为“laundry-list”文献综述结构方法的不足之处。通过有效整合课本知识,微课使学习者能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有助于记忆和内化知识。

Figure 4. “Laundry-list” approach

图4. “Laundry-list”方法

Figure 5. Three effective approaches

图5. 三种有效构建方法

Figure 6. Textbook content

图6. 课本内容

Figure 7. Conclusion

图7. 总结部分

3.3. 结束部分

论文的结尾部分主要涵盖了三种文献综述结构方法的总结以及教师的结束语,这部分内容在传统教科书中通常是缺失的。在这一总结环节中,该微课利用的主要模态包括文字、声音和图像,辅以色彩和字幕。例如,在图7中,教师将三种文献综述结构方法以文字形式呈现,每种方法的文本框采用不同的颜色,以此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同时,选用的图像如时钟,有效地强调了时间顺序在chronological approach中的重要性,这不仅使文字更加易于理解,而且通过图文结合深化了学习者对这些概念的认识。文字和图像的协同作用不仅使概念的表达更加完整,而且通过图文互动,加深了学习者对方法特点的理解。最后,教师结束语的主要模态是人声和字幕,教师富含祝愿语气的话语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课后的复习和巩固,从而实现了人际意义的传达。然而,结束语没有相应的再符号化PPT文字,这种收尾的页面展示的设计取决于教师的决策。

4. 研究结果

本文通过分析从课本到微课视频教学内容的符号重置和意义的重新建构过程,揭示微课教学如何通过再符号化来实现知识点的有效转化。研究结果发现:

第一,从交际事件上来看,虽然课本和微课的交际目的相似,但是相比之下,微课短视频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环境和更多样的学习资源。

第二,从信息传递来看,课本通常呈现从作者到读者单向的信息流,这使得学习更加依赖于个人理解和自我探索;相比之下,多模态微课在虚拟空间中创造了一个更为动态的学习环境,通过讨论板等多种交互方式,学习者可以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动,这种双向的沟通方式增强了学习的社交性和互动性。

第三,从语言表达来看,课本的内容更具学术化特点,行文规范,内容讲解精细;而微课因其短小精悍的特点,通常呈现核心知识点,言简意赅,教师精心设计的模态组合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第四,从符号选择来看,课本依赖于静态的文字和图表,往往缺乏动态和多感官的表达,这种单一模态的传递方式限制了信息的表达和理解的深度;微课针对课本内容进行模态扩展,采用多种符号共同表意,能够更好地触发学习者的视觉感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第五,从意义构建来看,微课选取的文字图像和颜色模态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文献综述构建方法的认识,更好地传达了概念意义;动画肢体语言的设计和恰当的语气,拉近了与学习者的距离,极大改善了人际意义;微课中多种模态协同作用,助力语篇意义的有效达成。

5. 结语

“再符号化”是多模态话语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从社会符号学视角出发,以一个微课短视频为分析对象,探讨课本内容转化为微课短视频作品所涉及的再符号化及意义建构过程,阐述了二者语境构型不同对模态符号选择的决定作用;相比课本内容,微课短视频采用多种模态共同表意,优化了符号配置和意义构建。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选择的局限性和研究方法的单一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以全面深入地探讨微课教学的再符号化机制和效果,希望本研究能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后疫情时代在线课程黏性测量及跟踪研究”(项目编号:22YJAZH154)和北京工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数字技术赋能,推进大学英语多模态课程思政的有效实现”(项目编号:KC2022SZ047)的研究成果。

文章引用

张佳慧,张青妹. 从课本到微课的再符号化个案研究
A Case Study of Re-Semiotization from Text-book to Micro-Lecture[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01): 353-35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1051

参考文献

  1. 1. Halliday, M.A.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Maryland University Park Press, Maryland.

  2. 2. 朱永生.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外语学刊, 2007(5): 82-86.

  3. 3. Iedema R. (2003). Multimodality, Resemiotisation: Extending the Analysis of Discourse as Multi-Semiotic Practice. Visual Communication, 2, 29-57. https://doi.org/10.1177/1470357203002001751

  4. 4. 张德禄. 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J]. 现代外语, 2018, 41(6): 731-743.

  5. 5. 中国外语微课网. How to Structure a Literature Review [EB/OL]. https://weike.hep.com.cn/video/13/177909, 2023-11-25.

  6. 6. 张青妹. 多模态微课的符号间关系与意义共建[J]. 现代教育技术, 2015, 25(9): 65-69.

  7. 7. 张德禄, 瞿桃. 多模态话语中的转译现象研究——以从大学英语课本到英语课堂教学的转译为例[J]. 外语电化教学, 2015(6): 17-2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