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09  No. 04 ( 2021 ), Article ID: 44707 , 6 pages
10.12677/CES.2021.94175

西部农村小学混合式教学实践的现实困境与 优化路径

王菊花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收稿日期:2021年7月5日;录用日期:2021年8月16日;发布日期:2021年8月23日

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广受关注,倍受青睐。混合式教学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西部农村小学,混合式教学实践并未发挥其改进课堂教学、改善学习效果等应有的价值。究其缘由,西部农村小学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现实困境,亟待破解。文章分析了西部农村小学混合式教学实践存在的困境及其归因,并提出了契合西部农村小学混合式教学实践有效实施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西部农村小学,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The Practical Predicament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Mixed Teaching Practice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Western China

Juhua Wang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Received: Jul. 5th, 2021; accepted: Aug. 16th, 2021; published: Aug. 23rd, 202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nternet+” is widely concerned and favored. Mixed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vel,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qualities and promoting students’ deep learning. However, in western rural primary schools, mixed teaching practice has not played its due value in improving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mproving learning effect. To find out the reason, there are many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the practice of mixed teaching in western rural primary schools,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dicament and attribution of the mixed teaching practice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wester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al path to fit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ixed teaching practice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western China.

Keywords:Western Rural Primary Schools, Mixed Teaching, Hybrid Teaching Mo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混合式教学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将教育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1] 伴随着“互联网+”和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合式教学的优越性日益凸显,并越来越受到一线教师的关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中小学阶段,很多教师将混合式教学用于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 [2],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然成为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重要途径。然而,“作为新生事物,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运用过程中也呈现出其内在的局限性,给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实践者、教育对象和教学实施过程带来诸多挑战。” [3] 目前,西部农村小学混合式教学存在严重弊病,如教师信息技术使用倾向形式化、学生在线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教育资源运用不合理等现象,这导致混合式教学模式形同虚设,混合式教学实践收效甚微,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可小觑,亟需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2. 混合式教学实践及其优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并受到广泛关注。在短短的20年间,混合式教学经历了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的研究者认为混合式教学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的简单相加;随着混合学习理念的进一步完善,研究者更明确的提出,在混合式教学中采用线上教学的教学内容要控制在“30%~79%”之内,并将混合式教学定义为师生、生生、资源与学生之间在线上和线下的“交互”;伴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研究者对混合式教学的定义也在进一步完善,将其定义为“在泛在网络条件下,借助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课前自学与课堂讨论的教学模式”,研究者的目光从技术、教师聚焦到学生,把学习的主体地位归还学生。 [4] 混合式教学在发挥教师组织、调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每个教学环节,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轻松提升学习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信息化2.0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突破传统教学的空间限制,通过课前、课堂、课中三个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达到更优化的学习效果。课前,教师会通过网络发布相关的视频、文件等资源,学生则利用移动终端和网络途径,通过自主学习达成低阶目标;在课堂中,老师对学生在课前所遇到的困惑进行解释,并将重难点问题进行强调,学生在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以达成学生高阶学习的发生。师生依托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包的泛在网络,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面对面讲授课和现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讨论、在线学习以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借助以纸笔测验为主的结果评价和基于大数据的过程评价,使学习者完成对教学任务的感知、理解及评价,有效提升学习效率。这样学生的认知负担减轻了,学习自由也获得解放,学生在自己想学乐学的状态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此同时,学生学习自由得到解放,更有机会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5]。课堂教学得到改进,学习效果也得到提升和改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美国教育部曾针对‘有效学习’的问题做过一项调查,该调查发现,传统的面授学习、依赖于网络环境的在线学习和新兴的混合学习都是有效的,但是混合学习的效果远远超过单纯的面授学习和单纯的在线学习。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革,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推动混合式教学实践,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1]

3. 西部农村小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在新课改理念下,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争相进行课堂革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呈现。大数据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因其独特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然而,在基础教育领域,特别是在西部农村小学,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效果则不容乐观,在教师、学生、资源三个层面均存在不尽人意的现状。

3.1. 教师信息化理念落后,混合教学技能差

随着国家对于基础教育的日益重视,对于西部乡村中小学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学校的基础教学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多媒体投影设备、液晶显示屏、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等的配备都很齐全。有调查显示,通过各种线上和线下的培训,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也掌握了一定的现代化技术,然而这些现代化技术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只是留于形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主要用于展示PPT课件,年轻教师是使用多媒体设备的主力军,老教师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相对薄弱,他们既不会下载资源,也不会制作PPT课件,甚至不会操作电脑,更谈不上现代化技术的熟练运用。大部分教师虽然下载了一些优秀资源,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改善自己的教学效果,只是将他们保存起来。只有遇到要讲公开课时才拿出来,简单修改后,呈现在公开课上,像完成一场表演。学校对教师是否应用这些设备,并没有明确要求,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要求教师按学校课程表做好使用记录,而这些记录大部分只是流于纸上。

理念决定行动,混合式教学实践深受教师信息化理念的影响。在西部地区的很多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普遍偏大,教师教育理念尚未彻底转变,从本质上看,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并没有真正转移到学生身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教师讲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偶尔也会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对学生知识的内化效果并不明显,学生也多是被动学习。在教师落后的信息化理念影响下,教育信息化被理解为简单的多媒体设备进课堂,认为在课堂上使用了课件、给学生分享了视频就是混合式教学,忽视了将“线上”和“线下”教学有机融合,使其优势互补,来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是因为缺乏严格的要求、合理的教师培训和适当的激励机制,很多教师不去积极主动的探索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技能相对薄弱,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形同虚设。

3.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信息化素养落后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农民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大部分的农村家庭几乎都被网络Wi-Fi几乎覆盖,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的运用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然而,有学者对西部12省市在线教学情况的分析中发现,70%以上的教师反映小学生自控能力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6]。在西部地区的很多农村学校,虽然配备了计算机教室,但没有专业的信息技术课教师,计算机教室也无法正常对学生开放,学生在学校几乎没有机会学习计算机操作知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隔代抚养是普遍现象,祖辈不能很好的监管和督促学生的线上学习,学生在使用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时,很容易将精力放在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使部分学习设备变成了孩子玩游戏的“玩具”,甚至有可能通过网络接触不良信息。另外,考虑到过多使用移动设备会影响学生视力,家长往往限制学生使用移动终端,这种现象在西部农村更加常见。

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面对琳琅满目的网络资源,他们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那些与学习内容关系不大,甚至毫无关系的内容上,离开了成人的监控和督促,他们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看什么?怎么看?于是在起初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淡化之后,学生就很难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也无法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很多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很少落实,学生在校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无法实现,信息素养更无从谈起。他们的信息意识不足,信息技术的使用技能薄弱,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家庭中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在进行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掉线、网络卡顿等现象,就只能放弃当时的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遭到严重打击,导致在线学习的信心不足。学生相对落后的信息化素养也制约了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实施。

3.3. 教育资源良莠不齐,资源整合深度不够

大数据时代,涌现出五花八门的网络资源和学习平台,这些资源和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风富了基础教育的资源,教育网络资源开发初见成效。然而,这些资源也不是尽善尽美,存在诸如网络资源类型少、缺乏趣味性、内容不系统、形式呆板、内容更新速度慢等不足。在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为响应教育部延期开学的政策,全国约有1.8亿中小学生参与了在线教学,在对参与了在线教学的大部分师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 [7],教师对网络资源的整合不够重视,只是在需要时,随意搜索一些相关的视频或微课直接播放给学生看,而没有将这些资源与相关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学生则是看完“热闹”就将其抛到脑后,根本不会与学习内容相联系。另外,虽然学校信息化设施配备的很齐全,但除少部分学校对资源的运用形成氛围之外,大部分学校信息化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很多设备甚至安静地在教室里蒙尘,有些甚至直接堆放在仓库里,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互联网+”时代的资源是多元的,具有个性化,智能化、生成性等新特点。 [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可以依托网络成为资源建设者。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使用、传播、分享资源,疫情防控期间,有的教师将教学全过程录下来再上传到网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借助网络的便捷性,用户可以创建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这些资源的创建者来自各行各业,专业的和业余的资源鱼龙混杂,导致资源的有效性根本无法保证。依托互联网和数据分析等技术,相应软件会自动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内容,达成知识选择的智能化。如此神通广大的互联网,把丰富多彩的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目不暇接,更无法精准地选择优秀的资源。由于教师信息素养的落后,对优秀教育资源的整合受到限制,教师也不能及时给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优秀线上资源,面对鱼龙混杂、琳琅满目的资源,学生往往不知所措、无所适从,需要得到更好的指导。

4. 西部农村小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

“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是中国乃至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 [9] 根据建构主义理念,“知识具有情境性和社会性的特点,除了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运用,也需要在同伴间的对话、协商和讨论中,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建构。” [9]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西部农村小学的有效实施,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合理利用优质资源。

4.1. 转变教师自身的信息化理念,优化教师的混合教学技能

“西方建构主义者崇尚‘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然而,建构主义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真正得到落实,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2] 在信息化、数字化的21世纪,人们如饥似渴地追求着新知识。新时代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即更“快”的知识更新速度、更“新”的教育教学手段、更“厚”地实践经验积累、更“高”的资源整合能力。因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协作者’;从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整个学习进程的‘组织者’;由文化的‘传播者’转变为资源的‘开发者’。” [10] 一方面,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平台,使其不断提高课程整合的能力,更加合理的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要树立信息化理念,通过各种培训和网络课程,学习并高效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积极主动地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使这种素养的提升常态化,使更多学生受益于混合式教学实践。

4.2.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优化学生的信息素养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是学习者,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了,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学效果才能得到保证。本着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目的,课前,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布置一些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任务,并建议适当的学习方法,在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线上讨论交流和线下面对面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尽可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了更好、更高效地实施混合式教学,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在学校教育中,要关注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信息技术训练,使学生的信息技能稳步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网络教学;在网络上,及时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应用现代技术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11] 除此之外,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

4.3. 改变传统单一的资源使用观,合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

“互联网+”时代,资源不计其数,“资源的生成性、个性化、智能化等新特点,要求我们改变我们的资源观。首先,要树立动态的知识观,将客观的知识变成生成性的内容。其次,资源形式要从单一性转变为多元性,使资源的形式、内容和过程融为一体。另外,要将基于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的资源,充分利用到个性化和智能化的资源服务中。最后,要转变教育资源的建设理念,探索‘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式与服务创新的生态系统。” [12] 教师应对网络中的海量资源进行整合归纳,然后推荐给学生,如根据学生需要推荐课程内容、针对学习内容设计问题、分享的视频时长也应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实现全面发展,教师则更有精力指导部分处在学习边缘的学生,帮他们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使其尽量避免资源使用的盲目性,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优势有机结合,不仅能弥补传统课堂时间短、教师教学负担重的不足,还能解决网络教学缺乏情感交流、缺少教师监督与引导的弊端,而且“能够帮助重构课堂师生关系,充分激发课堂活力,有效改善学习习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3] 在西部地区的农村小学,通过让教师转变信息化理念,优化其混合教学技能,缓解教师混合教学技能差、信息化理念落后的问题;通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优化学生的信息素养,改变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差,信息化素养落后的现状;通过转变传统单一的资源使用观,合理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走出教育资源良莠不齐,造成的资源整合深度不够的困境。运用混合式教学实践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促进基础教育课堂改革,不断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已势在必行。

文章引用

王菊花. 西部农村小学混合式教学实践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The Practical Predicament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Mixed Teaching Practice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Western China[J]. 创新教育研究, 2021, 09(04): 1067-1072.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1.94175

参考文献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018-04-18.

  2. 2. 冯晓英, 王瑞雪, 吴怡君.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3): 13-24.

  3. 3. 曾一轩, 朱庆峰. 泛在网络时代英语混合式教学的局限及对策[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10): 109-112.

  4. 4. 谭颖思. 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综述[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2019(8Z): 42-43.

  5. 5. 张锦, 杜尚荣.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价值诉求及实施路径[J]. 教学与管理, 2020(3): 11-13.

  6. 6. 郑智勇, 宋乃庆. 西部地区中小学在线教学的实然困境及超越路径——基于西部12省市的大数据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20(12): 22-28.

  7. 7. 付卫东, 王继新. 疫后中小学生在线教育向何处去[N]. 中国青年报, 2020-8-24(08).

  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 [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9_416993.html, 2020-01-29.

  9. 9. 赵宏, 蒋菲. “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建设新模式探析[J].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7): 48-54.

  10. 10. 冯晓英, 孙雨薇, 曹洁婷. “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学习: 学习理论与教法学基础[J]. 中国远程教育, 2019(2): 7-16.

  11. 11. 马池珠, 韩晓玲, 李国建. 现代教育技术[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12. 12. 李逢庆, 史洁, 尹苗. 学校在线教育的理性之维[J].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8): 115-120+128.

  13. 13. 王建明, 陈仕品. 基于线上课程和工作室制度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8(3): 107-114+13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