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2  No. 06 ( 2022 ), Article ID: 53220 , 8 pages
10.12677/AE.2022.126330

教学理解艺术初探

杨春萌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 曲阜

收稿日期:2022年5月27日;录用日期:2022年6月23日;发布日期:2022年6月30日

摘要

教学理解艺术是教师艺术性地设置适当教学活动来深入理解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以使教学更加贴切学生的活动。教学理解艺术是理解教育理论的应用,是学生中心理论的体现,是关怀教育理论的彰显。教学理解艺术能够营造学生的健康心理,实现师生间的双向共赢,推动课堂教学的创生。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师生互动,理解已有认知”“创设活动任务,理解行为意义”“创设情境氛围,理解情感需求”等方法涵养教学理解艺术。

关键词

理解,教学艺术,教学理解艺术

The First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Understanding Art

Chunmeng Yang

School of Edu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Received: May 27th, 2022; accepted: Jun. 23rd, 2022; published: Jun. 30th, 2022

ABSTRACT

The so-called teaching understanding art refers to the teacher’s artistic setting of appropriate teaching activities or links to deeply understand students’ cognition, behavior and emotion, so as to make teaching more appropriate to students’ activities. The art of teaching understanding is the application of understanding education theory, the embodiment of student-centered theory and the manifestation of caring education theory. Implementing the art of teaching understanding can create students’ healthy psychology, achieve a two-way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cre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can cultivate the art of teaching and understanding by “creat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to understand the existing cognition”, “creating activity task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behavior”, “creating situational atmosphere to understand the emotional needs” and other methods.

Keywords:Understanding, Teaching Art, Teaching Understanding Art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教与学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其教学活动要建立在深入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教学理解艺术体现了教师对学生认知、行为和情感的深层判断和理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是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 教学理解艺术的内涵

理解,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了解、认识”;“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如苏轼在《众妙堂记》中写道:“庖丁之理解,郢人之鼻斲,信矣。”庖丁能够全面理解牛的内在构造,顺着条理去解剖,因而做到游刃有余。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把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要,从而使教学更加贴切学生。当代理解观的倡导者狄尔泰(W. Dilthey)认为,理解是“通过生命的各种‘表现’形式(如语言、表情、艺术作品、自传等)来把握其中所展现出的生命意义。” [1] 可见,理解是主体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深层理性判断的认知过程。将理解的智慧运用于教学之中,能够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理解在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感知、了解和认识,教师运用自身所储备的专业知识,通过观察外部表现来深入理解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以使课堂教学更加贴切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因此,教学理解艺术是教师理解学生的艺术。

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高质量的教学建立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恰当,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适宜以及教学活动的设置是否合理,都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判断。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前,教师要在把握学情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灵活调整课程安排;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后,教师要根据课程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进行教学评价。可见,整个教学时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运作。李德柱、孔维贞等人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归结为: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 [2]。教师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学生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并对教师和教学环境产生影响;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有效教学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有效性的决定因素,教师对教学环境的设置和教学行为的实施也会受学生因素的制约。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建立在对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

教学理解艺术体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李如密认为,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性教学技能技巧,按照教学科学规律和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 [3]。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和反思教学,便是尊重教学规律,实现教学科学性的体现;如果教师在充分理解学生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设置恰当的教学活动和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中拥有审美体验,便是展现美感,实现教学艺术性的体现。当教师能够艺术性地理解学生时,教学理解就会上升到教学理解艺术的层次,实现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所以,教学理解艺术就是指教师艺术性地设置恰当教学活动或环节来深入理解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以使教学更加贴切学生的活动。教学理解艺术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艺术,是教师从自我中心转向学生中心的重要表现,是教学更加贴切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的重要体现。

3. 教学理解艺术的理据

(一) 教学理解艺术是理解教育论的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曾提出“理解教育”理论,“理解教育”包含三句话,即“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老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 [4]。其中,“理解学生”指的是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解读学生的独特心灵,在帮助中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克服困难。基于此,教学理解艺术便拥有了理论基础,它是理解教育论中“理解学生”的具体体现与应用。教师理解学生的过程是进行深层理性判断和创造性理解的认知过程,教师创设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通过细致地观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理解学生已有认知的不完整性和利用价值,理解学生行为的动机意义和关系意义,理解学生特定情境下的群体共有情感和个体特殊情感,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和心灵相通。教师的善解人意能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温情,能够满足学生内心的情感需要。同时,学生在民主、温馨和理解性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发展,能够自由自信地表达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因此,教学理解艺术体现了理解教育理论的内涵,将该教育理论付诸实践。

(二) 教学理解艺术是学生中心理论的体现

20世纪初,杜威大力提倡教学“以儿童为中心”,在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进入90年代,以乔纳森为代表的激进建构主义进一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国教学也逐渐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贯彻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理解艺术符合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设置教学活动或环节,深入理解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以使教学更加贴切学生,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理解学生的行为是尊重学生主体性的重要表现。从教学理解艺术的目的来看,教学理解艺术是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改变教师通过自我判断和主观臆断来设计教学的状况,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深刻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学理解艺术的目的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从教学理解艺术的效果上看,由于成人和儿童之间存在差异,因而在充分理解学生的过程中,师生间往往会产生认知、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教学冲突,这些教学冲突能够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时灵活调整课堂预设,实现课堂教学的创生,从而使得教学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要,所以,教学理解艺术所生成的效果也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三) 教学理解艺术是关怀教育理论的彰显

关怀教育理论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是关怀的主体,学生是被关怀的对象,二者缺一不可。理论创始人内尔·诺丁斯认为:关怀是一种人际关系,是一种关怀者发出关怀行为,而被关怀者给予回应的互动行为 [5]。教学理解艺术要求教师全面深入理解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深层理解学生的行为便是重视学生、关爱学生的表现,认真观察、换位感知的过程便彰显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怀。理解和关怀本是同根生:理解学生是关怀学生的前提和方法,只有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才能正确感知学生内心的真正需要,保护好学生内心的脆弱性,从而做出关怀学生的恰当行动;理解学生的过程本身就是关怀学生的过程,理解学生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及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种种行为无不透露出教师对学生的呵护与关爱。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理解,真正关爱学生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珍视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的教育关怀应体现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教学中,教师是关怀者,对学生发出关怀行为,主动走进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是被关心的。因此,教学理解艺术是体现教师教育关怀的艺术。

4. 教学理解艺术的价值

(一) 教学理解艺术能够营造学生的健康心理

教师充分理解学生,能促进师生间的坦诚交流,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与误会,避免学生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减少心理压力和逆反心理。教师的理解能够减少师生间的冲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能够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及时排解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另外,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能够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鼓舞学生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教师理解学生需要具备虚心和移情的良好品质。虚心意味着教师摆脱认知和情感上的固执和偏见,真诚地与学生交流,耐心倾听学生的个性化想法,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不用自己的权威压制学生。真诚的倾听和接受为学生保留了学习和成长的空间,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和关心的,真正的善解人意减少了师生间的误解,避免了学生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全感。移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交往过程,教师感受着学生内心的波澜起伏,好像自己就处于学生所在的情境之中。移情使教师理解学生内心的情感需求和变化,敏感于学生的所思所想,保护学生内心的脆弱性,避免了含沙射影、冷嘲热讽所带来的心灵伤害。所以,理解能够让学生处于平衡、和谐、温情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脆弱性得到保护和重视,有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 教学理解艺术可以实现师生间的双向共赢

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理解不仅能够使学生受益,而且有利于教师教学实践的推进和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实现师生间的双向共赢。首先,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能够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减少师生冲突。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它也能使教师感受到学生的支持与配合,激发教学热情,不断探索创新,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其次,教师充分理解学生能够产生教学内隐冲突,促使师生进步。教学中的内隐冲突是指师生在认知规律、思维方式、心理发展等方面的不一致性 [6]。由于教师与学生在年龄、认知及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深入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过程中,教师有可能探索到一些出乎意料或难以置信的想法,学生的这些想法与教师的已有认知便会产生冲突。内隐冲突常常会被教师忽视,但它却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良好契机。一方面,内隐冲突中可以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疑惑,反思和更新已有认知;另一方面,它能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已有认知和思维方式,引发教学变革。最后,教师理解学生能够跨越文化鸿沟,实现师生间的相互学习。玛格丽特·米德将社会文化划分为三种形态: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即年幼者向年长者学习的文化;同喻文化即同辈之间相互学习的文化;后喻文化即年长者向年幼者学习的文化 [7]。一方面,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品行、人格等方面的熏陶,从而实现“前喻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随着对学生理解程度的加深,教师会发现学生身上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如天真烂漫的性格和灵活的信息技能,从而实现“后喻文化”的学习。

(三) 教学理解艺术能够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创生

拥有教学理解艺术的教师,能够深入把握学生已有认知的不完整性和可利用性,能够敏锐感知学生外在行为的深层意义,能够感受学生的共有情感需求和特殊情感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调整教学中不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方面,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创生。真正理解学生的教师会敏感于课堂中学生的突发事件,将它们看作是良好的教育教学契机,通过学生的外显行为分析其内心需求,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理解学生能够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创生。从教学实施之前来看,教师只有真诚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和身心特征,才能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调整原有依据个人主观判断而做出的教学规划,从而实现教学设计的创生。从教学实施的过程来看,教学的过程是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完满的教学计划也很难一层不变地实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难以预料的状况。充分理解学生才能恰当处理教学偶发事件,满足学生内心的需求,保护学生的脆弱性,使之转化为具有教育性的教学契机,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创生。从教学实施之后来看,充分理解学生的教师更善于不断观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挖掘教学的提升空间,从而促进后续课堂教学的创生,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此外,教师对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理解,也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创生的前提条件。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创生才是有效的创生。因此,理解学生的过程就是深刻感知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成长需要的过程,但理解不是最终目的,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生教学,使之更加贴切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才是终极目的。

5. 教学理解艺术的实施策略

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教学需要建立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活动或环节来全面理解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

(一) 创设师生互动,理解已有认知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带着丰富的认知、技能以及情感等进入课堂学习的,这些前概念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不能被轻易改变,并且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教师应该辩证看待学生的已有认知:一方面,学生的已有认知可能不是经过系统学习而获得,往往存在一定的不完整性或错误性;另一方面,学生是独特的人,其已有认知和想法具有个性特点,符合自身发展所处阶段的特征,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而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前概念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直接进入新课程的讲授,这有可能导致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和困惑,从而阻碍了有意义学习的发生,降低了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师生互动环节,在与学生的有效交流中,认真倾听和观察学生,把握学生已有认知的不完整性,探究学生已有认知的可利用性。

提问相关教学问题,理解学生已有认知的错误和不完整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来提问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深入剖析,理解学生原有的不完整认知、错误观念和天真解释。例如,在学习能量交换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来提问学生:两个同样大小的冰块,一个用薄薄的锡纸包住,一个用厚厚的棉被包住,哪一个更容易溶化呢?在没有学习能量交换定律之前,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认知做出不同的回答。有学生可能会联想到,自己在冬天穿上厚厚的棉衣便不觉得寒冷,由此认为厚棉衣会使身体升温,这类天真的错误概念指导他们对教师的问题做出回答,认为被棉被包裹住的冰块溶化更快。可见,巧妙设置问题进行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回答,能够理解学生已有认知的不完整性和错误性。

有效交流沟通,理解学生已有认知的价值和可利用性。师生间的有效交流沟通不同于上述相关问题的提问:教师提问的问题往往与具体教学内容有关,有具体要解决的难题和要实现的目标,期待学生给出明确答案;而师生间的有效交流沟通强调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获取一些有用信息,它是一种较轻松的交谈方式,不涉及具体的问题和任务,往往与具体教学内容无关,可能涉及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如W老师在与学生交流学习兴趣和方法的对话中,了解到某学生非常喜欢数学,常常利用数学符号来记忆音符,这是该学生自身特有的认知和记忆音符的方式。W老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于是在课堂上尝试着将音乐教学与数学符号联系在一起,同学们的反应由原来的中规中矩开始跃跃欲试 [6]。可见,W老师在与学生交流学习方法的对话中发觉了学生“通过数学记忆音符”这一已有认知的可利用性和价值,顺着学生的已有认知特点更新了教学方法,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创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 创设活动任务,理解行为意义

理解学生的行为意义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动起来”,学生只有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教师才能够进行观察,从而理解学生行为的深层意义。

创设个体活动任务,理解学生行为的思想意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个人依据内在想法做出外在行为,行为表现与内在想法具有一致性。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因而在完成相同要求的任务时,会表现出差异性的行为。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在完成个体任务时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理解学生行为中所隐藏的思想意蕴。

首先,理解学生独特行为背后的个性化思想。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师需要拥有一双发现个性的慧眼。有这样一则教学案例:在一节以风景画为主题的美术课上,H老师给每个学生布置了相同的作业:画自己的“家”。有一个男孩画了一座房子,但他在房子周围又画了许多醒目的线条,看起来像着火一样,教师对此行为很不理解,于是学生解释到:这是一个房子,里面住着爸爸、妈妈和孩子,房子周围的线条是他们做饭飘出来的香味。听了学生的解释,教师为自己的错误想法感到无地自容 [6]。可见,在统一要求学生完成主题画的任务中,有学生表现出了“在房子周围画线条”的特殊行为,看似奇怪的行为往往是学生个性想法的真实写照,它体现出学生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出学生独特的表达能力。

其次,理解学生违规行为的内隐心理需求。课堂上的违规行为是让教师感到非常头疼的,但它也是促进教师深层理解学生的良好契机。教师不应只关注违规行为的外在表现,而是应该进行深层理性判断,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探求违规行为背后的内在心理需要。在一节三年级的美术课上,老师布置了每位同学都画一副自画像的任务,但是有几位同学就是不肯拿起画笔,教师经过一番引导解释之后,他们的纸上还是一片空白 [8]。在此案例中,学生的不良行为是不按照教师的要求画自画像,如果采取批评的解决方式,也许会改善学生目前的行为,但不一定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因为教师只注重了学生表面行为的改善;如果能够对学生不愿画画的行为进行深层探究,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如学生缺乏自信,害怕画的不好被嘲笑等),进而以恰当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内心需要,鼓励学生,才能将“教书”转变为“育人”。

创设集体合作任务,理解学生行为的关系意义。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学生并不是孤立的,他们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之中,其行为表现出与父母、教师和同学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理解学生行为的关系意义,能够探知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状态,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减轻心理焦虑,满足学生对友情和亲情的渴望。然而,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学生行为的关系意义却容易被忽视,教师更多关注行为表象而非行为意义,具有强烈的行为主义倾向。对于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他们生活交往的主要环境,因而可以从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生生关系这几个方面入手来探究学生行为的关系意义。如,可以要求学生和家长合作,共同完成某一手工作品或者绘画作品,从而理解学生行为的亲子关系意义;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共同参与课本剧的角色扮演等活动,从而正确理解师生关系的行为意义,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通过设置小组朗读比赛等生生合作的活动任务,观察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行为,理解学生行为的生生交往关系。所以,理解学生所处环境中的行为关系意义,能够把握学生的人际交往状态,从而促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和谐,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气氛。

(三) 创设情境氛围,理解情感需求

在特定的情境下,学生会受到一定氛围的熏陶,从而产生情绪体验和情感需求。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艺术性地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感知,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从而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

设置教学化的情境,理解学生群体共有的情感需求。目前,班级授课制仍是我国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所有学生在同一时空面向同一教师,共同参与到同一教学活动当中,接受着同样的知识技能,受到同样的情感价值观熏陶。教学化的情境与具体教学内容有关,是对具体知识内容的延伸,在课堂教学化的情境中,学生们的认知、思维及情感都集中在同样的教学内容上,并会随着课堂节奏和学习内容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因而处于同一教学情境中的学生往往会产生相似的感受,产生学生群体性的情感需求。例如,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在教授《桂花》这一课文时,便引导学生到野外感受真实的桂花,创设了与主题相关的真实教学化情境。在自然情境中,学生们爱怜地把树下的桂花捡起来,放在老师的手中,他们的真情催生了李吉林老师的教育智慧,使她立刻想到用幻想性的童话来探索学生们内心的情感世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依据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力编创了桂花姑娘的童话,故事体现出学生们对弱者的同情、对自由的向往、对美的追求等共有情感。最终,桂花姑娘的故事完美结局,满足了学生们的审美体验和从善、爱美的情感需求 [10]。可见,与具体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化情境能够引起学生们共同的情感体验,创设教学化情境是激发并理解学生群体情感的有益措施。

设置生活化的情境,理解学生个体特殊的情感需求。学生的成长生活环境存在差异,不同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性格、气质和思维等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生活在父母感情和谐、充满支持和鼓励氛围家庭中的孩子,往往能够得到真挚的关心和爱护,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乐于尝试新事物;而生活在父母感情不和、充满控制和压抑氛围家庭中的孩子,渴望被关心爱护的情感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表现出怯懦、自我封闭的趋向,不愿意尝试新事物和挑战自我。教育现象学家马克思·范梅南曾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作为思考教育的起点,认为教育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表现来探求其生活世界,而真正的教育学也存在于非常具体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因此教师应具备解释能力,对学生内心特殊的情感需求做出解释性理解,达到与学生的共情,探寻其中的教育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巧妙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情境,调动学生个体内心的特殊情感需求,并结合学生具体的生活经历加以理解,才能真正懂得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保护好学生的脆弱性。

教学理解艺术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艺术,它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教师深入理解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从而使教学更加贴切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学理解艺术是教师深层理性判断和创造性理解的认知过程,它体现出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与接受,理解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自我反思、提升专业素养以及感悟教育真谛的过程,所以,教学理解艺术值得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

文章引用

杨春萌. 教学理解艺术初探
The First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Understanding Art[J]. 教育进展, 2022, 12(06): 2172-217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6330

参考文献

  1. 1. 冯契. 哲学大辞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 1411.

  2. 2. 李德柱, 孔维贞, 张国芳.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2018(5): 978-983.

  3. 3. 李如密. 教学艺术论(第二版)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85-86, 88, 153, 372.

  4. 4. 陈骁. 熊川武和他的理解教育[J]. 上海教育, 2002(2): 28-29.

  5. 5. 内尔•诺丁斯. 始于家庭: 关怀与社会政策[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18.

  6. 6. 吕晓娟, 颜晓程. 理解学生: 教师应有之为——基于三位教师的案例分析[J]. 教育科学研究, 2017(7): 83-87.

  7. 7. 郑艳, 吕京. 后喻文化背景下中学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J]. 教学与管理, 2011(30): 48-49.

  8. 8. 杨红. 读懂孩子, 从理解入手——浅谈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理解[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1): 23-25.

  9. 9.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M].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01, 524.

  10. 10. 王灿明. 创新: 情境体验的本质——对李吉林《桂花》教学案例的解读[J]. 中国教育学刊, 2010(1): 63-6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