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2  No. 09 ( 2023 ), Article ID: 72419 , 6 pages
10.12677/ASS.2023.129712

广西田林县北路壮剧文化探究

王振豪,梁金鑫,黄静贤

广西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广西 南宁

收稿日期:2023年8月3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7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4日

摘要

北路壮剧产生于清朝康熙年间,有着悠久的文化发展历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地方戏种之一,其发展前期仅仅是部分壮族居民在闲暇之余进行娱乐消遣活动形式,后来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加上壮族先民对壮剧表演形式和曲目内容不断完善和丰富。壮剧从最初在板凳上的演唱发展至现如今的搭台演唱,以满足下层劳动人民娱乐需求为主向精神文化方面不断拓展,成为一种具有传承壮族高雅文化、展现壮族审美情操的一种戏曲表现形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面向现代化进程,要深入贯彻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发挥文化优势。而北路壮剧因其受众少、学唱难度高、方言浓厚等因素使其面临发展困境。北路壮剧应利用一系列现代化举措推动自身的创新与发展,实现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打造“壮美广西”添砖加瓦。

关键词

田林县,北路壮剧,文化传承

Exploration of Zhuang Opera Culture on North Road, Tianlin County, Guangxi

Zhenhao Wang, Jinxin Liang, Jingxian Hua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Guangxi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ning Guangxi

Received: Aug. 3rd, 2023; accepted: Sep. 7th, 2023; published: Sep. 14th, 2023

ABSTRACT

Beilu Zhuang Opera which was born during the Kangxi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has a long history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s one of the local operas with folk art characteristics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its development, it was only a form of entertainment and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for some Zhuang residents in their spare time, and later after a long historical evolution, coupled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enrichment of the Zhuang opera performance form and repertoire content by the Zhuang ancestors, Zhuang opera has developed from the initial singing on the bench to the current stage singing, mainly to meet the entertainment needs of the lower working people, and has continuously expanded to spiritual culture, becoming a kind of opera expression with inheriting the elegant culture of the Zhuang people and showing the aesthetic sentiments of the Zhuang people. As China’s socialist development is oriented to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magnificent Guangxi” in the new era and give play to its cultural advantages. Beilu Zhuang Opera faces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due to its small audience, high difficulty in learning to sing and strong dialect. Beilu Zhuang Opera should use a series of modernization measures to promote its ow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chieve sustainable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e to the creation of “Magnificent Guangxi”.

Keywords:Tianlin County, North Road Zhuang Opera, Cultural Heritage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北路壮剧是以当地壮族方言进行唱演的地方性民间戏曲,这一民族性的特点导致其观众只能以本地壮族为主要群体,而难以实现进一步对外传播。北路壮剧是广西传统说唱与表演结合的产物,并以民间戏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内容丰富多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带有壮族特有民族性的文化符号。在2006年,北路壮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知壮剧是被国家认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加以保护和发展,但面对现代化文化的冲击,我国青少年对戏剧文化多持有敬而远之的观念,他们明白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文化复兴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缺少时间去了解优秀的壮剧文化。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让多数青年没有更多的闲余时间去感受壮剧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为此广西当地近年来也是出台了许多对文化的保护政策,鼓励、支持、引导壮剧文化实现转型。各项政策的颁布首先是对各民族文化的高度肯定,其次更是对各民族文化发展现状的担忧,北路壮剧应当在时代的潮流中把握机遇,利用其政策优势,实现自身的改革创新,在保留原有文化精髓的同时进行壮剧曲目、内容的创新。

2. 北路壮剧的起源

北路壮剧起源于广西田林县旧州镇,从萌芽阶段到成型历经了三百多年。清朝顺治年间到乾隆年间的一百多年便是北路壮剧发展的萌芽阶段 [1] 。在这一时期,当地民歌、说唱、杂耍等娱乐形式盛行。壮族底层劳动人们在闲暇之余,一些人聚集在一起,当中才艺的人便坐在板凳上,将民歌与说唱进行融合,对生活中的一些奇闻趣事进行歌唱,便形成了北路壮剧最初的“板凳戏”。随着“板凳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围观,“板凳戏”小场地的特点导致围观的人数有限,因此他们就被要求搬到门口进行说唱。场地的扩大,也为表演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更多有才艺的人加入演唱中,表演人数的增多便进行了初次的角色划分,由此“板凳戏”便演变成了“门口戏”。随着“门口戏”的发展,“门口戏”戏班便应运而生。戏班在平时演出之外,还会接受一些富户的邀请,到他们的院落中进行演出,因此便形成了“游院戏”。但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院落场地便有些不够用。因此戏班便主动寻找更为宽敞的地方专门进行演唱,由此又演变为了“地台戏”。在乾隆年间,相传田林县旧州镇歌手杨六练因做生意失败,然后便留在蜀地学艺,返乡后组建了“龙城班”戏班。他借鉴了蜀戏搭台演唱的特点,在当地用木板搭建了一个戏台用于戏班演唱,“搭台戏”便由此产生,也标志着北路壮剧的正式成型 [2] 。

3. 北路壮剧的发展传播及困境

3.1. 北路壮剧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末是北路壮剧鼎盛时期,那时光田林县就有100多个业余剧团,几乎每100人中就有一名业余演员。(数据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进入21世纪,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北路壮剧受到多元文化冲击,随着老艺人相继去世,青年一代对于壮剧的热情不高,传承出现断代。北路壮剧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难免会出现剧本遗失的现象。现如今,北路壮剧就面临着剧荒的尴尬局面。随着壮族当地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审美趣味的改变以及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多元文化需求,传统的壮剧曲目因其形式老旧,而很难得到群众的认可。加上北路壮剧所特有的民族性特征,导致壮剧编剧仅仅局限于壮族内部,以致很难创作出满足我国多元民族审美的优秀作品,这将极大地阻碍壮剧的创新性发展。同时,北路壮剧的方言演唱也将导致其失去大量观众。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没有学习壮语的前提下很难听懂壮剧,不能够理解其中的深刻文化内涵,这一特点致将壮剧听众也局限于壮族人们内部。壮剧的传承方式也一直依靠着拜师学艺进行口耳相传,不仅范围小而且效率低下。北路壮剧对传承人有着很高的要求,需要弹、唱、编全能,以前家境贫寒的人家从小便送孩子去学戏。但随着人们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当下都是以孩子学业为重,很少有家长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去学戏,由此可知,北路壮剧的创新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3.2. 北路壮剧的发展困境

在壮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方言土语、音乐唱腔、表演风格及伴奏乐器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戏曲品种。这些品种,过去叫做“土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才有壮剧之称 [3] 。为了在称谓上不致互相混淆,依据壮剧各自的个性分为:北路壮剧、南路壮剧和壮师剧。北路壮剧流行于田林、隆林、凌云、百色、那坡等地 [3] ,用北路壮语演唱,唱腔以[正调]、[嘿呀调]为主,伴奏乐器以马骨胡、葫芦胡、月琴为主,表演风格基本相同,几个县的艺人大都可以同台演出 [3] 。

但由于北路壮剧以壮语为发音的特色,导致北路壮剧只能将壮族群众作为受众群体,这也将意味着北路壮剧的发展仅仅局限于广西本土地区以及周边小部分的省市。壮剧的发展面临着受众窄,传播范围小,传播效率低的固有弊端。

北路壮剧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完善,曾形成许多壮剧戏班,并以戏班和家族言传身教为壮剧主要传承模式,该模式传承下,壮剧演唱很容易受到艺人主观意识的不同而导致剧目传承出现偏差,因此还未建立起完善的传承体系。加上现代化发展的冲击,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很少有人为日常生计而困扰,以往将孩子送入戏班谋生混口饭吃的局面也已经完全发生改变,导致现如今壮剧戏班凋零,缺乏创新型人才,难以创作出一些脍炙人口的、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优秀壮剧曲目,使得北路壮剧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加上现如今生活的快节奏发展,也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欣赏壮剧,一些老一辈壮剧艺人有的因老龄化而放弃从事壮剧工作或者因生活问题不得不改行选择其他职业来谋生。

北路壮剧发展至今共产生了11代北路壮剧艺师,第11代艺师、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黄志元自幼与壮剧结缘,从80年代便开始从事壮剧的剧目创作工作,30多年来黄志元根据当今生活,结合社会发展特征,创编新曲目达80余篇,改变了壮剧曲目单一的尴尬处境,让北路壮剧迎来了新的发展。在2016年,由黄志元创作的大型壮剧《瑶娘》获得国家艺术基金250万元资助,分别于当年9月、11月参加全区戏剧展演和全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 [4] 。在非遗传承人黄志元的引领下,北路壮剧迎来了新发展的曙光,但仍未改变其传承单一的发展困境。

4. 北路壮剧文化的艺术特征

4.1. 方言特征

北路壮剧的唱词当地壮族人们结合当地方言就行编译得出,然后使用当地所特有的地方方言进行演唱,并运用了古代诗词押韵、对仗、平仄等表现手法。壮剧本身是由地方民歌演变而来,由此壮剧也具有山歌押脚韵、押尾韵等特有的韵律方式,使其唱起了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带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排外性,如果换成普通话或者其他语言,北路壮剧将失去本身所特有的韵律。

4.2. 曲调特色

北路壮剧唱腔有正调、卜牙调、并堂调、山歌调、诗调、唐皇调、武公调、喜调、怒调、乐调、哀调、丑角调、唱板、喊板、哭板、骂板、倒板、还魂板、采花调、十二月花调、太平歌、姐妹乐、牡丹调等。其中正调是北路壮剧的看家腔、分为正调正板、正调中板、正调慢板、正调连板、正调反板、正调高板等 [5] 。

4.3. 角色分类

北路壮剧表演的角色分行主要有“生、旦、老、武、丑”五大类 [6] 。生角有小生、中生、文生、穷生、公子、老生;旦角有小旦、正旦、花旦、摇旦、中旦、彩旦;武角有武生、小武、老武、武旦;丑角有大丑、小丑等 [5] 。

4.4. 乐器分类

北路壮剧的乐器主要分为三大类:吹奏类、打击类、拉弹类。主要有马骨胡、葫芦胡、月琴等伴奏乐器。

4.5. 曲目分类

北路壮剧的演唱曲目大多来自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壮族人民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歌颂了人性的真、善、美,批判了社会中的陋习,在思想文化上迎合了壮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征。壮剧的曲目包含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一些脍炙人口的传统曲目有《卜牙》《文龙与肖尼》《对歌夫妻》《农家宝铁》《侬智高》等 [7] ,他们有的歌颂爱情、有的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有的赞扬劳动人民和民族英雄、有的反对封建礼制、有的反映人伦道德。但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优秀的壮剧曲目已经遗失,因此现代壮剧作家又编译等许多符合现代审美需要的壮剧作品,如《翠姑的故事》《巧媳妇》《梅花山情缘》《一双布鞋》《九品官办宴》等。

5. 北路壮剧发展的前景展望

5.1. 与主流文化教育相结合

2006年,北路壮剧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说明北路壮剧是被人民群众所认可的优秀壮族文化戏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现代化文明的冲击,北路壮剧发展渐趋式微,想要实现壮剧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将文化与教育相结合,让文化走进校园。北路壮剧传承人可以利用高校中的校园文化节,为青年大学生展示壮剧文化,吸引青少年群体加入到壮剧发展中,同时,也可以与高校形成合作,开展相关壮剧文化选修课程,既能够丰富青年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又能够传承优秀的壮剧文化。

5.2. 与时代相结合,把握政策机遇,创新壮剧曲目

在国家层面,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颁布明确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强非遗代表性项目管理,加强非遗代表性项目制度建设。

在田林县当地,2023年5月8日,田林县壮剧艺术节也在广西百色市田林县正式开幕。(数据来源:田林县人民政府网)种种迹象表明,无论是国家还是田林县当地政府都十分重视非遗文化的发展。北路壮剧要想实现新发展,就要在各项政策中把握发展机遇,加强新剧目的创作,要把剧目创作和社会发展相结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小戏剧讲述大道理,这样才能够引发人民群众的共鸣。

如现代剧目《一双布鞋》《九品官办宴》《西林教案》等,都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与当今人民的生活所相关。

5.3. 实现壮剧“汉化”,扩大受众群体

北路壮剧以壮话演唱的形式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壮剧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北路壮剧的受众只能以壮族为主,传播范围也局限于广西本土壮族聚集地。在当今新媒体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短视频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如抖音、快手、小红书等短视频APP更是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互联网文化传播中,壮剧很难精准投放到壮族群众的视野中,一些网络群众对壮剧的演唱表示难也理解,因此导致壮剧难受到网络群体的认可,这也将导致壮剧文化在互联网传播中播放量和认可度都较低。

但壮剧有着很强的排外性,如果换成普通话或者其他语言,北路壮剧将失去本身所特有的韵律,因此对于北路壮剧的汉化则需要专门的精通壮语和汉语的高端人才来进行,在保障壮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改变的同时,也要保证剧目曲调韵律的流畅。而对于高端人才,广西当地高校无疑是和壮剧文化合作的不二之选,在高校中不乏一些精通壮语和汉语的知识分子,为实现壮剧的汉化发展提供了契机,壮剧如果不实现自己的汉化,那么将只能偏居一隅之地。

6. 结语

从北路壮剧现如今发展困境来看,要把原有的以壮话方言为主的壮剧进行创新性改造,在保留原有精神文化的同时进行汉化,使得壮剧不仅仅局限于广西壮族地区,要让壮剧走向全国,同时更要创作出迎合人民需求的现代化作品,让壮剧内容更加贴近人们生活。北路壮剧首先要实现自身的创新,满足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要借助国家政策优势,把握机遇,打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声,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可度,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优势。要把发展面向现代化,借助现代技术扩大传播范围,实现自身的创新性发展,加强与各大高校间的合作联系,努力打造北路壮剧文化基地,以文化带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传承壮族优秀壮剧传统文化。

文章引用

王振豪,梁金鑫,黄静贤. 广西田林县北路壮剧文化探究
Exploration of Zhuang Opera Culture on North Road, Tianlin County, Guangxi[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09): 5207-521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9712

参考文献

  1. 1. 许瑞, 杨庭静, 覃昌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北路壮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百色市田林县为例[J]. 传播与版权, 2020(7): 167-170. https://doi.org/10.16852/j.cnki.45-1390/g2.2020.07.058

  2. 2. 梁家胜, 梁兰化. 广西田林县“北路壮剧”展演场域和传承路径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 30(2): 28-32. https://doi.org/10.13780/j.cnki.63-1060/g4.2019.02.007

  3. 3. 潘娟. 从南路壮剧的兴衰看科技对民间文化的影响[D]: [硕士学位论文].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09.

  4. 4. 北路壮剧: 壮族文化的艺术瑰宝[EB/OL]. http://mzw.gxzf.gov.cn/ztzl/zxzt/mztjjbcjhdzl/t10910570.shtml, 2021-12-06.

  5. 5. 王金凤, 李广宏. 旅游演艺视野下广西田林壮剧旅游开发研究[J]. 文山学院学报, 2015, 28(4): 6-8+13.

  6. 6. 杨秀昭, 孙婕. 论北路壮剧的保护与传承[J]. 贵州民族研究, 2009, 29(2): 87-92.

  7. 7. 陈炜, 高艳玲. 西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壮剧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 91-96. https://doi.org/10.13501/j.cnki.42-1328/c.2008.01.01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