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2  No. 02 ( 2024 ), Article ID: 81666 , 6 pages
10.12677/ML.2024.122132

探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动词翻译策略

陈嘉静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绵阳

收稿日期:2024年1月8日;录用日期:2024年2月22日;发布日期:2024年2月29日

摘要

动词是语言的灵魂,是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无论是在中文还是在英文中,动词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对于中文来说,它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文章生动与否,全凭动词的运用,可以说动词是文章的灵魂。对于英文来说,它极大地拓展了英语的句法结构和表达方式。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动词含量极高,因此,对于政府工作报告这类多动词文本的研究,探讨其动词英译的翻译策略十分有必要。本文从英汉差异角度入手,在翻译目的论的视域下,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其英译过程中强弱动词的翻译策略,旨在让国际社会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发挥好该报告作为外宣文本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强弱动词,目的论,翻译

The Discussion of the Verb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Jiajing Ch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Received: Jan. 8th, 2024; accepted: Feb. 22nd, 2024; published: Feb. 29th, 2024

ABSTRACT

Verbs are the soul of a language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a sentence. Verbs play a vital role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For Chinese, it has a strong expression, whether the article is vivid or not, depends on the use of verbs. Therefore,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verb is the soul of the article. On the other hand, it greatly expands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and expression of English. The occurrence rate of verbs in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is very high, so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verb transla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strong and weak verb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the 2023 Government Work Report into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aiming to le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understand a real China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report as a publicity text.

Keywords:Government Work Report, Strong and Weak Verbs, Skopos Theory, Translation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持续攀升,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迫在眉睫。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一个纲领性的外宣文本,是中国政府对各个阶段、各个领域工作情况总结的官方发言人。它涵盖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各个领域的重大方针政策。这一报告是回顾政府前一年的各项举措及取得成就、展望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提出关于政府内部建设的构想,以及分析当前国际和外交形式。因此,政府工作报告英译十分重要。只有做好了外译工作,才能筑好外国了解中国的桥梁,才能展现出一个生动形象、真实可爱的中国形象。目前,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研究不胜枚举,主要聚焦于中国特色词汇英译、显化与隐化翻译方法和翻译实践报告等领域的研究。可对于动词英译翻译策略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本文从英汉差异出发,在翻译目的论视角下,采用文本分析法从内容、文本、话语三个部分深入分析2023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过程中动词的翻译策略,以弥补该领域研究的空缺,力求发挥好政府工作报告这个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和桥梁作用。

2. 翻译目的论概述

德国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目的论,属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一个分支。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1971年,雷斯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认为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文本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为目的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78年,弗米尔打破了等值论的限制,提出了目的论,他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语言和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是一种目的行为;1981年,曼塔利和诺德进一步发展了目的论,提出了忠诚原则,建立了行为翻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 [1] 。通过对目的论发展过程的梳理,可见确定翻译目的是翻译工作不可或缺的步骤。

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原则要求翻译的过程应该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达到它预期的功能为标准,不再以对等理论所强调的原文及其功能为标准。连贯原则是指译文必须实现语内连贯,译文要在目的语的语境中能够被接纳、理解和传播,同时兼顾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忠实原则是指译文必须实现语际连贯,忠实原文,忠实程度要根据译者的翻译目的和作者写作意图来决定。在这三条原则中,目的原则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处于从属地位。

目的论强调: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其次,翻译中的最高法是“目的法则”。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信息性文本,目的论可用于指导其翻译工作。这就要求译文要满足翻译目的论的三大原则。翻译目的论为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提供了理论框架,译者要在目的语语境和目标读者的语言环境下,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3. 政府工作报告中动词特征

政府工作报告有以下几大特点:(1) 从文体上讲,即是一篇演讲稿又是一份正式报告。要与日常演讲区分开来,因其一般不使用口头语,较多采用书面词汇、政治术语和复杂且长但逻辑性强的句式结构,这就给该报告的英译造成了困难。(2) 由于该文体的特殊性,其内容有很强的客观性,重在事实的阐述,语言精确,逻辑性强。因此,在英译时,译者应用词准确、逻辑严谨。(3) 词语重复性强,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来达到严谨清晰没有歧义的效果。(4) 句式复杂,流水句和无主句较多。(5) 连续多谓语并列短句较多等。对政府工作报告该政论文本的特点的分析是翻译工作译前准备的必要环节,有利于译者确定翻译目的,选择翻译策略和方法,明确译文风格,方便选词。

本文主要讨论该特点中的第(5)个特点,探讨其多谓语英译的翻译策略。英文属于静态语言,多用名词;而中文属动态语言,多用动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尤为明显,诸多使用连续多谓语的短句。中文句式中常常有多个谓语并列,或者无主语且多个连续谓语并列出现,之间没有关联词连接 [2] 。而英文句中有且只有一个谓语。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在考虑目的语特征和目标读者语言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静态与动态的相互转换,使译文更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对于多个谓语并列句子的英译,英语常常通过动词的派生、转化、弱化和虚化等手段,采用非动词的形式表达动词的意义 [3] 。动词名词化是常用的一种表达静态的方法,武峰 [4] 将其成为“谓语动词的过渡”。该现象是把中文原有的动词翻译成名词,找一个动词性质相对较弱的动词作为本句的谓语。根据动词性质强弱,我们把它们分为强势动词和弱势动词。所谓强势动词,是指具有强烈的目的性或较强的感情色彩,用以描述具体的动作或行为的动词,比如reform,reverse,organize等。弱势动词是指感情色彩较弱,行为上看起来比较抽象的动词,比如make,have,take,work,give等 [5] 。由于英汉动静差异,可见英文是静态语言,多用弱势动词;而中文是动态语言,多用强势动词。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多谓语并列的文本特征,探讨强弱动词的翻译策略以便更加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

4. 翻译目的论下强弱动词的翻译策略

以下内容将在翻译目的论三大原则的指导下,结合该报告的动词特征,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弱动词翻译策略的探讨。首先要明确翻译目的和预测目标读者。翻译目的是做好外宣工作,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译文受众可能是世界各地的每个人。因此,要在兼顾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的基础上,达到译文的翻译目的。其次,译者还需要考虑英汉差异,以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在该报告的英译中,译者应以译语读者的阅读需求为指导,灵活应用各种翻译策略,以更加利于读者理解的方式来进行翻译,从而提升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的利用效度 [6] 。下面结合该报告的具体实例,分析探讨在翻译目的论三大原则指导下的强弱动词英译的翻译策略,采用文本分析法深层探讨翻译策略,尽量使目标读者达到与原读者同样的阅读感受,以便目标读者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该报告所要传达的内容。

4.1. 强势动词名词化,保留弱势动词作为谓语

例1:一批防汛抗旱、引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

译文:Work bega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such as those against floods and droughts and those for water diversion.

该例子中有“开工”和“建设”两个动词。在英译时,译文将“开工”处理为句子的谓语,将“建设”转化词性,译为其名词形式“construction”。因“begin”相比较“construct”老说,动词词性较弱,因此,“begin”为弱势动词,“construct”为强势动词。译文将强势动词名词化,保留弱势动词。这样表达将“开工”和“建设”两个层次很好的传达出来,易于目标读者接受和了解,符合翻译目的论。

例2:推动消费尽快恢复。

译文:We acted to secure a swift recovery in consumption.

该句子中将“恢复”名词化,译为“recovery”,保留“推动”作为该句子的谓语。在本句中,“推动”和“恢复”都是动词词性较强,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动词,都属于强势动词。译者把“恢复”名词化,并运用动词的过渡,运用“act to”来弱化动词词性,保留“推动”作谓语。这样处理,突出了目的语的静态特征,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环境。

例3:企业研发投入保持两位数增长。

译文:R&D spending by enterprises has maintained double-digit growth.

该例子中,原文有“保持”和“增长”两个动词,相较于“增长”来说,“保持”情感色彩较弱,为弱势动词。那么,“增长”为强势动词。在译文中,译者将强势动词“增长”译为其名词形式“growth”,保留弱势动词“保持”作为句子的谓语。这样处理,符合英语静态的特征。

例4: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译文:We promoted high-quality Belt and Road cooperation.

本句中的动词为“推动”和“共建”,译者在英译时,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将动词“共建”名词化,译为“cooperation”,该词清晰明了的表达了原句的意思。同时,保留了“推动”作为该句子的谓语。这样处理,使译文更加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4.2. 转变强势动词词性,添加弱势动词过渡

英语的静态主要表现在句法特征和词性上。对于词性转化,不仅仅只有动词的名词化,动词也可转化为其他词性。在遵循英语这个特征的情况下,中文中的动词也可转化为形容词、副词、介词等 [7] 。根据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主要讨论以下两种词性转化。

4.2.1. 强势动词名词化,添加弱势动词过渡

例5: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译文:Thanks to these endeavors, a notable improvement has been made in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该句中的动词为“改善”,考虑到英汉之间的动静差异,译者将强势动词“改善”转化为名词词性“improvement”,并添加了词性较弱的弱势动词“make”作为句子的谓语。这种词性之间的转换,很好的诠释了英文是静态语言的特征,增强了目标读者的可接受性。

例6:基本医保水平稳步提高。

译文: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aw steady improvement.

本例中,原文中的动词为“提高”,英译中将其名词化,增加了感情色彩不强烈的弱势动词“see”作为句子的谓语。这样处理符合译语的语言环境,也体现了英语属静态的特征。

例7: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译文:We secured victory in the critical battle against poverty within the set time frame.

该例子中译者将句子进行了意译,根据原文意思增译了主语“我们”,同时将原句中的动词“打赢”译为“victory”实现了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化,增加了弱势动词“secure”作为本句的谓语。清晰明了的传达了原文要传达的意思和内容,同时还兼顾了目的语的特征。

例8:帮扶旅游业发展。

译文:We also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tourism sector.

原句中的动词为“帮扶”,在英译中,译者将其名词化,同时添加了弱势动词“provide”作为句子的谓语。减弱原动词的词性,实现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化,利于目标读者的接受。

例9: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译文:We made bulk government purchases of medicines and medical consumables.

本例子中原文的动词为“推行”和“采购”,译者在英译时,句内重组,进行意译,省译了“推行”。同时,将“采购”转化词性,译为名词“Purchase”来弱化动词词性。此外根据意译需要和词组搭配,增译了“make”作为本句的谓语。这样处理更加符合英文的句式特征,突出了英语的静态特征,并且还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4.2.2. 强势动词译为形容词,添加弱势动词过渡

例10:与此同时,我们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安排,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工作。

译文:We also fully implemented the plans set forth at the Centr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 Work and in the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approved at the Fifth Session of the 13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and made coordinated advances in all fiel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该例子后半句中,“统筹推进”为原文的动词,属强势动词。在英译时,将其改为原动词的形容词形式“coordinated”和名词形式“advance”。添加了词性较弱的弱势动词“make”作为句子的谓语,实现中文动态向英文静态的转换,更加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例11: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

译文:We should promote complementary development between regions and see that each region fully leverages its strengths.

该例子前半句保留了“促进”作为该句子的谓语,将“互补”这一动词通过其形容词形式进行弱化,来突出英语的静态特征。兼顾了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4.3. 使用动词的抽象名词弱化

名词化成为英语使用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使得英文具有静态特征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动词名词化中一种特殊存在是使用动词的抽象名词弱化。什么是抽象名词呢?所谓抽象名词就是根据这个抽象名词的动词派生或转化而来的。

例12:依法坚决管控资本无序扩张。

译文:Law-based moves to prevent the blind expansion of capital.

本句中动词较多,有以下三个:“依法”、“管控”、“扩张”,译者在英译时都进行了相应的处理。本例子中只着重讨论使用动词的抽象名词弱化这一情况。“扩张”可译为“expand”,该句中使用其抽象名词“expansion”将其动词性弱化,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环境,增强了译语的可接收性。

例13: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译文: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quipment upgrading and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本句中的动词有:“鼓励”、“更新”、“改造”,为衔接上文,译者根据语境进行意译,将“鼓励”省译。使用“更新”的名词形式“upgrading”进行静态转化。用“改造”的抽象名词“transformation”将其动词弱化。这样处理不仅符合英文静态的特征,更符合英文的句法结构,增强了译文的可理解性。

例14: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译文:Continuing the transition to green development.

该句中,译者对句式进行了重组,更加直截了当的表达了原句的内容。为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将“转型”这一动词弱化为其抽象名词,以便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语言特征。

例15: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的位置。

译文:We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recovery and expansion of consumption.

该句中的动词有以下三个:“恢复”、“扩大”、“把……摆……位置”,在译文中,译者将“恢复”和“扩大”这两个动词弱化为其抽象名词的形式,使英文句法结构更加工整,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征。

5. 结语

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探讨了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过程中动词的翻译策略。首先,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由于翻译目的决定着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因此,明确翻译目的对译者来说是关键一步。同时,也不可忽略预设目标读者的重要性。其次,由于英汉差异,给翻译造成巨大困难,为达到交际目的,译者要考虑两者之间差异。对于动词英译来说,多用词性转化来实现动静之间的转化,以便符合译语特征和目标读者的语言环境。本文只讨论了英译情况下强弱动词的翻译策略,还要结合译者所选择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一个句子中可能只有强势动词或只有弱势动词,这就需要译者结合语境选择适合的词性进行动静转化。结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具体实例,总结了强弱动词的翻译策略,望能为该领域动词翻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文章引用

陈嘉静. 探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动词翻译策略
The Discussion of the Verb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02): 987-99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2132

参考文献

  1. 1.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 2. 武峰. 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3. 3. 包彩霞. “动态”与“静态”——谈汉译英中汉语动词的处理[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6): 17-24+32.

  4. 4. 吕佶康, 车旭源.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过程中的多谓语处理的对策探讨[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34(4): 127-128.

  5. 5. 李腊, 贾晓庆. 中英互译中强弱动词翻译策略探讨——以CATTI II级考试题为例[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1(2): 132-136+166. https://doi.org/10.13256/j.cnki.jusst.sse.2019.02.006

  6. 6. 唐冰娥. 目的论视角下《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策略研究[J]. 品位·经典, 2023(21): 57-59.

  7. 7. 张淼, 徐淑玉. 浅析目的论视角下《故乡》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J]. 今古文创, 2023(47): 115-117. https://doi.org/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7.03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