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Vol. 08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76690 , 11 pages
10.12677/Design.2023.84300

宋朝满池娇图案设计的艺术特征与文化意蕴

岳粟娅,须秋洁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浙江 杭州

收稿日期:2023年9月5日;录用日期:2023年11月29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7日

摘要

“满池娇”始于宋朝,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其描写宋人市井生活的易物“挑纱荷花满池娇背心儿”因此定名。文章以宋朝“满池娇”图案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图像及表格对宋朝满池娇相关文物进行设计元素的整合梳理与比较分析,从“满池娇”图案设计的概述﹑题材组合﹑文化意蕴三个方面归纳其艺术特征与价值。在宋朝“存天理,灭人欲”崇尚简朴的时代风尚的影响下,“满池娇”的图案设计呈现出了宋人对有限人生仔细的思索、对自然世界理性的观察,是宋人真实生活有力的呈现。

关键词

满池娇,图案设计,题材组合,文化意蕴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Pattern Design of Man Chi Jiao in the Song Dynasty

Suya Yue, Qiujie Xv

School of Fashion Design & Engineering,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Received: Sep. 5th, 2023; accepted: Nov. 29th, 2023; published: Dec. 7th, 2023

ABSTRACT

“Man Chi Jiao” began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was first seen in Meng Liang Lu written by Wu Zimu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its description of life in the streets of the Song Dynasty barter “Pick Yarn Lotus Man Chi Jiao Sleeveless” so named. This paper takes the pattern of “Man Chi Jiao” in the Song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tegrates and compares the design elements of the Song Dynasty through images and tables, and summarizes it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from three aspects: Overview of Pattern Design, Theme Combinatio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imple fashion of “preserving the nature and destroying the human desire”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design of “Man Chi Jiao” shows the Song people’s careful thinking of the limited life and the rational observation of the natural world, which is a powerful presentation of the real life of the Song people.

Keywords:Man Chi Jiao, Pattern Overview, Subject Matter Combination, Cultural Implication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满池娇作为宋朝独树一帜的设计图案,蕴含着宋人对于此图案精心的设计,这一描绘池塘小景的组合设计纹样,诉说着宋人对于自由世界的理性观察与思索,对后世的组合纹样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对于满池娇图案设计的研究,如孙弋《宋代满池娇纹样的起源与流变》 [1] 中总结“满池娇”纹样的形成,从早期佛教绘画元素到花鸟科题材;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上揭示其延承关系。如曹超婵《从绘画到商品:南宋服饰中的满池娇纹样》 [2] 中以实物考证的角度揭示其商品化的转型。但是通过文献整理研究发现关于宋朝满池娇图案设计的艺术特征与文化意蕴方面的研究还有所欠缺。本文基于出土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福建福州南宋黄昇墓、山西泽州岱庙等出土的织绣品及宋代遗址中“满池娇”的图像进行梳理,以图案设计的概述、题材组合、文化意蕴为切入点进行其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的考析,为后续对满池娇图案设计的研究与探索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2. 满池娇图案设计概述

图案一词,“图”指示“图样、图形”,“案”指代“方案、考案”。“设计”一词指的是“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展现最终完美过程的造物活动”。

“图案设计”则是指“通过计划将图形纹样展现在不同装饰物上的一种造物活动”。图案设计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装饰需求,用图案的语言(色彩、构图、结构等)表达出来的一种美术形式,运用生活中的自然形象进行主观的加工,使它更完美。

Figure 1. Xu Xi’s A Hundred Birds

图1. 徐熙《百鸟图》

满池娇这种水生植物与栖水昆虫禽鸟的图案设计组合形式早在北宋就已记载。成书于北宋宣和庚子年(1120年)的《宣和画谱》,记载了从魏晋至北宋的画家231人,其书中花鸟画单独设科,记载画家46人,其中有16位画家共计68幅作品绘作了莲花与其它鸟禽伴生的组合形式,包括五代至北宋广为流传的“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黄筌、黄局寀父子的荷花鹭鸶图,秋塘鸂鶒图,芙蓉鸠子图,芙蓉双禽图、芙蓉鹭鸶图、芙蓉鸂鶒图,芙蓉双鹭图,以及徐熙的败荷秋鹭图。发挥写生精神打破了黄筌父子工致富丽、黄家富贵为标准体制的崔白,开北宋之新风,绘有荣荷鹭鸶图,荷花家鹅图,荣荷家鹅图、白莲双鹅图、秋荷群鸭图,秋荷双鹭图、秋荷野鸭图、秋荷家鹅图,败荷群凫图,败荷竹鸭图,雪荷双鹅图,雪塘荷莲图,并载入《宣和画谱》中。因众多历史因素,宣和画谱中大量记载的名画已失传,仅能从少数传世作品中一窥其精妙,下图为五代至宋初画师徐熙《百鸟图》局部(见图1)。

荷花与禽鸟这种图案设计组合在宋朝运用的场景非常之多。在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冶底村岱庙中天齐殿还保留着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天齐殿青石门抱框的石刻线雕和砖雕神台及木雕(见图2),都保留着荷花与禽鸟的组合的样式。这恰恰可以表明在唐末五代到北宋,莲花与禽鸟组合的纹饰图案设计早已成为普遍的现象。

Figure 2. Wood Carving of Daimiao, Zezhou, Jincheng City

图2. 晋城市泽州岱庙木雕

“满池娇”一名词最早出现于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3] 卷十三“夜市”一章中记载临安夜市售品中的“挑纱荷花满池娇背心儿”一词,为“满池娇”一词的最早出处,但在其文章中并无记载除了荷花这一水生植物之外其他的图案设计组成元素。南宋诗人舒岳祥在其诗作《金线草》“袅袅蜻蜓菡萏枝”,其下自注:“旧时都下花工……作小荷叶,名满池娇,则缀以蜻蜓、茄叶之类浮动其上” [4] 对当时满池娇图案设计的组成元素作了进一步的细化说明,通过同时期出土的多件服饰、瓷器、金银器等出土文物参考可见满池娇图案设计的纹饰内容已在南宋奠定了其水生植物与栖水昆虫禽鸟的组合形式。

《宣和画谱》中记载:“羽虫有三百六十……固虽不预乎人事、然上古采以为官称,圣人取以配象类,或以著为冠冕、或以画为车服,故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還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 [5] 从中可知花卉与鸟类的设计组合画作在生态审美方面可以让观者多见识鸟兽草木识别律历四时,同时通过冠冕、舆服上面的刺绣或翎羽可以辨别官级称谓,莲花与禽鸟的图案设计组合样式同样也表达着富贵幽静、安宁祥和的美好期盼。

园林小池,烟雨青石,芙蓉碧荷,禽鸟相嬉。此美好的“满池娇”图案设计不仅是绘画史上的一朵奇葩,对于同为造型艺术的丝织品同样影响深远,以写生为代表性的宋代花鸟画运用在丝织品上增强了其写实性(见图3)。

Figure 3. Zhu Kerou’s Picture of Duckling in Lotus Pond

图3. 朱克柔《莲塘乳鸭图》

3. 宋代织绣品中满池娇图案设计的艺术特征

3.1. 自成一景的写生题材

表1. 翠羽秋荷图

宋代理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极为注重个人心性及主体人格的伦理塑造的学说,理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促使审美观念世俗化,“花事”风尚在市井生活中蒸蒸日上。宋人赏花、簪花、养花、赐花,对源于自然的花卉深入仔细的观察,整个宋朝社会对花卉的喜爱自然延伸到了织绣品纹样设计的应用之中。同时受到宋代花鸟画的影响,织绣品上纹样设计表现的题材借助花鸟画的表现形式更加写实多样、栩栩如生,以多种元素进行多样的组合,构成生动的织品图案设计风行一时。宋代织绣品中“满池娇”图案设计的题材元素常见有荷花、荷叶、莲蓬、水草、蒲棒等水生植物并伴以鸂鶒、鸳鸯、水鸭、雁雀、翠鸟、蜻蜓、蝴蝶等栖水动物组成设计图案(见表1)。此图案具备宋朝写实小品图作品的特征,构图篇幅较小,对角线式构图。表现翠鸟站立在莲蓬之上,以静显动,仿佛摇摇欲坠,旺盛的荷叶朝天而开,预示着盛夏的池塘小景跃然眼前,在荷叶、叶脉、水草深浅色系的处理上十分讲究,缂丝精微的同时构思奇巧,瞬间的情态蕴含着隽永的意境,表现出独特的趣味和虚静之美。

除了这种写生小品画风格的缂丝设计作品之外,还有很多设计作品在篇幅上更大,色彩更为多样、色调过渡更为自然,表现场景更加完整,画面更为活泼生动,也代表着宋朝缂丝作品图案设计巧妙,制作工巧,可谓巧夺天工。其中要数南宋朱克柔的《莲塘乳鸭图》(见表2),他的缂丝作品技法要求极高,在缂丝传世作品中独树一帜,被后世赞为“朱缂”。图中双鸭浮游在萍草间,乳鸭相随,白鹭立于岸芷,彼岸立太湖石,周围白莲、红蕖、慈姑、萱草环绕,色彩秀丽,生趣盎然,植物的筋脉,纹理质感写实逼真,场景选取巧妙。

表2. 莲塘乳鸭图

图案设计内容不但丰富且布置合乎庭院自然真实布景:其一,植物都为水生或沼生,喜温暖潮湿环境,而且莲塘和坡地上的植物都属于观赏性的花卉,有荷花(红蕖)、白莲(白蕖)、木芙蓉(芙蓉)、萱草、慈菇、石竹、白百合、芦苇(蒹葭)、玉簪等,应为人工造景;其二,水禽蜓黾也是池塘湖泊常见,有绿头鸭公母一对、乳鸭一对、白鹭一对、燕子一只、翠鸟一只;另有红蜻蜓一只、水黾一对;这幅缂丝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成偶性。作品中的禽鸟和花卉或并蒂或结子,数目都是成双成对(因作品推测被裁剪过,靠上的翠鸟、燕子和蜻蜓与靠右的白莲为独),因此根据此作品可测,所有物体都成双成对,象征团圆美满、夫妻和睦,多子多福的吉瑞祥意。

“满池娇”图案设计自成一景的题材在缂丝作品中甚为多见,这些画面充实、富有变化、极具观赏性的作品侧面反映出宋代缂丝与宋代院体花鸟画巧妙的结合,这不仅是“格物致知”的理学思想在宋朝设计作品中的有力呈现,作品中不同元素巧妙的设计组合更体现出古人对于未来生活美好的祝福与企盼。

3.2. 自由单独的装饰题材

从新石器时代到隋唐,单独纹样的设计构成多以严正的对称形式出现在建筑、织品、彩画等方面,自宋代以来,单独纹样的设计多呈现出非对称式,以花卉枝叶为多,在织物本身的造型内,以适合纹样装饰,用概括简略的线条表达突出主题纹样的寓意。宋代织锦图案设计中多将栖水的禽鸟与荷花荷叶相结合的元素局部装饰,单独构成自由的纹样形式,使得装饰画面充盈。南宋福建黄昇墓出土的丝织品中不乏“满池娇”纹样,刺绣莲花鸳鸯纹香囊(见表3)所绣莲池小景,莲叶翻卷,简单灵动。

表3. 刺绣莲花鸳鸯纹香囊

南宋福建黄昇出土的丝织品详尽的代表着宋朝命妇阶级的审美特征,工序复杂,材质工艺昂贵,“满池娇”莲花、荷叶以正视的角度绣制,形态生动,栩栩如生,香囊上下两片敷以不同的图案设计,对比协调,雍容华贵,反映出宋朝上层阶级极致优雅的审美。

在山西出土的南宋罗秀抹胸(见表4),以长方形的抹胸为装饰基准,在矩形轮廓中描绘了水波涤荡的荷塘小景,内部图案设计以适合纹样构成,上下左右呈现出平衡的效果。“满池娇”元素,荷花、荷叶、以抽象的线描形式的绣法以直角形状围绕在抹胸的左下,形成均衡的适合纹样装饰,下方的天鹅游弋在池塘中,相互顾盼,怡然自得,中间以莲瓣为座的观音菩萨,手持拂柳,泰然安详,三片祥云普济大地,整幅画面安宁祥和,由景可知“满池娇”与天鹅的组合与“观音菩萨”融合的元素在南宋民间代表着普济祥世、安定祥和、夫妻琴瑟之好的吉祥寓意。

表4. 罗绣抹胸

3.3. 满池设色的花鸟题材

表5. 缂丝紫鸾鹊谱图

北宋时期书画发展兴盛,带动了装裱缂丝作品的发展,宋代宫廷将最珍贵的书画作品用缂丝装裱,称为“包首”。带有“满池娇”元素的缂丝作品在宋朝不胜枚举。紫鸾雀谱图(见表5)是北宋时期流行的缂丝纹样,与莲花、莲叶组成的“满池娇”图案设计,显示出唐朝风行的团窠图案到北宋写实风格的融合,既有浓烈的装饰意味,又充满浓厚的吉祥寓意。

《存素堂丝绣录》 中有对此宋代名品“紫地鸾鹊谱缂丝”的记载:“紫色地,五彩织……括文鸡章,惟禽九品:一为文鸾,二为仙鹤,三为锦鸡,四为孔雀,五为鸿雁,六为白鹇似鹊,七为鹭鹚,八为激鶇,九为黄鹂形似练雀。和鸣飞翔,其数皆偶。” [6] 作品表现了文莺、鸾鹊、鹭鸶、鸳鸯等珍禽异鸟在花间穿梭翱翔的景象,莲荷起伏连绵,枝叶相互连结,图案设计每组由五排横织的花鸟组成,禽鸟花卉交相辉映,以五种不同的鸟类构成的单元纹样交错排布,在第二次循环时运用颜色相近,明度相异缂丝,以浓淡的变化,缂织出各种晕间的效果。

3.4. 花叶交融的写生题材

宋朝的主要纹饰有写生花、八达锦纹、球路锦纹等。写生花是宋朝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设计纹样之一 [7] 。写生花,亦称“散搭花”,宋时也称“生色花”,在唐朝织物上已有应用,较为简略规矩。至北宋中期,构成已相当完美,形象写实生动,组合自由活泼。既具有自然形象特征的基本特征,又有简洁优美的装饰特点,不仅便于工艺制作,而且符合使用要求。《中国古代服装史》中提到“生色折枝花的时尚,开始突破了唐代对称图案的呆板”。这种写实风格设计图案的出现,代表着中国传统图案设计的进步。“满池娇”图案设计在生色花纹样中的应用不可胜数,福建南宋黄昇墓出土的装饰服装领抹、对襟及缘饰的花边有大量的“满池娇”写生花设计题材的花边(见表6)。

表6. 福建黄昇墓出土服饰花边 [7]

黄昇墓出土的“满池娇”写生花设计纹样的造型表现是宋人基于对自然植物外形的精炼,是对纹样装饰取舍深刻的思量,呈现出独属于宋代的表现手法与时代性的审美追求,“满池娇”写生花纹样设计的造型表现形式可分以下三类:1) 散点自由式:散点式构图的特点在于“散”,将景物自然、有机的安排在画面中,自由的同时又有内在的联系,杂而不乱,如表6中的1#自上而下的荷叶、水草、游鱼、鹭鸶、假山,虽然以“散”的方式排布在一个画面中,但所有的物都是以“池”为基准的,都具备依水而生的特性。整幅纹样疏密有致,动感十足。2) 接续均衡式:接续式构图的特点在于线条之间接连不断,物体大小均衡,线条粗细一致。如表6中2#、5#纹样中的植物大小均衡,比例与实物相差无多,这种均衡的构图给人生动活泼,相得益彰的视觉感受。这一均衡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画面的秩序性,这也代表着“理”在宋人日常生活中的体现。3) 剪影简约式:用剪影的方式体现“满池娇”元素,独具特色,剪影能过够直观的从简练的线条看出植物的品类如表6中3#、4#,莲花元素用简练的黑色剪影表现,与荷叶、慈姑等水生植物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呈现效果个性、抽象唯美、极具张力。

4. 宋朝“满池娇”图案设计的文化意蕴

4.1. 吉祥意蕴

在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市井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环境之下,宗教文化在集民间贸易和娱乐为一体的庙会中款款揭下神秘面纱,呈现出世俗化的倾向 [8] 。宋代民众将传统宗教意象与民俗吉祥寓意相结合的“满池娇”图案设计运用在生活器物及日常用品中。随着佛教文化的传播,早在初唐时期的壁画中,“满池娇”中的水禽与飞鸟巡游莲池的景象便是七宝池(佛教中往生净土的人在此池莲花中化生)的组成部分 [9] 。以荷花、荷叶、百鸟构成的满池娇纹样便具备了往生极乐、澄澈污浊的美好寓意。

在山西出土的罗秀抹胸(见图4),以素罗作地,下方绣以“满池娇”,双鹅相互顾盼,池中一妇人坐于莲花瓣上,手持拂柳安详地在水中荡漾,天上祥云、仙鹤、彩蝶环绕,由此景可知,此妇人是普降甘露、救苦济世的观音菩萨。“莲”谐音同“连”寓意连生贵子,鹅,颈长身丰,似如意,有辟邪、祥和安宁之意,此纹样表达平民大众祈求盼望人丁兴旺,平安喜乐的愿景。

Figure 4. Embroidery the chest, Southern Song Dynasty

图4. 南宋罗秀抹胸

4.2. 义理精神

宋代推崇的程朱理学使这个时代呈现“静弱而不雄强,向内敛而不向外扩发,喜深微而不喜广阔” [10] 的特点,“理”成为超越物象与规律的“形”的桎梏,变为人的精神。在宋朝缂丝作品“满池娇”图案设计的表现中我们不难看出“格物”、“穷其理”在其中的表现:遵循自然,题材选自自然元素,遵循植物生长的自然态势,动物与植物和谐共生的画面表现。表现手法精细入微,宋代刺绣,素以精细生动著称。明代项元汴《蕉窗九录》:“宋之闺秀画……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采夺目,而丰神宛然。”南宋“满池娇”图案设计缂丝精品《莲塘乳鸭图》(见图3)、《翠羽秋荷图》(见图5),缂绣惟妙惟肖,技艺超群,达到了缂绘难辨的境界,传达着朴质真实的自然之理,展现出宋代审美风格之貌。

Figure 5. Green feather bird and autumn lotus painting

图5. 翠羽秋荷图

5. 总结

“满池娇”图案设计来源于中国传统花鸟画尤其是宋代院体花鸟画中的自然之物,展现出意境甚雅,生趣盎然的池塘小景图案设计。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宋代出土织绣品、遗址中的“满池娇”图案设计,发现其题材组合形式多样,表现形式自然写实,构图布局规律有范、细究其吉祥寓意质朴格律,别具理趣。

流行于贵族与市民阶级的“满池娇”图案设计,打破了固有的阶级差异,表达着宋人对人生在世美好生活的希冀与企盼。对“满池娇”图案设计进行剖析与研考,有助于更加深入理解宋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意义深远。

元代时期,“满池娇”纹样成为元代青花瓷器上的装饰模板,成为最为流行的装饰图案设计之一,深受贵族阶层的喜爱,笔者在研究时发现,关于“满池娇”图案设计的研究,自宋朝以后各有千秋,今后会从不同朝代的“满池娇”图案设计之异同出发做深入的研究。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9YJC760131),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9NDJC237YB),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课题(22YJRC03ZD-2YB)。

注释

图1来源:网页引用,https://mp.weixin.qq.com/s/pw1LnGJz4GanK5yVdvOFCA

图2来源:笔者自摄

图3来源:上海博物馆

表1来源: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馆

表格来源:笔者自绘

表2来源: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表格来源:笔者自绘

表3来源:图片来源:福建博物馆

表格来源:笔者自绘

表4来源:图片来源:网络http://xhslink.com/KGIjSt

表格来源:笔者自绘

表5来源:图片来源:辽宁博物馆

表格来源:笔者自绘

表6来源:图片来源:福建省博物馆编. 福州南宋黄升墓[M].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2.03.

图4来源:网络http://xhslink.com/KGIjSt

图5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馆

文章引用

岳粟娅,须秋洁. 宋朝满池娇图案设计的艺术特征与文化意蕴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Pattern Design of Man Chi Jiao in the Song Dynasty[J]. 设计, 2023, 08(04): 2476-2486.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3.84300

参考文献

  1. 1. 孙弋, 张毅. 宋代“满池娇”纹样的起源及流变[J]. 丝绸, 2020, 57(11): 87-93.

  2. 2. 曹超婵, 伍海环. 从绘画到商品: 南宋服饰中的满池娇纹样[J]. 装饰, 2021(10): 142-143. https://doi.org/10.16272/j.cnki.cn11-1392/j.2021.10.027

  3. 3. (宋)吴自牧. 梦粱录[M]. 南昌: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18.

  4. 4. 周笃文, 马兴荣. 全宋词评注(第1卷) [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2011: 6.

  5. 5. 北宋官方政府. 宣和画谱[M]. 俞剑华, 标点注释.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 11.

  6. 6. 朱启钤. 存素堂丝绣录(第1辑2卷) [M]. 存素堂, 1928.

  7. 7. 福建省博物馆编. 福州南宋黄升墓[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2: 3.

  8. 8. 张晓霞. 中国古代植物装饰纹样发展源流[D]: [博士学位论文]. 苏州: 苏州大学, 2006.

  9. 9. 缪钺. 缪钺全集: 第2卷[M].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

  10. 10. 王闻. 唐宋花卉装饰纹样的差别[J]. 国外丝绸, 2006, 21(1): 36-3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