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2  No. 04 ( 2022 ), Article ID: 50750 , 7 pages
10.12677/AP.2022.124168

区域刻板印象研究述评

陈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收稿日期:2022年3月23日;录用日期:2022年4月20日;发布日期:2022年4月26日

摘要

区域刻板印象是对依据区域划分的人类群体所形成的知识、观念或预期。本文详细介绍了在区域刻板印象研究中最多采用的两种内隐测量方法: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刻板解释偏差(SEB)测验。并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存在性、准确性、稳定性、归因方式和形成原因这五个方面进行了整理与归纳。最后,从IAT与SEB在区域刻板印象研究中的适用性与测量侧重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同时探讨了区域刻板印象与心理地理区域的关系,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刻板印象,区域刻板印象,IAT,SEB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Regional Stereotype Research

Qi Chen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Received: Mar. 23rd, 2022; accepted: Apr. 20th, 2022; published: Apr. 26th, 2022

ABSTRACT

Regional stereotypes are the knowledge, concepts, or expectations formed about human groups based on geographic divisions.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two most applied measurement methods used in the study of regional stereotypes: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 and the 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 (SEB) test.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refined and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empirical research results from five aspects: existence, accuracy, stability, attribution methods, and causes of formations. Finall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applicability and the differences in measurement emphasis between IAT and SEB in the study of regional stereotypes. Meanwhi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stereotypes and psycho-geographical regions was discusse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were proposed.

Keywords:Stereotypes, Regional Stereotypes, IAT, SEB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社会认知领域,刻板印象(Stereotypes)被定义为社会对某类群体的特征所做的归纳、概括的综合(Hilton & Von Hippel, 1996)。由此衍生了种族刻板印象(Lee & Fiske, 2006)、性别刻板印象(贺腾飞,2007)、自我刻板印象、他人刻板印象、职业刻板印象(胡志海,梁宁建,徐维东,2004)、元刻板印象(Frey & Tropp, 2006)等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不同区域间人口流动性增强、不同文化加速碰撞交融,区域刻板印象作为刻板印象的一个分支,逐渐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Hamilton和Trolier (1986)提出,区域刻板印象是对依据区域划分的人类群体所形成的知识、观念或预期。同时,区域刻板印象的形成以自然、人文环境为基础,以区域文化差异为中介,它的形成是心理、社会和个体因素的共同作用(付红珍,2010)。

作为刻板印象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区域刻板印象主要强调以地理行政区域来划分不同区域的群体。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针对区域刻板印象进行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处于不同经济、文化下的群体差异,增强区域间群体团结,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通过对不同区域间群体的刻板印象进行存在性及准确性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区域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是如何对区域内群体产生影响的,这也为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及发展提供了依据与新视野(张海钟等,2012)。

本文首先介绍区域刻板印象的研究中两类使用最多、最受认可的内隐测量方法。其次,从存在性、准确性、稳定性、归因及形成原因五个方面对区域刻板印象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最后,对区域刻板印象研究现状的不足进行讨论,对不同研究方法的局限及适用范围进行对比和分析,讨论并展望今后应用研究的发展趋势。

2. 区域刻板印象的内隐测量方法

对于刻板印象的测量,存在两个发展时期。第一个时期为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这个时期多采用直接测量法对刻板印象的存在性等特点进行测量,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自由反应法/自由联想法、Katz-Barly法、Gadener法/等级评估法、Btigham法。第二个发展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内隐记忆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间接测量法被引入内隐刻板印象的测量中,主要有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刻板解释偏差(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 SEB)、加工分离程序(刘素珍,杨治良,龚佃祥,赵华,1998)、投射测验。由于区域刻板印象受到不同文化、不同区域内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变量影响的因素,同时受限于测量方法的局限性以及被试的表达水平差异,采用直接测量法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测量。因此对于区域刻板印象的测量多采用间接测量法进行,其中最多使用的两类方法为:内隐联想测验(IAT)及其变式、刻板解释偏差(SEB)测验。

2.1. 内隐联想测验(IAT)及其变式

内隐联想测验(IAT)最早是由Greenwald提出,这是一种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测量概念词和类属词之间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从而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评估的方法(Greenwald, McGhee, & Schwartz, 1998)。内隐联想测验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而提出的方法,该模型认为信息被储存于按照语义关系分层组织起来的神经网络节点上。因此,当两个概念联系紧密时,概念节点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近,人们对样例做出相同反应更为容易,且被试的反应时也更短;反之,当两个概念联系不紧密甚至存在冲突时,概念节点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对它们的样例做出相同反应则较为困难,且存在更长的反应时(侯珂,邹泓,张秋凌,2004)。因此,内隐联想测验中的分类任务包含了“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两类,并利用这两类任务平均反应时之差作为内隐联想测验的测量指标,以此来间接反映被试内隐认知中对客体的相对态度。

由于IAT适用于相互竞争类别概念的比较,对结果的推断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些变式,如GNAT (GO/NO-GO Association Task)测验(Nosek & Banaji, 2001)。GNAT测验作为对IAT测验的补充,同样考察了目标类别和属性概念之间的连接强度,但它弥补了IAT测验中不能对单一对象做出评价的限制。GNAT测验仍然保留了IAT测验中的两个关键任务,同时也吸收了信号检测论的思想,在保留以反应时为指标的同时,纳入错误率以考察个体执行心理任务时的分辨能力。以信号检测论中包含的两个指标似然比β和辨别力指数d'来评价个体记忆中类别与不同属性间的联结程度(梁宁建,吴明证,高旭成,2003)。在一项使用GNAT测验对区域刻板印象所进行的研究中,研究者采用2 (区域来源) * 4 (目标属性词类型)实验设计比较了广佛–潮汕大学生群体间的区域刻板印象差异(翟春艳,黄丽萍,2015)。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刻板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客观存在,且表现出内群体效应。

2.2. 刻板解释偏差(SEB)测验

刻板解释偏差(SEB)是指当个体处于与其刻板印象不一致的情景中时,做出的使不一致得到合理化的归因行为(Hastie, 1984; Sekaquaptewa, Espinoza, Thompson, Vargas, & Hippel, 2003)。刻板解释偏差的测量问卷通常包含25个填空句子,它们通常在前半句呈现事件的结果,而后半句则需被试根据前半句所描述的事件对结果进行归因。在这25个句子中,有16句是与刻板印象研究主题相关的句子,称为SEB项目。这16句SEB项目需要同时包含与刻板印象主题相关的两类相对社会群体以及与刻板印象一致和不一致的积极或消极行为,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反映现实情况。最终,研究者通过计算SEB项目中所提出的与刻板印象一致与不一致解释的差值以及确定解释本身的性质来计算出SEB值。刻板解释偏差(SEB)测验有别于内隐联想(IAT)测验以反应时作为切入点,而将归因结果作为重要对象加以分析,表现出它能结合情景,能激发人的内隐态度的特点(俞海运,梁宁建,2005)。

3. 区域刻板印象的研究现状

总体而言,国内外关于区域刻板印象的研究基本能够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概括:存在性、准确性、稳定性、归因方式和形成原因。

多项国内外关于区域刻板印象的存在性研究表明(翟春艳,黄丽萍,2015;张海钟,姜永志,2010a,2010b;谢永稳,2012;连淑芳,2005;Hehman, Ofosu, & Calanchini, 2021),区域刻板印象普遍存在且无性别、年龄、文化差异。区域刻板印象现象,不仅在我国南北方均能观测到,欧洲、美洲国家之间同样存在。说明区域刻板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区域刻板印象的研究最早始于1991年,Gilbert和Hixon (1991)使用词干补笔任务研究了接触了亚洲女性后的个体,更加倾向于对带着亚洲人的刻板印象填空(如:polite礼貌;而非:police警察)。此后区域刻板印象这一新的研究方向便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区域刻板印象的准确性研究,是指区域刻板印象中所包含的用于描述区域群体人格品质的内容与区域群体所拥有的真实品质之间的准确性关系。大量的研究结果指出(Realo et al., 2009),区域刻板印象与区域内群体的真实品质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在一项针对区域刻板印象准确性的研究中,Terracciano等人(2005)对49个国家被试采用自我报告法所收集人格特征与其人格刻板印象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国家间刻板印象与真实人格品质存在对应关系。在Hrebícková等人针对区域刻板印象准确性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中(Graf & Hrebícková, 2011; Hrebícková, 2013; Hrebícková & Graf, 2014),测量了中欧国家间区域刻板印象与其国家的典型人格特征之间的准确性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国家内部的刻板印象还是外部的刻板印象,都与居住在国家中人民的真实人格特征不相符合。

区域刻板印象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内隐还是外显区域刻板印象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简单的、有限的观点采择难以对其进行改变,其受到反刻板印象策略、社会背景线索及情绪体验影响,使用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能够减弱或逆转消极的内隐刻板印象(邹庆宇,2006)。同样,在Hrebícková等人的研究中,对捷克共和国不同年龄段群体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刻板印象的存在性在时间上是稳定的(Hrebícková & Graf, 2016)。值得注意的是,Schaller和Abeysinghe (2006)关于区域刻板印象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区域划分可变性的规律,当研究者将僧加罗人置于不同的区域群体中时,结果发现,当僧加罗人在数量上占优势时,他们倾向于更加宽容的看待外群体。

对区域刻板印象的归因方式的研究指出,不同区域刻板印象的归因由于区域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本地被试多表现出基本归因偏向的特点。从归因的性质来说,当行为结果与刻板印象相一致时,人们更多的归因于内部因素;反之,当行为结果与刻板印象不一致时,人们更多的归因于外部因素(谢永稳,2012)。区域刻板印象无论是从内隐还是外显态度都被证实存在内–外群体效应,其中优势群体的归因存在内群体偏爱,弱势群体的归因存在外群体偏爱(连淑芳,2005)。内–外群体效应将所属群体与无关群体进行划分,是社会归类过程的基础,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群际冲突和行为。

从区域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张海钟等人的研究指出,区域刻板印象的形成可能与区域文化心理有关(张海钟等,2012;张海钟,姜永志,2010a,2010b):由于地理/行政区划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和经济形态不同,从而导致了区域间文化的异质性,导致区域间群体在气质、思维方式、人格特质上都有差异。并且由于区域间文化的差异,进而导致了区域心理的不同;同时,区域文化差异也是导致区域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姜永志和张海钟的研究同样指出,由于不同地理/行政区域中自然、文化和经济的差异,使得处于不同区域内的个体在不断适应与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特征,不同文化心理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又会形成特定的区域文化性格,这种区域文化性格可能是真正导致区域刻板印象的原因(姜永志,张海钟,2009)。因此,可以认为区域刻板印象的产生是自然环境也是文化的产物,有心理、社会,和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付红珍,2010)。同样的区域刻板印象会受到地区经济的影响,不同地区对特定区域所形成的不同刻板印象也会受到彼此间地理关系的影响(Hrebícková, 2013)。

4. 区域刻板印象的测量与边界

4.1. 关于IAT与SEB方法的对比

在区域刻板印象的研究中,较少采用直接测量法进行研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早期的直接测量法采用直接报告的方式进行测量容易导致测量范围受限,改良的直接测量法又相对繁琐。更是因为采用直接测量法对区域刻板印象进行测量,无法确定其测量的准确性(Ashton, 2007)。因此已有研究采用IAT以及SEB方法对区域刻板印象进行测量。在连淑芳的研究中,使用了IAT纸笔测验版验证了测量区域刻板印象和内–外群体偏爱时的有效性(连淑芳,2005)。结果显示,IAT纸笔测验不仅可行、能达到实验目的,而且具有高效、经济、方便和实用的优点。不过,杨志良和邹庆宇使用IAT和SEB对区域刻板印象进行比较研究时发现:由于IAT难以确定被试对某个特定靶概念的绝对内隐评价,因此相对于IAT,SEB可能更适合于内隐区域刻板印象的研究(杨治良,邹庆宇,2007)。这一观点得到了后来研究的证实,一项针对SEB的研究表明,相对于IAT以反应时作为指标,SEB方法以归因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更能结合情景、激发人的内隐态度,使用SEB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对刻板印象影响下的相关行为具有良好的预测性(俞海运,梁宁建,2005;邹庆宇,姜月,2006)。

这些研究结果似乎表明IAT与SEB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内隐刻板印象进行测量,由于SEB方法以归因作为指标,具有更高的结合情景后的生态效度以及更显著的预测能力。同时,类似IAT方法的以反应时为指标的内隐测验在内隐社会认知、内隐记忆中的大量使用,提示两种方法针对不同的研究主题具有不同的适用性。对区域刻板印象的这类涉及自然历史变迁、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变量和来说,SEB作为一种以归因为指标,涉及了心理认知过程的方法,相比IAT仅仅以反应时为指标,自然能够更加深入的研究区域刻板印象的形成及原因。但在当前研究中,IAT依然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广为使用,似乎说明IAT与SEB测量的是区域刻板印象的不同方面,IAT更加偏向测量概念之间无意识的联系,而SEB更加偏向测量具体变量的心理认知过程。考虑区域刻板印象概念中对区域中群体的研究,具有更多文化、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加需要对其内部心理认知过程进行研究,因此以归因为指标的SEB方法确实能够更为准确的研究。未来的研究中,结合将SEB和IAT的测验结果相结合,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2. 区域刻板印象的地理区域与心理地理区域

当我们研究区域刻板印象时,是以一个具有明确边界的区域(例如:四川省、重庆市)来确定区域中群体的。当我们觉知处于两个不同区域、边界相邻的群体时,能够感到刻板印象带来的影响(例如,我们会觉得北京市和河北省的人之间会有差异,即便是那些处于北京与河北共同边界上的人)。但事实上,相邻区域间地形地貌及其所居住群体间文化性格的变化是平缓的,并非在区域边界剧烈变化、具有明确区分的。这似乎暗示区域刻板印象的最初形成,是以某个区域核心的文化、环境特点为“原型”来形成对该地区群体的最初印象;同时,这种“原型”概念又以其所在区域为中心,形成由中心向四周发散、影响逐渐减小的区域刻板印象区域。这种原始区域刻板印象可能包含了多个区域(例如,沿海地区包含了北京、厦门、福建等),这些区域之间刻板印象受到了所在地区经济水平、媒体传播等多种印象因素影响,从而开始产生边界差异,最终形成了区域刻板印象。正如上所处说,区域刻板印象的形成是由自然环境、文化风俗的引起,受经济水平、媒体宣传的从而产生差异,但区域刻板印象所提供的地理分区无法准确地纳入边界群体,因此区域刻板印象并非是一个准确的分区,而是一个心理地理分区。这种心理地理分区对某个区域群体的划分与单纯的地理分区并不是重合的,因而区域刻板印象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对具有误差的心理地理区域中人群的刻板印象。

5. 展望

区域刻板印象是一个较早提出,但是研究较少的新方向。目前国外对于区域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是以国家区域或是以不同人种所在的大致区域中为划分,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确定区域刻板印象存在性、准确性方面。对于区域刻板印象的归因方式和形成原因的研究涉及较少。相比之下,国内关于区域刻板印象的研究,涵盖的研究方向较为全面,但是依然存在研究较少、难以深入的问题。近年随着不同区域间人口流动、文化碰撞的加剧,区域间相关问题更为突出。区域刻板印象的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还是一个十分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未来要注重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以及更多应用研究的开展。在研究方法上,对区域刻板印象的研究可尝试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来探明心理与神经机制;或尝试采用社会学的方法,以探明历史文化变迁对区域刻板印象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在应用研究方面,能够尝试在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大规模区域刻板印象的现状调查,以探明国内区域刻板印象的现状及特点,帮助形成一套能够促进不同区域人民交往、经济交流、文化融合的有益模式。

6. 总结

本文就区域刻板印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描述,详细介绍了区域刻板印象研究中最常使用的两种内隐测验方法:IAT方法和SEB方法。现有的研究表明,在区域刻板印象的研究中,选用以归因作为指标的SEB方法会比以反应时为指标的IAT方法更为适合,具有更高的生态效度。本文从存在性、准确性、可变性/稳定性、归因方式和形成原因五个方面对已有实证研究成果做了提炼和总结。当前对区域刻板印象的研究表明,区域刻板印象确实存在,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它是基于区域文化、经济等因素形成的,对某一区域群体的不准确描述。

文章引用

陈 琪. 区域刻板印象研究述评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Regional Stereotype Research[J]. 心理学进展, 2022, 12(04): 1410-1416. https://doi.org/10.12677/AP.2022.124168

参考文献

  1. 1. 付红珍(2010). 区域文化与区域刻板印象的心理学研究范式. 社会心理科学, 25(5), 13-17.

  2. 2. 贺腾飞(2007). 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研究综述.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1(3), 99-101.

  3. 3. 侯珂, 邹泓, 张秋凌(2004). 内隐联想测验: 信度、效度及原理. 心理科学进展, 12(2), 223-230.

  4. 4. 胡志海, 梁宁建, 徐维东(2004). 职业刻板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心理科学, 27(3), 628-631.

  5. 5. 姜永志, 张海钟(2009). 中国区域性格刻板印象跨文化研究刍议. 社科纵横, 24(10), 157-160.

  6. 6. 连淑芳(2005). 内-外群体偏爱的内隐效应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28(1), 93-95.

  7. 7. 梁宁建, 吴明证, 高旭成(2003). 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 心理科学, 26(2), 208-211.

  8. 8. 刘素珍, 杨治良, 龚佃祥, 赵华(1998). 刻板印象; 是否可以再分离? 心理学报, 30(3), 269-273.

  9. 9. 谢永稳(2012). 对大学生群体地域刻板印象的SEB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 27(4), 50-54.

  10. 10. 杨治良, 邹庆宇(2007). 内隐地域刻板印象的IAT和SEB比较研究. 心理科学, 30(6), 1314-1320.

  11. 11. 俞海运, 梁宁建(2005). 刻板解释偏差测量. 心理科学, 28(1), 42-44.

  12. 12. 翟春艳, 黄丽萍(2015). 广佛-潮汕大学生地域刻板印象研究.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4(4), 362-366.

  13. 13. 张海钟, 姜永志(2010a) 区域刻板印象的激活实验研究. 心理学探新, 30(6), 81-85.

  14. 14. 张海钟, 姜永志(2010b). 区域刻板印象的心理学实证研究——以甘肃和内蒙古原著居民为研究对象. 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9(3), 107-111.

  15. 15. 张海钟, 姜永志, 赵文进, 安桂花, 张小龙, 胡志军, 张万里(2012). 中国区域跨文化心理学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8), 1229-1236.

  16. 16. 邹庆宇(2006). 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17. 17. 邹庆宇, 姜月(2006). 内隐刻板印象研究方法进展. 心理科学, 29(2), 505-507.

  18. 18. Ashton, M. C. (2007). Self-Reports and Stereotypes: A Comment on McCrae et al.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Published for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21, 983-986. https://doi.org/10.1002/per.650

  19. 19. Frey, F. E., &Tropp, L. R. (2006). Being Seen as Individuals versus as Group Members: Extending Research on Metaperception to Intergroup Context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0, 265-280. https://doi.org/10.1207/s15327957pspr1003_5

  20. 20. Gilbert, D. T., & Hixon, J. G. (1991). The Trouble of Thinking: Acti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tereotypic Belief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509.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60.4.509

  21. 21. Graf, S., & Hrebícková, M. (2011). Accuracy of Slovak National Stereotypes: Result of Judgment or Intuition. Studia Psychologica, 53, 201-213.

  22. 22. Greenwald, A. G., McGhee, D. E., & Schwartz, J. L. (1998).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 1464.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4.6.1464

  23. 23. Hamilton, D. L., & Trolier, T. K. (1986). 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ing: An Overview of the Cognitive Approach. In D. L. Hamilton (Ed.), Cognitive Processes in Stereotyping and Intergroup Behavior (pp. 1-35). Erlbaum.

  24. 24. Hastie, R. (1984). Causes and Effects of Causal Attribu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 44-45.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46.1.44

  25. 25. Hehman, E., Ofosu, E. K., & Calanchini, J. (2021). Using Environmental Features to Maximize Prediction of Regional Intergroup Bia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12, 156-164. https://doi.org/10.1177/1948550620909775

  26. 26. Hilton, J. L., & Von Hippel, W. (1996). Stereotyp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7, 237-271.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47.1.237

  27. 27. Hrebícková, M. (2013). Accuracy of Regional Stereotypes and Mechanisms of Their Formation. Ceskoslovenska Psychologie, 57, 230.

  28. 28. Hrebícková, M., & Graf, S. (2014). Accuracy of National Stereotypes in Central Europe: Outgroups Are Not Better than Ingroup in Considering Personality Traits of Real People.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8, 60-72. https://doi.org/10.1002/per.1904

  29. 29. Hrebícková, M., & Graf, S. (2016). Agreement and Accuracy of National Stereotypes in Five Central European Countries. In C. Fields (Ed.), 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ing: Misperceptions, Perspectives and Role of Social Media (pp. 117-132).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30. 30. Lee, T. L., & Fiske, S. T. (2006). Not an Outgroup, Not Yet an Ingroup: Immigrants in the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0, 751-768. https://doi.org/10.1016/j.ijintrel.2006.06.005

  31. 31. Nosek, B. A., & Banaji, M. R. (2001). The Go/No-Go Association Task. Social Cognition, 19, 625-666. https://doi.org/10.1521/soco.19.6.625.20886

  32. 32. Realo, A., Allik, J., Lönnqvist, J. E., Verkasalo, M., Kwiatkowska, A., Kööts, L., Renge, V. et al. (2009). Mechanisms of the National Character Stereotype: How People in Six Neighbouring Countries of Russia Describe Themselves and the Typical Russian.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3, 229-249. https://doi.org/10.1002/per.719

  33. 33. Schaller, M., & Abeysinghe, A. N. D. (2006). Geographical Frame of Reference and Dangerous Intergroup Attitudes: A Double-Minority Study in Sri Lanka. Political Psychology, 27, 615-631. https://doi.org/10.1111/j.1467-9221.2006.00521.x

  34. 34. Sekaquaptewa, D., Espinoza, P., Thompson, M., Vargas, P., & von Hippel, W. (2003). Stereotypic Explanatory Bias: Implicit Stereotyping as a Predictor of Discrimin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9, 75-82. https://doi.org/10.1016/S0022-1031(02)00512-7

  35. 35. Terracciano, A., Abdel-Khalek, A. M., Adam, N., Adamovová, L., Ahn, C. K., Ahn, H. N., McCrae, R. R. et al. (2005). National Character Does Not Reflect Mean Personality Trait Levels in 49 Cultures. Science, 310, 96-100.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11719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