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1  No. 11 ( 2022 ), Article ID: 58274 , 6 pages
10.12677/ASS.2022.1111670

基于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流动儿童 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彭童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

收稿日期:2022年10月9日;录用日期:2022年11月16日;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4日

摘要

不断的流动,给流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他们必须面对的挑战。文章试图基于多元文化视角探讨我国目前流动儿童服务存在的困境和原因,在多元文化视角下,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应该秉持何种价值观,并在此理论层面中分析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介入模式。文章最后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工作者对流动儿童服务缺乏一定的文化敏感性,难以察觉到流动儿童在城市中存在的文化权力不对等。文章存在一定的不足,尽管倡导从多元文化角度倡导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协助流动儿童困境的解决,现实中社会工作者却难以触及到社会结构方面的内容,改变社会结构任重道远。

关键词

流动儿童,多元文化主义,社会工作,增强权能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Services for Migrant Children Based on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Tong Pe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Received: Oct. 9th, 2022; accepted: Nov. 16th, 2022; published: Nov. 24th, 2022

ABSTRACT

The constant mobility has brought challenges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igrant children that they must fac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dilemmas and causes of the current services for migrant children in China based on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what values should be upheld in social work with migrant children under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to analyze the intervention model of social work services under this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in this theoretical level.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in the current social environment, social workers lack a certain degree of cultural sensitivity to migrant children’s services and find it difficult to perceive the cultural power imbalance that exists among migrant children in the city. This paper has certain shortcomings; although it advocates for a change in social structure from a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to help solve the plight of migrant children, in reality, social workers have difficulty in reaching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to change the social structure.

Keywords:Migrant Children, Multiculturalism, Social Work, Empowerment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开始流入城市。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我国流动人口总量相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幅增长,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达到14.11亿人,其中流动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16.0%,流动人口从2010年2.21亿人增加至2020年的3.75亿人 [1]。流动人口的不断攀升对社会造成的各方面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如何促使流动人口尽快与流入地相融合,并且协调流动中出现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许多研究认为不断地流动给这些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挑战。本文试图基于多元文化视角探讨目前我国流动儿童服务所面临的困境,分析导致其困境的成因,在多元文化视角下,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应该秉持何种价值观,并在此理论层面中分析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服务介入模式。

2. 流动儿童的服务现状

当前我国的流动人口接近四亿,并且由于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明显的城乡二分,所以流动人口只会不断上涨而不会下降。庞大又特殊的社会群体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也成为社会工作发挥专业优势,提供专业服务的重要领域。

2.1. 服务理论和视角方面

从服务理论和视角来看,为流动儿童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视角包括有家庭抗逆力在内的抗逆力视角,使用了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来探讨流动儿童城市融入 [2],以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分析流动儿童的情绪,以影像发声视角创新流动儿童参与社区治理,以跨文化社会工作视角重构流动儿童服务模式等 [3]。国外学者Sime,Daniela和Rachael Fox借鉴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概念,研究了移民儿童在移民后获得服务的情况 [4]。

2.2. 服务内容方面

从服务内容来看,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主要围绕儿童生长发育方面、教育方面、家庭方面、人际交往方面等开展服务。陈玉凤和伍正熙研究流动儿童的营养状况及营养方面,为提高流动儿童营养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5]。包福存提倡关注流动农民工学龄前子女的教育,关注流动农名工子女的学校教育和社会融合教育,为流动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养成教育和融合教育提供社会工作方面的支持 [6],此外,他还呼吁推动“一校一社工”制度。崔学华认为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是有必要的,并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围绕宏观层面如政府和社会,中观层面如学校和社区,微观层面如家庭和个体几个支持性主体,提出就流动儿童融入城市和其中的教育,需要构建和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实现目标 [7]。汪永涛、陈杭、富晓星等人从教育权力 [8]、返乡或留城 [9] 探讨流动儿童教育存在的困境。国外学者Sidsel Boldermo和Elin Eriksen Ødegaard提倡从整合视角下,看待流动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10]。

从上述文献来看,我国现有的对流动儿童服务的重点偏重在儿童本身,尽管有些研究会延展到流动儿童家庭、流动儿童的社区及学校,但是可以看到当前流动儿童服务在宏观系统的分析及研究不足,涉及到社会文化环境背景、权力关系、阶级不平等方面议题的讨论也较少。当然,其中也有许多学者关注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在讨论社会融入之前,我们需明晰讨论的原因。九十年代不断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夺走了大批属于农村的生产力,同时也抑制了乡村农业发展,而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强化了城市经济中的不平等,也使得流动人口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遭受文化的不平等,流动儿童及其家庭被认为是无文化的污名化。而社会工作者受到此种刻板印象的影响,会将此种价值观念代入到对流动儿童的服务中,这种隐藏着阶级权力不平等和文化不平等的服务,往往以改造流动儿童为目的,而忽视他们真正的需求。

3. 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困境及原因

3.1. 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困境

近年来,政府以及一些社会组织在流动儿童方面的服务投入了许多资金和支持,这些以改善流动儿童当前面临的困境,包括人们认为比较突出的教育问题、家庭问题、心理问题等。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以个案、小组以及社区层面为主对流动儿童开展相关帮扶和关爱服务,通过对儿童自身或学校、家庭层面的干预和改变,期望促进儿童个人成长和发展,实现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

纵观目前对流动儿童的服务研究,主要集中在关注流动儿童的生理需求、安全方面的需求、爱与归属方面的需求包括社会交往和社会融入方面的服务,另外还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务、社会福利方面、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服务 [11]。然而,以上类型的研究和服务都是基于当前的主流文化背景所提出需要关注的,城市中的社会工作者普遍认为流动儿童身上面临健康发展受到来自儿童自身和环境带来的挑战,流动儿童与户籍在城市中的儿童面临城乡差异,致使其在城市中发展受限,由此衍生出许多不同类型的服务,这些服务普遍面临以下困境:

我国目前所开展的针对流动儿童的相关服务中,主要围绕国家所颁布的社会政策所开展,这些主流的流动儿童救助模式,一般认为流动儿童存在家庭、人际交往和学业方面的困境,聚焦在其个人、家庭、社区和学校层面,认为这些系统对流动儿童成长和发展影响颇大,因而相关的流动儿童服务也之只是简单、孤立地开展服务,忽略了从宏观视角看待流动儿童困境成因,忽视了探析现有的社会结构,使得现有服务难以回应到流动儿童的困境。同时,尽管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学者用系统、更加宏观的视角看待流动儿童,但是在实务研究中仍然难以把握更加系统及宏观的尤其是政策倡导方面方向。对流动儿童的服务聚焦于表层,即使是短暂缓解了流动儿童的困境,也难以长久地发挥作用,对流动儿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从根本解决他们的困境。

其次,对流动儿童开展的相关服务,如课后辅导、日间照料或其他家庭服务,社会工作者更多都从自己的文化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而目标达成和评估方向也是以社会工作者和社会所期望的所谓的“主流”文化来对儿童原有的文化造成影响,以帮助其进行城市融合,缺乏了对儿童自身本土文化的关注。由于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流动儿童所在乡村往往是被看作落后的不发达的社会,他们随着自己的父母,进入到城市中,从一种意义上看,他们从一个落后的亚文化社会进入了另一个先进发展的文化社会 [12],其“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身份也展现社会对其进行的污名化 [13]。

3.2. 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困境存在的原因

在多元文化群体服务中,文化和权利是社会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议题。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出现以个体取向、问题取向、改造取向等现实问题原因的背后,是因为社会工作者缺乏一定的文化敏感性和权力敏感性。社会工作者身处城市开展流动儿童服务,在服务中难以意识到自己在城市大背景下对儿童开展相关的“改造”活动,并且在服务中,社会工作者也难以意识到自己与这些服务使用者之间的权力不平等,没有经过反思和行动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可能会对服务对象形成更大的歧视与压迫。

4. 多元文化脉络下社工介入流动儿童服务

学者Kieran认为,“文化是指个体所归属的群体、种族、阶层、社区或国家的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组成了个体对其所生活的世界的知识和理解” [14]。多元文化主义正是基于文化背景建构起来的不同于传统理论的范式,而多元文化社会工作基于多元文化主义建立起来,重视文化胜任力的培养,并运用增强权能和反压迫的理论观点,其目的在于修正“主流文化的社会工作”和“普遍主义的社会工作”的缺失。在此视角下发展出两种重要的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包括反压迫社会工作实务和敏感社会工作实务。在当前的主流的流动儿童服务领域中,以上两类实务所表现出来的实务性弱,未能创建具体的实务模型,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在突破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存在的困境,需要培养和提升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对文化和权力的敏感性,提高社会工作者对流动儿童实务反思的能力和反思后的行动能力,以克服实务中存在的专业困境。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不能忽略流动儿童流出地的原生文化,在这种文化模式中,努力找到其原生文化对流动儿童有支持性意义的部分,使其构建流动儿童服务的实践模式。根据流动儿童所处的双重文化背景,本文基于多元文化视角,提出以下实务路径建议。

4.1. 以坚持人在文化情境中为服务理念

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的服务理念,如何看待个人身处的社会环境,看待个人生活经验,看待社会各个系统对自己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又是如何赋予环境、经验和系统的意义,都会影响到个人对待问题时的处理办法,也会影响社会工作者对其个人和服务对象看待个人经验的角度。

社会工作者需要明白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同时也是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社会,应正确看待以及尊重流动儿童的文化。同时,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反思,辨识自己是否对流动儿童存在着偏见。社会工作者也需要拥有文化识能和文化敏感性,辨别在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文化差异,如同韦伯所说使自己的价值独立于对事实的判断,保持价值中立,不强加自己的文化价值于流动儿童身上。

在流动儿童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只有拥有对文化和权力的敏感性和反思,从所身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帮助流动儿童识别到其需要,协助儿童澄清其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当前的问题,将其看似是个人问题与主流文化和原生文化相联系,有助于社会工作者从更加系统和宏观的文化背景及社会结构去思考流动儿童在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意识到流动儿童被标签化与其所处的社会结构及文化背景休戚相关,只有这样社会工作才能识别到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所受到的不平等和压迫,促使他们在个人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结构层面进行反歧视和反压迫的行动。社会工作者也能明晰流动儿童当前所面临的如个人素质和资源的缺乏是其涌动在深层所展先出来的表象,其面临的困境需要被进一步识别、澄清和应对。

4.2. 从文化适应性角度评估流动儿童的需要

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之前,对流动儿童的评估需要充分考虑到流动儿童对城市微观、中观、外观和宏观方面的认知,了解城市对流动儿童的回应,这样不仅是从儿童一方了解其需要,同时也从其融入方取得回应,可以从双重角度挖掘其中城乡文化的差异性。在评估流动儿童需要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切忌代入自己对儿童的刻板印象,曾守锤认为,“学界主要关注的是流动儿童消极的心理及其适应中存在的问题,而少有研究聚焦于流动儿童的良好心理品质” [4]。从文化适应性角度评估流动儿童的需要,可以掌握城乡之间不同语言、风俗习惯、表现行为等文化元素的评估,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面临的困境,从深层次的社会结构系统中寻找应对方法。

4.3. 以增强流动儿童权能为目标

在多元文化主义下,运用增强权能来对流动儿童服务进行介入和干预,以帮助儿童克服无力感,认识和最大化发展对自我的积极认知,帮助流动儿童培养并建构对城乡文化差异的理解能力和批判能力,帮助其建立更加全面系统的社会支持网络,链接正式支持系统和非正式支持系统的资源,帮助其从宏观社会结构中看待所面临的问题,达到流动儿童的赋权,实现流动儿童的发展。

5. 结语

流动人口未来数量只会不断上涨,主要流动人口即青壮年携带其子女迁入城市,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同时也促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工作参与流动儿童服务中,协助流动儿童更好地融入城市,在城市中成长和发展,成为社会工作服务新的挑战。

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冲击下,要求我们从多元的文化角度看待社会工作服务实践模式。然而,我们身处于自己的文化中,因而社会工作难以察觉在同一群体中的异文化,文化敏感性难以培养是我们面临的不可忽视的问题,社会工作者普遍缺乏对流动儿童服务的文化敏感性和对权力不平等的反思,缺少正确的认知,导致无法识别流动儿童问题的深层原因,挣扎于服务表层,出现了服务活动的风险。因而,坚持多元文化视角的流动儿童服务模式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从更大的宏观视角挖掘流动儿童存在的支持性资源,帮助流动儿童实现自我赋权,从而促进流动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引用

彭 童. 基于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Services for Migrant Children Based on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J]. 社会科学前沿, 2022, 11(11): 4906-491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2.1111670

参考文献

  1. 1. 国家统计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 [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5/t20210510_1817183.html, 2021-05-11.

  2. 2. 左涛. 北京市流动儿童城市融人的服务探索[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 32(5): 51-54.

  3. 3. 刘玉兰, 彭华民. 嵌入文化的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 理论与实践反思[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9(3): 15-22.

  4. 4. Sime, D. and Fox, R. (2015) Migrant Children, Social Capital and Access to Services Post-Migration: Transitions, Negotiations and Complex Agencies. Children & Society, 29, 524-534. https://doi.org/10.1111/chso.12092

  5. 5. 陈玉凤, 伍正熙. 武陵山区流动儿童营养状况、知识、行为的调查研究——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3, 29(4): 98-100.

  6. 6. 包福存. 社会工作视角下流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2(6): 62-64.

  7. 7. 崔学华. 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教育的社会支持研究[J]. 社会工作(下半月), 2010(12): 57-59.

  8. 8. 汪永涛. “返乡”或“留城”: 北京市流动儿童的教育分流[J]. 当代青年研究, 2016(1): 97-102.

  9. 9. 富晓星, 冯文猛, 王源, 陈杭. “教育权利” vs. “大城市病”——流动儿童教育获得的困境探究[J]. 社会学评论, 2017, 5(6): 40-55.

  10. 10. Boldermo, S. and Ødegaard, E.E. (2019) What about the Migrant Children? The State-of-the-Art in Research Claiming Social Sustainability. Sustainability, 11, Article No. 459. https://doi.org/10.3390/su11020459

  11. 11. 关信平. 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 需要、内容及主要领域[J]. 学习与实践, 2010(4): 91-99+142.

  12. 12. 余秀兰. 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D]: [博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大学, 2002: 234.

  13. 13. 曾守锤. 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 困境、问题、优势及建议[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5): 13-18.

  14. 14. O’Hagan, K. (2001) Culture,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Sensitivity in 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 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 4, 269-281. https://doi.org/10.1046/j.1365-2206.1999.00129.x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