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11  No. 09 ( 2023 ), Article ID: 72645 , 7 pages
10.12677/CES.2023.119411

高校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以上海市高校学生为例

王梦竹

东华大学,理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3年7月24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8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9日

摘要

在新时代,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大学生的一言一行也同样对网络环境和社会风气产生影响。通过调研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情况、行为反应、受影响情况等,研究大学生受网络热点事件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探讨在网络热点事件层出不穷的新时期,高校应当如何增强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正面影响,减少负面影响,以此培育大学生成为互联网阵地中的中坚力量,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

网络,热点事件,大学生,影响,对策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Internet Hot Events in Universities on College Students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tudents

Mengzhu Wang

College of Science,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Jul. 24th, 2023; accepted: Sep. 8th, 2023; published: Sep. 19th, 2023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the Internet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and study,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hile every word and deed of college students also has an impact on the Internet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limate. By investigating the attention, behavioral response and influ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on hot events on the interne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this phenomenon, and explores how universities should enhance the positive impact of internet hot events on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of endless internet hot events, so as to cultivate them to become the mainstay in the Internet world and the new man of the times with strong ideals and beliefs.

Keywords:Internet, Hot Events, College Students, Effects, Countermeasure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1] 近年来,网络热点事件频发,而新时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兴趣和热情,也有着无畏的探索精神,处在信息透明化、共享化、全球化高速发展的社会之下,对于网络的使用较为擅长,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也日趋深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2] 而高校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定型期,正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时段,本文将通过调研与访谈结合的方法,研究网络热点事件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以及提出高校减少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对策。

2. 网络热点事件的形成与概念

2.1. 网络热点事件的形成

每天发生的大量新闻事件,一般只有通过传递新闻的媒体方和接受新闻的公众方的双方判断与检验,才有可能成为网络热点事件。在事件发生后,媒体会首先对其重要程度进行判断,选择有可能引发大范围关注和讨论的事件集中报道,加快事件传播速度,使某一事件迅速进入公众视野 [3] 。而公众在浏览到这些新闻事件后,若觉得吸引到自己则会继续以各种方式传播,那么这个新闻事件得到众多公众的二次传播,就推动网络热点事件的形成,因此这一形成过程涉及媒体方和公众方的共同判断。

因此网络热点事件的形成主要通过以下的路径:社会现场或问题发生,经过媒体方判断有继续播报的价值,则成为一个在媒介上传播的信息,接着经过公共方判断,引起公众广泛的关注,在网络上各大媒体平台继续进行广泛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网络热点事件的概念

根据网络热点事件的形成,可以发现网络热点事件一般都包含几个要素,即前提是在现实中发生了某个现象或者某个问题,其次这个事件以互联网为主阵地,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强烈关注、讨论,并得到广泛传播、点击、评论,在公共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力。

因此,网络热点事件的产生是在某个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发生后,通过网络媒体及传统媒体发布的信息,在网络上引起较多民众的关注,通过大量在论坛、抖音、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转发、跟帖、讨论等参与方式,产生一定的表达和意见的场域效应,进而在一定范围的网络场域中产生重大影响。网络热点事件的概念即为在网络上短时间内引起网民强烈关注、讨论,并得到广泛传播,产生较大影响力的某个现象或者问题的事件。

3. 上海市大学生网络热点事件关注现状

为更好地了解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情况、行为反应、受影响情况,针对上海市高校学生开展了线上调研,覆盖大一新生至博士生,共回收有效问卷585份。此次调研男生将近49%,女生51%左右,90后(6%)、95后(18%)、00后(76%)成为主要的调研对象,也与当今高校大学生的年龄层次相符。

3.1. 每日积极关注网络热点事件,关心国家社会大事

近五成受访者表示每天小部分空余时间关注网络热点事件,各有1/4的受访者表示“每天大部分空余时间”和“每天偶尔关注”,还有6%的受访者表示“每天所有的空余时间”,以及极小部分受访者选择“从不关注”。关注网络热点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绝大多数上海市大学生每天都会或多或少关注网络热点事件,甚至有部分学生每天会花费大量时间在此上面,仅有少部分学生基本不关注。同时,和政治面貌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根据显著性检验结果得出一般显著性p < 0.01,为显著相关,再用交叉分析发现中共党员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大于共青团员,且远大于群众,即中共党员对时政的关注度最高(见表1)。

Table 1. Cross analysis of the attention time and political status of internet hot events

表1. 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时间与政治面貌进行交叉分析

在关注内容方面,对于“网络热点事件关注的事件的内容有哪些”问题,可以发现受访者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是最高的,有将近90%的受访者会关注;其次是国家大事,也有将近78%的受访者关注;然后是64%的受访者表示会关注娱乐事件,将48%的受访者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专业领域,以及将近39%的受访者表示会关注政治军事。

在关注渠道方面,上海市大学生感知网络热点事件的载体与途径也较为丰富多样,对诸如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使用率比较低,微博、微信、B站等平台使用率较高,两微一端成为现如今大学生使用最多的媒体平台,这些平台与途径也是高校开展网络工作重要的载体平台。

3.2. 较为理智对待网络热点事件,持续关注事件发展

对于面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反应,选择最多的是仅翻看浏览网络热点事件中网友的评论,为72%;其次是31%的“将网络问题带到线下与家人、同学、朋友真实地讨论”;30%左右的“点赞”;之后是仅有17%的“在微博或朋友圈等平台主动表达自己对关注的网络热点事件的看法与态度”;15%左右的“转发”,以及1.7%左右的“举报”和“人肉”;还有7%的受访者表示其他,例如就只看新闻本身。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可以在行动上较为理智对待网络热点事件,但也较少进行正能量发声。

对于是否会持续跟踪关注网络热点事件的进展和结果,64%的受访者表示“不会主动关注,但看到相关新闻会点开看”,还有将近34%的受访者表示会主动关注,仅有2.39%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关注。由此可见,网络热点事件的持续影响还是较长的。

3.3. 会受网络热点事件双面影响,影响情况具有差异

对于觉得自己关注网络热点事件接收到更多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将近38%的受访学生表示“差不多”,还有将近34%的受访学生表示正能量多,28%的学生表示负能量多。总体来看,正能量大于负能量,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接收到的负能量比较多,亟需提出策略减少关注网络热点事件的负能量,发掘网络热点事件广泛流传的正面影响。

进一步和关注内容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发现,经常关注的网络热点事件内容不同,带来的正负能量有所差异,经常关注政治军事和国家大事的同学,感受到的正能量最多,负能量最少;而经常关注娱乐事件,则感受到的正能量最少(见表2)。

Table 2. Cross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nergy received from internet hot events and frequently followed content

表2. 关注网络热点事件接收到正负能量情况与经常关注内容进行交叉分析

再用政治面貌与此问题进行交叉分析发现,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的学生,感受到的正能量最多,接着从共青团员到群众逐渐下降,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政治思想觉悟越高可能更能从网络热点事件中看到正能量的一面(见表3)。

Table 3. Cross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nergy received from internet hot events and political status

表3. 关注网络热点事件接收到正负能量情况与政治面貌进行交叉分析

4. 高校大学生受网络热点事件的影响研究

通过调研和访谈,进一步研究发现,关注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也是双面性的。因此,充分了解网络热点事件的双面影响,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尤为重要。

4.1. 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1)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于时政热点的了解

现代传播中社会热点问题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扩大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使他们能够接触多方面的信息与思想,尽可能地了解国情、民意,了解社会动态 [4] 。现如今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国际形势错综复杂,越来越多的网络热点事件是国家国际大事、政治军事,从而使得曾经对时政关注度不太高的大学生,也因为网络热点事件的频繁爆发对时政热点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感兴趣。而不断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发展,会提高大学生对时政热点的知识储备,从而提高大学生政治敏感度。

2)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思想主体意识的增强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强烈的阶段,对于很多事情都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大学阶段又是他们主体意识不断被强化的关键时期。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大增强了他们的主体意识 [5] 。大学生在接触到网络热点事件并努力探索这些问题的前因后果后,会形成自己的看法,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的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 有利于拓宽大学生接触理解社会的视野

从国家发展角度而言,为了更快更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了解社会现状的高校大学生是极为关键的人才资源;而从大学生本身而言,为了契合目前社会岗位的各种要求,更是需要提前为进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思维。而对社会热点问题舆情传播的关注、解读和评析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并有效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6] 。因而,在平日学习工作之余,进行一定的网络热点问题分析与探讨,能够更好帮助广大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社会问题了解,做到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7] 。通过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和思考,能够在潜移默化间帮助学生与社会接轨,更好帮助学生提升思辨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很多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不多,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的机会较少,而且即使针对一些事件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想要表达,但因为一些现实压力迫使大学生们不敢或者没有机会在现实世界直言自己的想法,也就无法互相吸纳别人的见解和思路。而网络热点事件的发生,给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尤其在网络中可以畅所欲言、相互交流,浏览与分析他人的评论和见解,从而碰撞出新的火花,产生新的想法、创造新的思维方式。

4.2. 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 缺乏伦理道德的事件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一些网络热点事件本身所蕴含的不良价值观会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三观构建带来冲击。大学生是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群体中非常重要且规模庞大的部分,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极强,但是由于自身思想还不够成熟,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仍然处于正确价值观的构建期,较为容易受到一些负面网络热点事件或负面言论的影响。面对网络热点事件时缺少深思熟虑和理性分析,容易被网络舆论所干扰,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甚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政治认同感。

2) 某些不良评论或观点阻碍大学生正确辨析力的养成

网络热点事件容易充斥着虚假信息与各种不负责的言论,这种真真假假参杂的情况会使得高校大学生分辨是非、真伪的能力降低。例如有些大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客观,对于一些打着还原真相的旗号对历史事件、英雄人物进行曲解抹黑的信息,无法分辨其真假,甚至不经核实求证而直接轻信一些看似言之凿凿然而根本就是虚假的言论,从而降低辨析能力。

3) 网络言论的相对自由加速大学生“网络暴力”的冲动

网络是把双刃剑,既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便利,又逐渐成为部分网民所谓的“伸张正义”、“审判不公”的重要场所。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也就意味着,这是一个表达自己想法、传播种种舆论,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更加便捷的时代。因为不需有特定诉说对象,也不需面对面的复杂流程,甚至散播非违法的不实消息也无需承担后果,所以,开放的舆论环境、较低的言论成本,给了大学生自由言论的机会,也同时为散播谣言、不当言论、网络暴力等问题提供了滋生空间。

4) 负面的网络热点事件激发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出现

除了一些网络热点事件产生的负面消息与言论可能会直接给高校大学生带来消极情绪以外,还有一些网络热点事件或者评论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从小形成的评判标准受到冲击,从而对心理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产生自暴自弃或做出一些报复社会的不良行为。此外,网络热点事件还易导致大学生产生浮躁心理,迷失人生方向 [8] 。

因此对于网络热点事件,如果利用的好,关注网络热点事件可以加强大学生对时政的了解、提升大学生主体意识、推动了解社会、增进发散性思维,而如果不加以引导,关注网络热点事件也有可能造成一些消极影响,例如冲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阻碍正确辨析能力、成为不良网络言论的传播者、使心理受到消极影响等。

5. 高校减少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负面影响对策研究

5.1. 坚持核心价值观引导,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面对同样的网络热点事件,不同的大学生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2020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强调,“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 [9] 调研发现,大学生面对网络热点事件接收的能量与政治思想觉悟成正比。想要一个人面对众多的纷繁事件依旧初心不改、精神昂扬,这就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因此,高校应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例如高校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正面积极或者值得探讨的网络热点事件作为案例,在课堂上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解读,发掘事件中可以学习或者可以汲取经验的部分;辅导员定期开展热点事件讨论会或者主题班会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人心,使大学生能够将其自觉转化为情感上的认同以及行动上的落实,从而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此可减少面对网络热点事件时受到的负面影响。

5.2. 坚持优化网络环境,加紧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管

为了增强网络热点事件的正面、积极影响,减少消极影响,作为源头的媒体层面应该加大对正能量事件的报道,并保证事件报道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得歪曲扭曲事实;而社会网络环境管控方面,更要加强对媒体和相关软件的监管力度,并向公民解释与宣扬营造良好网络环境的重要性,对完全不符合实际和故意引起骚乱恐慌的评论与行为予以控制甚至惩罚,提高造谣的成本与代价。

除了这些外部网络环境,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也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减少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增强正面影响,更好地培育时代新人。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要坚守网络文化宣传阵地,积极进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倡导大学生广泛使用“学习强国”等官方媒体,高校也要利用校媒、院媒积极宣传大学生感兴趣的时事政策和正能量新闻,开展网络文化作品展示等活动进行正向引导。与此同时,加强网络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制定大学生网络参与行为标准、预警措施并加强监管力度,对网络参与的不当言行进行警示教育,倡导大学生文明规范在网络平台上表达合理意见与见解,理智与他人交流互动,多传递正能量。

5.3. 坚持三全育人渠道,培养大学生信息鉴别能力

互联网给全人类提供了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当代大学生更需要学会从这些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甄别和选择出真实的且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并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因此高校需要构建网络参与的“三全育人”协同教育机制,完善思想政治课、课程思政、“朋辈教育”、家校联动等教育措施,利用多方渠道提升大学生信息认知鉴别能力,例如信息课老师传授给学生信息检索技术;利用课程思政强调鉴别信息的重要性,避免因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而对事件的判断产生影响;辅导员更需要在谈心谈话、博文写作、主题班会、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工作中结合真实网络热点事件案例,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热点事件。通过多方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不盲目听信所有新闻,独立思考,不要成为负面舆论的接收器,要学会甄别,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正视一切网络现状,无视并摒弃有害的信息。

5.4. 坚持心理健康教育,锻造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网络信息的复杂性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10] 。有些大学生本身心理承受能力就比较低,有些在看到一些与自己成长经历类似的网络热点事件可能会触发不良情绪,还有些大学生在面对网络热点事件时,不愿与他人交流想法,只是一个人思索,对于一些想不通的问题容易走入极端,无法辩证地看待问题,由此造成了诸多心理问题。因此高校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大学生心理必修课,辅导员也要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关注与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情况,发现苗头及时予以谈心谈话,并开展心理活动引导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保持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更要在平时生活中拥有乐观、理智、平和的情绪和心理品质,从而成为信念坚定的新时代青年。

6. 结语

党的十八大召开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维护网络安全、汇聚网络人才、清朗网络空间等方面多次部署网络强国建设。而在高校大学生三观建设、人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如何帮助他们正确、理性看待网络热点事件,客观科学地分析热点事件,减少负面效应,增加正能量传播,是新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上海青年工作研究课题“上海市大学生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和感知行为及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1QYKTLX030);2022年度东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新时期高校将网络热点事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项目编号dhsyh-dycx-202209)。

文章引用

王梦竹. 高校网络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高校学生为例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Internet Hot Events in Universities on College Students—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tudents[J]. 创新教育研究, 2023, 11(09): 2795-2801.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3.119411

参考文献

  1.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光明网, 2022-10-17(03).

  2. 2.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8359703036149839&wfr=spider&for=pc, 2019-03-19.

  3. 3. 刘乐格. 公众对网络热点事件的关注和感知行为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 10(6): 52, 54.

  4. 4. 秦瑞苹, 俞婷, 赵建宁. 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 30(4): 31-33.

  5. 5. 林颖捷. 浅析网络热点问题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J]. 东西南北, 2020(5): 184.

  6. 6. 王慧敏. 社会热点问题舆情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 法制博览, 2017(2): 283-284.

  7. 7. 李忠新, 杨倩, 朱晓琳. 网络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分析[J]. 长江丛刊, 2019(27): 155-156.

  8. 8. 陆丽琼, 刘娜. 网络舆论热点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39): 231-234.

  9. 9. 习近平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勉励广大党员, 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N]. 人民日报, 2020-07-01(01).

  10. 10. 蔡丹丹. 网络热点问题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 32(2): 88-8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