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1  No. 04 ( 2022 ), Article ID: 54840 , 5 pages
10.12677/ACPP.2022.114129

浅析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产生与影响

刘芳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2年7月17日;录用日期:2022年8月2日;发布日期:2022年8月17日

摘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以实践活动为核心、以语言构建方式为路径,是现代哲学重构的重要基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使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在思想上更可能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鱼龙混杂的西方思潮迷乱国人的双眼,出现一批“慕洋犬”、“精日”份子。在西方社会思潮输入过程中,需要提到的是“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它具有反对传统主义、反对理性主义、反对确定性等特征,改变着当代社会交流交往的方式。本文将在研究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其特征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哲学,主体,社会交流

The Emergence and Influence of Postmodernism Philosophy

Fang Liu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Jul. 17th, 2022; accepted: Aug. 2nd, 2022; published: Aug. 17th, 2022

ABSTRACT

Practice is the foundation of cognition, taking practice as the core and language construction as the path, which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modern philosoph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China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globalization in economy, but also influenced by western social thoughts in ideology. The mixed western thoughts confused the eyes of Chinese people, there are a number of “Foreign dogs”, “Fine Day”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importing western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it is necessary to mention the “Postmodernism philosophy trend of thought”,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opposition to traditionalism, rationalism and certainty, changing the way of communica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background of postmodernism philosophy, this paper will further analyze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on modern society.

Keywords:Philosophy of Postmodernism, Subject, Social Communica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进入20世纪60年代,整个西方出现了以反对传统哲学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这一思潮更加讲求理性至上、重视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西方文化哲学的精神价值取向做了重新的定义。随着网络空间技术的不断进步,后现代主义思潮凭借本身的技术优势,在主体交往过程中对话语符号进行编撰与大肆宣扬,影响着群众价值观的塑造。

2. 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社会物质资料的极大丰富推动了国家生产力的进步。后工业社会,主体的思维价值迅速提升,传统哲学中出现的工具理性思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质疑。在一系列自由和解放的口号的呐喊下,西方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反思资本主义文化存在的问题,这类知识分子就是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他们的价值目标主要指向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揭露资本家像工人灌输的“唯资本是从”的错误逻辑,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固有矛盾提供全新的思路。

2.1. 后工业时代:后工业哲学产生的经济条件

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思想观念,其产生源于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使西方各国纷纷进入了丹尼尔·贝尔所称的“后工业社会”的阶段,这一社会背景给一些从事传统哲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詹姆逊教授曾指出,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必须反思单个人作为主体存在的主体性价值,这一现象与主体所处的紧张的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众所周知,资本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提高利润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提高绝大多数工人的生活效率。于是,与以往慢节奏的生活不同的是,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背景下,主体常常无法正确感知完整的世界与自我,更无法正确认识个体与现实世界的真实联系,“人”逐渐被碎片化、撕裂化的社会环境熏染,而无法整合为“联系着的人”。在此社会背景下,现代主义者所倡导的启蒙、理性精神被资本家宣扬的资本主义逻辑取代,人们无法以正确理性的思维来设立评判善恶、美丑的标准。

2.2. 资本主义统治: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的政治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发生了质的飞跃,资本家管理社会的逻辑更是因此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逐渐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进入“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西方国家提前步入现代化国家的前提,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达到巅峰。哲学家们开始强调绝对理性科学的重要性:绝对理性科学更加注重理论的确定性和唯一性,强烈排斥其他认知途径。正如后现代哲学家主要代表人物所宣扬的那样,后工业时代是一个存在“确定性规则”、分崩离析的转折时代,在此时代,前代哲学家们确立的不可置疑的规则被打破,更加依赖多元性的价值评判标准。一些用现代文化价值无法解释的后现代哲学定义构成了鲍曼所说的“知识分子的新奇经历”,这些新奇的经历在后现代工业社会中催生了后现代主义思想,开始为所处时代存在的现实问题寻求合力的解释与出路。

3.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西方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它力图克服现代哲学的诸多缺陷。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西方主要社会思潮之一,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会给社会交流交往方式的拓展与创新带来新的挑战。正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需要了解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1. 反对传统主义

20世纪初,西方哲学开启了以语言哲学、分析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彻底的反传统哲学的进程,此后更多以反传统主义的思想最终被冠以后现代主义之名。后现代主义以社会思潮和哲学理论双重身份存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认为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知识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大相径庭的。在当代文学领域,受此类社会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一部分“伪文学家”,一些畅销小说着力忽略历史的真实性,过分讲求虚构。这类小说的出现与热销看似是追求有趣性,实则会对当今社会人民的价值观念产生错误的引导,极易使读者对中国光辉的历史产生错误的解读。再者,一些文化作品在被加上“商业化”的帽子后,作者只看重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忽视要为读者传达感情的初衷,必然会对当代盛行的网络话语创新路径的拓展带来新的难题。

3.2. 反对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反对与否定西方传统哲学中本原的存在,反对将世界看作是非物质的,讲究精神的绝对二元论,也反对将物质与精神两种实体进行绝对的分离和对立。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世界并无本原之分,哲学史上没有必要过分解读永恒不变的问题。其对于绝对二元论的否定,瓦解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前提,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破产,消解了人的主体性,打破了传统的二元思维模式。后现代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极力反对过分追求事物的本质,“反对统一性、公共性、普遍性而肯定差异性、多元性、复杂性。” [1] 对社会主流话语形态产生错误的引导。

3.3. 反对理性主义

在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看来,理性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人的精神活动是丰富多彩、充满激情与欲望的,精神活动并不是完全符合发展规律的,这其中充满着偶然性和不合理性,“理性”不能被看作是人们认识与评判事物的标准,如果个人过分讲求理性,其思想就会因此被束缚,压制了人们自由的发展。后现代主义者通过解构文本,对知识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表示怀疑,认为:“真实性”是特定社会实践的结果,真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生产出来的,真理不是被发现,而是被传播出来的。” [2] 后现代主义者对人的主观认识的错误解读,对文本的真实性与真理性产生的错误歪曲,会对社会交往提出新的挑战。从总体上来看,后现代主义哲学揭示了现代西方哲学的许多缺陷,但往往由于走极端而具有较大的片面性。

4. 后现代主义哲学影响下社会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中,主体进行交流交往需要在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主动接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知道,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受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社会交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

4.1. 削弱新媒体话语效力

人作为个体在世界中占据主体地位,高扬人的主体性是西方现代哲学的一个最大特点。但其强调的绝对理性却导致了“理性中心主义”思想的泛滥,这预示着理性主义中心必然会以失败告终,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反对传统哲学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的主体性的观念,其高喊“人的终结”,但实际上是指对近现代“人”的观念的终结,不过是力图将传统哲学中抽象出来的主体拉回到现实之中。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的话语表达方式不断创新,但是新生媒体约束机制缺乏规范性,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过分卖弄追求现代化信息技术,造成话语失态的现象,出现了流量之上,饭圈乱象等不良反应。各媒体融合在一起,极易提升非理性话语的传播效力,对话语主体的价值判断产生错误的引导。受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影响,一些主流媒体认为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不利于当今社会知识体系的重构,试图摒弃传统媒体交流的闪光点,对社交媒体的重塑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4.2. 影响主体自律性发展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福柯提出“主体的死亡”理论、德里达提出“人已终结”的理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们根本不承认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力图把历史看成是无主体的过程。这类哲学家站在了反人道主义立场之上,应用在现实的互联网社会之中,对主体自律性的发展产生错误的导向。后现代主义哲学重要代表人物罗蒂在《哲学与自然之镜》中指出:“本书的目的在于摧毁读者对‘心’的信任,即把心当作某种人们应对其具有‘哲学’观的东西的这种信念。” [3] 其试图通过语言学的解构来重塑自己的观点。语言符号是进行社会交往的基础,没有正确的话语无异于没有找寻到正确的交往媒介。传统的交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现代社会网民思想舆论的自由。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认为网络话语不应该是“一家独言”,而应该是所有人不顾及自己的阐述的观点、是否符合事物的本质的“各抒己见”的影响。应用在互联网交互发展的媒介平台上,网民失去理性,毫无顾及地在网络领域发表自己的言论,不利于主体自律性的发展。

4.3. 扰乱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塑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 [4] 社会交流需要因时而变、因人而异。马克思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形而上学理论,以实践哲学的思维方式催发了哲学革命。后现代主义哲学吸收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批判现代社会的方法论,一个重要的理论维度即对现实社会的批判。现代社会话语交往就是要以大数据为背景,选择适当的语境,在一定程度上使交流者就话语表达内容达成一定的共识。社会话语语境的适切性即能够促使交流者产生良性互动,输出优质内容,达成有效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作为西方盛行的一种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反对理性主义,对社会话语语境的真实性及客观性表示怀疑,对语境的构建造成一定的阻碍,必然会使得话语语境出现不合理、甚至虚幻的东西,最终导致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语境的适切性背离。

我们一般相信,理性是主体认识自我、建立主体概念的源头,因此,主体本身需要以理性作为确证的基础。在此逻辑思路下,主体需要不断开拓自身、发现自身、反思自身、展现自身。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丰富个体的自我能动性。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智媒时代网络思政话语圈层化传播的突围路径”(项目号:KYCX22_0855)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刘 芳. 浅析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产生与影响
The Emergence and Influence of Postmodernism Philosophy[J]. 哲学进展, 2022, 11(04): 725-729.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4129

参考文献

  1. 1. 郭贵春, 李小博. 维特根斯坦与后现代反本质主义思潮[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4(2): 1-6.

  2. 2. 杜启达, 段惠琼. 后现代主义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 教学与管理, 2010(1): 106-107.

  3. 3. [美]理查德∙罗蒂. 哲学和自然之镜[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21-22.

  4. 4. 习近平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0-09/11/content_5542851.htm, 2020-09-1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