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63413 , 9 pages
10.12677/ML.2023.113152

目的语环境下东南亚留学生话语标记习得研究

宋云秋,姜菲菲,邰金侠

云南工商学院丝路学院,云南 昆明

收稿日期:2023年2月16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21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30日

摘要

话语标记作为口语交际中用于连接话语的功能词,对东南亚留学生习得地道的汉语口语起关键作用。文章考察了中高级阶段东南亚留学生对常用汉语话语标记习得和使用情况,发现东南亚留学生在习得和使用汉语话语标记时存在滥用、误用等问题,对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母语迁移和文化迁移是影响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习得和使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降低情感障碍,克服文化迁移阻碍,按照汉语话语标记的主观性强弱进行分层教学等建议。

关键词

目的语环境,东南亚留学生,话语标记

A Study on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Discourse Markers by Southeast Asia Student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Environment

Yunqiu Song, Feifei Jiang, Jinxia Tai

College of Silk Road, Yunn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Feb. 16th, 2023; accepted: Mar. 21st, 2023; published: Mar. 30th, 2023

ABSTRACT

Discourse markers, as link discourse in oral communication, play a key role in the acquisition of spoken Chinese by Southeast Asian student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acquisition and use of Chinese discourse markers by Southeast Asian students, finds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abuse and misuse of Chinese discourse markers by Southeast Asian students, analyzes the causes of errors, and believes that the transfer of mother tongue and cultural transfer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use of Chinese discourse markers by Southeast Asian students. This thesis also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eaching of Chinese discourse markers towards Southeast Asian students by alleviating the emotional barrier, overcoming the barrier in acculturation, and teaching at different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subjectivity of Chinese discourse markers.

Keywords:The Target Language Environment, Southeast Asia Students, Discourse Marker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话语标记是日常口语交际过程中常见的语用现象,是“互动式口语交际中所特有的一类功能词” [1] ,在话语中起连接、转折、延续等语用功能,例如汉语里“我觉得吧”“话又说回来”,英语中“I mean”“you know”等,都属于话语标记。话语标记对话语连贯的形成,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对留学生而言,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其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留学生能够流利地使用地道的汉语口语展开交际活动,在交际中既能准确地理解对方所表达的意义,也能被对方准确地理解。因此,作为口语交际中用于连接话语的功能词,话语标记的习得对留学生习得地道的汉语口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语学习过程中,忽视汉语话语标记的教学,从而导致留学生无法掌握汉语话语标记的用法和功能,将大大影响留学生使用中文进行交际的效果,例如:

例1 中国学生:你们听说了吗,(地铁)五号线通车了。

泰国留学生:我没听说。

例1是东南亚留学生使用汉语话语标记中一种典型的误用情况。“你们听说了吗”/“你听说了吗”作为汉语中常用的话语标记,在例(1)中具有语篇连贯的语用功能,用于开启话题“(地铁)五号线通车了”,一方面引起泰国留学生的注意,另一方面开启新话题,在句中作为语篇连贯的功能结构“删除后不对话语的真值意义造成影响” [2] 。但由于东南亚留学生汉语水平不足,对汉语话语标记的用法和功能理解不充分,将汉语话语标记“你们知道吗”/“你知道吗”误认为提问标记,从而产生了偏误,导致交际失当。为此,本文以东南亚来华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习得和使用情况为基础,探讨其习得和使用汉语话语标记存在的偏误,以及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话语标记教学提供区域性研究参考。

2. 东南亚留学生习得和使用汉语话语标记情况

本文选取不同批次东南亚来华留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67人,其中云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留学生41人,云南大学东南亚留学生15人,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留学生11人。此次调查选取的调查对象筛选依据汉语水平考试(以下简称HSK)和《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GF0025-2021)等级划分,所选调查对象均为高级阶段东南亚来华留学生,其中39人通过了HSK五级考试,28人通过了HSK六级考试。调查对象国籍包括泰国、老挝、越南、缅甸、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其中泰国留学生28人,老挝留学生13人,越南留学生10人,缅甸留学生8人,柬埔寨留学生5人,印度尼西亚留学生3人。此次调查选取的调查对象中文水平等级相近,年龄分布在20~32岁之间,学习中文时间均在3~5年,选取对象覆盖面广,具有代表性。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课堂观摩两种研究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取三所高校共同使用的《高级汉语口语》(第三版)系列汉语口语教材中出现频率最高,同时也是日常口语交际中使用最频繁的15个汉语话语标记,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留学生对汉语话语标记的认知、使用情况和主要习得途径;第二部分以测试为主,设置具体语境,考察留学生对汉语中常用话语标记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以及常用汉语话语标记在具体语境中不同功能的判断和区分。

为进一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结合实际教学观摩,利用Audacity录音软件,获取东南亚来华留学生口语课堂会话语料,共计210分钟。本文采用Adobe Audition音频处理软件,将所获取的语料进行降速处理和文字转写,同时利用AntConc3.5.7语料分析软件将文本中出现的15个常用汉语话语标记及其变体进行高亮标记,并进行细致分析,探究东南亚留学生对汉语话语标记功能的掌握程度和使用情况。

2.1. 汉语话语标记习得和使用情况

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课堂观摩语料进行分析整理,得出67名东南亚留学生对15个常用汉语话语标记总体习得和使用情况(由于部分话语标记具备多种语用功能,问卷中所给语境为该话语标记最常用功能的具体体现),具体数据分析如下:

2.1.1. 东南亚留学生习得汉语话语标记的主要途径

通过对“是否学过以下话语标记”和“通过何种途径习得”两项内容的调查得出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的习得情况,具体分析见表1图1

Table 1. Acquisition of widely used Chinese discourse markers by Southeast Asian students

表1. 东南亚留学生常用汉语话语标记习得情况人数

表1可以看出,15个常用汉语话语标记中,有6个话语标记67名东南亚留学生均表示学过,分别是“然后”“这个/那个”“不是”“你看”“(依)我看”和“(我)听说”;超过60名留学生表示曾经学习过“这么说”“我觉得(吧)”“你(们)知道吗/吧”和“我说呢”4个话语标记;“不过(呢)”“据我所知”和“说实话”3个话语标记选择“学过”选项的留学生超过50人,占所有留学生数量的74.6%;而剩余两个话语标记,选择“学过”选项的留学生数量均不足50人,其中只有47名留学生表示学过“(可是)话又说回来”,占总人数的70.1%,表示学过“不是我说你”的留学生仅45人,占总人数的67.2%。总的来说,东南亚留学生对大部分常用汉语话语标记均有所了解,部分使用频率高且教材中出现频次多的话语标记大部分学生均表示学习过。但由于部分话语标记在教材中出现频次少,且语用功能较复杂,亦或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未进行讲解等原因,导致个别留学生表示未学习过。而学习是使用的前提,只有在充分学习和了解汉语话语标记的基础上,留学生使用汉语话语标记进行交际的意愿才会有所提高。

在掌握东南亚留学生15个常用汉语话语标记习得情况之后,就东南亚留学生习得汉语话语标记的主要途径进行了调查,具体调查结果见图1

Figure 1. Main methods of acquisition on Chinese discourse markers by Southeast Asian students

图1. 东南亚留学生习得汉语话语标记主要途径

图1所示,东南亚留学生习得汉语话语标记的主要途径是和中国人交流。在受访的67名东南亚留学生中,近48%的留学生认为和中国人交流是他们习得话语标记的主要渠道,其次,观看中文影视作品也是东南亚留学生习得汉语话语标记的一个重要途径。此次受访留学生均为高级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中文听、说、读、写能力,能独立观看中文影视作品,因此,近30%的留学生认为他们主要通过中文影视作品话轮习得大量的汉语话语标记。此外,仅19%的受访留学生认为他们主要通过课堂学习和教材习得汉语话语标记,其中,认为通过课堂教学习得汉语话语标记的留学生约12%,而约7%的留学生则认为教材是他们习得汉语话语标记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当前对外汉语教学和教材对汉语话语标记的关注度不高,对留学生习得汉语话语标记的帮助不明显。而剩余3%的留学生则认为,他们主要通过报纸书刊习得汉语话语标记,这部分留学生具备一定中文阅读能力,能通过阅读中文书籍满足其学习需求,特别是口语色彩浓厚的小说。

2.1.2. 东南亚留学生使用汉语话语标记情况

话语标记作为普遍的语用现象,在日常口语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在考察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习得情况时,不可避免地考虑到汉语话语标记在东南亚留学生在日常口语交流中的使用情况。因此,本文利用AntConc3.5.7语料分析软件,提取了东南亚留学生口语课堂会话文本中出现的15个常用汉语话语标记及其变体,并对语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结合问卷,对15个常用汉语话语标记使用频率进行调查,整理出具体使用情况详见表2

Table 2. Usage of widely used Chinese discourse markers by Southeast Asian students

表2. 东南亚留学生常用话语标记使用情况

表2可知,东南亚留学生对常用汉语话语标记在使用频率上存在明显差异。67名留学生学习并使用过的常用汉语话语标记仅2个,分别是“然后”和“(我)听说”,其中经常使用“然后”的留学生59人,经常使用“(我)听说”的58人。值得关注的是,在课堂会话中,话语标记“然后”出现次数最高,达577次,频率达2.75次/分,与学过并使用过“然后”的留学生人数成正比。而学过并使用过“(我)听说”的留学生人数与其实际出现次数差异较大,67名东南亚留学生均学习并使用过话语标记“(我)听说”,但在课堂会话中出现的次数仅224次,频率仅1.07次/分。这是因为课堂会话类语料的特殊性,相比闲谈,课堂会话较严肃正式,而“(我)听说”多出现在较轻松随意的日常闲谈中。除此之外,学习和使用过话语标记“你看”的留学生达45人,其中经常使用的27人,偶尔使用的18人,但在实际课堂会话中,“你看”仅出现16次,频率仅0.08次/分。这是因为“你看”作为征询标记,主要功能是“用来征询对方的看法、推测、主意、决定等” [3] ,在课堂会话中,出现征询的情况有限。此外,调查还显示,4个话语标记学习过的留学生人数超45人,但经常使用的人数却不足10人,分别是“不是”“你(们)知道吗/吧”“(可是)话又说回来”和“不是我说你”,且超过47人表示“从未使用”过这4个话语标记。这表明东南亚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话语标记和使用汉语话语标记的过程中存在不对称、不平衡的情况,且这种不对称受包括认知、母语迁移和文化迁移等多重因素制约。

2.2. 汉语话语标记功能的掌握情况

话语标记是日常口语交际中常见的语用现象,大量存在于汉语中,在话轮中能够传达说话人的态度、情感,甚至语气和意图,推动会话进程,同时能够“建立会话者与受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4] ,在言语交际中至关重要。因此,在考察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习得情况时,还应考虑到其对汉语话语标记功能的掌握情况。本文通过问卷,选取15个常用话语标记作为调查内容,考察了留学生对其常用语用功能的掌握情况。

话语标记的功能对语境依赖度较高,因此一个话语标记往往具有多种语用功能。“这个/那个”作为话语标记在会话中具有语篇连贯的功能,可用于话题开启、话题承接和话题转换。以“这个/那个”为例,考察了东南亚留学生对话语标记多个功能的掌握情况。

(问:划线话语标记在例句中起什么作用?)

例2 这个,我们开个简短的班会。

A.转换话题 B.开启话题 C.承接话题 D.无意义

例3 泰国学生:明天还去不去西山公园呀?

中国学生:这个,我昨晚认真想了一下,最近天气实在太差了,爬西山很危险。

A.转换话题 B.开启话题 C.承接话题 D.无意义

例4 具体情况我已经了解了。这个,李老师,今天会议就到这吧。

A.转换话题 B.开启话题 C.承接话题 D.无意义

例2~4分别考察了留学生对话语标记“这个/那个”在不同语境中的三种功能,东南亚留学生对“这个/那个”三种功能的掌握率分别是53%、16%、31%。例2考察的是“这个/那个”开启话题的功能,通常位于句首,通过吸引听话人的注意从而开启话题,引导听话人推理出说话人即将说出“开个短会”的信息。例3考察的是“这个/那个”承接话题的功能,通常位于话轮中间,所引发的话题是上一话题的延续,即对“去不去西山”的回答,天气不好不去了。例4考察的是“这个/那个”转换话题的功能,所引导的是一个新话题,通常是上一话题还未结束的情况下引入一个新的话题,比如提到已经了解了情况,突然把话题转换到李老师结束会议上。例3和例4的区别在于,“这个/那个”所引发的话题是不是听话人意料之中的话题,因此,其内部所编码的程序信息复杂度相较例1更高,这种语用功能的复杂性也是影响东南亚留学生话语标记掌握的重要因素。

话语标记具有语篇组织和人际互动的功能,是说话人主观意识的体现,因此,我们从话语标记主观性的强弱角度考察了东南亚留学生对话语标记的掌握情况。

(问:选择合适的话语标记填入横线处)

例5 泰国学生:李雪最近天天去图书馆,这次考试肯定能得第一。

中国学生: 未必, 陈燕也挺用功的,每天复习到深夜。

A.然后 B.我看 C.一般来说 D.不是我说你

例6 泰国学生:你没看到我的饭卡了吗?我找不到了。

中国学生: ,你也太不小心了,这个月都丢三回了。

A.听说 B.然后 C.一般来说 D.不是我说你

调查显示,例5有83%的留学生选择了“我看”,而例6只有10%的留学生选择了“不是我说你”,超过62%的留学生选择了“一般来说”。话语标记主观性的强弱与其习得情况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东南亚留学生来说话语标记的“主观性越强则越难以掌握” [5] 。例4中“我看”作为话语标记在话轮起引出说话人主观意愿和建议的功能,引出中国学生的不同意见“李雪不一定得第一”,属于主观性较低的话语标记,无论是教学还是教材,抑或是东南亚留学生日常交际使用都很常见,因此留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一功能。例6中“不是我说你”同样具有引出说话人提议和态度,凸显说话人主观意识的功能,但与“我看”不同,“不是我说你”引出的是说话人责备的态度“你太不小心了”,为了让听话人不反感,同时缓和语气,将话轮的焦点移向听话人,所以出现了移情趋势,对留学生来说理解难度加大。

3. 东南亚留学生习得和使用汉语话语标记偏误分析

3.1. 东南亚留学生使用汉语话语标记偏误类型

调查显示,东南亚留学生使用汉语话语标记时,存在使用不熟练、不理解语用意义,同一个话语标记的多个功能掌握不充分等问题,偏误类型主要包括:滥用、误用和漏用三种。

3.1.1. 话语标记的滥用

通过对东南亚留学生日常口语会话调查,由于留学生对大部分汉语话语标记的认识不足,对话语标记对口语交际的作用理解不充分,导致出现话语标记的滥用。

不熟悉、不理解导致东南亚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话语标记时,通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在不该出现话语标记的地方使用话语标记,从而导致上下文语境不连贯。

例7 我妈妈很严格,对我们要求很高,无论如何,依我看,我们兄弟姐妹虽然都长大了,但是还是很听从她,以她为榜样。(泰国留学生,HSK5级,口语课堂实录)

例7是东南亚留学生滥用话语标记的常见类型,“无论如何”通常表示让步、转折、顺承等关系,除了起提醒注意,引出下文内容作用外,还具有强调功能。所连接的前后两个语段具有逻辑上的转折等关系,强调“虽然妈妈很严格”,但是她依然是我们的榜样。“依我看”用来引出说话人的观点、推测或建议,强调说话人的主观性。例7中后一语段“我们听从妈妈”并不是说话人的观点或推测,因此,属于话语标记的滥用应去掉。

除多用外,东南亚留学生还存在话语标记的泛化问题。所谓泛化指的是在应该使用其他连词或表逻辑关系的连接成分的地方使用了话语标记。这种话语标记的泛化使用通常出现在常用的话语标记,以及从连词虚化而来的话语标记中,最典型的是“然后”。

例8 我最喜欢上张老师的课,然后张老师会说缅语嘛,然后我们很喜欢她。(缅甸华裔,HSK5级,口语课堂实录)

例8是话语标记“然后”泛化后代替了表因果关联的结构“因为……所以”,这种泛化现象在东南亚留学生口语十分常见,留学生有时会用“然后”部分替代“因为……所以”,有时也会完全替代。例8中“然后”完全替代了“因为……所以”,语段中明显存在因果逻辑“因为张老师会说缅语,所以我们很喜欢她”,而说话人却用“然后”替代了“因为...所以”的位置。这种泛化现象的形成与“说话人的认知顺序” [6] 相关,作为逻辑关系连词的“然后”本身具有表达先后顺序的意义,而“因为...所以”虽然表因果关系,但其具有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即先有因后有果,“然后”虚化为话语标记后,所具备的基础意义并未消失,而是合并到说话人的认知顺序中,随着说话人认知顺序的不断扩大,话语标记“然后”的功能也不断外延,最终替代了具有先后顺序的“因为……所以”。

3.1.2. 话语标记的误用

话语标记的正确使用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母语思维、表达习惯、文化迁移、汉语水平等,且留学生对话语标记的多个功能熟悉程度也会影响话语标记的使用。因此,东南亚留学生在使用话语标记时会出现串用、混淆,结构错误等现象。

例9 流行歌曲是一种听众喜爱的歌曲,据我看来,流行歌曲可分两类:一类是长期流行几十年的歌曲,另一类是短期流行歌曲,它只在一段时间的经过,流行气势慢慢降低。(老挝留学生,HSK6级,口语课堂实录)

例9是东南亚留学生混淆话语标记的现象,“据我看来”是一个错误的话语标记,在现代汉语中并没有这样的表述,而是“据我所知”或“依我看”,用于引出说话人的观点,例9中由于留学生对汉语话语标记结构的稳定性不了解,随意更改其结构,仅根据其意义相近而构造了一种新的结构,从而造成了偏误。

3.1.3. 话语标记的漏用

由于话语标记功能的复杂性,东南亚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话语标记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应该使用话语标记的位置没有使用,导致留学生日常口语不地道,生硬。

例10 中国学生:这家云南菜怎么样?你喜欢吗?

泰国学生:挺喜欢的,那道滇味小炒还挺好吃的。

A.我听说 B.(不填) C.一般来说 D.你还别说

调查显示,86%的东南亚留学生选择了“\(不填)”,其余学生均选择了“我听说”。例10中,中国学生询问泰国学生的主观看法,泰国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后,又进一步补充“滇味小炒好吃”,因此这里明显需要一个表示承接上文,且能衔接具体描述的话语标记,例如“你还别说”,使得话轮过渡更加自然流畅。

3.2. 东南亚留学生习得汉语话语标记产生偏误的原因

东南亚留学生习得和使用汉语话语标记过程中容易产生偏误,与语音、汉字、语法这些语言要素的误用不同,话语标记的偏误通常发生在东南亚留学生使用汉语话语标记进行会话交际的过程中。造成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习得和使用偏误的原因很多,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受母语迁移影响;二是受文化迁移干扰。

母语迁移指的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中介语受到母语规则或形式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具有消极影响的母语迁移称为母语负迁移。由于受母语系统中元语用意识的干扰,东南亚留学生在习得和使用汉语话语标记时产生了偏误。当东南亚留学生进行会话交际时,会不自觉地使用其母语话语标记来生成和解码后再转换为汉语的形式输出,因此产生了话语标记的误用。

所谓文化迁移是指“学习者适应一种新文化的过程” [7] ,即在学习一门新语言时,学习者与目的语族者之间存在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这两种距离会干扰二语学习的效果。社会距离指的是学习者与目的语社会的接触或融入程度,包括对目的语的开放心态以及对目的语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认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缺乏开放心态,东南亚留学生虽然处在汉语目的语环境中,但并未充分利用,甚至刻意回避汉语交流环境,导致缺乏语言实践,课堂上学习的话语标记并未及时使用和练习,复现率低,从而对汉语话语标记的深层交际文化内涵理解不深刻。心理距离则指学习者个人的影响,包括动机、性格、情感态度等。考察到“汉语话语标记是否有用”时,超87%的东南亚留学生认为汉语话语标记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并不实用,因此在口语交际中常常使用学过且易掌握的话语标记,甚至避免使用话语标记。这种现象在课堂观摩中也得到证实,“然后”“(我)听说”“我觉得吧”等篇章组织的话语标记使用频次较高,“(可是)话又说回来”“不是我说你”这类主观性强、功能复杂的话语标记则采用消极回避的交际策略。

4. 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教学策略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东南亚留学生习得和使用汉语话语标记产生的偏误以及偏误原因,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针对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教学应重视文化迁移和分层教学。

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语言实践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环节,对二语学习者来说交际过程中不可避免文化交际,语言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反映了该语族者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话语标记是口语交际中体现话语单位与语境的互动关系和说话人的心理认知,因此“话语标记习得的过程就是目的语交际文化习得的过程” [8] 。东南亚留学生习得和使用汉语话语标记过程中产生的偏误究其原因是对汉语话语标记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汉文化语境和汉文化社会价值观念的不重视,造成无法领会汉语话语标记背后的深层交际文化,在使用汉语进行口语交际过程中仍然使用其母语思维,造成交际不对称,久而久之放弃使用话语标记。因此,在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教学中应当重视文化迁移的影响,帮助留学生降低情感障碍,减少母语思维干扰,从而克服文化迁移造成的汉语学习障碍。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按照汉语话语标记的主观性强弱进行分层教学。汉语话语标记数量庞大、功能复杂,留学生想要在短期内熟练掌握难度较大,而对东南亚留学生来说,汉语话语标记的主观性与其习得难易度呈正相关,即主观性越强的汉语话语标记越难掌握,反之亦然。因此,在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教学过程中应按照汉语话语标记的主观性划分等级,分层次进行教学,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

5. 结语

话语标记作为口语交际中特殊的语用现象,反映了说话人的元语用意识,东南亚留学生能否准确使用汉语话语标记进行口语交际是衡量其使用汉语进行思考的能力的方法。对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习得和使用情况的考察,能帮助我们掌握东南亚留学生使用话语标记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东南亚留学生汉语话语标记教学提供参考。对东南亚留学生的汉语话语标记教学,应充分发挥目的语环境的作用,给予足够的输入,帮助东南亚留学生克服心理距离,降低情感障碍,缩小与汉语群体社会距离,突破母语思维限制,优化分层次教学路径,提升东南亚留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掌握地道的汉语口语。

基金项目

2021年云南工商学院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东南亚留学生习得汉语话语标记研究”(项目编号:YGSKY2021037)。

文章引用

宋云秋,姜菲菲,邰金侠. 目的语环境下东南亚留学生话语标记习得研究
A Study on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Discourse Markers by Southeast Asia Student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Environment[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3): 1101-110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3152

参考文献

  1. 1. 刘丽艳. 汉语话语标记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7.

  2. 2. 宋云秋. 基于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话语标记研究——以《体验汉语口语教程》(1-8)系列教材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19.

  3. 3. 殷树林. 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221.

  4. 4. 孙利萍, 方清明. 汉语话语标记的类型及功能研究综观[J]. 汉语学习, 2011(6): 76-84.

  5. 5. 潘先军. 人类学视角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话语标记分类探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 100-105.

  6. 6. 何洪峰, 孙岚. “然后”的语法化及其认知机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0, 8(5): 15-21.

  7. 7. 梁伟涛. 了解二语习得规律优化大学英语教学[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 141-142+150.

  8. 8. 杨国萍, 向明友, 李潇辰. 话语标记语的语法——语用研究[J]. 外语学刊, 2016(4): 50-5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