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09 ( 2023 ), Article ID: 73328 , 9 pages
10.12677/ML.2023.119565

基于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人称代词的研究

——以英语和法语中的人称代词为例

裴雨婷

河北外国语学院国际医学院,河北 石家庄

收稿日期:2023年8月6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14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28日

摘要

人称代词在英语和在法语中都频繁出现,因此对这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二语习得。本文运用乔姆斯基(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以“管辖与约束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英语和法语中的人称代词在句子中的选择问题和位置特点,研究发现:1) 英语和法语中的主语人称代词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一致且功能相同,通常都位于句首并在句中充当主语。2) 在宾语人称代词方面,两种语言都在句中作宾语,但在位置上和用法上存在一些差异:a. 英语中的直接宾语人称代词通常紧随动词,而法语中则倾向于前置于动词,除非有半助动词,这时会置于相关动词前;b. 英语中的间接宾语人称代词可以从介词后面移至谓词后面并省略介词,而法语中的间接宾语人称代词则可以前置于谓词前并省略介词。

关键词

转换生成语法,人称代词,句法结构,树形图

Study on Personal Pronouns Based on Transformation-Generative Grammar Theory

—A Case Study of Personal Pronouns in English and French

Yuting Pei

International Medical School, Hebe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Received: Aug. 6th, 2023; accepted: Sep. 14th, 2023; published: Sep. 28th, 2023

ABSTRACT

Personal pronouns occur frequently in both English and French, and thu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languages is helpfu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is paper applies Chomsky’s transformation-generative grammar theory to analyze the selection of personal pronouns in English and French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position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jurisdiction and constraint. Study reveals that 1) the subject personal pronouns in English and French are located in the same position and have the same function in the sentences. They are generally loca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ntence and used as the subject in the sentence. 2) In terms of the object personal pronouns, both of them are used as objects in the sentences, but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ir position and usage, namely, a. Generally, the direct object personal pronouns in English closely follow the verb, while those in French generally choose to be placed before the verb. However, when there are semi-auxiliary verbs in the sentence, they are usually placed before the related verb; b. The indirect object personal pronouns in English can be shifted from the back of the predicate to the back of the predicate and related prepositions can be omitted, while the indirect object personal pronouns in French can be preceded before the predicate and the related prepositions can be omitted.

Keywords:TG Grammar, Personal Pronouns, Syntactic Structure, Tree Diagram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一门语言,在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交流沟通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法语作为联合国的官方语言,经常会出现在严谨的国际文件中,其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能够有效规避一些国际合同上出现的争议从而减少国际冲突,因此,英语和法语的使用必不可少。人称代词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点,无论是在英语中还是法语中都频繁出现。

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un)主要是指人的代词,现代英语人称代词有两个数、三个性、三个格(主格、宾格、所有格)和三个人称的不同形式(章振邦1983:153) [1] 。在法语中也是如此。人称代词不同的形式在句中所起的句法功能也不一样。张道真(1998)和薄冰(2000)都对英语中的人称代词,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一致认为人称代词主要用来指人,人称代词的主格一般作主语或主语补语,宾格作宾语,作主语补语的人称代词用其主格形式,若位于句末则用宾格形式,人称代词用在比较分句的than和as之后时,主格和宾格都可用 [2] [3] 。

而马晓宏、林孝煜(2007)、孙辉(2006)等人对法语中的人称代词也展开了相关研究并介绍了人称代词在不同条件下的相关用法,他们一致认为直接宾语人称代词应位于动词的前面 [4] [5] 。这与英语中直接宾语人称代词一般位于动词后的情况恰恰相反。马晓宏、林孝煜(2009: 421)还指出当句中动词伴有一个像aller、devoir、vouloir、pouvoir等半助动词时,直接宾语人称代词应置于相关动词前,而在以avoir作助动词的复合时态中,直接宾语人称代词应位于助动词前 [6] 。贾秀英、田苗(2011: 79-82)对比分析了汉语无定人称代词与法语泛指人称代词on。首先对这二者的定义、分类进行了阐释,然后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它们的性、数配合、作用和语法功能 [7] 。姚岚(2012: 26-30)尝试从语用学角度分析法语中可充当主语的人称代词(即主语人称代词、复合指示代词、泛指代词on)的指示功能 [8] 。赵永峰(2019: 8-14)以英语人称代词为例,基于体认语言学的体验和认知观,系统探索语言主体间性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英语人称代词发展到当前的形态是经历了激烈的、漫长的社会斗争和社会规范运动的结果 [9] 。

可以看到,前人已从不同的视角(例如类型学、语用学等)对这一语法现象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前人的研究多是单独对汉语人称代词、英语人称代词或法语人称代词展开相关研究,或是将汉英,汉法二者相结合进行研究,而很少将英语和法语中的人称代词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研究。在研究视角层面,前人从类型学视角、体让语言学、语用学或其他视角来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点,总结语言学习的规律与方法,而从未将乔姆斯基(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用于分析人称代词,也未从转换–生成语法中的句法、语义的角度来分析比较英语和法语中人称代词的特点,因此本论文将在转换生成语法的框架下,利用树形图来分析英语人称代词和法语人称代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分布特点及其句法功能,从而找出这二者的异同之处。

2. 转换生成–语法的内容介绍

转换–生成语法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Chomsky)的第一部专著《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该学说的诞生。在1965年,他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生成语法系统,包括语类、转换、音系、语义四个子系统,在80年代,他又用原则系统取代了60年代的规则系统,其原则具有限制句子结构和语义解释的作用,即“管辖与约束理论”。

转换–生成语法学说将句子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两者之间能够相互转换。从转换的角度来看,句子的意思由深层结构体现,句子的形式是由表层结构表现,而表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由深层结构转换而成(陈丽云2016:123-124) [10] 。在句法和语义层面,有国外学者认为,在广义语法中,词汇意义是复合型的,即在句法结构上的,这种组合不会通过转换出现在语法成分中,而是出现在逻辑形式或是其他严格意义上的语义成分中(Wunderlich 1997) [11] 。有学者曾考察了三种看似完全不同的句法现象,即主谓一致、定语叠置和否定一致,并且这些现象受到了不同的对待(Ouali 2011) [12] 。同年,也有学者认为句法–语义的研究涉及的是句法组织原则与语义解释原则相互作用的产物的语言现象。量词被解释的位置与其在句法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是显性或隐性运动操作的产物,例证了自然语言的一种普遍属性,即位移。除此之外,语义对句法的影响就像句法对意义的影响一样普遍(Hackl 2013) [13] 。

而在语音层面,有学者认为语言至少有一些固定的属性,例如区别性特征的选择或许根源于发音特性和声学特性(Chomsky 2013) [14] 。也有学者通过提供语义、句法、形态学和音系的实例说明了所有领域的语言都依赖于层次结构而不是线性结构(Everaert 2015) [15] 。

国内学者也对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展开了研究,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认为每个句子由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组成。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语音,注重句子的表达;深层结构指的是句子的抽象句法表达,并决定句子的意思,这种语法关系不能直接从他们的线形序列上看出来(赵园园等,2017) [16] 。在研究方法上,转换生成语法学家通常采用演绎的方法,对句子采用两阶段分析法。第一步通过短语结构规则产生深层结构。深层结构还不是一个实际使用的句子,只是为下一步分析提供条件。第二步运用转换规则把深层结构变为表层结构(张良春1984:57) [17] 。胡壮麟(2017)也对转换–生成语法、语音、语义、句法结构等展开了相关阐述 [18] ,许之所等(2010)则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相关整合,抽取了语言学的一些重难点问题以更为清晰简练的语言进行了相关回答 [19] 。

3. 运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分析英语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

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规则下,即便某些句子的表层结构一样,但其深层结构却存在差异。不同的深层结构决定了它们间存在不同的语法关系(曾用强1990:6-7) [20] 。本研究将利用树形图对带有人称代词的句子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

3.1. 英语中主语人称代词的位置及句法功能

1) We do not see our faults. (张道真,1998:49) [2]

2) I lost patience. (张道真,1998:54) [2]

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可知,表层结构形式就是直观可以看到的一个句子中的不同成分在句中的排列顺序,如例句1中“We do not see our faults.”及例句2中的“I lost patience.”分别为本句子表层结构的呈现形式。同时由于受到“管辖与约束”规则的控制,词与词之间存在着组合关系。例句1中的人称代词we与例句2中的人称代词I都是其主格形式,在句中作主语,所以后面需要跟各自的谓词“do not see”与“lost”,形成主谓构造的一般句式。下面将利用树形图来展示这两个例句各自的句子结构。

Figure 1. We do not see our faults

图1. 我们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Figure 2. I lost patience

图2. 我失去了耐心

根据树形图图1图2可以看到,例句1和例句2有着相同的表层结构,即S (sentence)→N (direct pronoun) + VP结构,但是其深层结构却不一致,例句1中的人称代词为第一人称复数形式,而例句2中的人称代词为第一人称单数形式,所指代的对象及数量不一致,在语义上存在差异。

3.2. 英语中宾语人称代词的位置及其句法功能

3) I saw you in the street. (薄冰,2000:146) [3]

4) Her family hated me. (薄冰,2000:147) [3]

例句3和例句4的树形图分别见图3图4

Figure 3. I saw you in the street

图3. 我在街上看到了你

Figure 4. Her family hated me

图4. 她的家人讨厌我

根据树形图图3,可以看到,其表层结构形式为S (sentence)→N (pronoun) + VP (→V + N (indirect pronoun) + PP)结构,根据树形图图4,可以看到其表层结构形式为S (sentence)→NP (Det + N) + VP (→V + N (indirect pronoun)),从表层形式看,这两个例句中的间接宾语人称代词“you”和“me”都是跟在及物动词后面,都是作宾语,然而从深层结构看,“you”是第二人称,根据不同的语境,其指代的对象可为复数也可为单数,而“me”为第一人称单数形式,因此这两个代词的数和人称存在差异,所表达的深层意义也不相同。

4. 运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分析法语人称代词的位置及句法功能

在法语中,主格人称代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及功能与英语中相一致,一般位于该句句首,在句中作主语,宾格人称代词虽然与英语中所的功能一致,都是作宾语,然而其所处的位置却与英语中并不完全一致。英语中,直接宾语一般跟在动词后,而法语中,直接宾语一般位于动词前。英语中的间接宾语一般前面需要带介词,不能前置,法语中的间接宾语人称代词通常情况下同英语中的一样,跟在介词后面,然而却可以省掉介词并前置。法语人称代词的位置特点可以通过以下树形图所展现。

4.1. 法语中主语人称代词的位置及功能

5) Ils font leurs devoirs.他们在做作业。(马晓宏、林孝煜,2007:249) [4]

例句5中,“Ils font leurs devoirs.”所一一对应的英文单词为“They do their homework.”其树形图的结构分解如图5

Figure 5. Ils font leurs devoirs

图5. 他们做作业

4.2. 法语中宾语人称代词的位置及功能

6) Il la regarde. 他看着她。(马晓宏、林孝煜,2007:421) [4]

7) Nous nous aidons. 我们互助。(马晓宏、林孝煜,2007:248) [4]

8) Je vais vous écrire.我会给你写信的。(马晓宏、林孝煜,2007:421) [4]

9) Tu nous (间宾人称代词,=à nous) demandes de nous lever àl’heure?你要我们按时起床?(马晓宏、林孝煜,2007:247) [4]

例句6 Il所对应的英语单词为He,la对应的英语单词是her,regarde对应的是looks at,按照英语的正常语序,其树形结构图如图6

Figure 6. He looks at her

图6. 他看着她

在法语中,如果不使用人称代词,直接重复代词所指代的名词,其正常的表层构造与英语中一致,为S→S + V + O,从图6中可以看到,由于法语中使用了宾语人称代词,因此人称代词发生了移位现象,宾语和谓语的位置发生了转换,即从S→S + V + O转换为S→S + O + V构造。表示“看”的谓词looks在英语中为不及物动词,如果后面跟宾语的话,中间需要加介词,而在法语中表示“看”的谓词regarde为及物动词,可以直接跟宾语。将宾语人称代词la (her)换成其他名词时,例如le (him)或者les (them),其表层结构不变,还是属于S→S + O + V的结构,但是其句子的语义和深层次结构却发生了变化,由第三人称阴性单数la (her),变为了第三人称阳性单数或第三人称复数形式les (them)。例句7 Nous(we) nous (us) aidons (help).和例句6的表层结构一样,都是S→S + O + V的结构,但是句义却完全不同,因此这两个例句的深层结构大不相同。例句8 Je (I) vais (will)vous (you) écrire (write).的树形结构图如图7

可以看到,例句8中的宾语人称代词(vous)被前置到助动词(vais)与相关动词(écrire)之间,和例句6、7类似,如果vous (you)换成其他的宾语人称代词,其词性、数及人称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语义和深层结构会随之发生变化,但表层结构不变;如果换成其原来所指代的名词,其语义及其深层结构不变,但是句子的表层结构却发生了变化,前置的宾语需要回到原本的位置。例句9中,人称代词nous在句中作间接宾语,nous虽然前置到动词前并删除了原来后置情况下需要带的介词,其表层结构发生了改变,但是其功能相当于介词à+人称代词nous,语义及其深层结构并未发生变化。

Figure 7. I will write to you

图7. 我会给您写信

5. 结语

本研究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框架下,通过树形图分析英语和法语中的人称代词的位置及句法功能,研究发现:1) 在英语和法语中,主语人称代词所处的位置一致且功能相同,一般都是位于句首并在句中作主语。2) 而在宾语人称代词方面,二者都是在句中作宾语,并且其功能一致但是位置上却存在差异:a. 英语中直接宾语人称代词一般跟在动词后面,而法语中直接宾语人称代词一般选择前置,置于动词前面,但当句中有半助动词时,一般置于相关动词前。b. 英语中的间接宾语人称代词可以从介词后面移位到谓词后面并删除相关介词,而法语中的间接宾语人称代词则可以前置到谓词前并删掉相关介词。

此次运用转换生成语法对这两种语言展开对比研究,有利于为英语和法语学习者及爱好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之更加熟悉这两种语言的语法使用规则,发现不同语言规则之间的普遍性及特殊性,从而减轻其学习负担,促进不同语言学习者之间的交流。

文章引用

裴雨婷. 基于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人称代词的研究——以英语和法语中的人称代词为例
Study on Personal Pronouns Based on Transformation-Generative Grammar Theory—A Case Study of Personal Pronouns in English and French[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09): 4209-4217.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9565

参考文献

  1. 1. 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3.

  2. 2. 张道真. 英语语法大全[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3. 3. 薄冰. 高级英语语法[M].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0.

  4. 4. 马晓宏, 林孝煜. 法语(1)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5. 5. 孙辉. 简明法语教程[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

  6. 6. 马晓宏, 林孝煜. 法语(2)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7. 7. 贾秀英, 田苗. 汉语无定人称代词与法语人称代词on的对比[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4(3): 79-82.

  8. 8. 姚岚. 法语中可用作主语的人称代词的指示功能[J]. 法语学习, 2012(1): 26-30.

  9. 9. 赵永峰. 身体∙体验∙认知: 语言主体间性建构研究——以英语人称代词为例[J]. 外国语文, 2019, 35(5): 8-14.

  10. 10. 陈丽云. 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理论在英语句法教学中的可用性[J]. 语文学刊, 2016(5): 123-124.

  11. 11. Wunderlich, D. (1997) Cause and the Structure of Verbs. Lin-gua, 28, 27-68.

  12. 12. Ouali, H. (2011) Agreement, Pronominal Clitics and Negation in Tamazight Berber: A Unified Analysis.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London, New York.

  13. 13. Hackl, M. (2013) The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Lingua, 130, 66-87. https://doi.org/10.1016/j.lingua.2013.01.010

  14. 14. Chomsky, N. (2013) Problems of Projection. Lingua, 130, 33-49. https://doi.org/10.1016/j.lingua.2012.12.003

  15. 15. Everaert, M.B.H., Huybregts, M.A.C., Chomsky, N., Berwick, R.C. and Bolhuis, J.J. (2015) Structures, Not Strings: Linguistics as Part of the Cognitive Sciences.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9, 729-743. https://doi.org/10.1016/j.tics.2015.09.008

  16. 16. 赵园园, 张涌, 叶正富. 语用视角与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下被动句对比探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 38(1): 138-139.

  17. 17. 张良春.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J]. 外国语文, 1984(4): 56-62.

  18. 18.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19. 19. 许之所, 邹智勇, 刘升民, 薛睿. 英语语言学200问[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20. 20. 曾用强. 转换生成语法在句法结构分析中的应用——试析“动词短语 + (名词短语) + 不定式短语”结构[J]. 外语教学, 1990, 11(1): 5-12.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