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12 ( 2023 ), Article ID: 77661 , 10 pages
10.12677/ML.2023.1112813

基于SFL理论的英文法律合同文本中的权威性与易读性刍议

邵雅婷,屈丹丹

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9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8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1日

摘要

英文法律合同的重要性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不言自明。法律合同作为交易和合作的法律依据,需要精确、严谨且具有权威性的语言表达。合同文本中,多重从句与长句结构、专有术语相互交织,详尽地规定出各类条件细节下的权力、责任与义务。虽然权威性是法律文本的核心要素,但其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文本内容的易读性。本研究致力于英文法律合同中的权威性构建策略分析,以文献综述为基础,基于系统功能语言理论(SFL)对目标合同文本进行语言特征具体识别,探讨如何实现权威性与易读性的协调,从而为创建同时具备权威性和易读性的法律文本提供洞见,为法律实践者在撰写法律合同时的语言策略采用提供实用指南。

关键词

SFL理论,英文法律合同,易读性分析,权威性分析

A Brief Analysis of Rhythm and Authority in English Legal Contract 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FL Theory

Yating Shao, Dandan Qu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Received: Nov. 9th, 2023; accepted: Dec. 8th, 2023; published: Dec. 21st, 2023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English-language legal contract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self-evident. As the legal basis for transactions and co-operation, legal contracts require precise, rigorous and authoritative language. Multiple clauses are intertwined with long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proprietary terminology to spell out in detail the rights, duties and obligations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While authority is a central element of legal texts, it is also sacrificed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readability of the textual content. This study is devoted to analyzing the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authority in English legal contract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identifying the specific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target contract text based on Systemic Functional Language Theory (SFL), exploring how to reconcile authority and comprehensibility, so as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creation of a legal text that is both authoritative and comprehensible, and offering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legal practitioners to adopt the linguistic strategy in the writing of legal contracts. The book provides a practical guide for legal practitioners to adopt linguistic strategies when writing legal contracts.

Keywords:SFL Theory, English Legal Contracts, Legibility Analysis, Authority Analysi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跨国商务和国际贸易持续增加,英文法律合同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法律合同作为交易和合作的法律依据,需要精确、严谨且具有权威性的语言表达 [1] 。然而,权威性的追求往往以牺牲文本的易读性为代价,使得合同对非专业人士来略显晦涩。

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功能语言学的分支,强调语言的社会语境与功能 [2] ,已经在包括文学分析、教育与法律语言学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具体运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确保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严谨性,本文围绕法律合同文本的研究,系统功能理论在文本分析中的应用,以及权威性与易读性的基本概念三个主要领域进行文献梳理工作,而后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视角,确立文本权威性与易读性的评估标准与方法,深入剖析英文法律合同文本中的权威性表达方式,从语言学角度揭示英文法律合同文本的内在规律,以回答如下核心问题:在英文法律合同文本中,如何通过语言策略构建权威性?如何在确保权威性的同时保证文本的易读性?

基于前人的研究和系统功能语言理论(SFL),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1) 通过使用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词汇可以有效地构建合同文本的权威性。

2) 能够基于SFL理论视角找到一种方法来协调合同文本的权威性和易读性,而不会损害其中任何一方。

本研究旨在寻找一个二者的平衡点,使合同在保持权威的同时,通过提高合同文本的易读性,进一步保护合同双方的权益,促进公平交易和合作。从实用角度来看,本文为法律实践者提供了合同编写参考,有助于其避免由于语言不清而产生的纠纷,同时也可作为法律教育和培训的阅读拓展。希望在未来,本研究能够为公平交易和合作提供建议参考,为相关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法律合同文本研究概况

法律合同即是一种法律文档,用以确定并规范双方或多方之间的权利、责任与义务 [3] 。基于各类协议,其通常涉及对某种交易或关系的条款、条件的明确说明,表明双方已达成共识,并在法律上有义务履行所约定的内容。其特点包括确定性、双方自愿、法律约束力等。

在合同法领域,研究者们对合同书规则的独立性和适用范围,以及其与要约承诺规则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汪婷(2018)指出,合同书规则应该具备独立适用的性质,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4] 。朱广新(2019)的研究也考虑到合同示范文本的规范性和实际应用,关注了合同书的形式与合同成立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合同成立的规则以及法定书面形式的构成要件,提出了合同法的相关建议 [5] 。此外,谯斯亓(2019)进一步研究了合同示范文本的功能定位问题,特别关注了其在应然层面和实然层面上的功能 [6] 。他认为合同示范文本在实际推行中存在模糊性,并提出了一些优化路径,以明确其功能定位,解决合同法领域的问题。

Daniel Braun (2020)等人使用了超过6000个条款来自于170多个合同的数据集,并使用与法律专家共同开发的条款主题分类方法进行标注,尤其关注德国和英国标准合同中条款的主题分类问题 [7] 。作者比较了七种不同的自动分类方法,包括关键词匹配和Transformer语言模型等,发现在七种方法中BERT表现最佳,为大量合同条款的处理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研究方法。鞠佳颖(2022)则关注了国内法院审理的一起合同纠纷案例,着重分析了案件中的合同性质以及重复诉讼问题,与前人不同的,她特别探讨了重复诉讼的问题,并强调了识别标准的重要性 [8] 。

2.2. 当前英文法律合同的主要语言特点

英文法律合同具有明显的语言特点,在国际商务领域,对英文合同语言特点的深入了解对合同各方的利益保护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权威性和精确性,英文法律合同文本通常展示出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例如复杂的从句使用或多级子句嵌套,以便在各种情境下精确界定权利和义务 [9] 。特别的,合同语法往往倾向于使用被动语态来强调行为而非行为者,同时也常用特殊的时间结构来规定具体的责任和义务期限。国内法律英语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与翻译领域,但对语言特点的分析与研究相对不足。

许玉梅(2017)较早探讨了英文合同的语言特征,强调了全球化时代本土企业与外商合作的增加,指出理解英文合同语言特点的重要性,以更好地维护合同各方的利益。然而,具体的语言特点在这篇文章中未有详细阐述 [10] 。胡凯丽(2019)更深入地分析了国际商务英语合同的语言特点,指出商务英语合同中的语言特点体现在专业词汇的使用和语法结构上,以深刻见解帮助从业者更好地应对国际商务合同中的语言挑战 [11] 。

法律英语的正式性和专业性使其具有明显的词汇特征,主要源自古词语、拉丁语和法语,邸士颀(2020)就从该角度出发,关注了法律英语的词汇来源与特点 [12] 。易振(2021)的综述文章提供了对国内法律英语研究的整体视角,并指出国内法律英语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与翻译两个主题,但对语言特点的分析与研究相对较少 [13] 。这一发现强调了对英文法律合同语言特点的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杨光荣(2022)的研究关注了中英合同法中的词汇空缺现象及翻译策略。他将词汇空缺分为零对等空缺、部分对等空缺和伪对等空缺,并探讨了归化和异化策略在翻译中的应用 [14] 。总的来说,研究者们在合同法和英文法律合同语言特点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于合同书规则、合同示范文本的规范性和实际应用,以及英文法律合同的词汇和语法特点的深入研究,为法律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解决方案。然而,仍然存在深入研究的机会,以更全面地理解合同法领域的问题。

2.3. 法律文本中的权威性与易读性概念

权威性与易读性是文献研究中长久以来的两个核心议题。在多个学科领域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常常呈现出一种紧张关系。特别是在法律文本中,权威性和易读性的平衡在各个时期都有所探讨和变迁。

自古以来,权威性代表了某种权力或资格,使得文本能够被公众认可和遵循。而易读性则涉及到文本的清晰度、结构性和理解度,特别是对于普通读者。在法律文本中,权威性是确保法律的稳定性和公正性,而易读性则关乎法律的公平性和公民的权利。20世纪,随着法学的进步和公民权益意识的增强,法律文本的易读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同时,为保持权威性,法律语言往往变得复杂和专业。例如,美国的“简明法律”运动,试图通过简化语言使法律更加易于公众理解。Kimble (2006)通过研究探索了法律文本中的晦涩用词,主张使用简明的、平易近人的语言来取代传统的“法律行话” [15] 。

随着技术的发展,法律文本越来越多地以数字形式出现。一方面,数字化提供了更高的可访问性;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易读性的新挑战,如信息过载、技术障碍等。Susskind, R. (2013)研究了数字技术如何改变了公众与法律文本的互动方式,认为数字化为提高法律文本的可访问性和易读性提供了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泄露或滥用、技术依赖性带来的服务中断及部分公众由于对技术的陌生而被隐性排斥等 [16]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如何在法律文本中实现权威性与易读性的平衡,如何简化法律语言、如何利用技术助力法律文本的传播与理解,以及如何确保在简化过程中不失去权威性,仍是法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一个核心挑战。为了应对当前英语法律合同文本在权威性和易读性之间的倾斜,可思考如下几个潜在的解决方向。如努力简化语言与句子结构,以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同时确保其权威性和法律效力不受影响。其次,通过增加解义和注释辅助非法律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合同的意图和内容。此外,引入视觉辅助工具,如表格或图表,以清晰呈现复杂的信息,从而进一步帮助读者梳理并理解合同的条款要求。

3. 研究方法

3.1. 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工具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这一视角下,语言不再是孤立的符号和规则,而是生动的、有意图的,并在不同的社交环境中实现着特定的意义。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从多个角度探讨文本的框架,使得我们能够更为全面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和功能。

1) 表意功能

表意功能关心的是语言如何描绘现实。在这一功能下,我们会关注于句子是如何表达其经验的,它们是如何描述事件、参与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例如,在法律文本中,“乙方需支付款项”中,“乙方”是参与者,“支付”是事件,“款项”则是与事件相关的事物。

2) 互动功能

语言不仅仅是描述世界,它还是与他人沟通的工具。互动功能就是研究这种沟通如何进行的。它考察了文本是如何与其读者或听者进行互动,以及如何表达说话者或作者的态度、立场和评价。例如,当法律合同中提到“乙方应当承担所有责任”时,它暗示了对乙方的某种评价和看法。

3) 纹理功能

每一个文本都是一个连贯的整体,而纹理功能就是关注这种连贯性是如何实现的。它涉及句子是如何链接在一起,以及文本是如何组织的,使得读者能够理解其主题和跟随其思路。连词(如“但是”、“因此”)、指代(如“他”、“它”、“此”)以及时态变化都是创建文本连贯性的重要工具。

3.2. 权威性分析方法与评估标准

在法律文本中,为了避免歧义,并确保当事人清楚其权益和义务,确切性、权威性和明确性作为核心功能,在特定的词汇、语法结构,如被动语态,与情态动词的使用中均可循迹,这恰是量化文档的权威性的关键要素。

1) 术语使用

专业术语是法律文本精确性的关键。它们为特定的法律概念、权利和义务提供明确的定义。为了评估文本的权威性,我们会详细分析这些专业术语在文本中的使用模式,包括它们的出现频率、位置以及与其他文本部分的关系。

2) 被动语态的使用

被动语态是法律文本中的常见语言特点,因为它可以将焦点放在行为或状态上,而不是行动者。这种语态有助于文本展现出更为客观、不偏不倚的特性。我们会统计各种类型的被动句子在文本中的使用频率,从而判断其在构建文本权威性中的作用。

3) 特定的语法结构

法律文本往往采用特定的语法结构来确保文本的明确性和准确性。例如,条件句明确了权利和义务的触发条件;模态动词(如“shall”,“must”,“may”)则用来表示义务、许可或可能性的不同程度。我们会深入分析这些语法结构的使用,以及它们如何与文本的整体意义和目的相协调。

3.3. 易读性分析方法与评估标准

评估文本的易读性是确保信息能够被有效传达和理解的关键。为此,本研究将采用两种主要的方法来分析文本的易读性。

1) Flesch-Reading Ease易读性公式

Flesch Reading Ease是根据美国Rudolf Flesch博士的统计方法计算的,计算根据是句子的字数和句子中含的音节数等,数值在0和100之间,数目越大,文章越容易读,具体难易程度对照表见附录。计算公式如下:

206.835 1.015 ( totalwords totalsentences ) 84.6 ( totalsyllables totalwords )

一般来说,得分越高,文本的易读性就越好。例如,一个60~70的得分通常表示文本对7~8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容易理解的。

2) 文本连贯性分析

文本的连贯性是评估其是否流畅、逻辑性强和容易理解的关键。对于法律合同文本而言,连贯性尤为重要,因为任何模糊或不清晰的地方都可能导致解释上的歧义。本研究将着重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a) 句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例如过渡词或短语的使用,如“然而”、“因此”等,它们如何帮助文本的流动性和逻辑性。

b) 信息的组织结构:分析文本是如何组织主题句、支持句和细节的,以确保读者可以跟随其逻辑。

c) 指代词的使用情况:如“它”、“这些”等代词是否明确指向特定的名词,以避免歧义。

4. 英文法律合同文本样本分析

4.1. 文本样本选择

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理论(SFL)及合同语言权威性构建标准,选择以下文本进行研究,旨在深入剖析该文本中的语言特点和句式结构,来探索如何在保持法律文本的权威性的同时提高其易读性。

所选文本如下:

The Contractor, under penalty of perjury, certifies that, except as noted below, the Contractor, its principals, and any named and unnamed subcontractor:

· Is not currently under suspension, debarment, voluntary exclusion, or determination of ineligibility by any federal agency;

· Has not been suspended, debarred, voluntarily excluded or determined ineligible by any federal agency within the past three years;

· Does not have a proposed debarment pending;

· Has not been indicted, convicted, or had a civil judgment rendered against it by a court of competent jurisdiction in any matter involving fraud or official misconduct within the past three years.

If there are any exceptions to this certification, insert the exceptions in the following space. For any exception noted, indicate to whom it applies, initiating agency, and dates of action. Exceptions will not necessarily result in denial of the award but will be considered in determining Contractor responsibility.

此样本的选择经过仔细权衡,考虑了如下因素:首先,该文本充分体现了英语法律合同中的标准语言和句式结构,包括一系列的法律术语和明确的时间范围,非常适合用来分析法律合同文本的语言特点和权威性构建策略。

其次,文本中包含了一系列专有术语和特殊概念(如“suspension”,“debarment”,“voluntary exclusion”等),这将有助于我们探讨这些术语如何影响文本的易读性。

此外,这段文本还展示了比较复杂的句式结构,如并列结构、从句结构,可以作为探讨如何简化句子结构以提高易读性的具体案例。加之此类条款在多数合同中都会出现,极具实际意义和普适性,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合同文本。

4.2. 权威性构建策略分析

1) 术语使用

在法律文献与合同文本中,专业术语的选择不仅是为了确保内容的技术精确性,还是对法律效力的一种再现。表1是对专业术语的使用分析。以“Contractor”为例,该词不仅仅是指合同的执行方,它代表了法律文本中定义的一种特定关系,是合同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它揭示了一种权力动态,表明某一方在合同中所扮演的角色。

再言“penalty of perjury”,该词为文本增注了几分严肃性,提醒着合同双方,任何虚假的声明或误导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以确保双方都遵守规定,真实、完整地表述事实。同样,“suspension”和“debarment”这类术语,不仅是描述不良后果,而是具体细化了可能的法律后果,两者都强调了对违约方的权力制约,提醒各方合同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此外,术语如“indicted”和“convicted”深入到了刑事责任领域,进一步明确了与法律程序相关的情境。

总之,这些专业术语不仅仅为法律文本提供了明确的框架和清晰的指引,还强化了文本的法律效应和权威性。对于法律专业人员而言,这些术语是他们在法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非专业读者,这些术语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合同内涵和义务的途径。

Table 1. Analysis table for the use of terminology

表1. 专业术语使用分析表

2) 被动语态的使用

被动语态在此段文本中被用作强调合同方的某些行为或状态,而不是强调行动的执行者。例如,“has not been suspended”强调的是“Contractor”没有被暂停的状态,而不是关心是谁进行了暂停的行动。

被动语态将句子的焦点转移到了所进行的行动或所描述的状态上,而不是行动的执行者,从而提高了文本的客观性。这种语言结构在法律文本中特别有用,因为它可以帮助避免过于主观的描述,同时确保文本的精确性和权威性。被动语态的使用分析见表2

Table 2. Analysis table for the use of passive voice

表2. 被动语态的使用分析表

3) 被动语态的使用

在法律文本中,使用特定的语法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为文本提供了明确性和权威性。在我们分析的样本中,条件句的使用确保了读者能够理解在特定条件下需要采取的行动或可能出现的后果。这为合同的执行和遵守设定了明确的框架。

模态动词则提供了关于某一行为或状态的必要性、可能性或不确定性的信息。例如,“Has not been”和“Does not have”明确表示某一状态或行为在过去并不存在,而“Will not necessarily result”则暗示某个结果并不是必然的,但仍有可能性。

综上所述,特定的语法结构在法律文本中不仅增加了文本的明确性,还强化了其权威性。正确并恰当地使用这些结构能确保文本的清晰度和执行力,减少潜在的歧义和纠纷。

4.3. 易读性在法律合同文本中的体现

1) Flesch-Reading Ease易读性公式

借助相关领域科研工具,笔者统计得出样本文段文本信息如下表3所示。

Table 3. Sample Text Statistics

表3. 样本文本统计信息

将这些值插入Flesch Reading Ease公式得到:

FRE = 206.835 1.015 × ( / ) 84.6 × ( / )

FRE = 206.835 1.015 × ( 145 / 8 ) 84.6 × ( 293 / 145 )

FRE 18.6065

由此可见样本文段经Flesch Reading Ease公式计得得分大约为18.61,按照该方法的评分标准,它属于“很难”(Very Difficult)范畴。然而考虑到Flesch Reading Ease公式仅为评估文本易读性的工具,其主要关注单词和句子的长度,但不涉及文本内容、结构或文体的复杂性。因而,笔者进一步通过文本连贯性分析进行更为深入的评估。

2) 文本连贯性分析

文本的易读性不仅与单词的长度和句子的复杂性有关,更与其深层的语义、结构及其传达的信息有关。与某些高度学术或技术性的文本相比,样本法律文本在结构和语言上相对直接。

首先,从信息结构的角度,本文段呈现出有条理的逻辑关系。它明确提出了“Contractor”所需满足的法律条件,并逐一列举。这种分点陈述的方式使得读者可以快速定位关键信息,进而有效理解合同的核心要求。这种结构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实际上,提高了文本的连贯性,使得读者即使在面对具有法律术语的复杂句子时,也能够顺畅地进行解读。

其次,从代词使用和句间关系来看,文本中的连贯性显得尤为突出。如“Contractor”和“it”等代词的使用都与其先行词保持一致,避免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任何混淆。此外,通过列举不同的法律状态,文本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帮助他们按部就班地理解“Contractor”的法律地位和责任。

再者,虽然文本具有法律性质,但其所用的词汇和句子结构相对直观。这意味着,即使是非法律背景的读者,也能够对其有基本的理解。这是因为文本在叙述时并没有过多地使用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而是选择了更为日常、普及的措辞。

综上所述,纵然Flesch Reading Ease公式为我们提供了文本在句法层面的易读性评估,实际上文本的真正连贯性、结构性和可理解性往往还需通过更深入、系统的分析来揭示。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段文本在传达法律信息时做得相对清晰、连贯,这也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传达提供了保障。

5. 英文法律合同文本的权威性构建与易读性协调协调

5.1. 权威性构建中对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词汇的硬性需求

确保合同文本的权威性是法律合同构建的基石,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结构和词汇的细心选择和应用。不难注意到,样本文本充斥着专业术语,如“penalty of perjury”,“debarment”和“voluntary exclusion”。这些术语不仅赋予了文本必要的权威性,还确保了其在法律层面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换言之,如果这样的专业术语被省略或替换为非专业术语,那么文本将可能失去其法律约束力,因为它将无法准确和明确地表达合同的基本要求和条件。其次,样本文本通过详尽的条件列举来明确各种可能影响合约效力的情境和状态。如果这种结构被简化或省略,合同环境将模糊不清,其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也不会得到足够的解释和定义,将会带来大量法律纠纷和不确定性的风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词汇在构建合同文本的权威性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种细心的构造不仅为文本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法律基础,也防止了可能因模糊表述而引起的潜在纠纷,确保了合同的清晰度和可执行性。这种平衡艺术不仅是合同编写的基础,也是确保其法律效力和实际可行性的核心元素。

5.2. 权威性和易读性相协调的可行性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理论(SFL)来实现权威性和易读性之间的协调,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对于构建更有效、更具可用性的法律文本具有显著的价值。

首先,SFL的核心是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中理解语言功能。在合同文本中,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深入分析文本中的各种语言特征来更好地理解其构建权威性的方式。例如,通过系统地分析词汇的选择和句子结构,识别有助于建立权威性的多方因素,而其中哪些设计则可能影响文本的易读性。

其次,SFL强调了语言的多层次性,能够帮助我们在多个层面上平衡权威性和易读性。例如,通过考虑信息结构和逻辑关系设计出更清晰、更易于理解的合同文本,而不会牺牲其权威性。再次,SFL提供了一个工具来考虑互文性,即文本如何与其它文本和语境相互关联。在合同文本中,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引用现有的法律框架和先例来构建权威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明确地指明合同的特定条件和背景来增加文本的易读性。

最后,SFL还强调了反省性和意识形态的角度,即编写者可以更加深思熟虑地选择语言工具来表达特定的权力关系和价值观,从而确保权威性,同时也通过清晰明了的条款来增强易读性。

6. 结语

本研究探讨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英语法律合同文本中权威性的构建及其与可理解性的平衡问题。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SFL)理论深入分析了一个具体的合同样本文本,以揭示如何通过特定的语言结构和词汇来构建文本的权威性。

通过本研究发现,虽然权威性与可理解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但是通过精心的语言选择和结构设计,是可以实现两者的协调与平衡的。合同文本可以通过明确的信息结构、逻辑关系和对现有法律术语的引用来构建权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简化语言和明确条款来增加易读性。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实际的法律语境中实现这一平衡仍然是一个挑战。语言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编写者必须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语言构建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和需求。希望本研究结论可以为法律实践者提供实用指南,帮助他们编写更具质效的、更人性化的合同,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期望。

文章引用

邵雅婷,屈丹丹. 基于SFL理论的英文法律合同文本中的权威性与易读性刍议
A Brief Analysis of Rhythm and Authority in English Legal Contract Tex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FL Theory[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2): 6060-6069.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2813

参考文献

  1. 1. 外语学习. 合同的重要性(英文版) [EB/OL]. https://www.taodocs.com/p-918634646.html, 2023-09-21.

  2. 2. 知行合一教育. 系统功能语言学三大元功能英文表述[EB/OL]. https://localsite.baidu.com/okam/pages/article/index, 2023-09-21.

  3. 3. 华律网. 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应还是法律效力[EB/OL]. https://www.66law.cn/laws/1788353.aspx, 2023-08-12.

  4. 4. 汪婷. 合同书规则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湘潭: 湘潭大学, 2018.

  5. 5. 朱广新. 书面形式与合同的成立[J]. 法学研究, 2019, 41(2): 59-76.

  6. 6. 谯斯亓. 合同示范文本的功能定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政法大学, 2019.

  7. 7. Braun, D. and Matthes, F. (2022) Clause Topic Classification in German and English Standard Form Contracts.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Workshop on E-Commerce and NLP (ECNLP 5), Dublin, 26 May 2022, 199-209. https://doi.org/10.18653/v1/2022.ecnlp-1.23

  8. 8. 鞠佳颖. 对一起合同纠纷案裁判文书的评析[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 2022.

  9. 9. 谢军. 外贸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应用实例[J]. 中国集体经济, 2021(9): 120-121.

  10. 10. 许玉梅. 英文合同中的语言特征[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7(9): 88-89.

  11. 11. 胡凯丽. 国际商务英语合同的语言特点分析[J]. 海外英语, 2019, 397(9): 193-194.

  12. 12. 邸士颀. 法律英语的词汇来源和特点[J]. 校园英语, 2020, 539(47): 235-236.

  13. 13. 易振. 国内近五年法律英语研究综述[J]. 海外英语, 2021, 445(9): 61-62+64.

  14. 14. 杨光荣. 中英合同法词汇空缺现象及翻译策略[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300(2): 120-122.

  15. 15. Kimble, J. (2006) Lifting the Fog of Legalese: Essays on Plain Language. Carolina Academic Press, Durham.

  16. 16. Susskind, R. (2013) Tomorrow’s Lawyers: An Introduction to Your Future. OUP Oxford, Oxford.

附录

Flesch Reading Ease

难易程度对照表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