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2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79690 , 5 pages
10.12677/ML.2024.121056

“两把刷子”句法、语义及其固化动因分析

李倩倩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27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15日;发布日期:2024年1月23日

摘要

现代汉语中的“数量名”结构“两把刷子”,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固化,成为一个整体性的语言单位。固化前后的语义特征、句法功能都有所变化,“两把刷子”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某方面表现出色、能力较强、有过人的本领;在特殊语境中,也可以理解为拙劣的伎俩、浅显的学识等意义,用来讽刺某人能力不足,除此之外,“两把刷子”通常用来表示自谦。“两把刷子”通常和动词“有”搭配使用,“有”也可以受副词、连词等修饰。

关键词

两把刷子,语义,句法,固化

Analysis of Syntactic and Semantic of “Two Brushes” and Its Solidification Motivation

Qianqian Li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Nov. 27th, 2023; accepted: Jan. 15th, 2024; published: Jan. 23rd, 2024

ABSTRACT

In modern Chinese, the structure of “quantity name”, “two brushes”, has gradually solidified in the process of use, and has become an integral language unit. The semantic features and syntactic functions are changed before and after solidification. “Two brushes” is usually used to describe someone who performs well in some aspect, has strong ability and has exceptional skills. In a special context, it can also be understood as a poor trick, simple knowledge and other meanings, used to satirize someone’s lack of ability, in addition, “two brushes” is usually used to express self-modesty. “Two brushes” is usually used with the verb “you”, “you” can also be modified by adverbs, conjunctions and so on.

Keywords:Two Brushes, Semantic, Syntactic, Solidified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现代汉语中,“数量名”结构丰富,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固化成词,并演变出其他语义。如储泽祥(2003) [1] 、储泽祥,金鑫(2008) [2] 、彭思(2015) [3] 、王志英、何晓璐(2018) [4] 等人分别考察了“一个人”“一条龙”“一枝花”“一根筋”等结构的固化及其动因机制。

“两把刷子”在使用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基础意义之外的其他语义,并且逐渐代替基础意义,成为主流意义。结合BCC、CCL语料库,“两把刷子”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用来表示空间中真实存在的两把刷子,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用来形容某人较为出色,或用来讽刺某人能力不足。

请先看这样几个带有“两把刷子”的句子:

(1) 他的眉毛极长,像两把刷子,乌黑且浓密。(BCC)

(2) 能把“超级丹”扳倒在奥运会首轮,肯定有两把刷子。(BCC)

(3) 我行走江湖多年,吃过的盐比他吃过的米都多,就他那两把刷子,还想骗我?(CCL)

例(1)中的“两把刷子”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于清除脏物的用具;例(2)中用“两把刷子”形容打败“超级丹”的运动员,实力强劲,不容小觑;例(3)中用“两把刷子”形容某人拙劣的骗人伎俩。例(1)中的“两把刷子”指的是实物,例(2)和例(3)中的“两把刷子”已经成为一个固化结构,表达相关的隐喻意义。

语言单位的“固化”在语言使用和发展过程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对于“固化”,储泽祥、曹跃香给出定义:两个或几个紧挨在一起的语言单位,由于频繁使用而化为一个相对稳固的、整体性的语言单位,就是固化结构 [5] 。绝大多数“数量名”结构完成固化后,进一步会完成词汇化,如“一条龙”、“一口气”、“一条心”等。“两把刷子”虽然已经完成固化,但还未完成词汇化。

本文将针对“两把刷子”的固化、语义特征、句法功能等方面展开分析。

2. “两把刷子”固化及其动因分析

本章节着重探讨短语“两把刷子”在使用过程中的固化现象,分析逐渐固化的动因。

2.1. “两把刷子”固化检验

根据固化的定义,我们可以从稳固性和整体性两个角度考察“数量名”结构“两把刷子”的固化。

首先,固化的语言单位需要具有稳固性,也就是说,构成这个语言单位的成分不能被替换,在这个“数量名”结构中,主要看数词能否被替换。如:

(4a) 他拿着两把刷子,慢悠悠地从外面走进来。

(4b) 他拿着一把刷子,慢悠悠地从外面走进来。

(5a) 防反出身的徐弘确实有两把刷子,一个352阵型居然让国安的442无处发力。

(5b) ?防反出身的徐弘确实有一把刷子,一个352阵型居然让国安的442无处发力。

例(4a)中的数词被替换后,发生变化的仅仅是数量,并不影响对句义的整体理解,但例(5a)中的数词被替换后,改变了句子的原义。

其次,固化的语言单位需要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语言单位的各成分组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意义,不能拓展或省略。如:

(6a) 她弯腰拾起两把刷子。

(6b) 她弯腰拾起把破刷子。

(7a) 他能全票当选班长,自然得有两把刷子。

(7b) ?他能全票当选班长,自然得有两把整齐的刷子。

例(6)中的数词“两”是对“刷子”的计数,既可以替换,也可以省略,量词有时也能省略,甚至可以拓展,并且不影响对句子的整体理解,例(7)中固化的“两把刷子”中的成分并不能拓展或省略,我们也不能理解,拥有两把工具刷可以作为全票当选班长的条件。

2.2. “两把刷子”固化的动因

《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刷子”的解释是用毛、棕、塑料丝、金属丝等制成的,清除脏物或涂抹膏油等的用具 [6] 。“两把刷子”固化后,意义发生了变化,不再表示实物,而是用来形容某人有点本事,有些能力,而促进“两把刷子”固化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概念隐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到: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事情,也就是说,不单是词语的事,而是人类的思维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 [7] 。隐喻跨越概念域,将人们熟悉领域的概念,映射到与之具有相似性的陌生领域中,协助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我们认为“两把刷子”的固化源于古人受科举制影响而对文化的追捧,“笔墨纸砚”是文人心中的瑰宝,其中最让文人引以为豪的便是毛笔,因此,一些文章写得精妙,书法自成一家的文人,在面对别人的称赞时,会谦虚地称自己有“两把刷子”,这里的“刷子”就是“毛笔”隐喻而来。

“两把刷子”固化的另一原因是受民族文化影响。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一直推崇谦虚的态度,儒家思想告诫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子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因此,“两把刷子”被用作自谦的这一说法被广泛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

3. 固化“两把刷子”的语义分析

上文说到,“两把刷子”在固化前,往往用来指称实物“刷子”,其中数词可以被其他数词替换,并且可以拓展和省略。

固化后,“两把刷子”的语义发生了变化,由指称实物“刷子”通过隐喻的方式,转变为自谦,也就是在接受赞美时,出于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谦虚的美德,往往会自谦称自己有“两把刷子”;当我们用“两把刷子”形容别人时,便不再有自谦之义,可以形容某人在某方面表现出色、能力较强、有过人的本领,这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语义;也可以形容某人因心术不正而使用的一些拙劣的伎俩,以用来讽刺某人自认为高超,实则拙劣的手段或低下的能力。

总而言之,固化后的“两把刷子”最初是言者形容自己时一种谦虚的说法,用来形容他人时,既可以表示称赞,也可以表示贬低或嘲讽。其具体语义,还要根据语境来分析。

3.1. “两把刷子”的“自谦”义语义特征

现代汉语中,当言者用“两把刷子”形容自己时,往往是自谦的用法。如:

(8) 大家都认为我的文章还不错,其实就我那两把刷子,哪里担得起大家如此赞誉?

(9) 先生,您过奖了,就我这两把刷子,在您面前,属于是班门弄斧了。

以上2例中的“两把刷子”,都是言者自谦的说辞。例(8)中,作者谦虚地认为自己的能力达不到世人所认为的高度,借用“两把刷子”表达自己才疏学浅,对于他人赞扬,愧不敢当的心态。例(9)中,说话者面对更有经验的,更优秀的前辈对自己的夸奖时,巧妙借用“两把刷子”展示自己谦虚的态度,也是一种自谦。

3.2.“两把刷子”褒义语义特征

现代汉语中,“两把刷子”的褒义用法使用频率最高,往往用来形容某人在某方面表现出色、能力较强、有过人的本领,如:

(10) 不过能说服妈妈放弃送他去补课班,而是陪他去游乐园,那家伙的确有两把刷子。

(11) 早告诉过你,我的厨艺很不错的,你还不信,不是我在吹牛,不管是中餐还是西餐,我都有两把刷子。

(12) 手下所有的人也都认为今天小师父的对手武藏多少有两把刷子,不敢掉以轻心。

以上三例,“两把刷子”都表示褒义,例(10)通过例举孩子说服妈妈这一事件,用“两把刷子”肯定了孩子在说服别人、至少是在说服妈妈这一方面,还是有一些本领的;例(11)中用“两把刷子”形容说话人对自己在厨艺方面的能力十分自信且骄傲;例(12)中的“两把刷子”表达了手下们认为小师父对手的能力并不弱,甚至达到跟小师父一较高下的水平,不敢掉以轻心。

“两把刷子”表示褒义时,往往表示认可,赞同,欣赏等意义。

3.3. “两把刷子”贬义语义特征

“两把刷子”在具体语境中,可以表示贬义,往往表达对某人能力的否定、行为的嗤之以鼻,或是讽刺某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13) 培训讲师是对个人综合素养和资历要求极高的职业,谈笑间化解高挑战性的成人学员的威胁,成功驾驭一堂培训课,光靠“两把刷子”可是不够的。

(14) 我行走江湖多年,吃过的盐比他吃过的米都多,就他那两把刷子,还想骗我?

例(13)中,根据语境可以推断出“两把刷子”表示的是不再是赞美和认可之义,而是与之相反的,不具备极高的综合素养和资历,仅仅是掌握了一些浅显的学识或是刻板的教学技巧;例(14)中“两把刷子”则是形容说话人眼中,某人拙劣的骗人伎俩。

4. “两把刷子”的句法分析

固化前的“两把刷子”是一个“数量名”短语,在句中主要充当宾语或主语。如:

(15) 你能不能去超帮我买两把刷子?

(16) 两把刷子就可以把污渍弄干净。

固化后的“两把刷子”一般跟在动词“有”后面,也可以跟在其他动词后面,往往充当宾语,动词“有”有时也可以省略,“两把刷子”前面的动词还可以受副词、连词等修饰。如:

(17) 张彩馨的态度和先前无疑地相差十万八千里,看来,他母后果然有两把刷子。

(18) 这小子不但功夫高,连教人也有两把刷子。

(19) 人家荣轩本来就是电脑奇才、生意高手,本身不只有两把刷子。

(20) 阿姆同学跟吹牛老爹西恩比起来,还少两把刷子。

例(17)~例(20)中,“两把刷子”都是做动词“有”的宾语,并且例(17)和例(18)中,动词“有”受副词“果然”、“也”修饰,例(19)中,动词“有”受连词“不只”的修饰。例(20)中,“两把刷子”跟在动词“少”后面做宾语,“少”受副词“还”的修饰。

“两把刷子”前面可以加上表领属关系的定语,构成定中结构,定中结构在句中可以做主语,也可以做宾语。如:

(21) 就你这两把刷子,还是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22) 我行走江湖多年,吃过的盐比他吃过的米都多,就他那两把刷子,还想骗我?

以上两例,“两把刷子”在定中结构中,充任中心语,例(21)中的定中结构“你的这两把刷子”在句中做主语,例(22)中的定中结构“那‘两把刷子’”在句中做宾语。

5. 结语

“两把刷子”由数词“两”、量词“把”和名词“刷子”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数词部分可以被替换,表示不同数量的刷子。但“两把刷子”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使用需要,在隐喻、文化和语言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下,逐渐固化,具有稳固性、整体性等特征,结构固化后,延伸出新的意义。

固化后的“两把刷子”语义丰富,应用广泛。最初,文人面对他人的赞美时,自谦地用“两把刷子”形容自己,后来,人们开始用“两把刷子”形容他人在某些领域或方面有能力,最终也演变出贬义,用以形容他人拙劣的伎俩,或讽刺他人能力不足。

固化前后的“两把刷子”在句中都可以充任主语、宾语,固化后的“两把刷子”往往跟在动词后作宾语,一般是充任动词“有”的宾语,并且“有”可以受副词、连词等修饰,“两把刷子”也可以在表领属关系的定中结构中作中心语,整个定中结构在句中可以做主语或宾语。

文章引用

李倩倩. “两把刷子”句法、语义及其固化动因分析
Analysis of Syntactic and Semantic of “Two Brushes” and Its Solidification Motivation[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01): 387-39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1056

参考文献

  1. 1. 储泽祥. “一个人”的固化及其过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3, 42(5): 77-80.

  2. 2. 储泽祥, 金鑫. 固化的“一条龙”及其使用情况考察[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1): 1-7.

  3. 3. 彭思. “一枝花”的固化及其使用情况[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3): 361-361.

  4. 4. 王志英, 何晓璐. “一根筋”的固化及其固化的动因和机制[J]. 渤海大学学报, 2018, 40(2): 107-111.

  5. 5. 储泽祥, 曹跃香. 固化的“用来”及其相关的句法格式[J]. 世界汉语教学, 2005(2): 22-30.

  6. 6. 吕叔湘, 丁声树, 等. 现代汉语词典[M]. 第七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7: 1220.

  7. 7. 乔治∙莱考夫, 马克∙约翰逊.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 何文忠, 译.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3-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