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05 ( 2023 ), Article ID: 66285 , 5 pages
10.12677/AP.2023.135255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网络暴力现象探究

周亚菲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3年4月14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24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31日

摘要

“网络暴力”作为网络空间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一直以来都是舆论焦点。近年来,因网络暴力导致悲剧发生的事件层出不穷,“刘学州事件”“粉发女孩事件”更是以当事人的生命为代价让众人看到了网络暴力的危害,这种无形的暴力往往会将当事人推向深渊。社会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研究社会交往等人类最基本的沟通活动,来分析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的学科。社会心理学为分析研究网络暴力这一社会现象提供理论基础,从心理学视角为网络暴力现象归因并提出相应措施,可以减少网络暴力事件发生,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解读网络暴力现象并提出对策,以期对当下互联网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社会心理学,网络暴力,心理学效应

Research on Internet Viol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

Yafei Zhou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Apr. 14th, 2023; accepted: May 24th, 2023; published: May 31st, 2023

ABSTRACT

As a long-standing topic in the cyberspace, “online violence”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public opinion. In recent years, tragedies caused by online violence have emerged one after another. The “Liu Xuezhou Incident” and “Pink Hair Girl Incident” have even exposed the harm of online violence to the public at the cost of the lives of the parties involved. This invisible violence often pushes the parties into the abyss. Social psych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analyzes human social psychology and social behavior laws by studying the most basic human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such as social interaction. Social psycholog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nalyzing and studying the social phenomenon of network violence. From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it can attribute to the phenomenon of network violence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network violence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phenomenon of cyber violence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hrough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in order to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urrent Internet environment.

Keywords:Social Psychology, Cyber Violence, Psychological Effect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习社会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还能帮助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调节心理问题。通过社会心理学分析网络暴力现象,一来可以帮助大众跳出“群氓”怪圈,二来增强反网暴群体的话语权。在社会心理学视域下分析网暴现象,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整治网络戾气,拒绝“按键伤人”。

2. 网络暴力产生背景及概念阐述

2.1. 网络暴力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各类社交、短视频平台百花齐放,为广大受众提供了广阔且自由的言论空间。第5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现如今,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网络成了一个地球村,网络空间的“全球化”催生了多维度的话语空间,加剧了网络舆论的多元化和格局的复杂化。多元社会思潮对话语空间产生诸多干扰。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思想观念的碰撞,不同群体,各年龄段受众竞相在网络空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网络空间里,人们畅所欲言,尽情表达,网络的匿名性特征可以让网民在“马甲”的加持下获取与现实截然不同的新体验。众多网民热衷于在网络空间中发表评论和观点,自由意志充分涌流,部分群体容易受舆论影响并不断被自己情绪裹挟从而发表一些过激言论,随之而来的便是隐患和伤害,大量不当言论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甚至会导致不可逆转的伤害,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结局。

2.2. 网络暴力的概念

早在1993年《每周电脑报》的论文《网络暴力来自何方?》中,就出现了“网络暴力”一词,论文未明确阐释网络暴力的含义,但对网络暴力可能产生的社会危害做了前瞻性的预测(李礼,2020)。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关于网络暴力的统一的概念表述,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指网络暴力借助互联网这一载体,对受害者进行谩骂、抨击、侮辱、诽谤等,并对当事人的隐私权、人身安全及其正常生活造成威胁或某种不良影响的行为。此外有学者将“网络暴力”作了界定:一定规模的有组织或者临时组合的网民,在“道德、正义”等“正当性”的支撑下,利用网络平台向特定对象发起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的、大规模的、持续性的舆论攻击,以造成对被攻击对象人身、名誉、财产等权益损害的行为(张瑞孺,2010)。从“谩骂”“侮辱”“诽谤”“非理性”、“群体性”、“大规模”等用词不难看出,网络暴力是一种影响非常负面且性质十分恶劣的行为现象。

3. 基于社会心理学效应视域分析网络暴力现象

3.1. 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又称为羊群效应,即个体在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2011)把从众心理定义为“群体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社会心理学家阿施曾做了一个关于群体压力的实验,当被试者在单独回答问题的时候正确率是99%,而如果前面几个人给出了相同的错误答案,则有37%的人放弃正确答案,从众选择错误答案。由此可见,从众心理会影响自己原有的认知和判断。体现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则表现为个体由于害怕被排挤被孤立,从而会不自觉的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跟风评论,盲目攻击,避免自身与大众意见产生不一致,事件发酵过程中意见气候的形成进一步导致“沉默的螺旋”现象发生,造成对立两种声音的不平衡,出现舆论一边倒的态势,激进的更激进,保守的更保守,意见气候的形成会导致理性“失声”,持有反面意见的、理性的小众群体声音式微,因为一旦发声,面临的很可能是被人肉、被网暴的局面。此时非理性的、过激的声音甚嚣尘上,进一步加剧网民的情绪,导致网络暴力事件的形成。在《基于问卷调查的网络暴力行为分析》一文中,作者对参与过网络暴力的群体进行心理状态调查,结果显示60%的网络暴力参与者是基于主动意识参与网络暴力,而非被动参与或被胁迫参与(宁珊,杜金浩,孙旭东,王立强,2023)。这也表明个人心理对是否参与网络暴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2. 集体无意识心理效应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则认为,集体无意识指的是一种不自觉的精神现象,个体很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被集体意识所同化。网络暴力事件中,如若某种观点被大部分人所支持,那么其他本身没有观点的网民也会不自觉受此影响,被其他网民的情绪、言论带动,加入到持某种观点的队伍中来。比如在“粉发女孩郑灵华”事件中,粉色头发被网友打上“不务正业”“红毛怪”“陪酒女”的标签,恶意攻击从四面八方袭来,事件发酵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施压、指责的队伍中来,更多人的观点趋于一致,最终在群体中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使得某种观点即使是不正确观点也被更多的人认同,最终形成群体无意识。勒庞在《乌合之众》写道:“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通常来说,群体的情感是单一的,是简单且趋于极端的,非黑即白,非1即0,诸多网络暴力事件中,在真相还未明朗前,群体就已经表现出狂欢的一面,情绪异常激动,群起而攻之,待事件反转后,又默不作声。

3.3. 群体极化心理效应

心理学家莫斯科维斯和扎瓦罗尼通过实验提出了群体极化的概念,群体极化即群体的讨论和集合会强化群体成员的共同态度,加深不同群体之间的观念差距(张文,张进军,2022)。当今社会,压力和竞争与日俱增,“内卷”无处不在,网民的焦虑情绪又通过网络这个开放平台被无限放大。某些现象性的热点舆情事件极易触碰到网民的痛点,引起热烈讨论,在自身情绪和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网友往往会有较为激烈的反应,通过发布攻击性言论来释放压力,排解来自现实生活的苦闷。后真相时代,公众的理性正在消解,诉诸情感无需用大脑思考,无需顾及大众情感,只需火力全开,发泄情绪,当负面评论、攻击性话语扎堆进一步引发网络暴力事件,网暴又极大地污染了网络空间。《乌合之众》中也写道:“群体随时会反抗软弱可欺者,对强权低声下气。如果强权时断时续,而群体又总是被极端情绪所左右,它便会表现得反复无常,时而无法无天,时而卑躬屈膝。”

3.4. 同情弱者效应

作为社会的人来讲,同情心往往使人愿意去帮助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帮助他人也使自己在帮扶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满足了自我需要,进而达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网络暴力事件中,网民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关注某一事件,在这个过程中,群体会不自觉地偏袒弱势群体,即便弱势群体方可能是过错方,但大众还是会先入为主凭自己的感觉来做出判断,以此同情弱者、质疑强者,攻击“强势一方”。近几年自媒体发展迅速,一些自媒体罔顾新闻伦理,在报道新闻时往往会捏造事实、故意夸大以博取流量,标题党故意制造噱头博眼球,网友在这过程中也容易被误导,进而导致恶意攻击、人肉搜索等不良行为滋生。

4.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网络暴力的引导策略

4.1. 网民:提高媒介素养,携手净化网络空间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网民是否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关系到网络空间的清朗程度,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需要网民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低俗文化,携手营造一个和谐、绿色、积极的网络空间环境。网络暴力事件频发,表明部分网民的道德感薄弱,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网民要提升自身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不盲目从众,不随意发泄情绪,不发表极端言论,不做雪崩中的任何一朵雪花。

4.2. 当事人:提高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毋庸置疑,网暴受害者经历的痛苦是常人无法感同身受的,语言的暴力有时比肉体上的暴力更可怕。两会期间,调研工厂针对全国3591名受访者做了《有关网络暴力认知态度网络调查问卷》的调查,调查显示,有六成受访者经历过网络暴力,近八成受访者认为治理网络暴力程度为紧急,近七成人支持尽快出台《反网络暴力法》。可见网络暴力规模之大,影响之深。当遭遇网络暴力时,受害者应积极调整心态,提升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能因为别人的评价、言语攻击就放弃自己的生命。

4.3. 法律:完善预防机制,依法从严处罚

2020年3月1日,《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出台,明确了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平台,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等违法活动;202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施行,深入推行网络实名制,以法律条文掀掉网暴者匿名的外衣;2022年11月4日,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通知中对建立健全网暴预警预防机制、强化网暴当事人保护、严防网暴信息传播扩散等做出要求。提出依法从严处置处罚,分类处置网暴相关账号,严处借网暴恶意营销炒作等行为问责处罚失职失责的网站平台。面对网暴,法律虽不能根除网络暴力现象,但可以有效遏制恶性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

5. 小结

打击网络暴力任重而道远,“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网络暴力使网络空间变得乌烟瘴气,我们谈言论自由,是有底线的言论自由,不能自由攻击,也不应无端谩骂。“恶语伤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自古以来,我们向往和谐社会,向往美好人间,网络暴力却与美好向往背道而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更不应该成为发泄情绪的平台。近年来,法律不断亮剑,平台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网友自主意识正在觉醒,反沉默螺旋现象不断发生,正义、理性声音的壮大也让我们看到:消灭网络暴力的美好愿景一定能实现。

文章引用

周亚菲.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网络暴力现象探究
Research on Internet Viol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sychology[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05): 2082-2086.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5255

参考文献

  1. 1. 古斯塔夫•勒庞(2011). 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2. 李礼(2020). 网络暴力的道德批判与规制. 晋阳学刊, (6), 98-104.

  3. 3. 宁珊, 杜金浩, 孙旭东, 王立强(2023). 基于问卷调查的网络暴力行为分析. 青年记者, (3), 95-97.

  4. 4. 张瑞孺(2010). “网络暴力”行为主体特质的法理分析. 求索, (12), 140-142.

  5. 5. 张文, 张进军(2022). “后真相”时代大学生群体心理与网络思政教育研究.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2(11), 49-53.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