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09 ( 2023 ), Article ID: 73096 , 12 pages
10.12677/AP.2023.139505

初中生自尊、自我同一性和班级环境对领导力的影响

杨睿,潘玉进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温州

收稿日期:2023年7月7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12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25日

摘要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尊、自我同一性和班级环境对领导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高中生领导力量表、自尊量表、自我同一性危机量表、我的班级,对某市某中学以班级为单位的156人进行调查。结论:1) 初中生领导力、自我同一性、班级环境都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2) 在初中生班级环境对领导力的影响中,自我同一性有着完全中介作用(p > 0.05);3) 班级环境对领导力有正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

自尊,自我同一性,班级环境,领导力,初中生

The Influence of Self-Esteem, Self-Identity and Class Environment on Leadership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Rui Yang, Yujin Pan

Faculty of Teacher Education,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Received: Jul. 7th, 2023; accepted: Sep. 12th, 2023; published: Sep. 25th, 202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elf-esteem, self-identity and class environment on leadership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156 students from a middle school in a certain c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leadership scale, self-esteem scale, self-identity crisis scale and my class. Conclusion: 1)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adership, self-identity and class environment; 2) Self-identity played a completely mediating role in the influenc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lass environment on leadership (p > 0.05); 3) Class environment has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leadership.

Keywords:Self-Esteem, Self-Identity, Class Environment, Leadership,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向追随者表达意愿并要求服从、尊重、忠诚及合作的能力(Ciulla, 2003

基于青少年发展理论,青少年阶段是培养领导能力的关键时期。目前关于青少年领导力的定义有多种,杨桂萍(杨桂萍,2009)将青少年领导力定义为处于领导地位或担任领导职位的青少年已经具备的或需要掌握的一系列能力。此定义偏向于青少年个体视角。与此相对的视角,Edelman et al. (Edelman et al., 2004)发现青少年的领导力应包含多项内涵,在个体领导能力的基础上,也存在领导他人,或鼓动其他人进行相互配合从而完成目标与愿景的能力。黄国琼(黄国琼,2017)指出青少年领导力是指在人际互动中,围绕共同愿景,引导群体达到共同目标行为的品质。而国外学者Townsend和Carter (Townsend & Carter, 1983)则从更加广泛的技能层面出发,认为青少年领导力囊括团队合作、理解自我、沟通、决策和领导等技能。关于青少年领导力的定义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此基础上领导力教育研究也正如火如荼的进展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自我同一性和班级环境的视角提升青少年的领导能力。相较于其他青少年领导力评估工具,戴冕(戴冕,2016)编制的测量工具基于个体的连续性发展,适用于国内青少年的领导力情况,更能够客观准确的测量出研究对象的领导能力,是较为理想的考察青少年领导力的工具。

班级环境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环境之一,Fraser (Fraser, 1986)认为其来源于班级中学生在社会、心理层面对于班级气氛的一般知觉。从社会生态论来看,班级环境与青少年生存与发展密切联系,也是核心的微系统其一(Bronfenbrenner, 2011

班级环境是如何影响个体领导力的?根据生态系统理论中个体与环境因素相结合的多元研究,在有关班级环境和个人能力的研究中必须考虑个体特征的作用。

自我同一性作为个体特征的重要表征,源于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明确自我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是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应有之义。人格发展的同一性渐成理论中,自我同一性有着丰富的涵义。简言之,自我同一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Erikson, 1986)。除此,Marcia (Marcia, 1966)认为自我同一性发展良好的个体能对自身产生正确的认知,从而顺利的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定位;若结构发展不良,则个体更依赖外在评价来确定自己与他人异同(Marcia et al, 1993)。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是由个体的生物、心理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三个因素的变化伴随着个体一生的发展,因此,同一性的形成和发展持续于个体的一生,但青少年期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最关键阶段(张建人等,2010)。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快速而重要时期,它可能是个体开始强烈探寻与整合自我的第一个主要阶段(安秋玲,2007)。因此,本文选取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符合发展心理学中依据年龄对发展阶段作出界定中的青少年期(11~约20岁)。目前关于自我同一性与领导力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教师的领导力培养研究,对于初中生的研究很少。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同一性和领导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由此可见,探讨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领导力的相关关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综合所有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2:班级环境可通过自我同一性的中介作用对领导力产生影响。

综上,本研究将采用更为全面和具针对性的领导力测查工具,旨在探讨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和班级环境对领导力的影响,构建他们之间的关系模型,以期为一线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某市某中学以班级为单位共发放问卷312份,回收296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66份,有效率为85.3%;其中初一年级被试144人,初二年级被试122人;其中男生122人,女生144人。

2.2. 研究工具

2.2.1. 《高中生领导力量表》

对高中生领导力进行测量所选用的工具是由戴冕(戴冕,2016)编制的量表,该量表共23道题目,采取五点计分,共5个维度,分别为“组织协调、理解尊重、时间管理、问题解决、任务执行”。该量表的Cronbach Alpha系数为0.842。

2.2.2. 《自尊量表》

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自尊量表共10题,采用四点计分。量表Cronbach Alpha系数为0.818。

2.2.3. 《自我同一性危机量表》

自我同一性危机量表,由郑涌及其同事于1998年编制,而后学者林秀珍于2014年针对初中生进行修订,修订后的题项共30个,采用五点计分。量表的Cronbach Alpha系数为0.866。

2.2.4. 《我的班级》

对班级环境进行测量所选用的工具是由江光荣(江光荣,2004)编制的《我的班级》量表,原量表共有38道题,采取四点计分,共包含“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秩序和纪律、竞争、学习负担”,5个维度,量表各维度的Cronbach Alpha系数分别为0.93、0.83、0.89、0.79、0.80。

3. 研究结果

3.1. 初中生领导力的性别与年级差异分析

根据表1初中生领导力的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图1所示:

“组织协调”因子中男生的年级差异边缘显著(F(1,129) = 3.637, p = 0.059),而女生的年级差异不显著(F(1,129) = 0.628, p = 0.429 > 0.05);

“时间管理”与“问题解决”因子的年级差异均非常显著(p < 0.01)。

Table 1. Measurement results of leadership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 ± SD)

表1. 初中生领导力的测量结果(M ± SD)

Table 2. Analysis of gender and grade differences in leadership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value)

表2. 初中生领导力的性别与年级差异分析(F值)

注:*p < 0.05,**p < 0.01,下同。

Figure 1. Gender and grade interac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factor in leadership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图1. 初中生领导力“组织协调”因子的性别与年级交互作用

3.2.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性别与年级差异分析

根据表3的初中生自我同一性测量结果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分析结果可以得知:

Table 3. Measurement results of self identity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 ± SD)

表3.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测量结果(M ± SD)

Table 4. Analysis of gender and grade differences in self-identity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value)

表4.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的性别与年级差异分析(F值)

“认同扩散”因子的性别差异显著(p < 0.05),且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自我同一性各个因子的年级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初一学生的得分显著比初二学生的得分高;

“精力涣散”因子的性别与年级交互作用边缘显著(p = 0.052,见图2),经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初一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二男生(F(1,129) = 11.801, p = 0.001 < 0.01)。

Figure 2. Gender and grade interac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factor in leadership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图2.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精力涣散”因子的性别与年级交互作用

“定向迷失”因子的性别与年级交互作用非常显著(p < 0.01,见图3),经进一步简单效应检验表明,初一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二男生(F(1,129) = 11.631, p = 0.001 < 0.01),而女生的年级差异不显著(F(1,129) = 0.038, p = 0.845 > 0.05)。

Figure 3. Gender and grade interaction of self identity “directional loss” factor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图3.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定向迷失”因子的性别与年级交互作用

3.3. 初中生班级环境的性别与年级差异分析

根据表5初中生班级环境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从表中我们可以得知:

“同学关系”因子的性别差异边缘显著(p = 0.053),且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秩序和纪律”因子的年级差异显著(p < 0.05),且初二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学生。

3.4. 初中生自尊的性别与年级差异分析

根据表7初中生自尊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从表中可以得知:初中生自尊因子性别差异、年级差异与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 > 0.05)。

Table 5. Measurement results of class environmen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 ± SD)

表5. 初中生班级环境的测量结果(M ± SD)

Table 6. Analysis of gender and grade differences in class environ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value)

表6. 初中生班级环境的性别与年级差异分析(F值)

Table 7.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 esteem (M ± SD)

表7. 初中生自尊的测量结果(M ± SD))

Table 8. Analysis of gender and grade difference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elf esteem (F-value)

表8. 初中生自尊的性别与年级差异分析(F值)

3.5. 初中生班级环境对领导力的影响:自我同一性的中介效应

运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对初中生班级环境、领导力和自我同一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拟合指数如表9表10图4所示,该模型拟合较为理想。表明自我同一性在初中生班级环境对领导力的影响中有着完全中介效应。

3.6.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对自尊的影响:领导力的中介效应

运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对初中生自我同一性、自尊和领导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拟合指数如表11表12图5所示。该模型拟合较为理想;自我同一性对领导力、自我同一性对自尊的路径标准化回归系数均非常显著(p < 0.01),而领导力对自尊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不显著(p > 0.05),在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对自尊的影响中,领导力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见图4

Figure 4. Model of the impact of self-identity on leadership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图4.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对领导力的影响模型

Table 9. Model fitting index of the impact of self-identity on leadership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表9.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对领导力的影响模型拟合指数

Table 10. Path coefficient of the model for the impact of self-identity on leadership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表10.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对领导力的影响模型路径系数

Figure 5. Model of the impact of self-identity on self-esteem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图5.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对自尊的影响模型

Table 11. Model fitting index of the impact of self-identity on self-esteem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表11.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对自尊的影响模型拟合指数

Table 12. Path coefficient of the model for the impact of self-identity on leadership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表12.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对领导力的影响模型路径系数

4. 讨论分析

4.1. 初中生领导力现状分析

本研究发现,初中生在时间管理方面年级差异非常显著,且初一年级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二的学生。这一现象说明初二年级的学生相较于初一年级的学生不善于做计划,或总制定难以实施的时间计划,难以合理分配时间,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任务,任务完成的实效性低。原因可能是由于初二年级的学业压力大于初一年级,学业科目的增多、学习内容的繁杂使得他们措手不及,在合理安排各项学习任务上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转变与适应。除此之外,本研究发现在问题解决方面,初二年级的学生总体得分也显著低于初一的学生。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初二年级在初中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升为初中生的新鲜快乐感已经逐渐消失,部分学生已提前感知到初三年级升学的学业压力。同时面临着青春期个体生理、心理同时飞速发展的时期,学生情绪易受波动,在遇到意外时,难以冷静头脑并积极找寻有效策略。生理与环境压力的相互作用,使得初二年级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容易手足无措、因为情绪而影响问题的处理。

4.2.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现状分析

本研究发现,初一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学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学,对周边一切环境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学业压力暂时在个体可承受范围之内,学习上的压力暂时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乐观的学习态度、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自身发展产生了自己的看法和选择。相比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学校和家庭环境,初二年级的学生学业负担加重,对于初三升学的担忧感逐渐上升,个体产生了自我怀疑的状态,对未来感到迷茫,对目标、价值、信念的选择逐渐产生了自我怀疑。除此之外,本研究发现“认同扩散”方面性别差异显著,且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对于自我定位的相关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他们的思维重心除学习外更多的投入到娱乐方面,对自己缺乏清晰的认识,对自身的同一性问题缺乏关注和兴趣。在“精力涣散”方面,初一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年级。这可能与不同学业阶段的心理状态相关,处于初一年级的男生刚刚升入初中不久,对周遭事物的新鲜感还在发酵,使得他们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容易分心。在“定向迷失”中,初一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年级。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刚刚升入中学,初一学生大部分处于适应阶段,对于具体感兴趣的事物或未来的发展定位大多处于迷茫、探索状态。

4.3. 初中生班级环境现状分析

本研究发现,初中女生“同学关系”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其原因可能是女生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程度更高,更倾向于表达出对同学的关注、关心,更易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极大的提升了女生之间团结、互助的程度。除此,“秩序和纪律”年级差异显著,且初二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学生。初二年级的学生性情更加稳定,对于权威和秩序的服从产生了自主、自动性,这使得初二年级的课堂活动更加有序,班级纪律更加有效。

4.4. 班级环境对领导力的正向预测作用

本研究发现,班级环境能够显著预测初中生的领导力。其中,在班级环境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的研究上,本研究发现“同学关系”因子的性别差异边缘显著,且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秩序和纪律”因子的年级差异显著,且初二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学生。江光荣(江光荣,2004)所编制的量表《我的班级》中对“同学关系”维度解释为:“同学之间关心、互助、团结的程度。”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微环境,女性在群体中更容易彼此产生依赖、倾向于结伴而行,这有助于她们在环境中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此外,“秩序与纪律”因子解释为:“课堂活动的有序性,班级纪律的有效性。”本研究发现,初二学生的课堂活动、班级纪律的有序性、有效性明显高于初一学生。究其原因,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初二年级的学生相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具有更强的自控力、道德感,这促使他们更加服从于规则。此外,班级环境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领导力。中学生感知到的班级越有秩序,凝聚力越强,越有可能受到班级环境的正向影响从而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有秩序和规则的班级环境可以提升学生的领导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创立了生态系统理论,他强调个体发展是一个嵌套在一系列相互影响的环境体系之中,每个人都会与其他的系统和个人产生互动,会对个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班级环境是重要的微系统之一,是最里层的系统,是能够直接影响个体能力发展的活动与交流环境。而与此相同对个体产生直接作用的微系统环境为家庭环境,积极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个体领导力的发展,而不平衡型、抗拒分裂型的家庭环境对个体领导力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而班级环境则是发展阶段中承接于家庭环境之后个体所较早接触到的环境氛围,相对于家庭环境,班级环境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完善的教育制度所组成,具有积极且相对稳定性。良好的班级环境、健全的班级功能、和谐的班级氛围、独特的班级文化能给个体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于此,可以认为班级环境对个体领导力的发展起正向预测作用。

4.5. 自我同一性在初中生班级环境和领导力之间的完全中介作用

领导力是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中的一种关键能力,它与外部环境不产生直接的相关关系,而与个体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究其原因在于:一个温暖、有纪律的班级氛围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整合,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以及与其他个体的相似性,从而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并在个体发展的进程中逐步培养自己的领导力。消极、动荡不安的班级环境会对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从而抑制其领导力的发展。

4.6. 教育建议

构建积极的班级环境,提升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以培养领导力。教师要重视班级环境在学生成长中的支撑与保护功能。带着问题意识投入到工作之中,善于发现班级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和整治。除此之外,建议领导班集体成员构建具有自身特殊性的班级文化,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成员们更加具有凝聚力,积极应对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培养更加坚定不移的人生信念。

积极开展人生职业规划专题讲座。青春期是个体生命发展的关键阶段,是生理和心理同时迅速变化和发展显著的时期。这种快速的改变,会让青少年产生烦恼、自卑、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并导致不良的行为。在这个时期中,个体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遵循生物性规律的,但是这其中面临的成长问题是无法预判的。青春期是一个叛逆的时期,在生理、心理逐步发展并趋于成熟的过程中,个体往往对人生产生消极的抗拒情绪。这些逆反的趋势,会导致青少年对父母、学校、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导致社会适应不良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适时、及时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特别是针对人生观的指引,以助于受教育者平稳、健康的度过此关键时期。

进行专门培训,增强青少年的领导意识,提升领导技能。教育工作者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班会、队会、团会、专题讲座、讨论、演讲等形式,以培养学生的领导力为教育目标,按主题进行训练,以培养青少年的领导技能。也可以把“中小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系列”丛书推荐给每一位学生,通过阅读增加以间接经验,以提升学生的领导力水平。

4.7. 不足和研究展望

本研究仅选取266名初中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后续的研究应进一步扩展样本范围和增加样本容量,以达到更好的生态效应。本文采用了以学生为主要视角的量化分析方法,并在未来的研究中对班级环境、家长、教师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以达到更客观的结果。

5. 研究结论

1) 初中生领导力、自我同一性、班级环境都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

① 初中生“时间管理、问题解决”能力年级差异显著,且初一年级显著高于初二年级。

② 自我同一性各个因子年级差异均有统计意义,且均为初一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年级。

③ “认同扩散”性别差异显著,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④ “精力涣散、定向迷失”因子的性别与年级交互作用非常显著,且初一年级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年级男生的得分。

⑤ 初中女生的“同学关系”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⑥ 初二年级学生的“秩序与纪律”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学生。

2) 班级环境对领导力有正向预测作用。

3) 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在班级环境和领导力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文章引用

杨 睿,潘玉进. 初中生自尊、自我同一性和班级环境对领导力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Self-Esteem, Self-Identity and Class Environment on Leadership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09): 4014-4025.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9505

参考文献

  1. 1. 安秋玲(2007).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 心理科学, 30(4), 895-899. https://doi.org/10.16719/j.cnki.1671-6981.2007.04.059

  2. 2. 戴冕(2016). 同伴群体微环境下的高中生领导力影响机制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温州: 温州大学.

  3. 3. 黄国琼(2017). 青少年领导力内涵探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9), 4-7+11.

  4. 4. 江光荣(2004). 中小学班级环境:结构与测量. 心理科学, (4), 839-843. https://doi.org/10.16719/j.cnki.1671-6981.2004.04.018

  5. 5. 李改, 王斌, 马红宇, 李敏(2013). 青少年领导力发展的研究述评. 心理与行为研究, 11(1), 132-137.

  6. 6. 祁畅(2006).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兰州: 西北师范大学.

  7. 7. 屈智勇, 邹泓, 王英春(2004). 不同班级环境类型对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心理科学, (1), 207-211. https://doi.org/10.16719/j.cnki.1671-6981.2004.01.061

  8. 8. 杨桂萍(2009). 中国青少年领导力形成规律探讨.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9. 9. 张建人, 杨喜英, 熊恋, 凌辉(2010).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8(5), 651-653+663. https://doi.org/10.16128/j.cnki.1005-3611.2010.05.040

  10. 10. 张向葵, 邓小平(2013). 自尊在班级环境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中的中介作用.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33(4), 138-142.

  11. 11. Bronfenbrenner, U. (2011).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Springer US.

  12. 12. Ciulla, J. B. (2003). The Ethics of Leadership. Thomson/Wadsworth.

  13. 13. Edelman, A., Gill, P., Comerford, K., Larson, M., & Hare, R. (2004). Youth Development & Youth Leadership. A Background Paper.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14. 14. Erikson, E.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orton.

  15. 15. Fraser, B. J. (1986). Classroom Environment (pp. 17-18). Croom Helm Ltd.

  16. 16. Fraser, B. J. (1994). Research on Classroom and School Climate. In D. Gabel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 493-541).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7. 17. Gardner, J. W. (1987). Leadership Development: Leadership Papers. Independent Sector.

  18. 18. Marcia, J. (1966). Developmental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 551-558. https://doi.org/10.1037/h0023281

  19. 19. Marcia, J. E., Waterman, A. S., Matteson, D. R., et al. (1993) Ego-Identity: The Handbook of Psychosocial Research(pp.1-7).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 20. Townsend, C., & Carter, R. (1983). The Relationship of Participation in FFA Activities and Leadership, Citizenship, and Cooper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eacher Educators in Agriculture, 24, 20-2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