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4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79089 , 7 pages
10.12677/AE.2024.141057

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基础教育之善讨论

周佳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 济宁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5日;录用日期:2024年1月5日;发布日期:2024年1月12日

摘要

教育自诞生之初就伴随着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待与愿望,具有向善的价值和意义。然而近代以来,学校教育渐渐丧失其之所以为教育的本真,基础教育尤甚。以存在主义的观点来看当今学校教育,发现基础德育中存在目标单一、目的功利、方法机械、自主性缺失等现象。究其原因,则发现在目前基础德育中德育主体不明显、德育内容不生活以及德育方式不道德。为了解决基础德育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可以从加强师生互动、密切联系生活以及唤醒学生同理心等方面入手,渐渐改善基础德育现状。

关键词

基础教育,基础德育,教育价值性,教育之善

Discussion on the Goodness of Basic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

Jia Zhou

Faculty of Edu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Jining Shandong

Received: Dec. 5th, 2023; accepted: Jan. 5th, 2024; published: Jan. 12th, 2024

ABSTRACT

Since its birth, education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people’s expectations and aspirations for the educated, and ha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goodness. However, in modern times, school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lost its true nature as education, especially basic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phenomena such as single goal, utilitarian purpose, mechanical method, and lack of autonomy in basic moral education.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the main body of moral education is not obvious, the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is not lived, and the way of moral education is immoral in the current basic mor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effectiveness of basic moral education, we can start by 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losely connecting with life, and awakening students’ empathy, so as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status quo of basic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Basic Education, Basic Mor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Value, The Goodness of Education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学校教育自诞生以来便承担了人类世界的主要教育职能,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而尽管学校教育的弊端一再被诟病,也无法抹去其存在的必然性。只有认识到学校教育的价值性所在,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学校德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德育的实效性,才能帮助青年一代更好地成长,为社会培养其所需要的人才。

2. 基础教育的价值性

教育自诞生之初就具有价值性,伴随着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待与愿望,这一点从人们对教育的称呼中所蕴含的深意便可见一斑。而当下的教育受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等风气的裹挟,从社会、学校到家庭,其中尤以学校教育为甚,渐渐将教育的价值性和最初目的抛之脑后。本文旨在通过对基础教育阶段价值性的讨论,针对基础教育中教育价值性的缺失表现和原因分析,再谈教育的目的,即教育之善。

2.1. 上施下效,养子为善

在中国古代,教育并不是一个词语。许慎《说文解字》中提到,“教,上所施也,下所效也。从攴从孝。凡教之属皆从教” [1] 。而“育”字则内在地含有“养子使作善” [2] 的意思。可见书中对这两个字的解释便已经暗含了“教育”最初的价值性与目的之所在。此外,我国古代还常用“学”来代指教育。“学”在字义上具有使人“获得知识经验,启发人生智慧”的意思,也有学者认为“学”就是“觉悟”,使人觉悟就是使其返回到原来的本性 [3] 。20世纪以后,“教育”被正式作为一个词从日本引入我国,许多教育学者对此都下过不同的定义,相同的是所有定义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价值取向。如我国当前得到广泛认可的教育定义,即“教育者依据社会的需要和人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个性等方面施加积极的影响,旨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社会活动。”这个教育目的中的价值取向便是希望受教育者得到全面、个性地发展,最终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上施下效”意味着有所施才有所效。而教育者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则蕴含着养子为善的殷切期望。

2.2. 内在引发,促进发展

而在西方,英语世界中最开始用以表示教育的“类教育概念”如bring up (抚育),rear (养育)等说法,将儿童比喻成植物或动物,把儿童的成长比喻成植物的生长或动物的发育,认为教育的任务是要教给儿童“成人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所必须的基本技能 [3] 。此后,教育的概念继续发展,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逐步取代家庭教育成为发展的主流,education被正式提出。它的意思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人身体和心灵内部的有价值的东西引发出来” [3] 。学生不再被看作是没有主体性的动植物,而是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之一。从西方教育概念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希望儿童能够拥有适应成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转变成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希望促进儿童自身的发展。教育中“人”的因素被逐渐重视起来。

我国古代哲学主要是人生哲学,教育哲学蕴含其中。思想家们研究教育问题也向来以道德教育的问题为主。西方则是有赫尔巴特提出的著名的“教育性教学”原则,将道德看作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所谓“教育性”既“道德性”。因此,本文所谓“基础教育之善”则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所应该承担的道德教育责任,以及其所追求的培养具有“善性”的人的目标和价值。基础教育中“善”的缺失对教育的整体效果而言具有极大的消极影响,基础教育是国之根本,德育更是基础教育之魂,当今基础教育中存在德育效果不显的问题愈发不可忽视,呼唤基础教育的价值性回归对于教育之根本至关重要。而把握基础教育的价值性更加有利于提升德育的效果。

3. 现行基础教育价值性的缺失表现

纵观古今,中西方的教育一般都带有明确的正向价值,旨在引导人向善、向上发展,从而直接或间接促进社会的进步。然而现行的学校教育却似乎失去了教育原本应该具有和体现出来的价值性。“教育”只剩下了带有强制意味的“教”,使人向善的“育”和使人内在觉悟的“学”字似乎逐渐被遮住隐于人前了。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上以“德育”“教育价值”等为检索词进行检索,不难发现已经有许多学者或从事一线教育的工作者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不管是纵向上从学前教育到大学乃至研究生教育,还是横向上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区域上从城市到乡村,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教育价值性缺失的问题。其他教育如此,起着奠基作用的基础教育更加无需多言,也更加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英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彼得斯(R. S. Peters)在《教育的概念》(The Concept of Education)一书中提出的教育应该具有的四个标准体现出了基础教育所应该具备的具有代表性的价值取向。第一:在具体目的方面,教育所获得的成就必须是善的和有价值的;第二:在终极目的方面,教育必须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树立一般的世界观,而不局限于纯粹的功利或职业目的的达成;第三:在方法上,教育必须是道德的或无可争议的;第四:在过程中,教育必须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确立和发展。不妨将以上四点标准同当下我国基础教育进行比较来进行一个评价。

3.1. 目标单一

在具体目的上,彼得斯指出教育所获得的成就必须是善的和有价值的。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所获得的成就确实有一定的价值,但这是否属于“善”的范围还有待商榷。“善”是德育方面的取向,而在当前主智教育的倾向下,教育基本上变成了知识的积累,学生也变成了记忆的机器,哪怕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考试的压力也让许多学生喘不过气。事实上,这样的教育所具有的价值仅仅指向于考试分数和求职等,所取得的成就似乎恰恰是彼得斯所不认同的功利或职业目的。哪怕一直在强调学校德育,强调“立德树人”,却也并未取得较好的成效,反倒是德育自身也开始迷茫。哲学家们总强调培养多元化的人,给学生充分发展的自由和机会,而放眼现实,学校教育的目标却总是追求单一的社会职业成就,实在令人遗憾。当下的学校德育现实背离道德生活,教育也愈发与生活脱钩。更进一步表现为学校教育割裂学生道德发展的整体性,忽视学生道德发展的自主性以及背离学生的生活意义。具体则表现为德育的专门化和知识化;灌输的德育方法和主客二分的师生关系;趋向功利化的德育目标以及片面化的德育评价方式等 [4] 。这些都是基础教育中德育目标单一的结果。

3.2. 目的功利

在终极目的上,彼得斯强调教育必须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树立一般的世界观,而不局限于纯粹的功利或职业目的的达成。即他认为教育只需要教给学生与生活紧密联系且常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更要紧的目的应当是教会学生生活的意义,使其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和不脱离社会的世界观,使学生的视野不局限于追逐功利或获得工作。生活远比工作更重要。而当前我国学校教育恰恰需要做到这一点。就目前而言所达到的似乎仍然是较为功利和职业的目的,人人都成了考试和考证机器,不论在哪个阶段的学生(甚至已经不是学生、踏上工作路上的人们),到了考试季大家就开始疯狂地“学习”、应试。不说教育完全没有帮人们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和一般的世界观,但是学生这方面的需求确实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此可见学校教育中存在过于注重成绩,忽视对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培养;对青少年特点关注不够,使得其价值取向出现偏差等现象。自私自利、追求短期效益、崇拜金钱、追求享受等不良的价值取向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方向,亦不利于其未来走入社会 [5] 。因此,基础教育阶段更应该给学生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方面的基础,为学生成年之后的生活做准备。

3.3. 方法机械

在方法上,彼得斯认为教育必须是道德的或无可争议的。不论是交给学生表面的知识技能还是深层的思想观念,首先应该确保的便是方法的道德性。授之不以道德何以教人道德。而我国基础教育中教师所采取的方法虽然确实越来越“科学”,能考虑到循序渐进、尊重学生接受能力等,但其实还是存在不少争议。更遑论一些较为机械的方法似乎根本谈不上是否道德,老师教、学生学,师生之间似乎没什么情感和理智上的互动,而只是简单的“授”与“受”的关系。师生都只在乎最后的结果而不是很在乎学习过程,为了追逐更好的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多样性,然而“磨刀不误砍柴工”,灵活地调整授受方式,教育的效果更佳也未可知。可惜的是,哪怕第八次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不但要重视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等呼吁,但是死记硬背的现象仍旧比比皆是。以至于过了基础教育的阶段也仍然有许多人学习时只能局限于机械的方法。

3.4. 自主性缺失

在过程上,彼得斯指出教育必须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确立和发展。教育活动说到底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活动,是为学生步入社会之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开展的。学校和家长给不了学生永远的帮助,最终要面对社会的是学生本人,因此培养学生自主性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而在我国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其实不甚明显,教育的效果也有待提高。不可否认有一些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在这方面做的不错,但是更多的普通地区、普通学校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近年来一直在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肯定,自主性也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彼得斯的四点教育价值相互印证、相互支持。教育必须用道德的或无可争议的教育方法才能确保教育所获得的成就是善的和有价值的。教育必须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确立和发展,才能保证能够帮助人们获得健康的生活形式,树立一般的世界观,而不局限于纯粹的功利或职业目的的达成。而健康的生活形式和自主地生活能力才应该是教育所追求的善,基础教育阶段是为学生个人终身成长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因而此时的教育更为重要,也更应该将培养目标定位为教育之善。

4. 现行基础教育价值性缺失的原因分析

因此,导致学校教育价值性的缺失、教育之善渐渐隐匿的原因也更加值得探究。一直在谈论学校德育,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成效却都有待提高。基础教育没有培养的自主性和健康的生活形式进而对接下来的教育阶段效果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4.1. 德育主体不明显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随着信息化和科技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和具象化,这也使得一个人想要完全脱离社会独自生活成为越来越不可能的事情,适应社会生活成为人必须要学会的技能之一。因此在当代社会中,教育所培养的人除了具有独特个性与能力之外,更应该是能够处于相互依存的群体中的个体。而事实上,当前的德育实践无论是关系表象还是关系实质方面,德育关系性的表现并不充分。从德育的内在需要来看当前学校德育由于关系表象的缺失与德育实效低速,关系实质的异化与德育现实中完整“人”的消失导致的“无人的德育”“非人的德育” [6] 。基础教育中“人”渐渐被遮挡,人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德育的效果也不甚良好。

4.2. 德育内容不生活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强调让学生从做中学,他认为联合生活才是最好的教育。“联合生活的事实本身,作为直接的人生事实,显得非常重要” [7] 。同时杜威也指出,“在比较直接的联合中所获得的经验和在学校所获得的经验之间,有产生不良的割裂现象的危险” [7] 。相较于学校以直接教育为目的,生活所提供的偶然的、间接的教育效果更胜一筹,这也对我国基础教育提供了参考。我国当代的基础德育偏向于理论传授,如此一来,与生活脱钩的平面化知识当然很难唤醒学生对道德的立体认知。只有从学生个人已有倾向入手,尊重其已有的生活经验,才能把握他们发展的方向。反之,则学生无法与书本上的知识点建立联系,学校教育所行不过劳而无功,多日的学校教育效果也极容易被放假所轻易抹去。以经济为例,学校德育必须基于社会经济生活,学校应引导学生知晓与市场经济生活相适应的道德规则。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辩证分析经济生活对道德发展的影响;实践中引导学生在参与经济生活中体会道德生活等 [8] 。

此外,知识化是德育无可避免的道路,毕竟不是所有的德育都可以让学生直接体验。如此便要求教师能做到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 [9] 。事实上,越是基础教育阶段越需要生活化的教育,而价值由生活赋予。德育的知识化与价值化相统一同样要求将德育内容与生活相联系。

4.3. 德育方式不道德

社会似乎总在用不道德的方式来教下一代人道德,基础教育中也有这种倾向。著名的寓言故事《狼来了》便是极其经典的例子,而道德教育最不该是这个样子。故事中牧羊的小童多次为了恶作剧而撒谎,导致后来真正被狼侵袭的时候没有人再相信他的话,于是他为了之后有人帮助他而决定不再撒谎。在这个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似乎是在教育儿童要诚实,不要撒谎。而之所以如此却是为了不被他人所抛弃。人们为了逃避“恶报”而不为恶,不为恶只是外在的条件性行为或强制性要求,而非内心的愿望与选择;为了追求“善报”而为善,“善行”也不再有“善性”,只是换取自己所偏好利益的“工具”而已 [10] 。在那个故事里,孩子为善是为了不遭遇恶,为善是为了有善报。行善变成了获得好处、避免坏处的途径,实在与道德教育的初衷相去甚远。

5. 提高现行基础教育价值性的建议措施

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以上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德育的实效性也确实有待提高。从学校德育的主体、内容、方式等方面着手寻找解题思路,使得德育活动中的诸多要素“活”起来,也许可有改善。

5.1. 加强师生互动

学校德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的主体不明显。事实上,不止是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存在感不显,就连老师也被隐于德育之后,成为知识的代言人,从而失去教师本人的独特性。这使得德育成为空洞的说教。知识教育尚且需要避免这种教育方式,更遑论与师生情感意志有关的道德教育。既如此,若是不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强化双方的交往,德育中师生的主体地位仍旧得不到彰显。唯有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把握主动权,成为德育内容的主导者而不是被动的承载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成为有来有往的“教”与“学”的关系,德育的实效性才能有效加强。

5.2. 密切联系生活

教师和学生都是生活在复杂世界中的个体,而不是与社会生活隔离的对象。师生双方都有着各自丰富的生活经验,这原本便是最好的用作道德教育的素材。道德教育应当是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而平面、了无生趣的知识给不了学生这种感受,越是基础教育的学生越需要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道德经历,越是生动形象的德育越能唤醒学生的道德需求。无法与学生生活经验产生共鸣的教育内容便也不能让学生真正从中获益,生活是最鲜活、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学生已经从生活中获得了初步的指导,教育活动唯有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最大的教育价值。因为究其所以,教师所提供的教育不过是“再指导” [7] ,除非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基于学生已有经验进行教育,否则教师的指导几乎都会失败。

5.3. 唤醒学生同理心

道德教育的根本在于唤醒学生的同理心。孟子曾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11] 。人们产生这种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真正的出于“道德”去做一件事应当纯粹由于人之本心,这既不是为了追求回报也不是为了避免让自己厌恶的事情。真正的道德是非功利的。孟子所谓“怵惕恻隐之心”其实便是同理心,这也是道德教育需要培养和唤醒的东西。人之初生便有“四端”,这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学校道德教育也应基于此对学生施以恰当的教育,唤醒学生的同理心,在此基础上配合道德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6. 结语

学校教育是传递文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价值性的传递必须得到正确对待,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促进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基础教育阶段对于个人终身成长而言起着奠基性的作用,把握这个时期的道德教育对学生之后的生活生长都更加有利。道德教育是教育最原始的样子也是教育之所以为教育的本质原因。上施下效、养子为善是教育最原始的方法和目的也是当下基础教育中需要意识到和重新拾起的东西。重视道德教育、重视教育价值性的传递才能引导青年一代掌握适应社会必要的道德操守,才能让青年一代把控引领社会正确发展的方向。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之基重要性不容小视。论基础教育之善,论教育的价值性,就是要回到教育本身去看待教育。

文章引用

周 佳. 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基础教育之善讨论
Discussion on the Goodness of Basic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J]. 教育进展, 2024, 14(01): 367-37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4.141057

参考文献

  1. 1. 许慎撰. 说文解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69.

  2. 2. 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310.

  3. 3. 石中英. 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 山西: 山西教育出版社, 112, 116 124.

  4. 4. 王晓红. 回归道德生活的学校德育[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 34(3): 23-26.

  5. 5. 刘文军, 王延建. 学校教育视阈下的青少年价值取向研究[J]. 新课程, 2021(19): 20-21.

  6. 6. 季爱民, 刘岚霭. 关系思维中的学校德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1): 49-51.

  7. 7. [美]杜威, 著.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12, 15, 32.

  8. 8. 唐爱民, 汪家琪. 论学校德育变革的经济基础及其实现[J]. 当代教育科学, 2021(1): 3-10.

  9. 9. 刘兵, 韦洪发. 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新时代基础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J]. 社会科学战线, 2023(7): 257-261.

  10. 10. 石中英. “狼来了”道德故事原型的价值逻辑及其重构[J]. 教育研究, 2009, 30(9): 17-25.

  11. 11.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20-2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