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02 ( 2023 ), Article ID: 61790 , 5 pages
10.12677/AE.2023.132124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现象分析及对策

欧融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收稿日期:2023年1月21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17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24日

摘要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富裕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慢就业”现象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毕业生的就业常态。通过对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以个人为中心,家庭、高校、社会三级联动,构建“三位一体”的全人育人以及以个性化服务为中心,按照个体、时间、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差异化,构建“三位一体”的精准帮扶的就业治理策略,促进毕业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为高校未来就业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才培养、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毕业生,慢就业,对策

Phenomen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low Employment” for College Graduates

Rong Ou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Received: Jan. 21st, 2023; accepted: Feb. 17th, 2023; published: Feb. 24th, 202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that are related to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stability, and wealth of people’s lives. In recent years, the phenomenon of “slow employment” has become a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employment normal of graduate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slow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posed the individual as the center, the three-level linkage of the society, the family, and the universit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inity” and the person-centered service, Differentiated by the satisfaction of employers, build a “trinity” accurate assistance strategy for employment governance, promote more adequate and higher quality employment in graduates,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employment education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o contribute to the talent train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China.

Keywords:Graduates, Slow Employment, Countermeasure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富裕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把“稳就业”放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要求和指导各高校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全力以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近年来由于就业人员增多,就业结构化矛盾不断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许多的困难,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了确保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国家、政府、企业通过实施就业优化政策,拓宽就业空间,用好就业服务平台等多项措施保证就业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高校更是拿出了“十八般武艺”,促使毕业生充分就业。与此同时,一种新的就业现象悄然出现,逐渐发展成为常态,那就是“慢就业”现象。“慢就业”现象指的是与传统的“毕业就要就业”、“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行为相反,毕业生或者准毕业生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就业观念和就业行为改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就业或者缓慢就业的情况。分析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探索应对策略,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落实人才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1] 。

2.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慢就业”现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民族地区某高校的2023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设计此项调查,本次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共收集有效问卷339份,其中男生占比19.47%,女生占比80.53%,城市户籍学生占16.22%,农村户籍学生占83.78%。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评估和就业意向的调查,对“慢就业”现象的了解程度和看法,对产生“慢就业”现象的因素的调查。

2.1. 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认识中肯,对自身的定位较准

调查“你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就业形势如何”时,55.46%的学生认为不管就业形势如何,“努力寻找配合自身本领,一定能找到工作”,33.63%的学生认为“就业前景一般,就业与否有一定运气成分”,3.24%的学生对就业形势持乐观态度,认为“找工作,有手就行”,7.67%的学生对就业形势持悲观态度,认为“基本上找不到工作,工地见”。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有一定的认知,对自身职业目标规划清晰,对未来勇往直前,准备在就业市场中大展拳脚。一部分学生就业目标定位不清,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或者缺乏信心,对未来畏惧退缩,不敢或者不想面对,这部分的学生极大的可能成为“慢就业”主体。

调查“您目前的就业计划是”,90%的学生选择就业和考研,其中50.15%的学生选择“等待就业机会”,42.77%的学生选择“考研”,1.47%的学生选择“考公或者事业单位”,1.18%的学生选择“创业”,0.29%的学生选择“出国”,4.13%的学生选择“其他”。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就业愿望强烈,积极准备并等待合适的就业机会,主要的方向是就业和考研。

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定位比较准确,首先看重的是工作单位的薪资待遇、福利和环境,其次才是职业的发展前途和专业是否对口,再次才是是否与自己的兴趣相符。调查“你找工作会优先考虑哪些因素”时,“薪金报酬”、“福利待遇(五险一金、节假日福利等)”、“工作环境”三项是学生首选的,分别占比90.86%,90.56%,85.55%,其次是“发展前途”、“工作稳定性”、“专业对口”,占比是76.7%,78.76%,72.27%,“个人兴趣”仅占50.15%。

2.2. 毕业生对“慢就业”现象的了解程度和看法

相当一部分同学不了解“慢就业”现象或者对“慢就业”行为的认识模糊。调查“您是否了解慢就业现象”时,45.13%的学生表示“否,不了解什么是慢就业”,35.4%的学生表示“是的,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还能充实个人经历”,19.47%的学生表示“了解,但不会加入慢就业大军”。调查“您对于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态度是”时,66.37%的学生“保持中立”,18.58%表示“不看好,是大学生就业的不良现象,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15.04%的学生表示“看好,将是未来大学生就业的普遍现象”。大部分学生对于“慢就业”现象保持中立态度,既不认可也不排斥,说明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需求已经转变,从“能就业就行”的需求到期待更高质量的就业,为了达到更高质量的就业需求,毕业生往往对工作的地点、环境、条件等进行精挑细选,徐徐图之,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调查“您认为毕业生选择慢就业需要哪些条件”时,80%~90%的学生认为主要是需要有“良好的经济支持”、“较强的抗压能力”、“家人朋友的理解”、“较强的慢就业后果承担能力”、77.29%的学生认为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规划”。调查结果显示,社会的宽容对待,家庭的经济支持,以及本身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给予了“慢就业”群体培育的温床,造就了群体的缓慢就业。

就业是经济、社会保稳定的民生工程。“慢就业”就是不充分就业的一种情况。调查“您认为慢就业会对大学生造成什么影响”时,70%以上的学生选择“相对于应届的毕业生,求职时存在劣势”、“延迟就业期间自身没有得到发展,浪费时间”、“可能错过一些好单位的机会”,50%以上的学生选择“如果创业失败,会让自己觉得就业更加难”、“逃避工作,发展成为啃老一族”。

2.3. “慢就业”现象的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您觉得大学生为何会选择‘慢就业’”时,89.68%的学生认为“竞争太激烈,找不到满意工作”,65.19%的学生认为“为逃避就业压力,对前途一片茫然”,61.65%的学生认为“家庭给予充分的支持,不着急找工作”,56.05%的学生认为“学生理性就业,慢慢考虑人生道路”,54.87%的学生认为“有自己的梦想,可以凭自己创出一片天地”。

产生“慢就业”现象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由社会、家庭、高校、个人等几个方面构成。

1) 社会因素。社会是近年来,社会经济面临转型,而毕业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增多,岗位需求却逐年缩减,供大于求,毕业即失业成为常态。调查显示,90.27%的学生认为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就业竞争激烈是催生“慢就业”现象的最主要社会因素。第二,国家进入经济新发展阶段,电商、直播带货等多种新经济形态出现极大的压缩了人力资源,使资源成本逐渐提高,客观缩小了各类就业群体的收入差距,高校普通学历没有明显优势。第三,当前社会对非传统的就业观念更加包容。第四,为了拓宽就业途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国家加大对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帮扶,例如提供创业贷款资金福利政策,便捷办理相关手续等等,鼓励毕业生加入创新创业队伍中。第五,受到外在环境冲击,很多实体企业关门歇业,就业需求大大缩减均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2) 学校因素。调查发现,74.93%的学生认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是最主要的学校因素。这个问题反映出目前一些高校招生数过多、招生专业需求量饱和导致就业产出过大,社会不能容纳,就业竞争激烈,慢就业群体进入到下一轮的就业招聘中形成恶性循环。第二,学校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宣传不充分,学校招聘企业与学生就业期望有偏差。就业招聘期间,学生大部分还在实习。目前的高校就业信息发送主要通过辅导员在班干群、就业群进行发布,信息繁多,学生忙于实习的各种任务和学业而不能有效的查看,从而错过一些重要的招聘会议。学校资源有限或者学校名气不够大,能吸引前来招聘的企业质量参差不齐,与学生的就业期望形成巨大的落差。第三,学校就业指导没能很好对就业困难人群进行分类,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 家庭因素。家庭是“慢就业”群体的重要支撑。第一,家庭的经济支持。79.65%的学生认为家庭经济基础为“慢就业”行为提供物质保障。现在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生活质量的提高意味着就业质量的期望值相继提高,父母达成共识,很多家庭有条件、有能力、有保障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单位,或者让孩子继续深造考取更高的学历以便获得更高质量的就业。学生有强大的经济后盾保障他的衣食住行和为他的“慢就业”行为买单。第二,家庭的情感支持。67.26%的学生认为父母对于孩子的就业选择更加包容,对于孩子的考研、考公、游学以及创业等选择给予极大的尊重与支持。

4) 个人因素。首先,学生的职业规划很重要,影响学生一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定位。个人职业规划不清晰,职业目标定位不合理是个人层面的最大影响因素。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期望较高,过于强调自我认知,缺乏对现实就业形势的理性认知,不愿将就,导致高不成低不就,对现有职位挑挑拣拣,错过就业的最佳机会。其次是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就业准备不充分,就业应聘不自信,在大学期间成绩不优秀,业务不熟练,技能不突出,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毫无优势。有些毕业生多处碰壁,挫伤他们的就业积极性,心理承受能力差。另外,有一部分毕业生群体就业定位很明确:从事自由职业或者创业,考研不过就二战考研等等均是导致“慢就业”现象产生的因素。

3. 缓解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对策

3.1. 以个人为中心,家庭、高校、社会三级联动,构建“三位一体”的全人育人的 就业治理策略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第一步就是要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一是实施“一把手工程”,由高校一把手到二级学院一把手来抓人才培养,来抓就业,由上而下实施“一把手工程”;二是改革高校专业设置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数;三是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调整具体实施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是从个人身上下功夫,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增强沟通能力、科研能力、表达能力、外语能力等就业核心竞争力。

全过程开展就业指导。实施五个渗透教育:第一是渗透进新生的开学教育,在开学教育中就要提供职业方向给学生思考;第二是渗透进大学的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就业形势教育,结合专业引导学生思考职业发展;第三是渗透进学生的实践教育,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从活动中开拓思路,锻炼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提前进入社会了解就业市场;第四是渗透进实习生、毕业生的思想教育;第五是渗透进学生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些消极“慢就业”行为的毕业生,要联系家长对家长进行就业教育,引导家长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全方位开拓就业市场。渠道要全,要千方百计促进市场化就业,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区域要全,要思想开阔,从本地到本省到外省结合专业深入挖掘招聘单位;政策要全,要用足用好各类政策性岗位,配合有关部门优化政策性岗位招录安排,积极拓宽基层就业空间,鼓励更多毕业生报考重点领域和一线岗位;眼光要远,尝试开展“订单式”就业合作,选择意向在该单位就业的同学派往实习单位,缩短就业成本和就业时间,达到高校和实习单位的双赢;质量要逐年提升,在开拓就业市场的同时,不光光求数量,要逐年提高招聘单位的质量,通过提升质量来满足毕业生对高质量的就业的要求。

3.2. 以个性化服务为中心,按照个体、时间、用人单位满意度的差异化,构建“三位一体”的精准帮扶的就业治理策略

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就业特征差异化,精准分类指导。首先,可以要利用大数据,根据毕业生的专业特点,就业能力进行群体画像,对他们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量和招聘条件,对意向参加单位面试的人群进行专门指导,以提高就业率;第三,开拓不同内容、不同实践的就业培训课程,所谓“缺哪项补哪项”,由毕业生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加强相应的训练,以达到精准帮扶的目的。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有计划、有能力的积极“慢就业”要有包容心,要从政策、思想上大力支持,给予他们有高度的就业指导,对于缺乏信心、就业困难的消极“慢就业”要的了解学生的求职难点和需求,给予他们有温度的就业指导。

根据大学期间分段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涵盖“入学适应、能力提升、发展定向、求职攻坚”四个阶段的精准教育和指导。高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必须围绕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关注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重点进行精准施策,引导学生转变求职观念,注重自我发展,调整就业期望值 [2] 。入学是启蒙阶段,要告诉学生“是什么”,在入学教育,日常的主题班会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逐渐的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身的职业规划和目标,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是锤炼本领阶段,要告诉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启智润心,引导学生加强专业课程的学习,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实习和毕业阶段,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的就业不光是个人的就业,要把个人的就业融入国家的需求当中,加强对毕业生的职业定位,职业发展的教育。

根据用人单位就业满意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研产生的问题,对就业指导、人才培养进行精准调整。用人单位满意度和毕业生的满意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风向标。通过对满意度调查,可以发现在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时调整,促进高校的良性发展。

4. 结语

“慢就业”现象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毕业生的就业常态。“慢就业”突显了年轻一代高校毕业生的特点和就业诉求,反映了宏观经济形势和微观家庭环境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暴露了当下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3] 。我们要从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方面解决问题,缓解“慢就业”现象带来的社会影响,做好高校毕业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

基金项目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民族地区医学专业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与治理策略》(2022ZJY1643)的研究成果。

文章引用

欧 融.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现象分析及对策
Phenomen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low Employment” for College Graduates[J]. 教育进展, 2023, 13(02): 758-76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2124

参考文献

  1. 1. 郑晓明, 王丹.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与治理策略[J]. 社会科学战线, 2019(3): 276-280.

  2. 2. 郑东, 潘聪聪. 大学生提速“慢就业”的服务策略[J]. 江苏高教, 2019(2): 81-84.

  3. 3. 刘宇文. 当前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研究[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9(20): 69-7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