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2  No. 02 ( 2023 ), Article ID: 61846 , 6 pages
10.12677/ASS.2023.122122

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研究

王洁,赵晓强,万璐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淄博

收稿日期:2023年1月24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15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24日

摘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微博、抖音等大批自媒体社交平台崛起,大学生活跃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网络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衍生出许多问题,比如近几年频繁在网络上演的网络暴力事件,给网民、社会等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本文着眼于分析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的成因和危害,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就防范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提出加快网络思政建设、开设抵制网络暴力专题讲座、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强化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等解决对策,以期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塑造正确的网络观念。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暴力,大学生,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the Causes, Hazard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nline Viol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ie Wang, Xiaoqiang Zhao, Lu Wan

School of Marxism,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Shandong

Received: Jan. 24th, 2023; accepted: Feb. 15th, 2023; published: Feb. 24th, 202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era of self-media has come, and a large number of self-media social platforms such as microblog and Douyin have risen, and college students are active in the virtual network world, which brings us convenience but also gives rise to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frequent online violence in recent years, which has brought different degrees of harm to Internet users and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causes and hazards of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violence,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viol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thinking politics, opening special lectures on resisting online violence, effectively combining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on online media literacy, in order to regulate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behavior and shape correct online concepts.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yber Violence, College Students,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 [1]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进入5G时代、自媒体时代,社会中上至八旬老人,下至中小学生,几乎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会上网。在“互联网+”背景下,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及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也实现了快速发展,而大学生群体由于其青春活泼、对新奇事物具有好奇心的特性一直是活跃在众多自媒体平台的主力军。因此,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变革,加之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发言权,导致开放的网络空间中衍生出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作为网民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参与了众多网络活动,因此,从社会及心理健康角度看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是如何产生的,这种现象对于社会、个人具有怎样的危害,以及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提出解决对策,落实好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根本任务,从而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即本文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2. 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概述

2.1. 网络暴力的内涵

《人民日报》在讨论网络暴力时总结了三个主要的特征:一是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二是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煽动和纠集人群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三是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2] 。在现实生活中,网络暴力通常被我们归结为网民在网络上针对某个热点对当事人进行恶意抨击,甚至进行谩骂乃至人肉搜索,暴露当事人的隐私,掀起全网的舆论,导致当事人的日常生活被严重干扰,致使当事人产生消极情绪甚至自杀的倾向。通过文献检索得知网络暴力的内涵在学术界还未达成一致的意见,根据学者们的描述以及近年来网络暴力的案例,笔者认为可以把网络暴力的内涵归结为:在网络技术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为了寻求现实问题的解决而发生的不当网络行为。其内容是部分网民经由互联网络平台对相关当事人做出隐私泄露、言语攻击、谣言传播等行为,从而对相关当事人产生了不可逆转的伤害、对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了消极后果 [3] 。

2.2. 网络暴力与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

网络暴力的主体比较广泛,包含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的网民,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按网民年龄结构划分,可分为七个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体,其中10~29岁年龄段的青少年占比近三成,加之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点,青少年群体在网络上的活跃度较高,其心智相对来说不是特别成熟,很容易被网络舆论带偏,潜意识地站在某一方指责辱骂受害者,成为网络暴力的实施者甚至是网络谣言的传播者而不自知。因此,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是指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群体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或传播对受害者具有批评侮辱式的言论,甚至进行人肉搜索等违法行为。

3. 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网络暴力是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追根溯源,致使大学生群体参与到网络暴力中来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既包括外界带来的影响,也受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

3.1. 自媒体产业的发展、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等特点助推网络暴力的产生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抖音、快手等自媒体产业迅速崛起,为大学生营造了自由社交空间,基于言论自由的权利,大学生逐渐忽视了法律法规相关机制,放松了对自身的社会道德约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随意发表言论与看法,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此外,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在社会心理学中,匿名心理指的是在一种没有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人可能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4] 。移动端下载社交软件、自媒体APP,存在不需要实名认证即可登录发表观点的情况,甚至在个别软件使用过程中可以使用匿名功能进行社交,这就给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提供了便捷,他们不经全面思考、不经实地考察就在网络媒介上随心发表评论,无意中便成为施暴群体中的一员。

3.2. 大学生心智不成熟,受从众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刚刚结束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步入大学,其世界观、人生观等思想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成熟,不能辨别是非黑白,对许多事情的看法比较片面,容易受网上的舆论引导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批判对立者,比如近期热点新闻孙海洋之子孙卓被拐14年后被找回,孙卓有意继续和养父母一起生活,网上部分网友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评孙卓没有亲情意识,劝导孙卓随亲生父母返回深圳。其实,抛开伦理道德本身,作为旁观者无权为他人做决定,任何人在不危害社会、不危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所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是合理的。千人千思想、万人万模样,任何人无权干涉他人的合理决定,这更不能成为网络暴力他人的说辞。此外,部分网友会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放弃独立思考的想法,附和优势群体的意见,盲目从众,在潜意识中成为网络暴力施暴者中的一员。

3.3. 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干巴巴地讲解理论知识,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近几年,由于网络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个别事件涉及到高校学生对学校名誉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虽有意识的告诫学生网络非法外之地,要求学生谨慎在网络平台发表言论,但这并不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仍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作用,增强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媒介素养。

4. 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的危害

4.1. 大学生网络暴力事件分析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发生,疫情期间尤为突出,许多新冠确诊者的个人信息被无端曝光,遭到网友的严厉指责甚至谩骂。2020年12月,成都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病例,新增感染者、20岁女孩赵某的流调信息公布后,由于有去酒吧的流调记录,赵某被网友贴上了“夜店达人”“转场皇后”等具有侮辱性的贬义标签,在全网引起了舆论。这个事件的背后隐匿着众多键盘侠,随着网友的转发、评论,这个女孩一时间成为了众矢之的,被网友恶意揣测、抨击其个人生活作风,给受害者带来了二次伤害。杨倩夺得东京奥运会首金后却被网络暴力,原因是杨倩曾经在微博发布过一条关于耐克的内容,她在微博中晒出四张穿有耐克品牌的照片,其配文是分享自己的收藏,但是网友却称杨倩为“跪族女孩”,最后杨倩把那条微博删除了,在奥运夺冠后却被网友扒微博进行网络暴力,网友们未曾想过对杨倩造成了多大的心理伤害,而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一味指责他人。2022年,上海疫情封闭期间也曾发生过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一名女子因担忧老父亲的吃饭问题,自主与外卖小哥沟通为其父送餐,外卖小哥欣然应允,历经数时将饭菜送到女子父亲手里。事后,该女子主动发200元红包为表感谢,但是外卖小哥并未接受。当该女子将此事件发到网上表达人世间的善良美好时,网友们却对其进行网暴,将焦点放在了200元红包上,声称红包金额太少,道德抨击该女子,后该女子经不起流言蜚语的打击跳楼自杀,酿成人间悲剧。

这一系列网络暴力事件在我们身边频繁上演,一方面给无辜的受害者带去了无穷无尽的身心伤害,另一方面对建设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带来了挑战,如若不加制止,会助长施暴者的施暴倾向,对广大网民、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心理引导,危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4.2. 网络暴力行为产生的危害

综上所述,网络暴力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在无形中产生巨大的杀伤力。网络暴力行为产生的危害越来越大,不仅对被网暴者产生了严重甚至不可逆转的影响,而且对施暴者本人也产生了消极作用,更为严重的是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阻碍,产生了不良的社会效应。

4.2.1. 被网暴者心理健康遭到严重创伤

被网暴者看到网络上传播的暴力语言时,在心理上会产生愤怒、抑郁、害怕等消极情绪。受害者由于个人力量微薄,在为自己的争取正当权益的过程中会出现身心俱疲的情况。心理学家通过心理测试发现,网络受害者的SCL-90的心理症状比同龄的其他人要高,会更加的痛苦、人际交往敏感、抑郁、敌意、焦虑等 [5] 。严重者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即受害者在遭受痛苦的网络暴力后,产生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出现失眠、惊恐、噩梦等精神性症状,影响正常生活。

4.2.2. 被网暴者严重时会有自杀倾向

被网暴者不光遭受着网络舆论的攻击,由于个人信息的泄露,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面临现实世界的攻击。心理较为脆弱的被网暴者在经历网络暴力后,会认为自身名誉扫地,自身毫无价值,无颜面对世界,从而产生轻生的意愿,选择结束生命。

4.2.3. 施暴者不能意识到自身的错误而变本加厉

施暴者可能无法体会受害者的真实感受,一味地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批判他人,这种情况会愈演愈烈,大学生施暴者由于价值观不成熟会被网上的舆论带偏,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评论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反而会在一次次的网络暴力事件中“挺身而出”,变本加厉地批判他人,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养成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4.2.4. 污染网络文化环境,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网络暴力常常随着社交媒介进行传播,微博、抖音等自媒体社交平台是大多数人消磨碎片化时间的首选途径,也是网民获取新闻热点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群体是社交平台的活跃者,他们在无意识中发表的观点、评论、转发、点赞等行为可能都会成为网络暴力的助推力,在整个网络暴力过程中,大学生由于其法律意识淡薄或网络安全意识不清晰而不知道自己参与了网络暴力。网络空间具有延伸性,一个热点新闻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我们经常看到某些热点新闻冲上热搜榜,随之而来的是一群吃瓜群众。马克思提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6] 长此以往,网络空间会笼罩一层阴霾,糟糕的、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侵蚀网民的思想,使其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固化网民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方法。网络文化影响着现实社会生活中人的行为,人的观念一旦被改变,随着时间推移,社会的公序良俗也会被不健康的网络文化所影响,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阻碍公民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的应对之策

防范制约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的发生,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协同机制。首当其冲的硬性要求是国家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网络管理法规,规范网络语言,净化网络环境;其次,家庭教育作为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建设因素,父母身为学生的第一监护人,与学生始终存在亲密关系,在孩子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更应该对子女多加教育引导,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及公民意识,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及健康的心理。此外,再配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才能真正有效地降低甚至杜绝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的出现。

5.1. 加快网络思政建设,加强线上价值观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7]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依托线下途径进行,线上渠道尚未大力开拓,如今社会是自媒体时代,网民人数尤其是手机网民连年递增,近几年短视频迅速崛起,人们的碎片化时间都用在了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自媒体社交平台,众多网红凭借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搞笑段子爆火。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追随时代潮流进行固本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优势、技术优势、传播优势,形成线上和线下相融通的工作机制 [8] 。广大高校应根据大学生的喜好,将自媒体平台发展为线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通过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校园官方宣传平台,借助网络直播、云课堂等教学方式,对校内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宣传网络暴力事件的危害及抵制方法,倡导学生群体拒绝网络暴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5.2. 开设抵制网络暴力专题讲座,加强思想引导

各高校二级学院需重视相关讲座及培训活动的强化引导作用,在充分调研学生网络参与情况、切实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群体存在的突出问题定期举办各类公益讲座,尤其是抵制网络暴力专题讲座,各高校可以邀请领域内专家举办抵制网络暴力的专题讲座,向大学生普及网络暴力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各类网络暴力事件的分析,让大学生全面了解到网络暴力事件产生的原因、参与人群、造成的危害,强化网络主体意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引起学生对网络暴力的重视,摒弃网络不良风气,倡导严守网络秩序,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提高自律能力,文明有序上网,争做网络文明使者。

5.3.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倡导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由高中生的角色转换而来,本身的价值观尚未完善,会产生迷茫、放纵自己等情绪,极易形成心理健康问题,所以高校在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可以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头脑,引导学生自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学生面对错误思潮的鉴别力、判断力,教育学生文明上网,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座谈会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完善心理咨询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强化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5.4. 发挥思政课的教化作用,强化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群体作为网民的主力军,人生阅历较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内接触到大量的网络谣言与舆论信息,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弱,容易受网络错误价值观念的误导。因此,学校需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去,通过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加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及传播方式的判断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利用思政课课堂分析具有重大舆情的网络事件,明确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对人类行为方式的影响,促使学生掌握合理使用网络平台的方式方法,强化大学生群体的网络媒介素养,引导其学会辨别真伪与善恶,加强网络道德底线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教化作用,助力广大青年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基金项目

2022年度山东省大学生科研项目(22SSR018):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2022年度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校级创新训练项目: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思想引导的路径和载体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章引用

王 洁,赵晓强,万 璐. 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对策研究
Research on the Causes, Hazard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Online Viol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J]. 社会科学前沿, 2023, 12(02): 877-882.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3.122122

参考文献

  1.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2, 31(5): 12.

  2. 2. 邓晓霞, 王舒怀对“网络舆论暴力”说“不” [N]. 人民日报, 2008-08-10(016).

  3. 3. 许苏明. 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东南大学, 2020.

  4. 4. 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5. 5. Schenk, A.M., Fremouw, W.J. and Keelan, C.M. (2013)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Cyberbulli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9, 2320-2327. https://doi.org/10.1016/j.chb.2013.05.013

  6.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7. 7. 习近平: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 人民日报, 2018-08-23(1).

  8. 8. 尹清龙, 秦琴.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应对思路[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1): 125-12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