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03 ( 2023 ), Article ID: 63131 , 8 pages
10.12677/AP.2023.133138

社会认同中的文化差异

王仕杰1,黎晓丹2*

1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2广东财经大学人力资源学院,广东 佛山

收稿日期:2023年2月22日;录用日期:2023年3月16日;发布日期:2023年3月27日

摘要

文化对自我的影响已毋庸置疑,但文化与社会认同牵涉的集体自我的关系还较少探究。本文试探讨文化差异对社会认同的影响,并从三个角度论述了社会认同中的文化差异问题,社会认同理论研究中的文化差异问题;社会认同实证研究中的文化差异问题;社会认同应用研究中的文化差异问题。结果发现社会认同与自我概念一样在理论上都受文化影响;群体参照效应的文化差异表明社会认同在实证研究上受文化影响;文化背景差异性程度对社会认同的影响存在提高与降低两种作用。

关键词

社会认同,文化差异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Identity

Shijie Wang1, Xiaodan Li2*

1School of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2School of Human Resource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Foshan Guangdong

Received: Feb. 22nd, 2023; accepted: Mar. 16th, 2023; published: Mar. 27th, 2023

ABSTRACT

There is no doubt about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the self,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the collective self involved in social identity is still less explored.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social identity, and discusse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identity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research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social identity;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Applied Research of social ident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social identity, like self-concept, is theoretically influenced by cultu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of group reference effect indicates that social identity is influenced by culture in the empirical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background difference on social identity can be improved or decreased.

Keywords:Social Identity, Cultural Difference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其对心理学迈上科学主义道路的贡献已毋庸置疑,但他的贡献又不局限于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领域。冯特认为我们无法仅通过个体心理来全面理解人类的心理过程,而他晚年的巨作《民族心理学》就正好反映了其在更高级的心理过程中补充个体心理学的目标。故一般认为冯特的心理学可划分为两个分支,即实验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Ferrari, Robinson, & Yasnitsky, 2010)。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主要包括三个领域即语言、神话和风俗,而在方法上,他试图通过考察文化产品(包括语言、神话和风俗等)中体现的集体心理来推断心理过程(Wong, 2009)。

布鲁纳与冯特一样都对科学心理学作出了卓越贡献,其在晚年时也开始强调文化在理解人类心理的作用。布鲁纳是心理学第一次认知革命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同时又有力促进了第二次认知革命的发生,其目标就是为了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心理(霍涌泉,宋佩佩,陈小普,朱熠,&陈媛媛,2017)。布鲁纳认为意义建构在心理学研究中处于中心地位,传统的建立在生物学概念上的心理学无法探讨意义,而文化作为意义的组成部分,也成为研究意义建构必须的起始部分(Mattingly, Lutkehaus, & Throop, 2008)。

布鲁纳推动的第二次认知革命关键的革新之处在于持有认知存在于人际之间的观点,而这推动了社会建构论的产生(叶浩生,2003)。社会建构论的思想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心理学中,其主要观点认为人的认知是社会性的,而不是孤立的、个人的,因此探讨社会中的关系、对话以及实践对于研究人就显得异常重要,而这其中又离不开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从冯特、布鲁纳以及社会建构论的研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且文化问题在心理学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文化问题已经是当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但心理学中所研究的文化究竟指的是什么呢?不同的研究者对于文化有不同的定义。Dimaggio (1997)在提倡认知与文化融合的文章中,将个人体验到的文化定义为不同的信息片段以及组织这些信息的图式结构。Varnum & Grossmann (2017)认为大部分对文化的定义都强调了共享的知识与实践,他们将文化定义为一群居住在同一地方的人所共有的思想、规范和行为。文化的定义固然重要,然而文化心理学的中心思想在于如果不考虑特定的文化背景,就无法理解其心理过程(Shweder, 1991),而不是定义文化。换而言之,要研究社会认同也必须考察其所处文化背景的差异带来的影响。Hofstede (1980)确立了四个文化差异的维度,其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在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中获得了最多关注。

文化心理学中自我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问题,自我是文化的产物,自我建构的提出本就基于对社会文化与自我间的相互关联。自我建构中个体自我、关系自我、集体自我的划分已取得共识,而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提供了自我的不同表征,将集体自我纳入自我表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三种自我建构的强度有着显著的差异,如西方文化背景下主要以个体自我对应的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东方文化下关系典型的自我与集体自我对应的依存型自我建构的不同。那么不同文化背景对个体的以集体自我为表征的社会认同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呢?Hogg, Abrams, & Brewer (2017)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认同应用与发展的八个方面,并提出未来社会认同研究的一个增长领域在文化和文化差异的研究。

2. 社会认同理论研究中的文化差异

Tajfel & Turner (1979)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包含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于这种成员身份的评价和情感方面的意义。根据Tajfel的理论,自我概念是在适当的时侯对社会环境和社会行为起调和作用的假想的认知结构,社会认同是自我概念的子系统,是使群体行为变为可能的认知机制。Turner et al. (1987)提出的自我分类理论由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发展而来,它是由一系列有关社会自我概念的功能的假定与假设构成的,也被称为群体的社会认同论。自我分类理论假定自我概念是涉及自我的心理系统或过程的认知成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可以理解为认知结构、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一个认知成分。自我概念可以定义为个体对自我的一系列认知表征。同时自我概念包含很多不同的成分,任何个体都拥有多重的自我概念。即便存在一个整体,它也只是就不同的认知表征构成了认知系统这一点而言的,但是各个部分则是相当不同的,而且可以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同时理论也表明社会性的自我概念的功能是依特定情境而定的,在产生特定自我形象的特定环境中,特定的自我概念往往会被激发出来。作为知觉者的特征与情境之间互动的结果,特定的概念会变得显著。不难看出,大的社会认同理论在出现时就离不开自我概念,在自我分类理论中已经表明社会认同依赖于情境或者说文化,且文化作为一种对内群体成员身份形成的基础,也是社会类别的内容,可以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Amiot, De La Sablonniere, Terry, & Smith (2007)提出了一个在自我中社会认同的发展与整合模型,他们认为社会身份的变化需要对整个自我概念进行重组。社会认同与自我存在着紧密不可分的联系,是自我的子系统。而文化心理学中将自我视为文化的产品的研究已经足够充分,Markus & Kitayama (1989)指出不同文化中自我概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西方文化中的自我是独立的自我(Indepent Self),它强调个人的独立性,人们把自我看作是自主的、与他人不同的人,并寻求表达自己的内部特征来显示独立性。而东方文化中的自我是相互依赖的自我(Interdepent Self),它重视个体与环境和他人保持和谐的相互作用。Markus & Kitayama (2010)进一步指出自我和社会认同这两个概念在目的上是相似的,都是为了描述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关系。同时他们详细论述了文化是如何构成自我的,文化与个人不是分离的,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每个人以及每个人之前的人的思想、感受和行动。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四个嵌套的、相互作用的、隐性的文化类别来塑造自我。而作为个人,自我需要社会文化意义和实践的输入,自我则是整合和反映这些社会文化模式的意识中心。

Maritza & Behavioral (2012)指出文化是行为的重要动因,假设不同的文化取向会导致社会认同发展和结构的差异是合乎逻辑的。由于背景和经验的多样性,社会认同的概念化很可能在不同的文化中有所不同。他们认为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维度上,集体主义文化的个体在社会认同的情感维度、归属感以及积极态度上都比个人主义文化的个体得分高。集体主义文化的个人更有可能因为利他主义的而拥有社会从属关系,而个人主义的人则倾向于职业相关的从属关系。社会认同指的是社会归属感对自我的重要性和作用,集体主义的个人可能比个人主义的个人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接受这种情感成分。在独立-依赖文化维度上,相互依赖的个体在社会认同的认知维度上比独立个体得分更高。

文化对自我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论证,从独立性与依存型的自我建构到三重自我建构理论,自我与文化都是密不可分的。而文化与社会认同概念的研究相比之下还显不足。但社会认同与自我概念的紧密联系,决定了社会认同与文化的作用,同时社会认同的建构中纳入文化的考虑也证明了这一点。

3. 社会认同实证研究中的文化差异

如前文所述,自我概念的形成受文化背景的影响。更进一步的是,文化通过自我概念又对认知活动产生作用。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就是这种影响作用的证据之一,它指的是当呈现的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也即个体加工与自我概念相关的信息时,其记忆效果要显著优于语义编码(Rogers, Kuiper, & Kirker, 1977)。尽管自我参照可能不是抑制提取诱发遗忘的必要条件,一项元分析结果仍表明记忆中的自我参照效应是稳固的(Symons & Johnson, 1997)。自我参照效应与自我概念一样同样受到文化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于记忆的提取诱发遗忘的边界条件并不一致,它表现在中国人的自我参照与母亲参照效应相当,而西方人无母亲参照效应,表明前者的自我结构中包含母亲,而后者则不包括(杨红升,朱滢,2004;朱滢,张力,2001)。自我参照效应的文化差异在实证研究上进一步验证了东西方不同文化下自我概念的差异,即独立的自我与相互依赖的自我,其在自我的包含范围上存在着不同。此外,文化差异对自我参照的影响也不仅局限于东西方之间,国内研究者同样发现了不同民族间自我参照效应的不同(王斌,付雅,&张积家,2019;杨群,冯意然,&张积家,2019)。而Sui, Zhu, & Chiu (2007)采用文化启动的方法进一步在中国大学生被试中比较了中国与美国两种文化对自我概念的认知记忆效果,结果发现相较于中国文化启动,美国文化启动的被试在以母亲为参照时的记忆效果较差。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也发现文化差异下母亲参照时脑的激活区域不同,即自我参照激活的内侧前额叶是否激活(Zhu, Zhang, Fan, & Han, 2007)。从自我参照效应的文化差异、文化启动的操纵以及文化与自我联系的神经基础无一不在实证研究的层面上论证了自我结构存在的文化差异。同时这些证据也表明自我这一概念具有稳定的结构且与个体过去的经验息息相关。正如自我概念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分类,集体自我同样是自我的重要表征,因此将自我参照效应中的自我概念扩展到集体自我即群体参照效应(group-reference)是可以预见的。同时尽管自我参照效应的理论解释不同,但群体参照似乎同时包含这些解释的特有属性,如认知结构、组织框架、评价属性等,故这种扩展是可行的(Johnson et al., 2002)。Johnson et al. (2002)探索了对群体信息进行编码是否能与对自我信息进行编码一样,在同等程度上促进对信息的回忆,即群体参照能否达到自我参照效应的程度。实验结果发现了群体参照效应的证据,群体参照与自我参照一样都比语义加工更能促进回忆,且两者促进回忆的程度相同。

群体参照效应指的是记忆材料与自我所属群体相关时,记忆效果优于其他编码条件的现象。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离不开社会认同理论的支撑,Turner et al. (1987)谈到了三种抽象水平的归类,其中内群–外群的群际归类确定了社会认同,而这种群际水平的认同为后来的集体自我表征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Brewer & Gardner (1996)系统地描述了三个层次的社会自我建构即个人自我、关系自我、集体自我。个人自我是个性化的自我概念,关系自我是由与重要他人的联系以及角色关系衍生而来的自我概念,集体自我是在群体层面上的自我,而集体自我恰好与社会认同理论与自我分类理论中表现的社会认同相一致。群体参照效应是将自我参照效应扩展到群体范围,社会认同是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群体参照效应是对群体成员身份认同基础上的记忆优势效应,两者都可以归结为集体自我的取向问题(周爱保等,2011)。群体参照效应同样受文化背景的影响,且这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证据。杨红升和黄希庭(2009)比较了中国大学生被试和美国大学生被试参照自己所属群体与非认同群体的记忆再认成绩,结果发现中国被试相比参照美国人,参照中国人时表现出了群体参照加工的记忆优势,而美国被试在参照中国人与美国人时两者没有显著的记忆差异。周爱保和夏瑞雪(2011)比较了中国五个民族的群体参照效应,采用信号检测论技术分析,内隐的反应偏向体现了群体参照效应,而外显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反映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群体参照效应的内隐性特点。文化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不仅在行为实验中得到证明,其同样能在神经机制上找到证据。Sul, Choi, & Kang (2012)用社会认同作为个人参照效应的刺激材料,发现个人主义者与集体主义者在参照社会身份时,大脑激活区域不同。集体主义者在左颞顶区表现出比个人主义者更强的激活,个人主义者主要激活内侧前额叶区,表明社会自我受个人文化取向调节。而自我可被视为个人过去经验的抽象表征,集体自我是对过去群体经验的表征。

个人参照效应受到文化调节表明了个人自我受到文化的影响,从个人相关信息扩展到个人所属群体相关信息,即从个人参照效应扩展到群体参照效应同样出现了文化的调节作用。无论是从行为实验或认知神经实验,都得到了文化取向能够预测群体参照效应的证据,这也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文化差异对集体自我或者说社会认同的影响。文化对个人参照效应与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也提示我们文化不仅对诸如自我等人格变量产生作用,而且对记忆等高级认知过程有着深远影响。

4. 社会认同应用研究中的文化差异

个体的文化背景差异对社会认同的影响在前文中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已得到体现,除此之外,群体中个体文化的差异性本身也对个体面向群体的认同产生影响。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加深,来自于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在同一组织中工作。而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对组织内部的同化整合有着显著影响,如组织认同影响组织内成员的合作意向、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以及整体的凝聚力和组织表现。组织认同起源于社会认同,组织认同的定义起源于社会认同理论,同时社会认同理论也是当代组织认同研究最普遍的理论框架。组织认同是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是个体在归属组织,获得组织成员身份过程中定义自我,从而产生于组织间的联结与归属感。那么这种多元文化背景对个人的组织认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社会认同理论(Tajfel & Turner, 1979)以及自我分类理论(Turner et al., 1987),当个体感知到与群体成员具有相似的特征时,其对群体的认同感较高。自我分类理论是由一系列关于社会自我概念的假定与假设构成的,它将自我概念定义为认知成分,是自我的认知表征。同时自我分类是作为认知表征的形式而存在,它指的是将自我与一些相同的、相似的等诸如此类刺激而不是其他类别的刺激视为认知集体。另外自我分类理论中这种同类的相似性与异类的差异性在群体形成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后,社会类别显著性的关键角色就体现出来,即显著的群体成员身份会增加个人对其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而个体在同类间的相似程度以及异类间的不同程度又与显著性联系在一起,因此群体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确实会影响个体对群体的认同,而这是通过社会类别的显著性的联结实现的。但这其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即相似性与差异性的维度问题,或者说是社会类别的内容或意义。而文化作为一种对内群体成员身份形成的基础,可认为是社会类别的内容。故文化多样性即感知文化相似性低的群体,其中的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会低于文化同质群体的认同。大量关于组织中人口统计学变量对组织中个体的态度及行为的研究也证明了人口同质性的影响(Ca, Caldwell, & Barnett, 1989; Chattopadhyay & George, 2004)。

虽然个体对文化多样性的组织的认同会低于文化同质性群体的认同,但鉴于这种群体认同仍是组织中员工工作的中心因素(Luijters, van der Zee, & Otten, 2008),且增强组织认同可能有助于解决个体工作满意度较低以及离职率高的问题,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组织中提高组织认同仍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跨文化群体氛围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的方式,其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自我分类理论认为社会认同通过对群体内共同特征的感知而增强,一般认为共同特征被感知到的是其相似性。但Knippenberg & Haslam (2003)对群体中群体成员相似性更高群体认同就更强的观点持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群体内成员的多样性不会自动导致较低的认同,这中间个体对多样性的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如果个体认为群体成员的多样性而不是同质性有助于其群体性,那么他会更认同该群体,而这种群体性就是由自身价值观决定的,它反映的是个人对群体应该如何构成的信念。将这种观点应用到多元文化组织中,则员工文化背景多样性的群体并不一定导致认同水平低,而跨文化群体氛围恰好反映了这种多样性。Luijters, van der Zee, & Otten (2008)认为感知到的文化相似性和跨文化群体氛围都有助于组织认同,且在文化背景相似性低的时候,跨文化群体氛围是提高认同的一种替代方式。即跨文化群体氛围能够调节个体感知到的文化相似性和其对群体的认同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比较荷兰文化与非荷兰文化背景下的组织认同证明了前面提出的假设,即跨文化群体氛围可以弥补组织层面上的低感知文化相似性。

多元文化背景对群体认同的影响可能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一种是多元文化背景导致个体感知到的特征相似性低,进而降低了群体认同;另一种则认为多元文化背景的这种感知到的较大的差异性反而能补偿前者低相似性带来的影响,从而通过跨群体文化氛围来增强群体认同。有趣的是,这两种作用都是从社会认同来阐述的,这表明社会认同理论仍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中,相似性和差异性对社会认同的影响方向并不一定是绝对的,也提示了社会认同中的文化差异可能同时扮演着两种不同的角色。

5. 讨论

本文从理论、实证以及应用三个角度论述了社会认同中文化差异的作用:文化对自我的影响及社会认同与自我概念的联系;文化差异对群体参照效应的影响——来自行为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组织中多元文化背景对认同的影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认同和文化并非一成不变,恰恰相反,它们都处于动态变化中。个人会与多个社会群体联系在一起,拥有多重社会身份,有多重社会认同,不同的社会认同的作用不一样,这牵涉到群体成员身份显著性的问题。它表明个体在群体中的成员身份会影响个体的知觉和行为。多重社会认同的积累、变化给研究者理解个体的社会认同带来了困难,也给社会认同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研究带来了挑战。此外,有研究者提出了社会认同的整合模型,它与传统的社会认同理论不一致的地方在于,后者认为社会自我与个人自我此消彼长,群体行为使社会自我得以凸显而个人自我受到抑制。前者则认为在自我概念模糊时,个体通过群体的典型特征定义自我;在群体信息模糊时,个体将自我投射到群体从而形成社会认同。社会认同理论也处在发展变化中,所以理解社会认同与文化的关系也应持有发展的态度。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文化的复杂性,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也处在变化中,许多研究者将文化变化记录为广泛的心理与行为模式。黄梓航等(2018)更是从宏观社会指标、人称代词使用、命名行为、价值取向、人格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论述了个人主义崛起和集体主义式微的趋势,多元文化的共存成为显著特点,更彰显文化的复杂多样,也提示我们个人的文化价值观研究的重要性。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维度上的变化,但同时文化的变化又不局限于这一个维度。社会认同与文化的变化要求我们研究两者的关系问题时要抱着更严谨的态度,也表明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文化与心理过程的作用是双向的,文化影响基本的心理过程,反过来文化又受心理过程影响。如前文对文化的定义所说,文化以及定义这些文化的特定规范,起源于人际互动,群体内的共同信念和规范,那么文化就可以作为人际交流的结果出现。而如果文化确实是人际交流的产品,那么文化的具体内容就很可能受到控制交流内容的个人层面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交际的内容会受到许多不同心理因素的制约,因此这些心理因素就对文化产生了间接的影响(Lehman, Chiu, & Schaller, 2004)。因此社会认同与文化的关系也可能是相互作用的,而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中群体合作行为的心理机制”(项目号:72001045)。

文章引用

王仕杰,黎晓丹. 社会认同中的文化差异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Identity[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03): 1147-1154.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3138

参考文献

  1. 1. 黄梓航, 敬一鸣, 喻丰, 古若雷, 周欣悦, 张建新, 蔡华俭(2018). 个人主义上升, 集体主义式微?——全球文化变迁与民众心理变化. 心理科学进展, 26(11), 2068-2080.

  2. 2. 霍涌泉, 宋佩佩, 陈小普, 朱熠, 陈媛媛(2017). 试论布鲁纳晚年的心理学研究转向及其学术意义. 心理学报, 49(3), 416-426.

  3. 3. 王斌, 付雅, 张积家(2019). 语言和文化对自我参照条件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来自汉族人和摩梭人的证据. 心理学报, 51(4), 450-461.

  4. 4. 杨红升, 黄希庭(2009). 群体参照记忆效应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心理科学, 32(6), 1287-1290.

  5. 5. 杨红升, 朱滢(2004). 自我与提取诱发遗忘现象. 心理学报, (2), 154-159.

  6. 6. 杨群, 冯意然, 张积家(2019). 父亲参照效应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来自提取诱发遗忘的证据. 心理学报, 51(3), 304-315.

  7. 7. 叶浩生(2003). 第二次认知革命与社会建构论的产生. 心理科学进展, (1), 101-107.

  8. 8. 周爱保, 李琼, 史战, 刘沛汝, 吴慧芬, 张鹏英(2011). 两种认同共存下集体自我的趋向. 心理学探新, 31(2), 160-165.

  9. 9. 周爱保, 夏瑞雪(2011). 群体参照效应: 一种多元文化的视角.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2(7), 76-79.

  10. 10. 朱滢, 张力(2001). 自我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 中国科学(C辑: 生命科学), (6), 537-543.

  11. 11. Amiot, C. E., De La Sablonniere, R., Terry, D. J., & Smith, J. R. (2007). Integration of Social Identities in the Self: Toward a Cognitive-Developmental Mode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1, 364-388. https://doi.org/10.1177/1088868307304091

  12. 12. Brewer, M. B., & Gardner, W. (1996). Who Is This “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83-93.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71.1.83

  13. 13. Ca, I. O. R., Caldwell, D. F., & Barnett, W. P. (1989). Work Group Demography, Social Integration, and Turnover.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4, 21. https://doi.org/10.2307/2392984

  14. 14. Chattopadhyay, P., & George, T. E. (2004). Identifying the Ingroup: A Closer Look at the Influence of Demographic Dissimilarity on Employee Social Ident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9, 180-202. https://doi.org/10.2307/20159028

  15. 15. Dimaggio, P. J. (1997). Culture and Cognition. Metaphilosophy, 23, 263-287.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soc.23.1.263

  16. 16. Ferrari, M., Robinson, D. K., & Yasnitsky, A. (2010). Wundt, Vygotsky and Bandura: A Cultural-Historical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in Three Acts. History of the Human Sciences, 23, 95-118. https://doi.org/10.1177/0952695110363643

  17. 17. Hofstede, G. (1980). Motivation,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Do American Theories Apply Abroad?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9, 42-63. https://doi.org/10.1016/0090-2616(80)90013-3

  18. 18. Hogg, M. A., Abrams, D., & Brewer, M. B. (2017). Social Identity: The Role of Self in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20, 570-581. https://doi.org/10.1177/1368430217690909

  19. 19. Johnson, C., Gadon, O., Carlson, D., Southwick, S., Faith, M., & Chalfin, J. (2002). Self-Reference and Group Membership: Evidence for a Group-Reference Effect.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2, 261-274. https://doi.org/10.1002/ejsp.83

  20. 20. Knippenberg, D. V., & Haslam, S. A. (2003). Realizing the Diversity Dividend: Exploring the Subtle Interplay between Identity, Ideology, and Reality. In S. A. Haslam, D. van Knippenberg, M. J. Platow, & N. Ellemers (Eds.), Social Identity at Work: Developing Theory for Organizational Practice (pp. 61-77). Psychology Press.

  21. 21. Lehman, D. R., Chiu, C. Y., & Schaller, M. (2004). Psychology and Cultur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5, 689-714. https://doi.org/10.1146/annurev.psych.55.090902.141927

  22. 22. Luijters, K., van der Zee, K. I., & Otten, S. (2008). Cultural Diversity in Organizations: Enhancing Identification by Valuing Differen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32, 154-163. https://doi.org/10.1016/j.ijintrel.2007.09.003

  23. 23. Maritza, R., & Behavioral, S. O. (2012). Social Identity: Clarifying Its Dimensions across Cultures. Psychological Topics, 21, 527-548.

  24. 24. Markus, H. R., & Kitayama, S. (1989). Cultural Variation in the Self-Concept. In J. Strauss, & G. R. Goethals (Eds.), The Self: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pp. 18-48). Springer.

  25. 25. Markus, H. R., & Kitayama, S. (2010). Cultures and Selves: A Cycle of Mutual Constitutio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5, 420-430. https://doi.org/10.1177/1745691610375557

  26. 26. Mattingly, C., Lutkehaus, N. C., & Throop, C. J. (2008). Bruner’s Search for Meaning: A Conversation between Psychology and Anthropology. Ethos, 36, 1-28. https://doi.org/10.1111/j.1548-1352.2008.00001.x

  27. 27. Rogers, T. B., Kuiper, N. A., & Kirker, W. S. (1977). Self-Reference and the Encod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5, 677.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35.9.677

  28. 28. Shweder, R. A. (1991). Thinking through Cultures: Expeditions in Cultural Psych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9. 29. Sui, J., Zhu, Y., & Chiu, C. Y. (2007). Bicultural Mind, Self-Construal, and Self- and Mother-Reference Effects: Consequences of Cultural Priming on Recognition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 818-824. https://doi.org/10.1016/j.jesp.2006.08.005

  30. 30. Sul, S., Choi, I., & Kang, P. (2012). Cultural Modulation of Self-Referential Brain Activity for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ocial Identities. Social Neuroscience, 7, 280-291. https://doi.org/10.1080/17470919.2011.614001

  31. 31. Symons, C. S., & Johnson, B. T. (1997). The Self-Reference Effect in Memory: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1, 371-394.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21.3.371

  32. 32. Tajfel, H., & Turner, J. (1979).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Group Conflict. In W. G. Austin, & S. Worche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pp. 33-37). Brooks/Cole.

  33. 33. Turner, J. C., Turner, J., Hogg, M., Oakes, P., Reider, D., & Wetherell, M. (1987). 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 Self- Categorization Theory. Basil Blackwell.

  34. 34. Varnum, M. E. W., & Grossmann, I. (2017). Cultural Change: The How and the Why.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 956-972. https://doi.org/10.1177/1745691617699971

  35. 35. Wong, W. C. (2009). Retracing the Footsteps of Wilhelm Wundt: Explorations in the Disciplinary Frontiers of Psychology and in Volkerpsychologie. History of Psychology, 12, 229-265. https://doi.org/10.1037/a0017711

  36. 36. Zhu, Y., Zhang, L., Fan, J., & Han, S. H. (2007). Neural Basis of Cultural Influence on Self-Representation. Neuroimage, 34, 1310-1316. https://doi.org/10.1016/j.neuroimage.2006.08.047

  37.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