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Management
Vol. 10  No. 05 ( 2020 ), Article ID: 38160 , 10 pages
10.12677/MM.2020.105091

公共事务参与与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关系

安蔚,支愧云,林秋韵,王庆娅,刘枚枚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20年9月29日;录用日期:2020年10月14日;发布日期:2020年10月21日

摘要

目的:考察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现状以及公共事务参与和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关系,为鼓励我国流动老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提升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公共事务参与和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关系(N = 5645)。结果:流动老人总体上的公共事务参与度较低(M = 4.519, SD = 1.173),流入地认同相对较高(M = 25.780, SD = 3.423);除文化认同维度外,公共事务参与对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各维度均有正向预测作用(β = 0.03~0.07, P < 0.05),其中公共事务参与对流动老人城市认同的预测作用最为突出(β = 0.07, P < 0.01);流动老人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社区特征均与流入地认同显著相关。在控制了样本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社区特征后,公共事务参与依然显著预测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

关键词

流入地认同,公共事务参与,流动老人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and Elderly Migrants’ Identity towards Inflowing Areas

Wei An, Kuiyun Zhi, Qiuyun Lin, Qingya Wang, Meimei Liu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Sep. 29th, 2020; accepted: Oct. 14th, 2020; published: Oct. 21st, 2020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lderly migrants’ identity towards inflowing area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so as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of the elderly migrants and enhancing their identity of inflowing areas. Methods: Using the national data of China Migrants Dynamic Survey published by the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in 2017, through construct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on elderly migrants’ identity towards inflowing areas (n = 5645). Results: The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of elderly migrants was low (M = 4.519, SD = 1.173), and their identity towards inflowing areas was relatively high (M = 25.780, SD = 3.423); except for the dimens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had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other dimensions of identity (β = 0.03 - 0.07, all P < 0.05), among which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acted as a most important predictor in improving urban identity of elderly migrants (β = 0.07, P < 0.01). 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migrants will significantly be correlated with the sample’s identity towards inflowing areas. After controlling the sample’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family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still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the elderly migrants’ identity towards inflowing areas.

Keywords:Identity towards Inflowing Areas,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Elderly Migrants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 [1],我国流动老人的规模正快速增加,从2000年的503万人增加至2015年的1304万人,年均增长6.6%。随着更多老年人由于照顾孙辈、帮忙做家务、自身照料需求等原因加入流动人口的行列以及年轻流动人口的老龄化,流动老人的数量已达到流动人口总量的7.2%,流动老人成为越来越需要关注的群体 [2]。从流出地到流入地,流动老人离开原来熟悉的生活环境进入新的城市,需要在新环境中通过各种方式建构新的认同并融入新的群体。在同时具有“流出地居民”和“流入地居民”双重身份的情况下,必然面临着一系列社会融入问题。其中,流入地认同是实现社会融入中的关键一环 [3],探讨我国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是流动老人适应流入地环境和主观融入流入地的一个动态过程。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过程中建构的 [3]。符号互动论认为,在互动过程中流动老人会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改变对流入地的原有认知,同时根据他人的反馈性评价来建立自我概念,重新建构自己的流入地认同。公共事务参与作为社会互动的形式之一,可能会提升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因此,本研究将公共事务参与作为自变量,将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作为因变量,在控制了流动老人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以及社区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公共事务参与与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关系。

2. 文献综述

认同是指个体潜意识地向某一对象模仿的过程,可使个体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归属感 [4]。认同的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是在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过程中建构的 [5]。表现为个体持续地吸纳外部世界中发生的事件,并把它们纳入与自我有关的、正在进行着的“故事”当中 [6],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7]。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是由所属的某些社会群体而产生的 [8],因此,个体所在的群体和社会对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外对于移民的研究发现,移民在迁移前后经历了对新的社会群体重新适应和认同的过程 [9]。我国流动老人从流出地到流入地,也面临着环境改变、重构自己生活圈子和融入群体生活的新问题。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流动人口的认同模式与国际移民有所不同。具体而言,种族差异是导致国际移民不同认同模式的主要原因,而国内流动人口对所属社会群体的认同与流出地和流入地的不同文化、社会经济水平等息息相关 [10]。对我国流动人口而言,流入地认同是个体适应流入地环境和主观融入流入地的一个动态过程,包括城市认同、文化认同,也包括个体对自我社会属性的认知,即身份认同 [11],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群体归属感 [7]。其中,城市认同和文化认同决定身份认同的形成 [12]。研究证明,流入地认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个体的控制感和幸福感 [13],因为个体相信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其他成员可以和他一起面对并解决。同时,流入地认同还会促进人际信任的增加 [14]。个体更愿意帮助群体内成员,也更易接受群体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15],也会对自己所在的群体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偏好和评价,为了提高群体形象采取各种策略改善自己的行为 [16]。因此,探讨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发现,影响老年人流动人口流入地认同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如年龄、受教育程度、) [17]、认知需要(need for cognition) [18]、歧视、社会资本 [19]、经济状况 [20]、户籍制度、个性特征等,证明了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对流动人口的流入地认同有关。然而,这些因素往往不受个人的控制,而且特定的社会环境和个体个性特征较难改变。Cardenas和de la Sablonniere (2017)提出了一个更容易被流动人口自己接受和改变的因素:参与所属社会群体的事务,如文化传统工作、各类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等 [21]。流动老人参与群体事务能够激活其两种心理机制:认为自己是这一群体的典型成员 [22] 以及行为和身份之间的一致性需要 [23]。根据Postme (2005)提出的认同形成互动模型 [24],个体对所在群体和社会的认同是在群体间的互动和事务参与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参与及互动中群体成员相互交流、谈判以及协商,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认识到成为该群体成员对自己的意义,进而形成对该社会群体的认同 [25]。一项以老年妇女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表明,老年妇女希望能够参与到日常休闲活动中,以此实现社会互动和重建社会网络 [26]。老年妇女参与休闲活动与增强对所属群体的认同显著相关 [27]。研究表明,社区认同的机制之一就是通过社区事务共同参与,促成居民之间的合作 [28]。当个体积极参与了社区活动,就可能十分珍惜自己参与所取得的成果,从而更加关心社区事务,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公共事务参与是建构社区认同的重要因素 [29]。可见,参与社会事务及活动因为侧重于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共享关系,与需要在互动的基础上建构主体认同的特性不谋而合,参与促进认同已成为主流观点之一 [4]。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流动老人公共事务参与和流入地认同的关系。

公共事务参与是指为解决公共问题和实现共同利益通过组织制度等一系列规范,社会成员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参与的过程 [30]。一些学者提出将公共事务参与分为两个维度: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 [31] [32]。社会参与包括所有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政治参与主要指以影响政治决策为目的的行动,如通过各种渠道对政府活动的舆论监督,向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 [33]。当谈论到公共事务参与,大多数的研究将青中年作为研究群体,老年人公共事务参与的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然而,不论哪个年龄段的群体,公共事务参与与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已有研究证明,在社区中与他人的互动可以改变个体的自我概念、对他人以及周围世界的看法 [34],社区参与有助于个体的社区身份认同 [35]。另外,社会参与使得个体有机会在不同群体中进行社交活动,以小组和团队为中心的社会参与可以极大地满足个体对归属感的基本需求 [36]。政治参与可以有效发展社区公共文化和公共精神,培育社区文化认同 [37]。老年人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既可以为社会和所在社区带来好处 [38],又能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幸福感产生积极的影响 [39],是积极老龄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流动老人来说,公共事务参与同样可能会给自身带来更大的改变,包括与本地人的关系以及对流入地城市的看法,探讨公共事务参与对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关系。

以往研究发现部分人口学变量、家庭特征以及社区特征与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显著相关,在本研究中,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户口、政治面貌、收入 [40]、流动时间、流动范围 [41] 以及社会交往状况 [42];家庭特征包括住房性质 [43]、老家生活状况以及本地生活状况 [44],以及是否享受到社区服务等。因此,本文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选取流动老人的个人、家庭和社区服务的特征作为三组控制变量,探讨公共事务参与与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之间的关系。

3. 数据、变量和统计分析

3.1. 数据

本研究采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此项调查是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中心自200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第10次连续断面调查,采取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PS抽样)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流入地进行抽样,实际抽取的有效样本为169,989人。结合问卷对本次调查中流动人口的界定,本研究中的流动老人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非本区(市、县)户口并在流入地居住1个月及以上的流动人口。根据此标准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处理,剔除户籍性质不明的流动老人样本,最终得到5645个有效样本。调查内容涉及流动老人的个人及其家庭基本信息、受访者就业情况、流动及居留意愿、健康与公共服务以及社会融合等有关情况,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3.2. 变量

3.2.1. 因变量

本研究的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包括城市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以及群体归属感。分别用题项“我喜欢我现在居住的城市/地方”和“我关注我现在居住城市/地方的变化”测量城市认同;用“我觉得我已经是本地人了”和“我很愿意融入本地人当中,成为其中一员”测量身份认同;用“按照老家的风俗习惯办事对我比较重要”和“我的卫生习惯与本地市民存在较大差别”测量文化认同;“我觉得本地人愿意接受我成为其中一员”用来测量流动老人的群体归属感。采用四点计分,从“1 = 完全不同意”到“4 = 完全同意”,其中,文化认同的两个题项采用反向计分。七个题项的得分相加即为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总分,分数越高,代表流动老人对流入地越认同。

3.2.2. 自变量

流动老人的公共事务参与包括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其中,“主动参与捐款、无偿献血、志愿者活动等”属于社会参与;“给所在单位/社区/村提建议或监督单位/社区/村务管理”、“通过各种方式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政策建议”以及“在网上就国家事务、社会事件等发表评论,参与讨论”属于政治参与。采用四点计分,从1 = 没有到4 = 经常。四个题项的得分相加得到公共事务行为的总分,得分越高,代表流动老年人公共事务参与的程度越高。

3.2.3. 控制变量

本研究采用三组控制变量:第一组是流动老人的个人特征,包括年龄(连续变量)、户口(1 = 非农业,0 = 农业)、流动时间(连续变量)、流动范围(1 = 跨省流动,2 = 跨市流动,3 = 跨县流动)以及社交状况(1 = 同乡,2 = 非同乡,3 = 很少与人来往);第二组是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家庭月收入(连续变量)、住房性质(0 = 租房,1 = 自有住房)、老家生活状况(0 = 无困难,1 = 有困难)、本地生活状况(0 = 无困难,1 = 有困难);第三组是社区服务,包括心理健康服务(0 = 没有接受,1 = 接受)、慢性病防治服务(0 = 没有接受,1 = 接受)。为便于研究分析,对控制变量重新合并分组,具体赋值及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Table 1. Variable name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表1. 变量名称及描述性统计

3.3. 统计分析

本文在控制了流动老人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社区服务三组变量的情况下,使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公共事务参与和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关系。

4. 结果

4.1. 公共事务参与与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关系

4.1.1. 公共事务参与与流入地认同的相关分析

流动老人公共事务参与与流入地认同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公共事务参与与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呈显著正相关(r = 0.117, p < 0.001)。流动老人政治参与与流入地认同的各维度(文化认同除外)呈显著正相关;社会参与与流入地认同的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Table 2.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identity towards inflowing areas and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表2. 公共事务参与与流入地认同的相关分析

注:*p <0.1,**p <0.05,***p <0.01,下同。

4.1.2. 公共事务参与对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回归分析

基于以上相关分析,进一步对公共事务参与和流入地认同进行回归分析。以流动老人的公共事务参与总分为自变量,依次将控制变量纳入多元分层回归模型,以期通过控制流动老人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及社区服务来考察公共事务参与对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预测作用,如表3所示。

模型1直接探讨了公共事流动参与和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关系,从该模型可以看出,公共事务参与对流入地认同具有一定的解释力(R2 = 0.014),而且公共事务参与对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预测作用是显著的(p < 0.01)。结果表明,流动老人的公共事务参与每增加一分,对于其流入地认同将提高0.118分(β = 0.118)。本文的核心假设被证明。

模型2显示的是在控制了流动老人的个人特征,如年龄、户口、受教育程度、流动时间、流动范围、社交状况六个变量后,公共事务参与对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模型解释力度提高到6.1% (R2 = 0.061)。以上个人因素对流入地认同显著影响:非农业户口、年龄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流动时间越长,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越高;从流动范围来看,相较于跨省流动的流动老人而言,跨县流动的流动老人更加认同流入地(β = 0.037, p < 0.05);从流动老人的社交状况来看,相比很少与人交往的流动老人,经常与除同乡之外的本地人交往的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更高,而经常与同乡交往的流动老人则不显著。

模型3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纳入了家庭特征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月收入、住房性质、老家生活困难、本地生活困难四个变量,模型的解释能力进一步提高(R2 = 0.72),结果显示,公共事务参与对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依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此外,我们还得到一个有趣的结果,家庭月收入的增加并没有提高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反而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β = −0.04, p < 0.01)。相较于租房的流动老人,拥有自己住房的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更高(β = 0.083, p < 0.01)。如果流动老人的老家有困难,其对于流入地的认同便会显著降低(β = −0.067, p < 0.01),但是本地家庭困难并不显著预测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β = 0.011, p > 0.1)。

模型4是在模型3的基础上加入了流动老人所在的社区服务,主要包括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社区慢性病防治教育。社区服务的加入降低了公共事务参与对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影响,但公共事务参与依然正向显著预测流入地认同(β = 0.046, p < 0.01);相比于没有接受社区服务的流动老人,接受社区心理健康教育(β = 0.062, p < 0.01)以及社区慢性病防治教育(β = 0.068, p < 0.01)的流动老年人均显著预测其流入地认同。相较于模型3,模型4的解释力提高到8.4% (R2 = 0.84),从模型4可以看出,基于模型2及模型3的结论是稳健的。

Table 3.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on the identity towards inflowing areas of the elderly immigrants

表3. 公共事务参与对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回归分析

注:N = 5645;*p < 0.1,**p < 0.05,***p < 0.01,下同。

5. 讨论

本文以我国60岁以上的流动老人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公共事务参与对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参与对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预测作用显著,可能是因为参与志愿者活动等公益活动需要流动老人走出封闭的生活圈,要求流动老人与外界互动并完成活动。根据符号互动论,在互动过程中流动老人便会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改变对流入地的原有认知,同时根据他人的反馈性评价来建立自我概念,重构自己的流入地身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群体归属感。因此社会参与能够显著预测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政治参与对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预测作用显著,可能是因为政治参与是一项高个人努力的活动,需要个体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45],并且这种投入往往是长时的、稳定的 [46],如关注国家事务、监督社区管理等。在政治参与中,流动老人的“我是这一群体的典型成员”这一心理机制被激活,在交流、谈判以及协商的互动过程中,流动老人认识到作为流入地居民对自己的意义,进而形成对流入地城市以及自己流入地身份的认同,最终在流入地形成归属感。

根据研究结果,政治参与对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有显著影响。但是本研究也发现,我国流动老人的政治参与度明显低于社会参与度。在社会参与这一研究领域,已有研究多以流动农民工或其他青中年人群为研究群体。而本研究以流动老人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将研究视角放到政治参与这一领域,结果发现,政治参与显著预测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这些发现建议我国流动老人,除了多参加捐款、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公益活动外,一些政治参与如社区治理、监督管理、给社区提建议等也可以有效提高流动老人对流入地的认同。根据Hustinx等人(2012)的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增加,需要认识到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应该广泛参与到政治活动中 [47]。在全球范围内,老年人为自己争取权利、积极为难民游行示威、从事宣传或其他政治活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48],老年人直接参与政治领域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而本研究鼓励流动老人参与流入地各类组织,扩大自身组织网络,由此增加流动老人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提高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创新政治参与形式,为流动老人提供有效的政治参与权利实现途径,以避免他们在流入地政治生活和公共事务管理中被完全边缘化。另外,政府或者社区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加以引导,帮助流动老人跳出家庭生活的小圈子,走向流入地社区治理的大舞台,以减弱其政治冷漠,增强流动老人的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责任意识。

本研究还发现一些其他因素也与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显著相关,如流动老人的老家生活状况。由于乡土对流动老人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当流出地老家出现类似配偶生活孤单、家人有病缺钱治、土地耕种缺劳动力等困难时,流动老人便被老家的事务牵绊,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流入地的生活中,其对流入地的认同也普遍较低。这一发现提醒我们,为了提高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让流动老人摆脱乡土、融入城市,需要促进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迁移。对于流动老人这类市民化能力弱的群体,即需要关注流入地的政策,也需要关注其老家情况,促进流动老人在流入地“落地生根”。

社会交往也会影响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业余时间很少与人来往和经常与同乡来往的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较低,而经常与本地人来往的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较高。因此,建议社区积极搭建流动老人与本地人交流的平台,如开展有关老年人各类社会活动和兴趣小组,举办各种交流会和联谊会,组建爱好者协会等。积极引导流动老人参与,既提升流动老人的社会参与水平,又促进流动老人之间及其与本地人的交流与互动,进而增强流动老人的流入地认同。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使用的是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的截面数据。该数据只能反映流动老人在这段时间流入地认同的情况。因此本研究所能探讨的只是公共事务参与与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线性关系,但对流入地的认同是变化的,既有可能从不认同转变为认同,也有可能从刚开始认同转变为不认同,认同与不认同的程度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本研究并不能够测量和反映公共事务参与对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作用是如何动态变化的。后续的研究可以利用多个年份的纵向数据把流入地认同作为一个动态的指标来分析公共事务参与对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影响。

基金项目

本文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9CDJSK01PT04)、重庆大学自主科研项目(2019GGXY03)的资助。

文章引用

安 蔚,支愧云,林秋韵,王庆娅,刘枚枚. 公共事务参与与流动老人流入地认同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Affairs Participation and Elderly Migrants’ Identity towards Inflowing Areas[J]. 现代管理, 2020, 10(05): 769-778. https://doi.org/10.12677/MM.2020.105091

参考文献

  1. 1. 国家统计局.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人口素质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R]. 2019.

  2. 2. 李升, 黄造玉. 超大城市流动老人的主观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35(5): 3-9.

  3. 3. 杨菊华. 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 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J]. 人口研究, 2009, 33(1): 17-29.

  4. 4. 谢治菊. 比较与反思: 村民社区参与对社区认同影响之实证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2(4): 34-43.

  5. 5. 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 心理学大辞典(上)[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11, 1011.

  6. 6. 孔娜娜. 认知、服务、参与: 新生代农民工认同建构与社区融入[J]. 学习与实践, 2013(2): 68-73.

  7. 7. Tafel, H. and Turner, J.C. (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Nelson Hall, Chicago, 7-24.

  8. 8. Fernandez-Salinero, S., Collantes, A.G., Cifuentes, F.R. and Topa, G. (2020) Is Job Involvement Enough for Achieving Job Satisfaction? The Role of Skills Use and Group Identif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 2-11.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7124193

  9. 9. Cardenas, D. and de la Sablonniere, R. (2020) Participating in a New Group and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sses: The Quest for a Positive Social Identit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59, 189-208. https://doi.org/10.1111/bjso.12340

  10. 10. 李志刚, 梁奇, 林赛南. 转型期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特征与机制[J]. 地理科学, 2020, 40(1): 40-49.

  11. 11. Stryker, S. and Burke, P.J. (2000)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an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3, 284-297. https://doi.org/10.2307/2695840

  12. 12. Main, K. and Sandoval, G.F. (2015) Place-Making in a Translocal Receiving Community: The Relevance of Place to Identity and Agency. Urban Studies, 52, 71-86. https://doi.org/10.1177/0042098014522720

  13. 13. Fritsche, I., Jonas, E. and Ablasser, C. (2013) The Power of We: Evidence for Group-Based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9, 19-32. https://doi.org/10.1016/j.jesp.2012.07.014

  14. 14. 辛素飞, 明朗, 辛自强. 群际信任的增进: 社会认同和群际接触的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 2013, 21(2): 290-299.

  15. 15. Levine, R.M., Prosser, A., Evans, D. and Reicher, S.D. (2005) Identity and Emergency Intervention: How Social Group Membership and Inclusiveness of Group Boundaries Shape Helping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 443-453.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04271651

  16. 16. Hornsey, M.J., Oppes, T. and Svensson, A. (2002) It’s Ok If We Say It, But You Can’t: Responses to Intergroup and Intragroup Criticism.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2, 293-307. https://doi.org/10.1002/ejsp.90

  17. 17. Redfield, R., Linton, R. and Herskovits, M.J. (1936) 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8, 149-152. https://doi.org/10.1525/aa.1936.38.1.02a00330

  18. 18. Kashima, E.S. and Pillai, D. (2011)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Cultural Transition: The Role of Need for Closure.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2, 725-739. https://doi.org/10.1177/0022022110362749

  19. 19. 李培林, 田丰. 中国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代际比较[J]. 社会, 2012, 32(5): 1-24.

  20. 20. 褚荣伟, 熊易寒, 邹怡. 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决定因素研究: 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J]. 社会, 2014, 34(4): 25-48.

  21. 21. Cardenas, D. and de la Sablonniere, R. (2017)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Partici-p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wo Studies with Latin American Immigrant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8, 854-873. https://doi.org/10.1177/0022022117709983

  22. 22. Cardenas, D. and Verkuyten, M. (2019) Immigrants’ Behavioral Participation and Its Relation with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Perceived Closeness to the Prototype as a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Self and Identity, 19, 719-737. https://doi.org/10.1080/15298868.2019.1665577

  23. 23. Cialdini, R. (2009) 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HarperCollins, London.

  24. 24. Postmes, T., Spears, R., Lee, A.T. and Novak, R.J. (2005)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Influence in Groups: Inductive and Deductive Routes to Group Ident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9, 747-763.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9.5.747

  25. 25. Thomas, E.F., McGarty, C. and Mavor, K. (2016) Group Interac-tion as the Crucible of Social Identity Formation: A Glimpse at 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Identities for Collective Action.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19, 137-151. https://doi.org/10.1177/1368430215612217

  26. 26. Yang, H.T., Kim, J. and Heo, J. (2019) Serious Leisure Profiles and Well-Being of Older Korean Adults. Leisure Studies, 38, 88-97. https://doi.org/10.1080/02614367.2018.1499797

  27. 27. Son, J.S., Kerstetter, D.L., Yarnal, C.M. and Baker, B.L. (2007) Promoting Older Women’s Health and Well-Being through Social Leisure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Women & Aging, 19, 89-104. https://doi.org/10.1300/J074v19n03_07

  28. 28. 王铭铭. 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4.

  29. 29. 牛耀红. 移动传播时代: 村民网络公共参与对乡村社区认同的建构——基于甘肃陇南F村的田野调查[J]. 社会学评论, 2017, 5(1): 36-46.

  30. 30. 李利宏, 师宇. 义务与互惠: 乡村公共事务参与的新模式分析——基于山西省BS村全民义务清扫制度的个案考察[J]. 理论与改革, 2019, 2, 162-174.

  31. 31. Adler, R. and Goggin, J. (2005) What Do We Mean by “Civic Engagement”? Journal of Transformative Education, 3, 236-253. https://doi.org/10.1177/1541344605276792

  32. 32. Mcbride, A.M., Sherrraden, M.S. and Pritzker, S. (2006) Civic Engagement among Low-Income and Low-Wealth Families: In Their Words. Family Relations, 55, 152-162. https://doi.org/10.1111/j.1741-3729.2006.00366.x

  33. 33. 王乐夫. 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J]. 政治学研究, 2001(3): 78-84.

  34. 34. Haski-Leventhal, D. and Bargal, D. (2008) The Volunteer Stages and Transitions Model: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of Volunteers. Human Relations, 61, 67-102. https://doi.org/10.1177/0018726707085946

  35. 35. Falk, I. and Kilpatrick, S. (2000) What Is Social Capital? A Study of Interaction in a Rural Community. Sociologia Ruralis, 40, 87-110. https://doi.org/10.1111/1467-9523.00133

  36. 36. Oberle, E., Ji, X.R., Guhn, M., Schonert-Reichl, K.A. and Gader-mann, A.M. (2019) Benefits of Extracurricular Participation in Early Adolescence: Associations with Peer Belonging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8, 2255-2270. https://doi.org/10.1007/s10964-019-01110-2

  37. 37. 刘镭. 村民的政治参与和文化认同[J]. 科学社会主义, 2012(4): 86-89.

  38. 38. Neill, G., Morrow-Howell, N. and Wilson, S. (2011) Volunteering in Later Life: From Disengagement to Civic Engagement. In: Handbook of Sociology of Aging, Springer, New York, 333-350. https://doi.org/10.1007/978-1-4419-7374-0_21

  39. 39. Anderson, N.D., Kroger, E., Dawson, D.R., Binns, M.A., Caspi, E., Damianakis, T. and Cook, S.L. (2014) The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Volunteering among Seniors: A Critical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0, 1505-1533. https://doi.org/10.1037/a0037610

  40. 40. 杨春江, 李雯, 逯野. 农民工收入与工作时间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城市融入与社会安全感的作用[J]. 农业技术经济, 2014(2): 36-46.

  41. 41. 武玉, 方志, 刘爱华. “年龄–流动”双重视角下老年流动人口健康及影响因素——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J]. 兰州学刊, 2020(1): 157-171.

  42. 42. 陈瑛. 同乡聚集对沿边少数民族外出务工的影响: 收入水平与地位获得[J]. 中国人口科学, 2019(2): 87-97.

  43. 43. 祝仲坤, 冷晨昕. 住房状况、社会地位与农民工的城市身份认同——基于社会融合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 2018(1): 96-110.

  44. 44. 史毅. 户籍制度与家庭团聚——流动人口流入地的身份认同[J]. 青年研究, 2016(6): 11-20.

  45. 45. Verba, S., Scholzman, K. and Brady, H. (1995) Voice and Equality: Civic Voluntarism in American Politic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46. 46. Goerres, A. (2009)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Older People in Europe: The Greying of Our Democracies. Palgrave Macmillan, Basingstoke. https://doi.org/10.1057/9780230233959

  47. 47. Hustinx, L., Meijs, L.C.P.M., Handy, F. and Cnaan, R.A. (2012) Monitorial Citizens or Civic Omnivores? Repertoires of Civic Participa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Youth and Society, 44, 95-117. https://doi.org/10.1177/0044118X10396639

  48. 48. Barnes, M., Harrison, E. and Murray, L. (2011) Ageing Activists: Who Gets Involved in Older People’s Forums? Ageing and Society, 32, 261-280. https://doi.org/10.1017/S0144686X1100032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