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5 No.01(2015), Article ID:14725,8 pages
10.12677/AP.2015.51006

The Tracing Research 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among College Freshmen

Yanyan Liu, Weihong Wang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lyanyan2008@sina.com, wangwh@swu.edu.cn

Received: Dec. 26th, 2014; accepted: Jan. 7th, 2015; published: Jan. 19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before and after one year among college freshmen. Methods: All the 2011 college freshmen in a university in Chongqing were investigated with questionnaire, retesting one year after. Results: 1) after a year of enrollment, SCL-90 factors scores, the total average scores, suicidal ideation scores, Internet addiction scores and psychoticism and neuroticism scor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troversion and lie score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 < 0.05); 2) the main effect of gender on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significant (F = 5.981, p < 0.05); the main effect of gender on Internet addiction was significant (F = 22.520, p < 0.001);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nder and the measuring time was closing to significant level (F = 3.773, p = 0.052); on psychoticism dimensio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nder and the measuring time was significant (F = 270.447, p < 0.001); the main effect of gender on the introversion dimension was significant (F = 50.075, p < 0.001); on lie dimens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nder and the measuring time was significant (F = 14.530, p < 0.001); 3) there were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among psychoticism, neuroticism,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psychoticism, neuroticism, Internet addict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rovers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rover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lie dimension, quality of life and suicidal ideation had changed. Conclusion: After one year,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freshm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quality of life, Internet addiction, psychoticism, introversion and lie dimens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quality of life, suicidal ideatio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EPQ dimensions.

Keywords:College Freshmen, Retest, Mental Health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态追踪研究

刘琰琰,王卫红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Email: lyanyan2008@sina.com, wangwh@swu.edu.cn

收稿日期:2014年12月26日;录用日期:2015年1月7日;发布日期:2015年1月19日

摘 要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入学一年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方法:对重庆市某高校的2011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在一年后进行重测。结果:1) 在第二年,SCL-90各因子分、总均分,自杀意念得分,网络成瘾得分和精神质、神经质维度得分显著降低(p < 0.05),生命质量得分和内外向、说谎维度得分显著提高(p < 0.05);2) 生命质量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 = 5.981, p < 0.05);网络成瘾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 = 22.520, p < 0.001),性别和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接近显著水平(F = 3.773, p = 0.052);精神质维度上,性别和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 = 270.447, p < 0.001);内外向维度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 = 50.075, p < 0.001);说谎维度上,性别和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 = 14.530, p < 0.001);3) 精神质、神经质、网络成瘾和生命质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和自杀意念存在显著正相关,内外向和生命质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和自杀意念存在显著负相关。说谎维度和生命质量、自杀意念之间的显著性相关在两年间发生了变化。结论:一年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提高。在生命质量、网络成瘾以及精神质、内外向和说谎维度的变化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性别差异。网络成瘾、人格特征各维度与生命质量、自杀意念之间显著相关。

关键词 :高校新生,重测,心理健康

1. 引言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和人们普遍关注的对象之一,也是心理研究的焦点之一。除了大学生研究对象的易得性,这个群体特殊的社会地位更是心理学争相研究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剧变,大学生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依赖到独立,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和冲突,经受复杂的心理冲突和困扰 (任杰,2009) 。大学新生刚从高中生活过渡到大学校园,面对新的环境,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会更多。已有的研究显示一半以上的大学新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 (刘佰桥,2008)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困扰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钟向阳,张莉,2009) ,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等因子对大学生的自杀态度存在影响 (王琳,王卫红,2008)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青少年越来越多的从网上了解到各种自杀自伤的方式,也更多地从网络世界里来得到精神的慰藉,“沉迷网络”成了青少年心理危机很好的挡箭牌。据报道,江苏一高校大四学生长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但因其一直沉迷网络,周围的老师朋友只是劝他好好学习,并没有深入了解他的内心需求,最终于寒假卧轨自杀。自杀已成为我国继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炎和慢性肺气肿、肝癌、肺炎之后的第五大死因,而在15~3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 (刘瑾,2012) 。在此年龄段的大学生群体自然就成了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的重点关注人群。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希望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现有的研究一般都是横向调查,比较几年的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 (陈喆,胡莹,杨曦,2012;王莉,2014) ,以此说明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逐年提高或者下降的趋势,被试并非同一群体,没有进行纵向研究和深入分析。为了全面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情况,我们面向重庆市大中学生全面展开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帮助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甄别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建立心理健康预警和干预系统;并连续2年进行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观察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状况。希望能够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2. 方法

2.1. 被试

对重庆某高校2011级全体学生2878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744份(95.34%),其中男生460名(16.76%),女生2284名(83.24%),学生平均年龄为(19.03 ± 1.57)岁。

2.2. 研究工具

2.2.1. SCL-90症状自评量表

本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大因子及1个“其他”因子。计分标准为:无该项目所述症状记1分;有症状的项目按轻度、中度、偏重、严重4种不同程度分别记2~5分。同质性信度为0.97,内容和结构效应较好,在正常人群中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陈树林,2003)

2.2.2. 生命质量量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编制的“生命质量量表”,用于评估研究对象一个月的生活状况。此量表共含有6个条目,分别评估研究对象的身体、心理、经济、工作或学习状况、与家人关系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答案分为5个等级:“非常好”、“好”、“一般”、“差”、“非常差”,分别对应1~5分,反向则为5~1分。反向计分后,得分越高,生命质量越高。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5 (谢一心,2013)

选用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根据Beck自杀意念量表修订的自杀意念出现率量表,共4个题项。此量表涉及最近一年和最近一个月,在有自杀意念的程度上以四点计分1~4分,对应“从无”、“极少”、“有时”、“经常”。得分越高,自杀意念越强。量表一致性信度为0.87。

2.2.3. 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AS)

译自美国匹兹堡大学 Young (1996) 所编写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量表。该量表由20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以“几乎没有”、“偶尔”、“有时”、“经常”和“总是”作答,分别计:1、2、3、4、5分,总分20~100分,得分40~60分为轻度网络成瘾,61~80分为中度网络成瘾,81~100分为重度网络成瘾。以往研究表明,问卷Cronbach α系数为0.85 (毕玉,苏文亮,孙雅峰等,2005)

2.2.4.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是由英国心理学家H.J.艾森克编制的一种自陈量表。本次调查使用中国修订版,包括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三个维度和说谎量表,共88个项目。信效度良好。

2.3. 研究过程

团体施测,网络测试,时间为40分钟。2011年11月第一次施测,筛选出干预对象名单交给学校。

生命质量量表得分低于平均数三个标准差,自杀意念量表得分高于平均数三个标准差,以及曾自杀自伤者,三个条件满足其一即列为一级干预对象;重度网络成瘾(即IAS量表得分80分以上)和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SCL-90总均分在2.5分以上)列为二级、三级干预对象。根据心理咨询师反馈的结果,学校及时与曾自杀者进行沟通疏导,以班为单位重点关注一级干预对象,并在全校范围内定期开展包括讲座、团体辅导在内的心理健康活动。

在2012年11月进行第二次施测。

3. 结果

3.1.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变化

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为期两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如下表(表1、表2、表3)。对SCL-90的十个因子和总均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N = 2744),结果显示在各个因子和总均分上,12年得分均显著降低(见表1)。生命质量得分、自杀意念得分和网络成瘾得分在11年和12年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在第二次测量时,学生的生命质量得分显著提高,自杀意念得分显著降低,网络成瘾得分显著降低。对艾森克人格量表各维度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见表3)在精神质和神经质维度上,学生12年的得分显著低于11年的得分,在内外向和说谎维度上,学生12年的得分显著高于11年的得分。

Table 1. The scores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nd their differences in 2011 and 2012

表1. 2011年和2012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分及差异

注:*p < 0.05,**p < 0.01,***p < 0.001。下同。

Table 2. Quality of life scores, suicidal ideation score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scores

表2. 生命质量、自杀意念和网络成瘾得分

3.2. 不同性别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态变化

3.2.1. 不同性别的大学新生生命质量、自杀意念和网络成瘾变化情况

以生命质量、自杀意念和网络成瘾得分为因变量,以测量时间作为组内变量,以性别作为组间变量,进行2(第一年测试/第二年测试) × 2(男/女)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见表4)。结果发现:1) 生命质量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 = 5.981, p < 0.05),测量时间的主效应显著(F = 67.342, p < 0.001),性别和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 = 2.121, p > 0.05);2) 自杀意念上,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 = 0.967, p > 0.05),测量时间的主效应显著(F = 25.348, p < 0.001),性别和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 = 0.717, p > 0.05);3) 网络成瘾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 = 22.520, p < 0.001),测量时间的主效应不显著(F = 0.348, p > 0.05),性别和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接近显著水平(F = 3.773, p = 0.052)。

生命质量上,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的得分,在第二年测试中,男生和女生的得分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自杀意念上,男生和女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第二年测试中,男生和女生的得分都有了显著的降低;网络成瘾上,性别和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接近显著水平,简单效应分析后发现,女生在第二年的测试中得分显著降低,男生的得分没有显著变化。男生和女生在网络成瘾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3.2.2. 不同性别的大学新生在艾森克人格问卷上的得分变化

以艾森克人格问卷的四个维度得分为因变量,以测量时间作为组内变量,以性别作为组间变量,进行2(第一年测试/第二年测试) × 2(男/女)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见表5)。结果发现:1) 精神质维度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 = 165.322, p < 0.001),测量时间的主效应显著(F = 5.061, p < 0.001),性别和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 = 270.447, p < 0.001);2) 内外向维度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 = 50.075, p < 0.001),测量时间的主效应显著(F = 217.949, p < 0.001),性别和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 = 3.065, p > 0.05);3) 神经质维度上,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 = 0.461, p > 0.05),测量时间的主效应显著(F = 8.198, p < 0.01),性别和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 = 0.339, p > 0.05);4) 说谎维度上,性别的主效应显著(F = 108.561, p < 0.001),测量时间的主效应显著(F = 96.408, p < 0.001),性别和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 = 14.530, p < 0.001)。

Table 3.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cores

表3. 艾森克人格问卷得分

Table 4. The change of boys’ and girls’ quality of life scores, suicidal ideation score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scores

表4. 男生和女生在生命质量、自杀意念和网络成瘾上的变化

精神质维度上,性别和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后发现,第一年测试时,男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第二年测试时,男生和女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都比第一年的得分有了显著降低。内外向维度上,男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在第二年测试中,男生和女生的得分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神经质维度上,男生和女生的得分没有显著的差异,第二年测试时,男生和女生的得分都有了显著的降低。说谎维度上,性别和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简单效应分析后发现,第二年测试时,男生和女生的得分均有了显著的增加,但女生的增加幅度大一些,且男生的得分一直显著高于女生。

3.3. 相关分析

分别对11年和12年的生命质量、自杀意念与网络成瘾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得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1年和12年的得分中,精神质、神经质、网络成瘾得分和生命质量得分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和自杀意念得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内外向得分和生命质量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和自杀意念得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在11年说谎量表得分和生命质量得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和自杀意念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是在12年,说谎量表得分和生命质量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和自杀意念得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表6,表7)。

4. 讨论

4.1. 新生入学一年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

研究发现,在进入学校一年后,大学生的各项心理健康指标均有了显著提高。SCL-90中,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相对其他因子分数较高,这与其他对大学新生的研究情况相符 (卢勤,彭丹,2007) 。已有的研究显示新生入学后首先面对的是全新的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人际关系困扰最为明显,大学新生心

Table 5. The change of boys’ and girls’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cores

表5. 男生和女生的艾森克人格问卷得分变化

Table 6.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quality of life, suicidal ideation with internet addition and EPQ dimensions in 2011

表6. 2011年生命质量、自杀意念与网络成瘾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的相关

Table 7.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quality of life, suicidal ideation with internet addition and EPQ dimensions in 2012

表7. 2012年生命质量、自杀意念与网络成瘾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的相关

理适应困扰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钟向阳,张莉,2009)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结果表明第二年测查时,学生变得更加温柔、善感、有同情心,情绪更加稳定,更加外向,爱交朋友,这些都表明了他们逐渐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心理适应困扰变小,心理健康水平自然有所提高,生命质量提高,自杀意念降低了,网络成瘾得分也降低了。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干预是否起到作用,本研究并未进行验证,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内容。

4.2.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生命质量在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生命质量更好。 李旭等(2010) 的研究表明男生比女生对生活的控制感更强,更能积极的面对生活。 王波(2009) 的研究显示男生和女生在自杀意念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一点在本研究中并未体现出来。研究显示男生的网络成瘾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与已有研究相符 (王侠,孟秀红,2014) 。女生在第二年的测试中网络成瘾得分有了显著的降低,说明女生在经过了一年的大学生活后,逐渐降低了对网络的依赖。

研究发现在大学生的人格维度中,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精神质、内外向和说谎维度上。精神质维度中,新生表现出更多的自我中心,有攻击性,其中男生比女生表现得更为显著。但在一年过后,男生和女生都变得更加温柔善感,二者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内外向维度上,女生的外向程度显著高于男生,一年后,男生和女生的外向程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也符合以往研究中对大学新生的描述 (于秀丽,任洁,杨文新,2007) ,大学新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事情,随着需要层次的不断提高和自我意识的日益增强,他们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与他人沟通交流。说谎维度上,男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且男生和女生在第二年的测试中掩饰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总体上一直低于全国常模50分。与 魏青松(2012) 的研究中男生在L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女生相符。 于秀丽等(2007) 的研究显示L因子上男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与男生喜欢直接表达的特质有关。本研究中男生对于自己的内心表达具有更多的掩饰性,这与他们相对内向的性格也是相符的。

4.3. 生命质量、自杀意念与人格因素和网络成瘾的关系

通过11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生命质量越高、自杀意念越低,精神质、神经质得分越低,内外向得分越高,更多的表现出温柔、善感、情绪稳定,更加外向,掩饰性较低。与 陈洁(2013) 针对高中生所做的研究结果相符。这也说明了青年时期,温柔善感、情绪稳定和外向的人格特征有助于生命质量的提高、自杀意念的降低。但是,第二年的测试在说谎维度上表现出了相反的情况。生命质量越高、自杀意念越低,掩饰性反而更高。这表明了在重测过程中,会有同学对自己的真实心理状况进行一定的掩饰,来表现自己良好的生命质量和较低的自杀意念。这个结果也提醒我们在重测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改进。

两年的调查结果,均表明网瘾得分和生命质量得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和自杀意念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 Kim等(2006) 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是 (Sun, 2009) 网络成瘾行为损害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表现为逃避或忽视现实世界的学业以及人际关系问题,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从中获得满足。也可能是 (Shaw, 2008) 网络成瘾行为损害了学生的学业以及人际关系,使他们面临更多的应激性生活事件,最终导致自杀意念的出现。

5.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年的大学生活之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提高。在生命质量、网络成瘾以及精神质、内外向和说谎维度的变化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性别差异。网络成瘾、人格特征各维度与生命质量、自杀意念之间显著相关。

致谢

感谢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精神分裂症、青少年情绪与自杀问题的预警和综合防治技术的研发、转化与应用》(卫科教规划便函(2011)20号)资助,感谢研究过程中学校何老师的配合,感谢王卫红老师的指导。

基金项目

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精神分裂症、青少年情绪与自杀问题的预警和综合防治技术的研发、转化与应用》(卫科教规划便函[2011]20号)资助。

文章引用

刘琰琰,王卫红, (2015)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态追踪研究
The Tracing Research 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among College Freshmen. 心理学进展,01,41-49. doi: 10.12677/AP.2015.51006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毕玉, 苏文亮, 孙雅峰等(2005).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期, 170-172.

  2. 2. 陈洁(2013). 高中生人格特征、抑郁、焦虑与自杀意念关系的结构模型分析.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3. 3. 陈树林, 李陵江(2003). SCL-90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再比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5期, 323-327.

  4. 4. 陈喆, 胡莹, 杨曦等(2012). 近5年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现代预防医学, 17期, 4476-4479.

  5. 5. 刘佰桥(2008). 2007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0期, 1117-1119.

  6. 6. 刘瑾(2012). 366例自杀死亡案例统计分析.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4期, 329-331.

  7. 7. 李旭, 卢勤(2010). 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0期, 1232-1235.

  8. 8. 卢勤, 彭丹(2007). 成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及干预对策.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5期, 1-4.

  9. 9. 任杰(2009).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反思.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8期, 958-961.

  10. 10. 谢一心(2013). 重庆市高中生自杀意念常模建立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11. 11. 王波(2007). 某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安徽:.

  12. 12. 魏青松(2012).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13. 13. 王莉(2014). 近三年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及比较研究. 学理论, 9期, 163-164.

  14. 14. 王琳, 王卫红(2008). 大学生自杀态度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3期, 32-34.

  15. 15. 王侠, 孟秀红(2014). 某高职院校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杀行为的相关性. 中国学校卫生, 7期, 1020-1024.

  16. 16. 于秀丽, 任洁, 杨文新(2007).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高教探索, 1期, 125-127.

  17. 17. 钟向阳, 张莉(2009).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高教探索, 4期, 128-132.

  18. 18. Kim, K., Ryu, E., Chon, M. Y., Yeun, E. J., Choi, S. Y., Seo, J. S., & Nam, B. W. (2006). Internet addiction in Korean adolescents and its relation to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43, 185-192.

  19. 19. Shaw, M., & Black, D. W. (2008). Internet addiction: Definition, assessment,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CNS Drugs, 22, 353-365.

  20. 20. Sun, D. L., Chen, Z. J., Ma, N., Zhang, X. C., Fu, X. M., & Zhang, D. R. (2009). Decision-making and prepotent response inhibition functions in excessive internet users. CNS Spectrums, 14, 75-81.

  21. 21. Young, K. S.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 237- 24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