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ational Education
Vol. 07  No. 04 ( 2018 ), Article ID: 27348 , 8 pages
10.12677/VE.2018.74026

On the Strategy of Mutual Promotion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Jianxin Wu

Jiangsu Xuzhou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ing, Xuzhou Jiangsu

Received: Oct. 10th, 2018; accepted: Oct. 24th, 2018; published: Oct. 31st, 2018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interrelated, interdependent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This paper started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aking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mutual promotion and co-advancement.

Key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moting Mutual Progress, Strategy

苏北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促共进 策略研究

吴建新

江苏省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徐州

收稿日期:2018年10月10日;录用日期:2018年10月24日;发布日期:2018年10月31日

摘 要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依赖、互促共进,呈正相关的关系。本文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苏北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二者互促共进的策略。

关键词 :苏北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策略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当前,在“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双创”“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苏北(指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五市)的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惠民生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苏北职业教育如何适应这一新要求,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效衔接,实现互促共进,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以更好地服务苏北高质量发展。

2.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职业教育具有经济与教育的双重属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职业教育能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水平提高和民生改善;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专业发展和层次结构,带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二者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依赖,互促共进。

纵观世界各国,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也都很好;职业教育办得好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也都比较高。如美国的“合作职业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英国“理论–实践–理论”的“三明治”模式、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等,职业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职业教育改革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作用得到高度认同,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一流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及发展,成就了经济的繁荣。

从我国来看,职业教育发展程度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也基本相当。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省和上海、天津、北京市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都比较大,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完备,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度比较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也比较强。如以江苏省为例,作为经济强省,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实现“九连冠”,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也一直名列前茅。

从近年来发布的《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也可以看出,江苏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经济发达的苏南(指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市)城市也均为职教大市、职教强市。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而职业教育又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苏北要从过去的经济洼地成为江苏经济的北部增长极,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迈向中高端,补齐江苏南北发展差距大这块短板,确保江苏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离开职业教育是不行的;同样,没有经济发展的支撑,苏北的职业教育也难以有大的突破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认识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职业教育放在苏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制定各项有利政策,采取各种有利措施,支持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苏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3. 苏北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 苏北经济发展现状

据统计数据显示,苏北地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连续10年高于苏南、高于全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尤其是与苏南地区比有较大差距。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GDP) 20,327.33亿元,占全省GDP的23.66%,是苏南的40.45%;人均GDP 66,97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107,189元低40,219元,是苏南的44.61%,苏北五市列全省13个市的后五位(见表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7.68亿元,占全省18.4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低于全省水平(见表2)。目前,苏北各市均已明确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了具有比较鲜明特色的产业体系(见表3)。从人口情况看,2017年末,苏北常住人口3035.27万人,户籍人口3540.01万人,人口净流出504.74万人,苏北5市列全省13个市吸引力的后五位(见表4) [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苏北的人均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吸引力等都非常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艰巨,要实现赶超发展目标,关键要有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来支撑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在企业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术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制约着苏北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我们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加快推进苏北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

Table 1. Ranking of GDP and GDP per capita in Jiangsu in 2017

表1. 2017年江苏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Table 2. Indicators of five cities and provinces in Northern Jiangsu in 2017

表2. 2017年苏北五市及全省有关指标

Table 3. The leading industries an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of five cities in Northern Jiangsu

表3. 苏北五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Table 4. Comparison of regional population inflow and outflow in Jiangsu in 2017

表4. 2017年江苏省区域人口流入&流出比较

注:1. 江苏各市人口流入最多的是苏州,为377.4万人,流入比例为54.62%;流出人口最多的是徐州,为163.07万人;流出比例最高的是宿迁,为16.84%;2. 苏中指南通、扬州、泰州三市。

(二) 苏北职业教育现状

经过近10年的职业教育大发展,目前,苏北职业教育已经达到了较大规模,质量也有了很大提升,各市职业教育规模和质量在全省的位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位次基本相当,但与全省尤其是与苏南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高等职业院校20所,占全省的22.22%,是苏南的35.71% (见图1) [2] ;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学校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与苏南比相差近一半;中职占高中阶段教育也不及全省平均水平,与苏南存在一定的差距。建成1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1所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 [3] ,拥有服务贡献50强高职院校1所、国际影响力50强高职院校3所、教学资源50强高职院校1所 [4] ;建成19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5] [6] [7] ,拥有一批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但数量明显偏少(见表5)。已形成中职 + 本科(3 + 4)、高职 + 本科 (3 + 2)、中职 + 高职(3 + 3)、五年一贯制、对口单招等多渠道共通的现代职教体系框架。专业门类比较齐全,涉及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现代生物技术、新技术、新能源等各方面。总的来看,苏北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现代化水平、影响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贡献度都亟待提升。

(三) 存在问题

1)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意识不够、能力不强。立足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存在价值和发展动力,强调职业教育紧跟地方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术技能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但苏北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办学理念滞后,重视社会服务职能不够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无条件论、无能力论、畏难论、无经济效益论等观念,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不少职业院校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自觉服务的意愿、真正服务的行动,致使在人才培养上没有能够有效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模、质量、结构均难以匹配苏北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在科研上没有足够重视苏北经济发展的要求,“投”地方之所“需”;在服务上没有能够做到地方企业有什么难题,就建立什么服务平台,地方有什么新技术需求,就培养什么新技术应用人才。

Figure 1. The number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2017

图1. 2017年江苏省各市高职院校数量(所)

Table 5. The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chool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2018

表5. 2018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有关情况

2)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不匹配。从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必须要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专业结构的调整要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相适应,但苏北的职业教育存在着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匹配度不够、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一是专业设置趋同现象较为严重。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于专业整体布局统筹乏力、调控不力,专业设置存在“一哄而上”现象,社会上什么热门就办什么专业,专业设置重复率高,造成一些专业毕业生过剩,在本地就业困难,如信息技术专业、会计专业等。二是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没有充分开展市场调研,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来设置专业,就业人群在数量和知识技能结构上与企业的需求存在着双重不对称,一方面是有的专业毕业生在本地区没有足够合适的就业门路,只能到南方发达地区就业;另一方面,满足本地区部分产业发展所急需的专业人才却明显供应不足,如一些新兴产业等。三是一些职业院校专业规划缺乏前瞻性。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为了自身生存,过多考虑投入与产出,急功近利,追求“短、平、快”专业,而不是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自身实际来设置相应的特色专业,严重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

3)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职业教育发展。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苏北各市政府未能给予职业教育足够的重视,未能把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政策扶持力度不大,财政投入不足。苏北的职业院校不仅与苏南相比经费投入明显偏低,就是与本地区省属职业院校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一些院校办学层次、规模基本相当,但每年的经费收入却相差在一半左右。虽然教师工资实现了全额拨款,但是一些政策性经费、上级要求的配套资金没有完全到位,有的县(市、区)不但没有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而且还存在拖欠、挤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现象,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30%的规定也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职业院校的发展,导致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学设施相对陈旧或者落后,信息化、现代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

4)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程度低。应该说,苏北的行业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上较之以前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总体还很薄弱,企业参与度较低,不稳定、不深入、不实在,职业院校“一厢情愿”、企业“爱理不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合作的深度、广度、持续度、效度不够,已经成为制约苏北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原因主要有:一是校企合作政策措施缺失,企业受益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二是职业院校“魅力”缺失,难以成为企业“意中人”;三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参与职业教育动力不足等。

4. 推动苏北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策略

(一) 政府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强化统筹和投入

1) 确立职业教育在苏北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同步发展。二是建立以应用型本科为龙头、高职教育为骨干、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社会培训为补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是各市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由市长或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强有力的职业教育工作机构。四是强化政府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职业教育考核制度和问责机制。五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区域型或产业型、复合型的职业教育集团。

2)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支持力度。一是在政策扶持上,政府要出台专门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二是在资金投入上,要完善职业教育多元化投入机制,首先要确保财政投入到位、专项经费落实;其次要建立信用担保融资平台,由政府协调金融机构放贷支持职业院校建设;再次是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建立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三是在人才使用上,要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出台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3) 有效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一是加强统筹规划,以各市的行业分布特点为基础,统筹发展职业教育,进行职业院校整合,在此基础上对职业院校进行专业设置分工,推进职业院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二是提高人才培养层次,适应苏北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高移、高级技工和技师匮乏的实际,职业教育应由培养低中档技能人才为主向以中高档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过渡,以解决人力资本质量较低这一短板问题。

4) 完善相关制度措施。一是注重教育和产业政策并举并重,在专业准入和专业评估、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鼓励毕业生就业创业、院校人才引进等制度建设方面着力。二是加强综合协调和统筹管理,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生产过程相衔接、教育与劳动制度相配套、教育与市场评价和第三方诊改相结合。三是完善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制度,加强生产实习管理,创新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四是严格就业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劳动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制度。

(二) 职业教育要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增强服务能力

1) 确立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观念。苏北各地职业院校不论隶属关系如何,都要有主动的全方位服务意识,办学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首先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的需要,以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为导向,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通过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也使自身得以发展壮大。

2) 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要优化布局结构,扩大职业教育事业规模,使苏北各市的职业教育尽可能覆盖区域产业发展,尤其是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二是要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强化专业规划与地方产业规划衔接,做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紧密挂钩。三是要坚持创新发展,大胆变革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质量,有效供给,以满足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带来的行业企业新的用人需求。

3)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要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苏北经济发展特别是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学校对接企业、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理论对接实践、培养对接使用,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校企联合育人模式。三是要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信息,主动服务苏北经济发展。

4) 提供技术和决策支持。一是按照现代企业的人才需求,高标准建设各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成为满足企业生产要求的员工培训、生产加工和产品开发中心。二是提高应用技术研发能力,校企协同创新,解决企业关键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强化科技创新对苏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三是主动服务苏北产业转型升级,瞄准本地中小微企业的巨大需求,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和管理上水平。四是关注、跟进地方经济发展走势,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研究,为领导决策和推动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对策方案。

(三) 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

1) 明确各方职责。创新工作机制,建立由政府牵头,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和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制度,将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升到政府行为,纳入政府统筹的重要内容,出台政策措施,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形成政府引导、学校主动、行业中介、企业参与的“多方联动”运行机制。

2) 创新各类形式。在新常态下,本着“教育与产业融合、学校与企业共建”的思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与模式。目前,要大力推行校企深度合作形式—现代学徒制、校企共同体形式—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办学、校企一体化形式—企业举办职业院校等,进一步创新合作形式,拓宽合作领域,提高育人水平。

3) 落实各项措施。政府部门要制定校企合作企业标准,制定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建立学生实习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行业要定期发布产业调整和岗位需求变化、就业状况信息,参与标准制定和教学评估等工作,尝试牵头组建职教集团。企业要积极参与职业院校实训基地、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等各项建设,接纳教师顶岗锻炼和学生实习等。职业院校要重视吸收行业企业界人士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全过程,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4) 搭建各种平台。要实施校企合作促进工程,搭建各方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的平台,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一是搭建校企互动交流平台;二是搭建校企产学研合作发展平台;三是搭建教学与管理平台,使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文章引用

吴建新. 苏北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策略研究
On the Strategy of Mutual Promotion betwee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 职业教育, 2018, 07(04): 146-153. https://doi.org/10.12677/VE.2018.74026

参考文献

  1. 1. 江苏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 江苏统计年鉴2018 [J].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8.

  2. 2. 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 [R].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8.

  3. 3.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 骨干高职院校名单[EB/OL]. http://www.sohu.com/a/239562224_470441

  4. 4. 《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EB/OL]. https://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cata_id=N002&id=20180717094421310

  5. 5. 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项目学校验收结果的通知[Z]. 教职成厅函16号.

  6. 6. 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项目学校验收结果的通知[Z].教职成厅函48号.

  7. 7.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三批项目学校验收结果公示[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5/201809/t20180927_350222.html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