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 10  No. 02 ( 2021 ), Article ID: 40407 , 5 pages
10.12677/ASS.2021.102037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王兴,江进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20年12月30日;录用日期:2021年2月10日;发布日期:2021年2月19日

摘要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是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本文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精神,发现当下幼儿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相对应的对策,旨在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Talk about How to Cultivate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Skills

Xing Wang, Jin Jiang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Dec. 30th, 2020; accepted: Feb. 10th, 2021; published: Feb. 19th, 2021

ABSTRACT

In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of kindergarte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abil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Therefore,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spirit of The Guide to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for Children Aged 3~6 Years, this paper find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young children and analyz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skills.

Keywords:Toddlers, Interpersonal Skills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问题的提出

《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对幼儿身心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要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造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2]。其中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方面,明确提出四个目标: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关心尊重他人。这就要求重视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目前,家长教养方式普遍存在的迁就和溺爱,从而导致幼儿不能良好与人交往的现象普遍存在;幼儿园教师教学观念的思维定式,造成了只片面的强调幼儿的智力发展,忽视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智能产品的频繁使用,幼儿过度沉迷于虚拟空间,从而隔绝了幼儿人际交往的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并以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采取合理、科学的培养策略,不断发展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为此,笔者在此谈谈该如何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为他们以后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2. 原因分析:幼儿交往的影响因素

2.1. 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幼儿自身的身心特征一方面制约着同伴对他们的态度和接纳程度,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自身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行为特征是幼儿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幼儿之所以在同伴交往中地位各异,主要是因为这些儿童具有明显不同的行为特征。受欢迎儿童是因为他们对同伴友好,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被拒绝儿童不会使用恰当的方式加入群体活动中,经常表现出许多攻击性行为。被忽视的儿童因为害羞与行为笨拙,他们则很少表现自己也不攻击他人。研究发现,幼儿在合作方面存在着相当稳定的个体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预示了儿童以后不同的社交地位。例如,早期的争吵就预示了以后的社会接纳性。最初被看作合作的儿童往往受人喜欢,而被当作好争吵的儿童,即使他们以后改变了这种行为也往往被拒斥 [3]。

2.2. 家庭因素对儿童的影响

1) 家庭的教养态度

父母错误的教养态度与方法(过分保护、溺爱、粗暴、冷漠等)会对幼儿的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心理问题。父母过分保护和溺爱已成普遍问题。有些家长对幼儿粗暴和过于严厉,对幼儿来说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容易形成自卑、胆怯、孤僻和畏缩等不良心理品质,甚至通过模仿与学习,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使同伴不愿与其交往。

2) 家庭关系

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有利于幼儿与同伴交往,而缺乏交往的家庭环境则会影响幼儿的同伴交往。父母离异或不和对幼儿的影响极大。在没有双亲或虽有双亲却没有爱的家庭中,幼儿常因缺乏爱而不能有正常的安定情绪。由丧失感、挫折感、不安全感等引发的欲求不满,使他们形成了攻击、破坏的行为习惯,这对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3. 学校对儿童的影响

幼儿主要的同伴交往活动都是在幼儿园进行的,所以教师的道德素质、职业意识和教学水平都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息息相关。首先,良好同伴交往氛围的建立需要教师的努力。只有教师关爱每一个幼儿,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才能建立民主、宽松的交往环境,才能为幼儿的同伴交往提供前提条件。其次,教师的交往态度和行为会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多数教师都喜欢那些能够积极回答问题,能够遵守课堂纪律的幼儿。甚至教师总是把那些不说话的孩子定位好孩子,作为其他孩子学习的榜样。这种不正确的教育观导致幼儿同伴交往气氛不活跃,有碍交往能力的发展;另外,许多教师对于幼儿同伴交往中出现的攻击行为只是简单甚至粗暴的批评,不能抓住教育契机,这使得一些幼儿害怕交往,不知道怎么解决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再次,师幼关系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教师公正,过于严厉,不关心、尊重幼儿,惩罚幼儿都会导致师幼关系紧张,不良的师幼交往体验会导致幼儿在同伴交往中退缩、不愿与人交往。

2.4. 智能产品对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独享型”高科技产品玩具使幼儿同伴间的交流减少。幼儿不仅缺少与同伴交往的机会,而且极少有机会体验融入大自然的乐趣和享受大自然的恩惠,他们在与同伴交往逐渐减少的同时,与大自然的交往也逐渐成为一种奢望。

3. 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

3.1. 创造交往环境,激发交往愿望

幼儿在环境中成长,“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会影响到儿童全人的发展” [4]。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生动、有趣的共同活动中,才能形成心理相容的集体,而心理相容的和谐集体,对发展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又是极为有利的客观条件。教师要鼓励善于交往的幼儿与胆怯、退缩的幼儿交朋友,有针对性地克服、矫正幼儿在交往中产生的恐惧、紧张、焦虑、抑郁、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障碍,指导幼儿处理好自己与伙伴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注意幼儿的社会行为,对于影响心理相容的退缩、反抗、冷漠等现象要特别加以注意。比如,可以说出他最喜欢的幼儿名字,从中了解哪些儿童是大家共同喜欢的,哪些是孤独的,根据不同的情况予以指导。由于不同幼儿的性格、认识水平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就不同。比如,有的幼儿性格开朗,喜欢和同伴一起玩,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人际交往能力就强,而有的幼儿性格内向、害羞,这就导致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发展,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多给幼儿创造一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和乐趣,进而变得愿意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如,我们可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角色扮演活动,主题要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如海宝小超市、乖乖兔病了、今天我是服务员等,让幼儿扮演导购员、顾客、医生、乖乖兔、服务员等角色,这样,我们既能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使幼儿乐于投入角色的扮演中来,又锻炼了幼儿的沟通能力和与人交往技能,一举多得。

3.2. 提供交往条件,创造交往机会

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教师可以让他们互相介绍自己,使他们逐渐消除陌生感和胆怯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思想、感情,了解别人的需要。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如一个幼儿摔倒了,教师可以让其他小朋友把他扶起来;幼儿之间出现了争执,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己解决,提高协调能力;通过节日庆祝活动、开故事会、做游戏等形式,使幼儿增进了解、增进友谊,把班级建设成一个团结、温暖的大家庭。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适宜交流、合作、协商、互学的教学活动,如建筑区、娃娃家、表演区等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表演。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家长可以教孩子学着邀请小朋友来家做客,这样,幼儿就能学习到交往技能,体验交友的快乐,培养人际交往的兴趣。

3.3. 教给幼儿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

教师要善于利用集体活动为幼儿创造交往机会,帮助幼儿提升交往技能,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行为的展开 [5]。由于幼儿年龄小、身心发展不成熟,所以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尤其是跟同龄玩伴),常常会出现相互攻击、相互争抢的不良现象,或者是嘴里蹦出一些不礼貌的话语,这时,身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就要加强对幼儿的交往指导,使幼儿正确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首先,我们要通过采用各种有效方法,使幼儿掌握合适的表达方式。比如,如何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想法,如何拒绝别人,如何与别人商量;也要教给幼儿不同场合所使用的不同礼貌用语,如遇见老师了,要说“老师好”;其他小朋友给予了自己帮助,要说“谢谢你”;不小心撞到了小朋友,要说“对不起”;接受别人的道歉时,要说“没关系”;和小朋友、老师告别时,要说“再见”……

其次,我们要教给幼儿主动与人交往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让幼儿把自己在家经常看的图书和喜欢玩的玩具带到学校,主动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看、一起玩,或者让幼儿讲一讲自己喜欢看的动画片的故事情节……这样,幼儿就会渐渐变得愿意与他人沟通和交流,进而发展自己的交往技能。再次,我们要教给幼儿处理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搭积木游戏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幼儿进行合理分工,在遇到矛盾时,决不可互相攻击,而是大家一起协商、共同解决;或者是向幼儿提出一些与交往有关问题,如“如果有一个玩具,你和你的同伴都很喜欢,这时应该怎么办?”“如何有一个小朋友打了你,你要怎么处理”等等,让幼儿试着对这些问题说出自己想法,如果想法正确,我们要对幼儿进行表扬和肯定,如果想法不合理,则要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总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幼儿各种交往行为的指导,使幼儿掌握各种与人交往的技能,从而使幼儿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好孩子。

3.4.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游戏来获得知识经验,在学校老师应多给幼儿组织相关的集体游戏,如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甚至更多的小朋友合作的游戏。幼儿园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进行相关集体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如幼儿园可以多创设娃娃家、小超市、理发店、小医院等相关的角色游戏或户外小游戏丢手绢等,让孩子通过游戏里面的互动,懂得与别人交往与沟通,以及愿意主动与同伴交往。

4. 结论

学会分享对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园想更好地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就需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分享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丰富幼儿的分享体验,用具体分享成果的展示,使幼儿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再加上教师、家长对分享活动的积极参与,必然会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文章引用

王 兴,江 进.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
Talk about How to Cultivate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Skills[J]. 社会科学前沿, 2021, 10(02): 247-251.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1.102037

参考文献

  1. 1. 李季湄, 冯晓霞, 主编.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14.

  2. 2. 孟宁.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国家培训者培训班上的讲话[J]. 学前教育研究, 2012(12): 8-9.

  3. 3. 马龙, 于得澧, 王哲, 辛志宇, 崔晶, 王苗, 王忆军. 哈尔滨城市留守与非留守幼儿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8, 39(7): 1022-1025.

  4. 4. 胡忠红, 李春忠. 试论幼儿良好的心理环境创设策略[J]. 教育观察, 2020, 9(24): 96-97.

  5. 5. Almy, M. (1975)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 at Work. McGraw-Hill, New York.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