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logy
Vol. 13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80718 , 5 pages
10.12677/IJE.2024.131006

新时代以来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与经验启示

王芳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生态文明教研部,天津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25日;录用日期:2023年11月16日;发布日期:2024年2月8日

摘要

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以前所未有的坚定决心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国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同时,中国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方面进行的诸多开拓性探索,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让中国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推动者与引领者,其成功经验在于中国有科学的生态文明正确指引、坚强的组织领导,优越的制度保障、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全球环境治理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Enlightenment of Chin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since the New Era

Fang Wa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Party School of Tianjin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ianjin

Received: Oct. 25th, 2023; accepted: Nov. 16th, 2023; published: Feb. 8th, 2024

ABSTRACT

Since the new era,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include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five-in-on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unprecedented firm determin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China’s many pioneering explorations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have contributed Chinese wisdom to global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making China an important promoter and leader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 lies in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China’s scientific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trong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superior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and the joint efforts of 1.4 billion Chinese people.

Key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非凡成就 [1] ,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成绩十分亮眼。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以前所未有的坚定决心狠抓生态文明建设 [2] ,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绘就了绿色发展的崭新图景,不仅让中国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更加充实,也为全球环境治理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古老中国的新智慧。

2. 国内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1) 新时代以来,空气质量明显提高,从“四周雾霾迷人眼”到“处处蓝天映笑靥”。2012年全国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达标比例仅为40.9%,PM10年均浓度为76微克/立方米,2013年国家实施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并正式开始监测PM2.5,当年设区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仅达到35.34%,74个重点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空气的重度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十年后,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蓝天保卫战成效卓著:2022年5月26日发布的《20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5%,PM2.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显著提升。过去难得一见的优质天气必定会引来大家在朋友圈刷屏,而今天这种现象已不复存在,不断提高的空气质量让中国老百姓早已习惯了通透的蓝天。

2) 新时代以来,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从“黑臭水体扰民心”到“一汪碧水沁心田”。2012年我国地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农村饮用水源问题严重,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IV~V类和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31.1%,地下水中较差与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7.3%,9个重要海湾中有7个处于差到极差状态,农村饮用水源监测断面(点位)水质达标率仅为77.2%,水环境形势严峻。十年后,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碧水保卫战成效卓著:2021年全国地表水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4.9%、劣V类断面比例降至1.2%,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IV~V类和劣V类降至12.9%,地下水V类水质占20.6%,农村饮用水源达标率为92%,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比达97.7%。过去触目惊心的恶劣水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守着大江大河缺水喝的现象终将改变,中国老百姓有了更多的亲水空间。

3) 新时代以来,土壤污染趋势受到遏制,从“隐蔽毒土损健康”到“守护净土保民生”。土壤污染与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相较有极强的隐蔽性与滞后性,被污染的土壤难以肉眼识别、需要专业设备检测方可感知,而且一旦被污染很难被稀释和自然消散,不断积累下通常呈现出不可逆转的特点,但其影响极其严重,会造成农作物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生长,影响生态环境、产生次生环境问题。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76等,较2014年首次发布的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升了0.35个等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与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稳定在9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为269.27万平方千米,较2012年减少了25.64万平方千米,土壤环境风险得到了基本管控,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净土保卫战取得的卓著成效让中国老百姓的安全感更有保障。

3. 中国引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环境问题也呈现出全球化、长期化的变化趋势,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淡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加剧等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全球绿色转型的迫切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共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 [3] 。中国作为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也是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荒漠面积最大、荒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我们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方面进行了许多开拓性的探索 [4] ,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1) 新时代以来,中国从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成为引领全球绿色转型的推动者。由于人类粗放式的工业文明发展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全球海平面持续上升、世界范围内冰川与永久冻土层大面积消融,已危害地球生态平衡、严重影响人类社会发展。作为全球碳排放第一大国,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为《巴黎协定》的达成和执行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引领作用。2020年在已完成国内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的基础上,中国进一步提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建立了碳达峰碳中和“1 + N”政策体系,持续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十年来,我们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从14.5%提高到25.5%,基本扭转了碳排放快速增长的趋势。十年来,中国不但是碳减排第一大国、清洁能源投资第一大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同时也是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2021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蓄积量达到175.6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较2012年的21.63%和151.37亿立方米明显增长。中国提出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2) 新时代以来,从“人退沙进”到“绿进沙退”,中国为世界提供荒漠化治理的成功经验。被称为地球癌症的荒漠化,威胁着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重危害。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组合,大力推进风沙源治理工程与荒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取得了重大治理成果。《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数据显示,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0.07万平方千米,较2011年减少了1.93万平方千米,减少近六分之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第十七届会议指出,中国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联合国防洪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明确表示,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中国为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了中国经验。

3) 新时代以来,秉持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中国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效方案。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生产原料的支撑,同时也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稳定环境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地球生命的基础。但根据《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指出,全球野生动物种群规模在1970年至2016年间平均减少了68%,全球22%的植物正面临灭绝风险,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也是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积极开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工作。从国家层面制定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规划了多层次的自然保护地空间,构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并在青藏高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多地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了绝大多数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为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贡献了中国方案。

4. 中国成功经验的重要启示

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转型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有科学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指引、有坚强的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有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力保障、有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的成功经验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宝贵借鉴,也为全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了来自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崭新智慧 [5] 。

1) 科学的理论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全球最大政党的核心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生态智慧,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髓与中国实际、时代发展相结合,深刻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不足,总结中国共产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历史经验,并在实践不断发展、丰富、深化着生态文明理论,从而站在人类命运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形成了完善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将之用于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让广袤的中国大地焕发了勃勃生机,绘就了美丽中国的崭新画卷 [6] ,使古老的中国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博大的思想力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拓展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不仅成功指导中国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也为其他国家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双赢提供了宝贵借鉴,更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2) 强大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形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共识,以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制度层层压实责任,抓住党员领导干部的关键力量,以对历史、对人民、对子孙后代强大的责任感与信念感,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与迫切性,面对这样一项不能一蹴而就、只能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只有怀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精神、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切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也只有拥有强大动员能力与聚集最广大人民群众力量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有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中国绿色发展成功经验的最大启示。

3) 优越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也是如此。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各级党组织与政府部门积极组织协调,发动所有市场主体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不再追求经济量的增长,而是更重视质的提高、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同时,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十年来,我们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不断满足中国老百姓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这项事关党和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抓实抓好,这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4) 广泛的群众参与:十四亿人民汇聚起的磅礴力量。作为绵延五千年而不中断的中华文明的创造者,中国人民具有强大的创造力,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缔造了无数的成就与奇迹,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成功实现了人均GDP超1.2万美元的经济成就、989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减贫奇迹,完成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千年梦想,北斗导航、中国高铁、新能源、基建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是如此。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十四亿中国人民广泛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义务植树运动、爱国卫生运动、生活垃圾分类,是美丽中国全民行动的直接体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共享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特点。十年来,通过汇聚全民力量,在全社会营造了生态文明文化氛围,培育了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形成了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全民参与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最大优势。

基金项目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项目编号:TJYJ22-014)。

文章引用

王 芳. 新时代以来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与经验启示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Enlightenment of Chin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since the New Era[J]. 世界生态学, 2024, 13(01): 45-49. https://doi.org/10.12677/IJE.2024.131006

参考文献

  1.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光明日报, 2022-10-26(001).

  2. 2.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N]. 人民日报, 2022-07-28(001).

  3. 3. 程是颉. 推动全球发展的探索者和引领者[N]. 人民日报, 2022-10-08(003).

  4. 4. 黄浩涛. 生态兴则文明兴 生态衰则文明衰——学习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 今日浙江, 2015(12): 48-49.

  5. 5. 夏忠臣, 胡海波. 深刻把握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12-28(008).

  6. 6. 王芳. 生动实践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N]. 天津日报, 2020-8-15(00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