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0  No. 11 ( 2022 ), Article ID: 57430 , 5 pages
10.12677/ML.2022.1011318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视角下英语学术文本翻译 探究

庞倩

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 喀什

收稿日期:2022年9月26日;录用日期:2022年10月25日;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日

摘要

学术文本是对某一领域的专门探讨和研究,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严谨性和客观性。本文在英汉句法结构对比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繁复与简短、替代与重复两个层面出发,探讨分译、转译两种翻译策略在学术文本翻译中的运用,并对学术文本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句法结构对比,学术文本,分译,转译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cademic Pap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s

Qian Pa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Kashi University, Kashi Xinjiang

Received: Sep. 26th, 2022; accepted: Oct. 25th, 2022; published: Nov. 2nd, 2022

ABSTRACT

Academic paper is a special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in a certain field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academic writing, rigorous sentences and objective language.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s, this paper adopted the case analysis research method. Proceeding from such two aspects as complexity and simplicity, substitution and repetition,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of two translation strategies, division and transform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cademic papers translation.

Keywords: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s, Academic Papers, Division, Transformation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学术论文的翻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学术是指专门的、系统性的学问,而学术论文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其内容是对某一学科领域的专门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要求研究材料真实可靠,研究方法科学合理,语言表达严谨客观、通过论证和阐述对研究的内容进行深刻的剖析,最后通过思考和摸索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最终为该研究领域提供独特见解,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基于以上学术论文的特点,学术论文的翻译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译者有一定的翻译经验和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求译者有系统、扎实的学术功底。译者在翻译学术论文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术论文的特点,查阅大量文献,了解自己着手翻译的论文的研究领域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等,最后忠实通顺地翻译原文文本,保证文本的客观性和学术性,给目标语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译文。

2.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

上文所说,本文选取的翻译材料为论文集,语言表达客观严谨,用词抽象,行文逻辑感强且多复杂句。此外由于中西方思维模式、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也存在巨大差异。Quirk,R.,在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从英语的句法和功能方面分析了英语的特点 [1]。本文中作者在英汉句法结构对比的基础上,期望能够更加忠实通顺地传达原文的信息与内容。具体来说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对比与分析。

2.1. 繁复与简短

由于中西方思维模式、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也存在巨大差异。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语言体系不同,二者的表达手段和逻辑关系自然也不同。英语是一种形合的语言,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所谓意合是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2]。也就是说英语和汉语在造句和表达语法意义时采用的形式不一样,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汉语主要采用意合法。

英语的形合法具体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英语注重句子的形式和完整的句子结构。造句时频繁使用关系词和连接词,并且有形态变化形式,如名词单复数和所有格形式,动词的时态和语态,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等 [3]。英语重形合也就造成英语的句子又长又复杂。一个句子里面往往包含修饰语、附加成分、从句,从句之间又环环相扣。相比之下,汉语在造句时注重逻辑顺序,语义功能,很少使用连接手段,而且汉语没有词性变化,在平时的表达中经常会省略没有基本意义的虚词。汉语因为重功能与意义,所以汉语句子大多结构简化,多使用省略句、并列形式以及四字格。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少用虚词和附加成分,句子简短 [3]。

总之,英语注重形式、结构,多使用连接手段,因而比较严谨复杂;汉语重意合而不重形合,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常隐含在字里行间,因而比较松散简洁。

根据上述英汉句法结构的特点,在翻译学术论文时,需要把原文中的复杂句拆分,化繁为简,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繁复与简短和文体也有关系。一般而言,复杂的长句严谨、客观、精确,宜于阐述复杂的观点,比如科技论文、公文的描写方式。作者在翻译学术文本时,根据句子结构采用了分解和重组的方法对复杂句进行灵活处理。

2.2. 替代与重复

一般而言,英语往往尽量避免重复,而是尽量采用替代、省略或变换等方式来避免无意图的重复。除非是为了刻意强调或出于修辞的需要,简洁有力的行文风格比较符合英语民族的语言心理习惯。除了省略和替代,英语还常用同义词替代、近义词复现和句式变化等方法来避免重复。当然,变换和替代也要适度,不能为例追求句子变换而忽略表达的准确性,引起语义含混。

相比之下,汉语中常常连用动词,甚至叠用,如四字格。动词连用有时是因为语法和结构,有时也是出于修辞的需要。相同或相似的句式用来突出或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词汇搭配、句式安排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汉语倾向于重复的特点 [3]。如这样的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对偶和对联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这种均衡美反映了中国人的美学心理,也是遣词造句的一大原则。汉语中动词、名词、数量词、形容词都可以叠用。如:名词叠用AABB式:世世代代;数量词叠用AABB式:千千万万;形容词叠用AABB式:干干净净。此外,拟声词也可以叠用,如叮叮当当,嗡嗡等。

综上所述,英语习惯于简化甚至省略的表达方式,尽量避免重复,而汉语习惯于重复,重叠形式,因此在英译汉时,有时需要把英语中省略的成分用汉语表达出来,使其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3. 案例分析

句子分析对英语学习和翻译及其重要,句子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好采用对句子基本结构及其中的词、短语、从句一一分析说明的方法 [4]。上文中作者从繁复与简短、替代与重复两个方面对英汉句法结构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接下来作者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分译和转译两种翻译策略在学术文本翻译中的运用。

3.1. 分译

根据上文,作者根据英汉句法结构的不同,采取“化整为零”、拆分和重组的方式,最后将英文原句表述为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短句。也就是采用分译的方式。所谓分译顾名思义就是对句子进行拆分和重组,然后重新表达。上文中提到英语注重形式和结构,多使用连接手段,所以在句子表达多复杂句和长句,而汉语重意合而不重形合,往往在字里行间隐含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因而句子比较松散简洁。所以在英译汉时,往往需要对英语句子进行分解和重组,然后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进行重新表达。

例1:In a situation of normative uncertainty (see above)—for example: the planned regulation of a river leads to protest by ecologists; the planned construction of a hydroelectric power station is rejected by local people; water usage for irrigation in the upstream area of a river causes or increases scarcity of water in the downstream area—the task of ethical reflection is to analyze the normative foundations of the different and possibly conflicting options on the table to provide support in their assessment and comparison, and to contribute to deliber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策略分析:作者根据句子的意群,把英文句中的破折号翻译成了汉语的连接词“因此”,然后重新组成了两个汉语的句子。

译文:生态学家对规划好的河流整治计划提出抗议;当地居民拒绝建造水电站的规划;河流灌溉导致、加剧了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这些问题造成了规范不确定的情况(参阅上文)。因此,道德反思的任务是分析表上各种不同且可能相互冲突的备选基础方案,以助于对其进行评估和比较,最终为审议和决策做出贡献。

例2:The present-day challenge of adjusting the irrigation network’s functioning to new borders, conflicts among neighbors and global relations needs further reflection when taking Neil Brenner’s statement into context emphasizing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these processes characterized as the deterritorializ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on a global scale that hinges intrinsically up on their simultaneous reterritorialization on sub-global scales within relatively fixed and immobile configurations of territorial organization (Brenner, 1999, p. 62).

策略分析:作者在翻译该句时,首先分析句子的基本结构,然后把这一长句划分成三个短句,这样翻译起来稍微显得流畅一些。

译文:由于当前面临调整灌溉网络以适应新的边界这一挑战,邻国之间的冲突和全球关系需要进一步反思。尼尔·布伦纳的观点强调灌溉过程的相互关系以全球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去域化为特征。从本质上讲,这取决于在相对固定和稳定的领土组织结构下在亚全球范围内重新划分领土(布伦纳1999,第62页)。

3.2. 转译

上文中作者提到,英语注重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尽力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句子呈静态;而汉语多用动词,甚至动词叠用,句子呈动态。因此根据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对比,在翻译学术文本时,作者采用转译的翻译策略,也就是转换原文的词性,具体来说就是把英文中的名词用汉语中动词或动词词组来表述。

例1:Water ethics is an emerging field of ethical reasoning, its motivation is fuelled by high concerns about the stability of water cycles, about quality issues of water, about increasing water scarcity in many world regions, about an increasing pressure on water systems by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but also about growing population—shortly speaking: concerns about the sustainability of water systems and about possible damage or breakdown of ecosystems as consequences of water problems (Lehn and Parodi, 2009).

策略分析:在翻译这个句子时,作者主要关注句子中出现了两次的抽象名词“concern”的译法。其中第一个“concern”前面有形容词“high”修饰,所以作者还是将其翻译成了一个名词。破折号之后的部分“shortly speaking”部分是一个强调和总结的部分。因此作者在翻译后面一个“concern”时,将其翻译成了一个动词,用来说明原文的意图并且增加句子的动态表达效果。虽然都是用了“关注”这个汉语词,但是一个是动词词组,一个是名词词组,但是作者根据句意适当地转换了词性便于更好的理解。

译文:水伦理是一个新兴的伦理推理领域。其动机源于对以下问题的高度关注:水循环的稳定性、水质问题、多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农业及工业对水系统的压力日益增大、以及人口增长等问题。简言之人们既关注水系统的可持续性,也关注水问题给生态系统带来的潜在的破坏(莱恩和帕罗迪,2009)。

例2:The call for a new water ethics expresses far-ranging concerns about increasing degradation of water systems—and is an indicator of severe dissatisfaction with protection measures implemented so far and also with our decision—making capabilities on water issues today.

策略分析:首先,句中的“call”在英文中可以用作动词也可以用作名词,我们可以判断出在此句中为抽象名词;另外破折号后面的“indicator”也是一个抽象名词,如果在英译汉时,继续将其以为名词,则显得比较别扭,语句不同,因此作者在翻译时,转换了两个词的词性,将其翻译成了汉语中的动词,来获得通顺的译文。

译文:呼吁制定新的水道德规范表达了人们对水系统日益恶化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迄今为止实施的保护措施及我们今天在水问题上决策能力的强烈不满。

除了上述的例子中将名词转换为动词外,有时为了符合中文的词组搭配习惯或者语法的需要,还可以将其转换为动词词组。

例3:Because human intervention into water systems usually is done by implementing technologies (dams, river regulation, water distribution grids,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geo-technologies) including their societal elements such as regulations, rules for action, acceptance patterns, the best place of water ethics in the system of applied ethics is, accordingly, the ethics of technology (with strong links with environmental ethics).

策略分析:这个句子中括弧里面的词都为名词,其实是前面内容implementing technologies的补充,如果在翻译时还是放在括弧里面将其翻译成名词,则译文不够流畅,也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作者在翻译时,将括弧里面的名词转换为动词词组,也就是给每一个名词按照汉语习惯搭配了一个相应的动词,将其变为动词短语。

译文:因为人类对水利系统的干预通常通过修建水坝、整治河道、完善供水网络、采用灌溉技术和地质技术等来完成,也包括设立规章制度、行动规则、接受模式等有关社会因素的活动。所以水伦理在应用伦理学体系中的最佳体现是与环境伦理密切联系的技术伦理。

4. 小结

总而言之,学术文本内容客观严谨,语言复杂抽象,因此其翻译对译者提出很高的要求。本文从繁复与简短、替换与重复两个角度分析了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并在英汉句法结构对比的基础上,探讨了英语学术文本的翻译。在处理某些句子时,根据英汉句法结构的不同,采取了分译和转译的翻译策略。这两种策略给本文作者翻译学术文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希望对以后的译者在翻译学术文本时提供一些借鉴。

文章引用

庞 倩. 英汉句法结构对比视角下英语学术文本翻译探究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cademic Pap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Syntactic Structures[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11): 2339-2343.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11318

参考文献

  1. 1. Quirk, R., Greenbaum, S., Leech, G. and Svartvik, J. (1972)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gman, Es-sex.

  2. 2. 黄伯荣, 廖旭东. 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下册[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3. 3.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4. 4. 薄冰, 何政安. 英语语法(第四版) [M]. 北京: 开明出版社, 201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