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06 No.04(2018), Article ID:26274,8 pages
10.12677/CES.2018.64044

Stimulati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n Teaching: Thoughts and Enlightenment Based on Theories about Creative Motivation

Dana Duan1, Li Cheng1,2*

1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2Research Center of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for Children’s Creativity, The 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Jul. 18th, 2018; accepted: Jul. 30th, 2018; published: Aug. 6th, 2018

ABSTRACT

Innovation capac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so it becomes one of the primary goals of educa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e talents. Research shows that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bility by stimulating students’ creative motivation. According to theories about creative motivation, intrinsic motivation including autonomous motivation and challenge motivation can combine synergistically with certain types of extrinsic motivation to enhance individual creativity. Based on th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creative motivation theories, teachers can increas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motivation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 an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creative teaching, then create a creative teaching environment,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creative teaching modes for teachers to apply to teaching.

Keywords:Creative Motivation Theory, Students’ Creativity, Classroom Teaching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基于创造性动机理论的思考与启示

段达娜1,程黎1,2*

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系,北京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儿童创造力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北京

收稿日期:2018年7月18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30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6日

摘 要

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创造性人才成为各国教育的首要目标之一。研究表明,激发学生的动机来实现其创造力发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创造性动机理论探讨了基于学生兴趣的内部动机包括自主性动机和挑战性动机,以及增益性的外部动机对学生创造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创造性动机理论的认识和了解,教师能够增强对学生动机和创造性表现关系的认识,构建创造性教学观念,并创造合适的创造性教学环境,为激发学生的内外部动机提供支持。最后,本文还介绍了几种创造性教学模式以供一线教师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创造性动机理论,学生创造力,课堂教学

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有着关键意义,因此,创造力是现在许多国家政治、社会和教育议程上的一项关切。就我国而言,创新实践作为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提出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致力于在高校建成一批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基地和新型智库 [1];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再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那么,创新人才培养的场所在哪里,有哪些方式能有效激发创造力?越来越多的创造力研究者认为学校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为直接、最为持久的微观环境之一 [3],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是创造力在支持和促进个人幸福方面的价值,创造力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其他的思考能力,以应对他们自身成长以及社会发展的挑战。学习者能从学习中获得并提高创造力 [4],所以学生的学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创造力也可以被认为是通过学校的全部课程和科目教授来实现的一门贯穿整体的学科。

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做到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5]。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创造力一直是教育政策的一个关键概念,许多国家正在重组或调整他们的教育体系来促进创新。目前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标准化高利害的考试、一刀切的教学内容、死记硬背和重复僵化的练习,逐渐成为制约创造性教育教学的重大阻碍 [6]。为打破这一僵局,美国的少数州开始使用创意指数(Creativity Index)来评定公立学校在多大程度上教育、鼓励以及提升学生的创造力(Robelen, 2012) [7]。爱尔兰国家课程和评估委员会将创造力列为中小学培养的六大技能之一,并针对课程进行重大的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8]。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与多个部门合作在全国学校范围内设立科学和数学俱乐部,使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好奇、探究、创新和创造力,弥补传统教育中死记硬背的弊端,激励儿童和青少年从事科学活动,为实现科学社会的目标做贡献 [9]。Matthew (2009)将社会对成年人创造力的重视与对学生创造性培养的忽视二者之间的不一致成为“创造力差距”(Creativity Gap) [10]。由此可见,整个国际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一个人的创造力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知识习惯等,而动机作为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一直被视为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性动机受到教学环境、课程设计以及教师观念等多方面影响。因此,加强教师对动机和创造力关系的认识,有利于他们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策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从理论研究来看,学界对于动机的研究由来已久且成果颇丰,其中Amabile的内部动机理论以及Ryan和Deci的自我决定理论对于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探讨存在共性,都主张学生基于兴趣和主动性的动机倾向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本文将基于创造性动机理论的认识和分析,进一步探讨教师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创造性教学,并提出针对性的创造性课程教学模式,以供一线教师借鉴。

2. 创造性动机理论概述与分析

2.1. 内部动机和创造力:基于兴趣,引导挑战性和自主性动机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创造性表现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应该以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为目的,而在创造力成为学校教育目标之一的当下,教学活动也应该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

首先,学生是否对任务产生兴趣,并感知到任务本身的挑战性,从而开始并维持某一学习活动,是创造性表现可能产生的前提。心理学家Amabile (1983)阐述了影响创造性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完成任务的内在动机(Task motivation)、在任务相关领域的专业技能(Domain-relevant skills)、与创造力相关的技能(Creativity-relevant skills)。其中,完成任务的动机是发起和维持创造性过程的原因,它决定了个体是否对任务有兴趣,并愿意开始和持续探求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决定了某些外显行为。只有当呈现的学习材料和问题能够激发学生高水平的兴趣引导内部动机时,他们才会全力投入到任务中,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和创造性技能。Kwok Leung (2014)对于内部动机做了进一步探究区分了两种维度的内在动机 [11]:挑战性内在动机(Challenge intrinsic motivation,与解决问题和处理复杂任务的兴趣和刺激有关)和享受性内在动机(enjoyment intrinsic motivation,在任务活动中通过自我展现和自我娱乐获得的乐趣),研究表明虽然学习目标取向与两种维度的内部动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是只有挑战性内部动机与创造性表现有显著相关,并在学习目标取向和创造性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 [11]。因此,基于学生自发兴趣,并引导挑战性内部动机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教学环境构建能激发学生课堂的创造性表现。

其次,学生能感知到的自主性对于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乐趣和价值是很重要的,因此,学生学习探究过程中自己发现的问题与别人提出的问题相比更能够激发个体的内在兴趣,从而更有利于创造性的问题解决。Deci和Ryan (2000)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根据个体自主性的不同水平,将动机划分为自主性动机和控制性动机,为动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12]。其中,自主性动机是指个体处于真正的兴趣或个人价值而去做某些事,控制性动机则是指个体出于内部压力、外部压力或者是为了获得奖赏而做出某种行为 [13]。大量研究指出自主性动机有助于对深度信息进行加工或者能促进对创造力有要求的复杂或探索式任务的有效表现。自主性强的动机会和高水平的行为满意度、任务取向动机相关,因而更有利于激发个体的创造性;相反,控制性动机可能会阻碍需要创造力、认知灵活性或者深度信息加工的任务表现 [14]。近年来,Dong Liu等人(2011)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提出了和谐性热情(Harmonious Passion),即对某项活动的自主内化,让其成为个体一致性的组成部分,从而获得从事该活动的愉悦感和自由选择性,和谐性热情被认为是一种更加强烈和稳定的内部动机,它能够调节个体自主性、团队自主性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15]。

综上,自主性或者控制性动机与个体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学习态度、注意力、时间管理、学习行为的逃避或者偏爱有密切关系 [16],进而影响创造性水平。

2.2. 外部动机与创造力:增益性外部因素激发的外部动机能提高对学生创造力的预测性

学生的学习和创造不都是发自内心的兴趣驱使的,有时受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有形的奖赏、监督、考试、截止期限等。这些外部因素对学生的创造性动机有何影响?Amabile (1993)用增益性和非增益性外在激发因素来区分不同的外部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 [17]。以奖赏为例,增益性的奖赏因素提供了鼓励创新的信息,它使个体更好地完成任务,这种奖赏所激发出的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及创造力具有促进作用;非增益性的奖赏因素是使个体感受到控制的激发因素, 因而是不利于创造力的。Eisenberger (2003)和Choi (2004)的研究显示评价性的、鼓励创新的外部动机会激励创造力,而严厉的外部控制才会抑制创造力 [18][19]。Cerasoli等人(2014)也提出相似观点,当外部激励与行为相关联时,内部动机对行为的重要性降低,反之当激励不与行为直接相关时,内部动机对行为的作用更显著。简而言之,内部动机能够预测行为的质量,而外部动机能够预测行为的数量 [20]。

从上述的理论分析可知,不论是内部动机还是外部动机,都与创造力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但在实际情况下,一个人不会在任何时候都只是单纯受到内部动机或者外部动机的影响,而是同时受到内外部动机的交互作用。Forgeard等研究者(2013)根据动机来源(内部/外部)和预期受益者(自我/他人)两个维度间的交互影响,构建出了四个动机取向,分别是“成长”(Growth,内部–自我导向)、“获得”(Gain,外部–自我导向)、“引导”(Guidance,外部–自我导向)和“付出”(Giving,外部–他人导向)。创造者可以是(也可能经常是)同时受到内在和外在激励因素,或自我和他人导向动机的驱动 [21]。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在完成一项任务时,他初始的动机取向是外部的、他人导向的,但他可能会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给他人带来愉快的感受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或者是希望通过自己创造性的观点或问题解决方法对他人提出挑战,而激发内部动机或者是挑战性动机。这样的内部动机和初始的外部动机会同时对他的创造性活动产生影响。综上所述,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不是完全对立和矛盾的,任何时候都应该同时考虑二者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

3. 创造性动机理论在课堂创造性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对创造性动机理论的深入分析,可以为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创造性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首先,教师需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机和创造性表现间的关系。比如,学生在学习中感知到的内部动机尤其是挑战性和自主性动机对于创造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从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潜能;再如,评价和鼓励性的外部动机能够在与内部动机的交互作用下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其次,教师在进行创造性教学时,要积极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构建创造性课堂环境为激发学生内外部动机提供积极支持。

3.1. 教师应增强对动机和创造力表现关系的认识,建立创造性教学理念

课堂氛围以及教学活动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因此教师对动机和创造力关系的认识对课堂创造性教学起到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创造力往往被认为只与艺术或者科学有关,其实,学习被视为一种创造,它并不仅限于某些学科。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进行教学创新(Teaching Creatively)以外,更应该坚持“为创造而教”(Teaching for Creativity)的理念,将重点转变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在创造性的教学中,教师只有了解了创造力激发的本质及表现,才能采取正确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动机和参与度,并让他们体会到创造力在促进新知识中起到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老师提供更多机会以支持和评估具有多样性的学生。

所以,在开始教学之前,教师应该首先思考现有的教学材料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挑战性和自主性;学生是否已经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去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观点;以及学生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去充分思考他们的创造性想法并相互交流等。其次,教师应该认识到内在激发因素和外在激发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创造性产生影响,可以采取合适的手段增强外部动机的积极作用,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采取恰当的技能和策略把外部制约或激励因素看作是仅次于兴趣的影响因素,从而对奖赏的消极影响产生免疫作用;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与合作,在与彼此的交流和挑战中获得创造的动力,从而使学生在受到外在激发因素影响的时候创造力也能够得到维持或者提升。

3.2. 教师应主动构建创造性课堂环境,为激发学生内外部动机提供积极支持

在学习中,学生是在特定的课堂环境下,与教师、同伴的互动而中产生新颖而有效的想法的。因此,教师能主动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课堂环境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创造性课堂环境能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包括顿悟问题解决和远距离联想。而且,创造性课堂环境对学生顿悟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机制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其中创意自我效能感、自主性动机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23]。一项关于团队气氛、工作动机与个体创造力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创造性环境氛围与个体创造力有直接的正相关,其中工作动机起中介作用 [24]。

对于如何构建创造性课堂环境这一问题,可以借鉴Amabile (1996)构建的KEYS量表(Assessing the Climate for Creativity),该量表用于衡量组织内部成员对所处环境各项因素的主观知觉,从而预测成员的创造力。她提出促进个体创造性发展的环境因素包括团队成员的鼓励、管理者的鼓励、工作团队的支持、工作的自主性、资源的充足性五个维度,而工作压力和组织障碍则不利于激发创造性。程黎等人(2017)基于Moos的社会环境理论构建了创造性课堂环境的结构,包括教师领导力、促进学生间交流、提高学生凝聚力、教师支持、教师放权五个维度 [25]。

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自由而包容、注重合作参与、鼓励冒险创新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在环境中感受到充分的自由和愉悦,而不是焦虑或谨慎,因而他们也会更勇于面对挑战和承担风险,进行更加广泛的思考,最终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和产品。

4. 激发学生创造性动机的创造性教学模式

基于创造性动机理论,国内外有不少创造性课程模式能够为一线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指导。多数创造性教学模式会注重教学理念、课堂环境、教学方式、项目或任务、评估与反馈等多方面因素。不少研究者对创造性教学模式应该具备的特征进行了探究和总结。Dezuanni和Jetnikoff (2011)主张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包含富有想象力、有独创性的课程安排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策略 [26];Anna Craft等人(2014)提出了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应具有三个基本特点:① 共同建构(co-construction),即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和不断调整课程的内容和进展,尽可能地使课程内容与学生兴趣和生活经验相结合。② 学生主体性(children’s control/agency/ownership),老师对学生的观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使他们感受到信任和参与感,在自主性动机和挑战性动机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和创造。③ 对创造性的高期望(high expectations in skills of creative engagement),即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动机和能力,对他们的创造性产出保持高期望 [27]。

James等人(2015)提出了构建创造性课堂环境的具体方案,他们认为一个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课堂环境至少应该具有五个特征:自由、积极的挑战、监督性鼓励、团队支持、充足资源以及组织支持 [28]。首先,老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天赋、能力和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具有适度挑战性的任务,并且为他们设定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第二,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任务的完成方式和途径,在这一过程中给予指导性的建议和反馈,对他们的努力和付出给予肯定。除了鼓励学生进行独自探索以外,老师可尝试将学生按照特长、思维风格、学习能力和目标进行分组,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交换观点,取长补短。第三,积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有利于任务完成的资源和获取这些资源的有效途径,并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能充分感知到外界环境对自己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支持,因而也就能够激发他们高水平的内部动机。

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以及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理论,结合胡卫平和林崇德的思维能力结构模型,国内研究者提出了创造性教学模式——“Learn to think”课程(也叫学思维活动课程,LTT) [29]。该课程模式认为教学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应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并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机。首先,制造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最好方法,只有感知到与自己已有经验相冲突的观点时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寻求答案的欲望。其次,应该鼓励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不同思维的碰撞有利于产生新颖的观点和想法。而且,应该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并将所学知识合理地迁移到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中,成功的迁移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主动性和自发性,把所学的策略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很多实证研究检验和证实了“LTT”课程在激发学生动机和创造力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大多数学生在参与该课程后都表示他们能够在合作中学习,取长补短,从不同的视角更富有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也更加相信学习是有趣的、有意义的,因为他们能够将新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日常生活和其他领域 [30]。也有研究者基于儿童思维活动特点,将“LTT”课程运用于学前教育,结果表明“LTT”活动课程对于学前儿童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1]。

此外,戏剧教育(Drama Education)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戏剧将各种戏剧艺术形式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互动的、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动机,让他们通过创造性和互动的社会关系建构知识和学习。在戏剧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自由表达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并与小组成员一起反思,增加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了解 [32]。基于戏剧自身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如通过分角色朗读、教材体裁改编、短剧本创作、戏剧表演,激发学生参与度和内部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迁移、思维和表达能力,实现创造性课堂教学 [33]。

以上介绍的几种创造性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共性。首先,教学目标和活动任务应该具有挑战性和新颖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其次,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鼓励创新和冒险的、资源支持充分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不受外部因素的束缚和压力,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第三,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竞争与合作,彼此交流观点和想法,可以在互相激发挑战性的过程中,促进创造性灵感的产生。教师应该综合参考和借鉴这些课程模式中的教学理念和策略,并在自己的课堂中灵活运用。

5. 总结和思考

在当下强调创新的教育环境下,创造性课堂教学是当今社会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没有一个人能够一直受到内部动机的驱动,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构建的课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倾向 [6]。基于对创造性动机理论的分析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并参考国内外几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后,我们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来保持和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提出以下两点思考:1) 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离不开教师创造性教学观念的指导以及教学策略的应用。要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尤其是挑战性动机自主性动机,就要让他们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多样化的活动和贴近生活的情境中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创造,勇于承担风险和面对挑战,享受学习和创造带来的乐趣和价值。2) 学生与课堂环境之间存在重要的交互关系,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包容、鼓励合作与创新的课堂环境,进而构建平等和谐、相互支持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才能让学生在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共同驱动下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创造。

总之,在当今创造力得到空前关注之际,教育者的使命不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传授以应对标准化的测试,更应该使学生运用他们掌握的知识去应对现在的和未来的机遇和挑战,看见更多的可能性,通过创造提升自身乃至国家在世界进步中的竞争力。

文章引用

段达娜,程 黎.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基于创造性动机理论的思考与启示
Stimulating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n Teaching: Thoughts and Enlightenment Based on Theories about Creative Motivation[J]. 创新教育研究, 2018, 06(04): 279-286. https://doi.org/10.12677/CES.2018.64044

参考文献

  1. 1.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 2017-01-19.

  2. 2. 创新驱动, 让中国智造领跑世界[N]. 人民日报, 2017-10-21(08).

  3. 3. 程黎, 冯超, 刘玉娟. 课堂环境与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穆斯(MOOS)社会环境理论在课堂环境中的解读[J]. 比较教育研究, 2013(4): 71-75.

  4. 4. Kaufman, J.C. and Beghetto, R.A. (2009) Beyond Big and Little: The Four C Model of Creativity.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3, 1-12. https://doi.org/10.1037/a0013688

  5. 5. Kaycheng, S. (2017) Fostering Student Creativity through Teacher Behaviors.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23, 58-66.

  6. 6. Hennessey, B.A. (2015) If I Were Secretary of Education: A Focu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9, 187-192. https://doi.org/10.1037/aca0000012

  7. 7. Robelen, E.W. (2012) Coming to Schools: Creativity Indexes. Education Week, 31, 12-13.

  8. 8. NCCA. Key Skills of Junior Cycle: Being Creative. https://www.ncca.ie/en/resources/beingcreative_april_2015

  9. 9.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Technology Clubs for Children. http://mhrd.gov.in/science-mathematics-and-technology-clubs-children

  10. 10. Makel, M.C. (2009) Help Us Creativity Researchers, You’re Our Only Hope.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3, 38-42. https://doi.org/10.1037/a0014919

  11. 11. Leung, K., Chen, T. and Chen, G. (2014)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 The Differential Mediating roles of Challenge and Enjoyment Intrinsic Motivation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31, 811-834. https://doi.org/10.1007/s10490-013-9367-3

  12. 12. 张景焕, 刘桂荣, 师玮玮, 等. 动机的激发与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关系:自主性动机的中介作用[J]. 心理学报, 2011, 43(10): 1138-1150.

  13. 13. Roth, G., Assor, A., Kanat-Maymon, Y. and Kaplan, H. (2007) Autonomous Motivation for Teaching: How Self-Determined Teaching May Lead to Self-Determined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9, 761-774. https://doi.org/10.1037/0022-0663.99.4.761

  14. 14. Blecharz, J., Horodyska, K., Zarychta, K., Adamiec, A. and Luszczynska, A. (2015) Intrinsic Motivation Predicting Performance Satisfaction in Athletes: Further Psychometric Evaluations of the Sport Motivation Scale-6. Polis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46, 309-319. https://doi.org/10.1515/ppb-2015-0037

  15. 15. Liu, D., Chen, X. and Yao, X. (2011) From Autonomy to Creativity: A Multilevel Investigation of the Mediating Role of Harmonious Pass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6, 294-309.

  16. 16. Tanaka, M. (2017) Examining EFL Vocabulary Learning Motivation in a Demotivat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System, 65, 130-138.

  17. 17. Amabile, T. (1993) Motivational Synergy: Toward New Conceptualizations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in the Workplac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3, 185-201. https://doi.org/10.1016/1053-4822(93)90012-S

  18. 18. Eisenberger, R. and Shanock, L. (2003) Rewards,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Creativity: A Case Study of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olation.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5, 121-130.

  19. 19. Choi, J.N. (2004) 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 Predictors of Creative Performance: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16, 187-199.

  20. 20. Cerasoli, C.P., Nicklin, J.M. and Ford, M.T. (2014)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xtrinsic Incentives Jointly Predict Performance: A 40-Year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40, 980-1008. https://doi.org/10.1037/a0035661

  21. 21. Forgeard, M., Mecklenburg, A. and Candland, D.K. (2013) The Two Dimensions of Motivation and a Reciprocal Model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7, 255-266. https://doi.org/10.1037/a0032104

  22. 22. Brinkman, D.J. (2012) Teaching Creatively and Teaching for Creativity.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111, 48-50.

  23. 23. 胡琳梅. 创造性课堂环境与巧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关系研究: 创意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性动化的作用[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4. 24. Lin, C.Y.-Y. and Liu, F.-C. (2012) A Cross-Level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al Creativity Climate and Perceived Innovat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Work Motiv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15, 55-76.

  25. 25. 程黎, 郑昊. 中小学创造性课堂环境评估量表(教师版)编制和施测[J]. 教师教育研究, 2017, 29(4): 52-59.

  26. 26. Dezuanni, M. and Jetnikoff, A. (2011) Creative Pedagogies and the Contemporary School Classroom. In: Sefton Green, J., Thomson, P., Jones, K. and Bresler, L., Eds., 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reative Learning, Routledge, London, 264-272.

  27. 27. Craft, A., Cremin, T., Hay, P. and Clack, J. (2014) Creative Primary Schools: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Pedagogy for Creativity. Ethnography and Education, 9, 16-34.

  28. 28. James, M.A. (2015) Managing the Classroom for Creativity. Creative Education, 6, 1032-1043.

  29. 29. Hu, W., Adey, P., Jia, X., Liu, J., Zhang, L., Li, J. and Dong, X. (2011) Effects of a “Learn to Think” Intervention Programme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1, 531-557.

  30. 30. Hu, W., Jia, X., Plucker, J.A. and Shan, X. (2016) Effects of a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Program on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Roeper Review, 38, 70-83.

  31. 31. 刘丽娅. 学前阶段“学思维”活动课程开发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32. 32. Toivanen, T. (2013) Creative Pedagogy—Supporting Children’s Creativity through Drama.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 Behavioural Sciences, 7, 1168-1179. https://doi.org/10.15405/ejsbs.96

  33. 33. 蔡雪莹. 基于戏剧教学的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4.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