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1  No. 05 ( 2022 ), Article ID: 56944 , 6 pages
10.12677/ACPP.2022.115208

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 当代价值

丁岽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2年9月18日;录用日期:2022年10月13日;发布日期:2022年10月20日

摘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具体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社会现实,揭示了资本主义生存方式的弊端。新时代,深入理解和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方向。

关键词

异化劳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代价值

On Marx’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Dong Ding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Sep. 18th, 2022; accepted: Oct. 13th, 2022; published: Oct. 20th, 2022

ABSTRACT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 of 1844, Marx specifically elaborated the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deeply analyzed the social realit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capitalist socialized mass production, and revealed the drawbacks of the capitalist way of life. In the new era,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eply understand and grasp Marx’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Studying Marx’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will help us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provide a guiding direction for adhering to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and promoti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Keywords:Alienated Labor,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Contemporary Value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只有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扬弃异化。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形成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建设和谐有序的社会交往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梳理理论来源,概述理论基本内涵,分析理论的当代价值,进一步把握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2.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来源

2.1. 批判和继承黑格尔的辩证异化思想

马克思的思想观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体会并认识到了大量的社会现实与社会中黑暗的一面,于是他开始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逐渐成为一名忠实的唯物主义者。黑格尔指出,异化是将绝对精神外化成有异于自己的真实世界,进而又借助于对真实世界的扬弃,而回归自我的过程 [1]。这种异化是思维层面的异化,即自我意识的异化。因此,扬弃异化的活动也只是停留于思维层面的行动,而不涉及现实的改变。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异化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现实的人”的概念来取代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表达。

2.2. 批判和继承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是《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内容的主要来源。马克思充分肯定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成果,对其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形成了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忽视了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具有唯心主义思想。费尔巴哈对人的“类”本质进行概述,但是却没有区分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只是用“理性,爱,意志力” [2]。这样界定模糊的概念进行概述。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主要标志,将劳动与自然相联系,从而进一步明确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区别。

3.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系统地阐释了异化劳动理论,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社会现实,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陋与无产阶级生活的悲惨的一面。把握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助于理解该思想的当代价值和实践作用。

3.1. 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性

第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 [3]。工人生产的产品,逐渐成为一种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以厨师为例,厨师应该可以自由支配自己所做的菜品。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厨师创作的菜品不仅要受到雇佣者即老板的考察,也要得到消费者的满意,即买单支付菜品,同时还要经得起市场管理局的考察和检验。一方面,厨师在做菜过程中,如果制作流程出现偏差,菜品的口味出现异常、造成食材浪费或者出菜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下,就会引起雇佣者的不满,厨师可能会被克扣工资甚至开除从而丢掉工作。另一方面,厨师做的菜品要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和心意以及市场的检验。倘若厨师做的菜品不能得到顾客的满意,顾客就不会购买厨师的菜品,从而不会发生交换。若菜品不能售出,厨师就拿不到工资,因此,厨师做的菜品越多,他能消费支配的菜品就越少,厨师逐渐转化为菜品的奴隶,与菜品相异化。这就是他异化的过程。

第二,劳动者与劳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进行劳动不是自愿和自由进行的,反而是被雇佣者强制和压迫而进行的。劳动者在雇佣者的逼迫下,为了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进行劳动。劳动在劳动者眼中,不再是一种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发挥自己的类本质的活动,而是一种摧残和压迫性的过程,束缚着劳动者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能实现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劳动者失去了工作的热情和动力,从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如在电影《摩登时代》中,工人只知道麻木的拧螺丝,不在乎自己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意义,最终成为麻木的拧螺丝的工人,失去了人的主体性。劳动者就像机器一样,只会机械性的重复工作,丧失了生活和工作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另外,由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成为强制性和压迫性的活动。劳动者的精神也会受到摧残,内心深处会产生逃避和反抗的情绪,不利于资本家长久地获取利润。工人开始对工作报以冷漠和不耐烦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的身心健康。因此,劳动者只有在劳动之外的活动才会体会到快乐,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相异化。

第三,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将人的类本质设定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4]。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具有意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物质,从而满足自身的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强迫工人进行劳动就违背了人的类本质。资本家忽视了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和获取剩余价值,盲目地强制工人进行劳动。工人在资本家的压迫下也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偏离,不能自由和自觉地进行劳动,只能在压迫和强制下从事劳动生产实践活动。同时,马克思还提出人与动物的区别还体现在“把握美的规律”。比如,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本来应该是美的艺术概念与艺术家高超的技艺的碰撞。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品,往往会被忽视其在创作过程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创作理念,手工艺品的价值被忽略,艺术品只有在获得消费者的欣赏并且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后才变得有价值。艺术品不再属于艺术家本人,而是属于消费者即购买艺术品的人。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即劳动过程被弱化,他的创造艺术品的过程被视为一种维持艺术家生活的基本途径,从而艺术家就与自己的类本质发生异化。

第四,人与人相异化。这是上文阐述的三种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异化时,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不断被削弱,使得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被他人强制占有和随意支配。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与人必然会发生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每个人都会成为他人追逐利益的工具。这样的社会难以形成良好的、和谐的氛围,阻碍了国家的长久健康和持续性的发展,不利于国家获得国际性的话语权。经济间的联系逐渐取代社会人际交往的联系,人不断地工具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友好互助的关系反而是尖锐的对立关系。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断恶化,走向了相反的方向,难以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氛围,最终阻碍了国家的进步。汲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教训,可以推动我国社会健康、稳步发展。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未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提供了指导。以上四个维度的阐述,体现了异化劳动理论不但涉及人与物的关系,还涉及了人与人的关系。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关系,四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每个维度环环相扣,相互作用,促成最终结果。

3.2. 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

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产生的根源。在私有制之前,人们的劳动还尚未发生异化。私有制的出现,激化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社会财富的分配越来越不平等 [5]。资本家给工人的劳动支付工资,实际上就是把人抽象化的过程,资本家把工人视作机器,不再是独立的人,支付工资给工人是为了让工人继续为他工作,为他创造更多的利润和谋取更多的财富。在资本家眼里,给工人支付工资就像给工厂里的机器加油润滑一样,毫无差异。工人被迫成为不停旋转的陀螺,为资本家不停地创造利益。资本家忽视工人的精神需求,只从物质需求层面去满足工人。另外,私有财产的出现也阻碍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工资的遮蔽下,人们认为自己的劳动换来了同等的回报,最终接受自己为资本家服务的设定。工人的思想逐渐被资本家的“把戏”迷惑,陷入僵化的局面,无法逃脱。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扬弃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这里的扬弃不是彻底的放弃,而是继承和发展其积极的内容,否认和放弃私有财产的消极的内容。马克思充分肯定了私有财产的积极意义,批判了空想共产主义。马克思指出,私有财产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所以,上文所说的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财产,而扬弃公民私有财产则是指改变私有财产的社会特性。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私有的财产也不再被其他人所拥有了。人不会被工具化或者被视为工厂里机器一样的存在,劳动也不是被强制和压迫性的活动,劳动真正的成为一种自由和自觉的活动。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就是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共产主义就是新事物,资本主义就是旧事物。只有正确分析和把握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准确把握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才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为人民谋幸福。

4.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他的理论不是刻板的,不是生搬硬套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的。当前,这一理论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研究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于我们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重视劳动者的地位,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建设和谐有序的社会交往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4.1. 重视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下,资本家过度的追逐利润,忽视了人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削弱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替代。深入研究和掌握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重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彰显劳动者在实现国家富强过程中的重要性。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劳动者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不断地助力于社会的发展。但是,近期网络热议的“996”上班模式和“唯GDP论”等新的工作模式和经济发展理念都弱化了劳动者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结果本来应该是造福人类、为人民服务的,但是现在人却被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所支配,这一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如果持续保持这种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和片面追求经济指标增长的发展模式,忽视劳动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弱化劳动者的作用和地位,必然会激化社会矛盾,从而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宏伟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持续性繁荣和实现社会和经济的高效的发展,尊重劳动者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必要的环节。因此,政府应该注意到就业环境的问题,优化就业环境,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让劳动者能够意识到自己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劳动不是一种维持基本生存的途径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同时,也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杜绝为了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压榨员工、非法占有员工休息时间和拖欠工资的恶劣现象。最后,要营造一种尊重劳动者,鼓励劳动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社会氛围,让劳动者劳有所得,提高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收获幸福感和满足感。

4.2. 避免异化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异化消费是在异化劳动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新的消费观,是异化劳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异化消费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某种商品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商品的质量和自身的需求,而是看重商品带来的身份价值信息,如:是否能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是否能彰显自己的品味,是否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等等。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异化消费的影响下,盲目地购买和追求奢侈品,忽视理性消费的重要性。我们在购买商品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应该是自己的需求和商品的质量。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奢侈品牌的推广和宣传,人们开始盲目地追求奢侈品可以给他们带来的象征性信息,忽视了商品本身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这种象征性消费正在侵蚀着我们的思想观念,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要保持理智,避免异化消费。现在很多广告商正是抓住了部分人爱慕虚荣的心理特点,在商品推广时,大范围的渲染商品背后的价值,弱化了商品本身的性能和产品信息介绍。如:汽车广告总是把汽车产品和成功的商业人士放在一个画面介绍,香水总是和一个妙曼身姿的美女同时出现,保健品广告总是和健康的爷爷奶奶的形象同时呈现,等等。在去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之后,新闻媒体上也会经常出现关于消费者盲目消费的新闻,同时还有部分网友自嘲自己的消费模式为“剁手消费”,这一现象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我们在日常消费时要保持理性,注意辨别资本家的消费陷阱,树立正确的、理性的消费观,避免异化消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7],这表明了真正的美好生活不是通过消费获得的,而是在具有丰富意义的劳动中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社会思想的影响下,异化消费弱化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更要认识到美好生活不是通过购买奢侈品来满足自身的虚荣心来实现的,而是在我们的辛勤劳动的过程中创造的。当代青年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异化消费的危害性,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理性消费,从自身做起,提高警惕,避免异化消费。只有克服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人们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由自觉的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3.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离开自然,工人将无法创造价值。人们过度地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了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破坏了生态平衡,污染了环境。同时,大自然也对我们做出了警示,如:全球气候变暖、雾霾天气和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频发等等。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只重视人的需求,忽视自然的承受能力。因此,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马尔库塞的科技批判理论具体阐述了科学技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他认为科学技术只不过是人类用来破坏自然的手段和方式。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给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增强了人对自然的破坏力度。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技也被人们熟练掌握并运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在使用科学技术时,我们也应该合理的使用科学技术,既不能盲目的反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也不能过度使用科学技术去破坏自然环境。只有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才能有效发挥人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关系。

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论”对于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建设人和自然的良性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日本著名马克思主义学家岩佐茂也曾提出“环境正义理论”。岩佐茂认为,我们要注重代际正义,即现代人不能自私的、无节制的开采自然资源,要为未来人留有必要的自然资源,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岩佐茂的环境正义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解决现代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自然的馈赠,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

4.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异化劳动,就是在劳动过程中弱化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使人逐渐转化为客体。主体客体化是异化劳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全部被资本家所占有,人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贫穷和枯燥,物质世界也同样变得贫穷和单调。面对枯燥无味的生活,工人逐渐失去了创造性和能动性。工人在日复一日的异化劳动下,丧失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热情与希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党高度重视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与人密切相关,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为社会发展创造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必须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重视人民的地位,把为人民服务谨记在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下一个百年征途中不断地创造新辉煌。中国共产党在前进道路上,与人民同行,守人民的利益。回望历史的洪流,中国共产党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中,战胜了艰难险阻,无所畏惧地踏步向前,缔造了许多值得学习的精神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不断创造佳绩,引领人民走向辉煌。

5. 结语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时代意义。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异化劳动现象,工人依然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和被统治的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异化现象,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异化现象终将会消失。因此,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加需要注意维护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避免陷入资本主义的陷阱,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消极的外来文化的入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新时代,我们要密切联系实际,从现实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斗。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进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把握了促进社会主义长久、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踏上新的旅途。因此,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时代也依然没有过时,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文章引用

丁 岽. 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On Marx’s Theory of Alienated Labor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J]. 哲学进展, 2022, 11(05): 1213-1218.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5208

参考文献

  1. 1. 杨怡莹, 薛忠义. 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主要来源、创新及现实启示——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J]. 经济问题, 2022(8): 22-28.

  2. 2. 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上卷[M]. 荣震华, 王太庆, 刘磊,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3. 3.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47-131.

  4.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62.

  5. 5. 张一兵. 重新回到马克思: 社会场境论中的市民社会与劳动异化[J]. 学术月刊, 2021, 53(9): 17-27.

  6.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35.

  7. 7.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八年新年贺词[N]. 人民日报, 2018-01-01(0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