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11  No. 10 ( 2023 ), Article ID: 74393 , 9 pages
10.12677/ML.2023.1110629

ESL课堂中三种学习动机与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研究提案

吴静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学院,美国 费城

收稿日期:2023年8月29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17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26日

摘要

本研究提案旨在探索在ESL的成人学生课堂中,他们不同的学习动机对第二语言习得造成的影响,并总结其关系。本文重点考察了三种类型的第二语言学习动机:1) 理想自我(ideal self)的学习动机,2) 应该自我(ought-to self)的学习动机和3) 反应该自我(anti-ought-to self)。设计的数据分析将来源于随机在不同的社区大学中来自不同国家的100名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大一学者。他们将通过填写调查问卷以及回答半开放式的访谈的方式参与到实验中。预期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二语学习中,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可能对其ESL的学习成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应该自我可能与获取结果呈反比,而理想自我和反应该自我可能与获取结果呈正比。

关键词

二语习得(SLA),学习动机,二语动机自我系统(L2MSS),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

A Proposal for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ree Learning Motivation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ESL Classrooms

Jing Wu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USA

Received: Aug. 29th, 2023; accepted: Oct. 17th, 2023; published: Oct. 26th, 202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proposal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that different learning motivations have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a classroom of adult ESL students and to summarize their relationship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ree types of SLA motivation: 1) Ideal self, 2) Ought-to self and 3) Anti-ought-to self. The data designed for analysis will come from 100 freshmen scholars who speak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randomly located in different community colleges. They will participate in the experiment by filling out questionnaires and answering semi-open-ended interviews. The expected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 tha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students’ different motivations may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ir ESL learning outcomes. Among them, ought-to self may be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acquisition of outcomes, while ideal self and anti-ought-to self may b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acquisition of outcomes.

Keyword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 Learning Motivation, L2 Motivational Self-System (L2MSS),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 (ESL)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导言

学习的动机在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以下简称SLA)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语言学习的结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探讨。然而,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以下简称ESL)的课堂环境中,不同的学习动机与第二语言习得结果之间的关系仍然需要做更多的研究。

在ESL环境中,对语言的各类认知和不同社会情感因素都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发挥着作用。不可否认,学习动机是与语言学习成果相关的重要社会情感变量之一,也是推动人们参与特定行动或活动的力量。在早期教育类文献中,不同的教育学家列举出了各种类型的学习动机。

从字面上看,外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来自外部因素,通常基于奖励或惩罚。针对于外在动机,典型的例子有:学生必须在义务教育中成绩达标,否则将会被强制退学。又或者,当你的父母会在你成绩进步时奖励你最心爱的玩具。相反,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源自于学者自身的内心世界。当内心世界中产生了对语言学习的某种无形内驱力,学生便获得了内在的学习动机。

研究表明,无论学习动机的种类和强度,有学习动机的学习者通常会获得比缺乏学习动机的学习者更高的语言学习成绩,这也支持了本文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在成人ESL课程里,各种动机因素对英语学习的确切影响仍然缺乏相关的研究。也因此,教师在辅助建立学生动机方向时,仍然无法识别大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持有不确定性。

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到三种不同类型的动机:自我动机(self-motivation),源于实现自身目标和愿望的愿望;应然动机(ought motivation),源于满足外部期望的责任感或义务感;反应然动机(anti-ought motivation),源于避免不良结果或后果的愿望。旨在探索这三类普遍存在的学习动机对ESL学生的二语习得的成果影响,将结果利用正或反比例的方式呈现,以丰富关于ESL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研究。

2. 文献综述

通过考虑三类动机的基础重要理论以及其具体的学术概念,能够为后续理解ESL课堂中学习动机与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研究奠定基础。

2.1. 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以下简称SDT) [1] [2] 是理解语言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框架之一。根据SDT理论,学习动机取决于学生个人对自我自主性、学习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内在心理需求均能够得到满足或阻碍的程度 [2] 。

除此之外,SDT理论 [2] 提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从外在动机(即从事某项活动是为了获得外部奖励或避免惩罚)到内在动机(即从事某项活动是为了其内在价值)等不同层次的动机存在。

有学者在对这两类学习动机进行相关研究后表明 [3] [4] ,在学习中能够实现自我激励最大化的学生通常更能在语言学习上获得成功。

2.2. 融入型动机与功能型动机

在理解学习动机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Gardner和Lambert [5] 提出了学者建立融入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功能性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对与二语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融入型动机是指学生学习某一门语言的目标是为了成为该语言使用者群体中的一份子。他们的学习动机常常是为了通过使用语言来获得属于某个目标群体的身份或是目标语言社区的文化归属感 [6] 。与此相反,功能性动机则是出于更加实际或更加功利的原因。例如,为了达成学术目标或为了满足专业需求才去学习某一门语言 [6] 。

在对这两类学习动机的研究中,众多学者表示,当学生秉持着融入型动机去学习一门语言,他或她们已经踏上了开启了收获优异语言学习成果的大门 [3] [4] 。

2.3. L2动机自我系统L2MSS

学习第二语言时,掌握如何实际运用该语言进行交际会话是ESL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设计一节成功的外语课程需要深刻的了解学习动机与语言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一众致力于教育研究学的学者们曾将学习动机比喻成推动行为朝着目标前进的心理力量。优秀的心理语言学家Dörnyei [3] 在提出第二语言动机自我系统(L2MSS)后,将其细节的划分成了三个子类别。在下文中,我将引用其中的两类纳入了本文的研究对象。

2.3.1. 理想自我(Ideal L2 Self)的二语学习动机

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在内心建构了一个视觉化目标,即他们对于该语言的合格使用者的理想自我形象,这一现象被称为“理想的二语自我”。学生是否愿意在语言学习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坚持不懈的学习和投入都与“理想的二语自我”有关 [7] 。当内心树立起这个理想的自我形象后,他们对自己将来成为熟练的语言使用者有一个清晰而乐观的愿景,从而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也正因为这种强烈的自我憧憬,他们的内心对于理想的未来意向会引导着他们的学习行为,促使他们参与更多达到语言目标的学习活动,从而带来学习成果的正面反馈。

2.3.2. 应该自我(Ought-to L2 Self)的二语学习动机

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责任感或义务感则由“应该学习语言的自我”来体现。同龄人的压力、父母的期望或未来的职业机会都会激发这种动机。在短期内,“ought-to self”是实用的,因为它能激励学生参与语言学习活动。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乐趣、兴趣和满足感体现在L2学习体验中。由于内在的原因,如对语言学习的热情、对文化的兴趣或对旅行的渴望,这种动机是由学习者内心对掌握语言的渴望所驱动的。具有此类内在动机的学生更有可能参与具有挑战性和耗时的任务。此外,根据Dörnyei的研究 [7] ,他们表现出更大的自主性和更积极的语言学习观。

2.4. 反应该自我(Anti-Ought-to L2 Self)的二语学习动机

基于L2MSS中的两种典型的自我,理想和应该自我,Thompson和Vásquez [8] 对三名外语教师的语言学习进行了记录和分析。他们发现,这两种学习的动机框架似乎没有办法完全充分的将所有的语言学习环境进行合理的解释。因此,他们建立了反应该自我(anti-ought-to self)的概念以诠释对一些特殊的语言学生的学习动机。反应该动机先是融合了理想自我中对自己理想形象的愿景部分,也将应该自我中的外界环境因素融入其中。拥有反应该学习动机的学生同样是在外界对自己的期待中学习,他们的理想形象通常是能够满足他人期待,避免让他人失望的梦想实现者。

2.5. 补充研究讨论

每种动机都会影响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态度、目标和行为 [9] 。许多研究探讨了动机因素与语言学习效果之间的联系。来自韩国的Kim [10] 发现,“理想的L2自我”有利于韩国学习英语作为外语(EFL)的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口语能力。然而,“应该的L2自我”对口语能力没有明显的影响。与此类似,Kang [11] 发现“理想的第二语言自我”对韩国EFL大学生的动机和成功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另一方面,“应该的L2自我”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有不利影响。

也有人对反应该动机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调查。避免失败或惩罚等不良结果被称为反应该动机 [12] 。Taguchi等人 [13] 的一项研究发现,L2的动机和成功与长期保持谨慎的态度以避免不良结果有关。研究得出结论,总是关注于避免不利结果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成功率更高。

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也会影响语言学习的结果。Loewen等人 [14] 认为,所接受教学的性质、任务的难度以及学习者的自主程度都会影响学习动机。在Van Moere等人 [15] 的研究中,基于任务的语言教学法(task-based)提高了成人ESL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语言水平。同样,Salimi等人 [16] 发现,针对中国EFL学习者的注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习动机和语言水平。

除了个人因素,社会和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学习动机。根据多语言世界中的SLA跨学科框架,社会、语境和个人因素都会影响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 [17] 。该框架着重强调在语言教学中考虑各种观点的价值。MacIntyre & Gregersen [18] 的一项研究发现,社会和文化因素,如群体成员身份和社会认同,影响着成人ESL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语言学习成果。

3. 研究方向以及实验方向设计

研究方向:在成人ESL课堂环境中,三种不同的基于自我的学习动机(self-motivation)与二语习得结果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验方法:该研究将采用混合方法,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

3.1. 定量数据收集和分析

从调查问卷中收集的数据将用于研究的定量部分。问卷将由封闭式问题组成,收集有关成人ESL学习者的各种动机及其会话语言使用习得结果的信息。问卷中的两个主要问题是:一是让参与者自主选择他们认为当前二语学习主要基于哪种动机,并让他们对三种动机进行排名。其次是要求他们填写每种动机对其学习成果的影响比例。目前正在参加英语会话课程的成人ESL学习者样本将收到调查。为确保参加人数具有参考性,参加人数将设定在一百人以上。参与者将是通过随机抽样从美国社区学院的ESL项目中随机抽取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其中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阶层。

描述性统计将用于分析调查数据以确定收到的问卷调查答案的频率和分布。研究将运用推论统计的方式,绘制图表以清晰的理解调查结果。并且,将对数据和图表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最终得出确定三种动机因素与会话语言学习结果之间的联系的结论。

3.2. 定性数据收集和分析

定性部分则会由半结构化访谈的采访进行完成。试验将在参与问卷调查中的参与这种进行随机挑选。所有的访谈问题都应该设计成是开放式的,旨在引发有关参与者对各种动机因素的体验以及他们的语言使用习得结果的更深入的回答。面试问题中包含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引导学生提供具体哪些个人经历导致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如何影响他或她的学习成果的。

根据参与者的喜好,采访将是面对面的或在线的。它们还将被录音以供转录。主题分析(thematic analysis)将用于整理和归纳已收集的访谈数据 [19] 。在主题分析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将反复阅读文字记录并复听录制的音频以保证对收集的数据足够的了解。在整理并留下有效数据后,将数据信息分配至所要研究的三类动机。主题分析要求研究人员对数据进行更深层的理解与体会并将数据归纳总结为几个不同与各种动机相关的学习效率趋势的分支点。最后将其联系至教育层面上对语言习得的可能应用,以获得更全面的总结分析报告。

4. 预期结果和可能的影响

根据拟议研究项目的预期结果,各种动机风格(自我、应该和反应该)与成人ESL课堂环境中会话语言使用的习得结果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

4.1. 预测结果

实验预计自我动机将与习得结果呈正相关,这表明具有强烈学习愿望和提高会话语言技能的学生将在课堂上表现更好。预计同样呈积极影响的还有反应该动机将。这表明,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在学习会话语言技能时也会做得更好,因为他们有动力避免自己产生不良结果或后果,例如社交尴尬或批评。

相反,预期结果表明,应该动机和获取结果可能并不呈正比。据预测分析,由于对家庭或长辈的义务等外部压力而感到被迫学习英语的学生可能很难培养会话语言技能。

这个结果很重要,因为它强调了内在动机对于发展会话语言能力有多么重要。因此,具有强烈内部驱动力学习英语的成人ESL学习者在获得会话语言技能方面可能比那些仅受外部因素驱动的人表现得更好。

4.2. 未来应用

根据拟议研究项目的预期结果,从调查和访谈中收集的信息将为影响成人ESL学习者动机的变量以及这与会话语言使用中的习得结果之间的关系提供重要的见解。通过识别影响成人ESL学习者动机的因素,教育专业人员可以更好地调整他们的教学实践,以增强学习者的动机,从而最终获得更好的习得结果。

这项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及人们学习语言的心态产生重大影响。如果结果表明理想自我动机与第二语言的使用和习得呈正相关,教师可以将激励策略纳入他们的教学实践。这种策略包括让学生在会话课上选择他们想谈论的话题,让他们设定自己的目标,并赞扬他们的成功。同时,根据预期研究结果表明,应该自我动机对会话语言的使用和语言学习有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减少个人的不舒服感并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有策略的积极强化、建立现实的目标以及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社区意识和集体归属感。该研究的结果对未来关于动机和语言学习的研究具有影响,特别是考虑到在课堂上使用各种动机策略。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了解各种类型的动机如何影响语言习得来创建研究来测试各种动机策略和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对于从事ESL教育领域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来说,拟议研究项目的预期结果具有重大影响。通过了解会话语言使用中各种类型的动机和习得结果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创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从而获得更好的习得结果。此外,政策制定者可以利用研究结果来指导资金和政策选择,以支持制定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成人ESL学习者的动机和习得成果。最后,研究人员可以扩展这项研究的结果,以加深他们对成人ESL教育中动机和习得结果之间复杂联系的理解。

5. 小结

总之,本研究探讨了成人ESL学生在课堂环境中会话语言使用的各种动机因素与学习成果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和访谈等混合方法,揭示影响成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动机的变量,以及这些变量与他们的习得结果之间的关系。根据预期结果,“应该”动机可能与获取结果呈负相关,而自我动机和反“应该”动机可能与获取结果呈正相关。这些发现的意义可能有助于课程设计者和语言教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更有效和高效的语言学习。最后,通过揭示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动机和习得结果之间复杂的联系,这项研究可能会推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发展。

文章引用

吴 静. ESL课堂中三种学习动机与第二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研究提案
A Proposal for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ree Learning Motivation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ESL Classrooms[J]. 现代语言学, 2023, 11(10): 4682-4690. https://doi.org/10.12677/ML.2023.1110629

参考文献

  1. 1. Deci, E.L. and Ryan, R.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ur. Plenum, New York. https://doi.org/10.1007/978-1-4899-2271-7

  2. 2. Ryan, R.M. and Deci, E.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68-78.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5.1.68

  3. 3. Dörnyei, Z. and Ushioda, E. (2009) Motivation,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L2 Self. Multilingual Matters, Bristol. https://doi.org/10.21832/9781847691293

  4. 4. MacIntyre, P.D. (2007)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the Second Language: Understanding the Decision to Speak as a Volitional Process.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1, 564-576. https://doi.org/10.1111/j.1540-4781.2007.00623.x

  5. 5. Gardner, R.C. and Lambert, W.E. (1972)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Language Learning.

  6. 6. Gardner, R.C. (1985) 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Edward Arnold, London.

  7. 7. Dörnyei, Z. (2014) The Psychology of the Language Learne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utledge, Mahwah.

  8. 8. Thompson, A.S. and Vásquez, C. (2015) Exploring Motivational Profiles through Language Learning Narrative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9, 158-174. https://doi.org/10.1111/modl.12187

  9. 9. Ortega, L. (2009)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nd Edition, Hodder Education, London.

  10. 10. Kim, Y. and Kim, K. (2019) The Effects of Ideal L2 Self, Ought-to L2 Self, and English Learning Motivation on the Speaking Proficiency of Korean EFL Learners. The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47, 156-169.

  11. 11. Kang, H.J. (2016) The Ideal L2 Self and the Ought-to Self: Their Roles in Motivating Korean University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38, 303-327.

  12. 12. Ellis, R. and Shintani, N. (2014) Exploring Language Pedagogy through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Routledge, Abingdon.

  13. 13. Taguchi, T., Magid, M. and Papi, M. (2014) The L2 Motivational Self-System among Japanese, Chinese and Iranian learners of English: A Comparativ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4, 236-259.

  14. 14. Loewen, S. and Sato, M. (2017)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utledge, London.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676968-1

  15. 15. Van Moere, A., Ezeiza Ramos, G., Suvorov, R. and Reichert, M. (2018)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on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Outcomes in an Adult ESL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22, 660-684.

  16. 16. Salimi, A., Bonyadi, A. and Asghari, A. (2014) The Effect of Focus on Form on EFL learners’ Written Task Accuracy across Different Proficiency Level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 4, 829-838. https://doi.org/10.4304/tpls.4.4.829-838

  17. 17. The Douglas Fir Group (2016) A Transdisciplinary Framework for SLA in a Multilingual World.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00, 19-47. https://doi.org/10.1111/modl.12301

  18. 18. MacIntyre, P.D. and Gregersen, T. (2012) Emotions That Facilitate Language Learning: The Positive-Broadening Power of the Imagination.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 193-213. https://doi.org/10.14746/ssllt.2012.2.2.4

  19. 19. Guest, G., MacQueen, K.M. and Namey, E.E. (2011) Applied Thematic Analysis. SAGE, New York. https://doi.org/10.4135/9781483384436

附录1

定量数据拟定——问卷调查

附录2

定性数据分析拟定——采访问题

1) Can you describe your experiences with learning English in an adult ESL classroom setting?

2) How important do you think motivation is in the acquisition of convers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3) Can you describe what motivates you to learn English?

4) How has your motivation level affected your English language acquisition outcomes?

5) In your opinion, how do different types of motivation (self, ought-to, and anti-ought-to) impact your convers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acquisition outcomes?

6) Can you describe a specific experience in which your motivation level influenced your participation in a classroom conversation activity?

7) Can you provide an example of a specific motivational strategy that your English teacher has used that has helped you in your language learning journey?

8) 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s for how English teachers can motivate adult ESL learners to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conversation activities?

9) Are there any other factors that you believe are important to consider when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ivation and the acquisition outcomes of convers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use in an adult ESL classroom setting?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