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3  No. 05 ( 2023 ), Article ID: 65820 , 6 pages
10.12677/AE.2023.135418

探究式教学对于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的意义 ——以Diogenes and Alexander为例

帅易琼

重庆移通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23年4月17日;录用日期:2023年5月16日;发布日期:2023年5月25日

摘要

探究式教学的本质通过先做、后观察、再抽象,可以有效解决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本末倒置问题。通过研究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模式,可以设定探究式教学的六个阶段,即确定主题和目标、提出问题和挑战、分组合作、提供资源和指导、学生展示和反馈、总结和反思。在英语专业精读课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有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探究。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精读,Diogenes,Alexander

The Significance of Inquiry-Based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 Reading Classes: Taking Diogenes and Alexander as an Example

Yiqiong Shua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ongqing Colleg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Chongqing

Received: Apr. 17th, 2023; accepted: May 16th, 2023; published: May 25th, 2023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inquiry-based teaching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backwards inversion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by doing first, observing later, and abstracting later. Through research on the basic model of inquiry-based teaching, the six stages of inquiry-based teaching can be established, including identifying the topic and goal, posing questions and challenges, grouping together, providing resources and guidance, students’ presentations and teachers’ feedback, and summarizing and reflecting. Inquiry-based teaching can help establish the students’ role as central in English major reading classes, fully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abilities, and transform passive learning into active inquiry.

Keywords:Inquiry-Based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Diogenes, Alexander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哲学家笛卡儿(René Descartes)说:“我疑故我思,我思故我在。”他认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对一切都持有怀疑态度,对所有的东西都应该至少怀疑一次 [1] 。所以如何通过激发思维以建构学生知识结构成为教育界一大难题。而国内英语专业精读课程的教学,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未脱离“占有式学习”模式,教师则倾向于向学生灌输语言知识,考试评价依然以知识、能力为主,未能充分考虑在学生知识建构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培养。弗洛姆主张“存在式学习”,是以积极、创造的方式去接受和回应。引发新的问题,激发新观点。“存在式学习”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教师如何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探究式教学设计 [2] 。本文将从探究式学习的概念和模式出发,论述英语专业精读课中如何将教学方式从知识灌输型转变为自主探究型,从而促进学生知识建构,促进学生“存在式学习”。

2. 何为“探究式”?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把探究式学习引入教育领域。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自主寻求或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 [3] 。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和独立调查课题,而不是仅仅从老师那里接受信息。这种方法旨在促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学科内容。

杜威在芝加哥的一所实验学校推行“主动作业”,让学生能在学习上与外部生活相联系,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经验,知识就在经验的基础上得以建构起来。探究式学习被视为一个自然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而不是被迫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任务 [4]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皮亚杰(Piaget)、布鲁纳(Bruner)等人论证了探究式学习的合理性,强调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三要素中的优先级。明确把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倡者是生物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施瓦布认为,自然科学知识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不变的系统,而是开放的、不断被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科学知识的结构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真理。他拒绝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的真理“传递”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亦即实验的、探究的方法,运用实验和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知识生产的过程 [5] 。

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只要找到了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任何未知的领域都可以通过探究的方式成为已知。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成为教育的一大关键。教育教学效果,效率往往取决干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要始终处于主体状态。否则,就真成了“无碰撞教育”(education without impact)。教学中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就没有对话框架和主题。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主体性,对于改变教学中单一主体的机械运行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3. 探究式教学模式

3.1. 萨奇曼探究模式(The Richard Suchman Model)

美国教学法专家萨奇曼(Richard Suchman)将探究模式基本程序分为四个阶段:1) 遭遇疑难情境:教师向学生展示问题,使学生处于教师设置的疑难情境中,学生理解问题并了解探究程序。问题应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要考虑问题是否能激发学习动机;2) 假设和收集资料:可以先有假设,根据假设收集资料,也可以从收集资料开始,一边收集资料,一边提出假设。这一阶段实际上是“假设收集资料假设”的不断循环,教师充当资料的提供者。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提出问题,不限制学生提问;3) 得出结论:通过“假设收集资料假设”的循环,最终验证假设。教师要求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解释,当解释能说明收集的资料时,结论就出来了。当无法解释说明材料时,这就要求学生进一步收集资料或进一步对资料进行分析;4) 分析:得出结论后,探究过程模式的最后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过程,目的是使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认识,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探究过程,以便认识自己的探究过程,为今后改善探究过程提供依据,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这是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必不可少的阶段 [6] 。

3.2. 学习环模式(Learning Cycle Model)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卡普拉斯(Robert Karplus)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出学习环模式,20世纪60年代该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探究式教学始。Atkin & Karplus认为,学习环是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一种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进行他们感兴趣的观察,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而学生也可以在物质材料探究过程中获得直观的学习经验,采用观察、分类、测量等多种方式来获得探究精神与探究能力。学习环模式认为,科学学习或教学过程需要经过三个相连的阶段:概念探索、概念引入和概念应用 [7] 。通过这三个阶段,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促进其智力发展。学习环模式的基本程序如下:首先进行概念探索阶段,让学生进行各种探索活动,以产生新观念。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所学概念以及学生背景知识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围绕这一问题情境精心组织材料、事件、观念以及关系,然后以最简洁的指导语将它们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这些材料、事件、观念以及关系进行考察,提出疑问、假没,建立可能的联系,猜测可能的概念或理论。其次是概念引入阶段,让学生给前面发现的观点或想法命名。教师要引导学生恰当地说明自己所发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然后以学生的探讨为基础,将课本上的术语或概念通过说明、演示、文字、图表或动画等形式介绍给学生。最后是概念应用阶段,让学生有机会将新观念应用于不同的背景中。教师要求学生将前两个阶段所获得的概念知识或技能应用到其他情境之中。学生为核心概念寻找其他例子,从杂志、报纸、网络、电视、课外书、个人经验以及第一手观察资料等中寻找例子,与全班同学分享,并利用核心概念分析、解释新问题。

该模式后来发展成为5E学习环模式,分为投入(engagement)、探索(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精制化(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投入”的目标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活动调动学生个人的学习经验,并了解学生的想法。第二阶段“探索”鼓励学生进行操作,并直接说出答案,必要时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入的问题。第三阶段“解释”旨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实验想法,并要求学生根据事实澄清概念。教师应以学生的先验经验为基础来解释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和解释。第四阶段“精细化”的目标是挑战和延伸学生得出的概念,为学生提供实验或思考机会,以鼓励学生将其应用到新的情境中。最后,第五阶段“评价”旨在观察学生如何应用新概念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出开放性问题来评价学生,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3. 项目学习模式(Project-Based Learning)

项目式学习简称PBL,美国教育家克伯屈(William Kilpatrick)最早提出基于项目设计的教学法。PBL强调学生通过参与真实世界中的、有意义的项目来主动学习,属于归纳教学法,重视从经验中总结、归纳。PBL注重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和挑战,学生通过问题解决、决策和调查等技能来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技能。PBL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PBL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现实问题,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PBL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学科界限,提倡自主学习,学会运用协作工具和有价值的项目成果。

4. 探究式教学在英语专业精读课文Diogenes and Alexander中的应用

“精读”课作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核心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精读课还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分析批判的能力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8] 。“精读”课在培养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方面起到了坚实的基础作用,培养基于经典文本阅读的探究式学习能力是保障学生思维品质稳步提升的重要手段。

在传统的英语精读课堂上,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是由老师来进行的,然后在课上灌输给学生,教师往往是“一言堂”地讲解词汇、分析篇章结构,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学生被剥夺了探究的乐趣。学习者在课堂上只是理解语法规则、记忆单词。

综合萨奇曼探究模式、学习环模式与项目学习模式,笔者将精读课教学划分为六个教学阶段。下面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 (第二版)中的课文《第欧根尼与亚力山大》(Diogenes and Alexander)为例,探讨探究式教学在精读课教学中如何开展六个阶段的教学。

确定主题和目标:在课程开始时,教师需要确定一个与阅读材料相关的主题和目标,为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尤其要达成情感目标,因为积极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 [9] 。该课文的学习目标,除常规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如委婉语、对比)外,情感目标也值得同等重视,学生需要了解犬儒主义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探究其在当今社会的适用性及适用程度、反思人生的意义,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提出问题和挑战:探究式问题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 [10] 。因此,在英语精读课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开放式问题和挑战,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和提问。这些问题应该涉及文本的主要观点、文化背景、语言技巧等方面。阅读教学不是被动接受和理解的过程,而是“预测–修正–进一步预测”的循环过程。在阅读前,教师可根据文本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角度提出预测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以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的认知状态。在本课中,若要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犬儒主义(Cynicism)哲学思想,首先得让他们有主动探究的兴趣。因而,根据文中的故事情节,在引入环节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愿意选择怎样的人生?乞丐人生,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居无定所、受人凌辱?富翁人生,绫罗绸缎、八珍玉食、琼楼玉宇、受人敬仰?对于此问题,多数学生会根据他们所谓的“价值”观,选择“富翁人生”。这时,如果老师告诉他们,有人会选择“乞丐人生”,此等反差的答案会让学生有强烈的兴趣去探究:这是谁?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这样的人生难道会带来什么好处吗?一旦学生在阅读中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自然就会明白,谁提出了犬儒主义,犬儒主义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犬儒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在此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与启发,学生一直在探究,问题是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也是由他们探索而得。

分组合作:“合作学习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11] 。教师在分组活动中,需为每个小组设定明确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和任务,确保任务对每个小组成员来说都具有可行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分工合作和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以便整合各自的资源和知识。组织小组内的问题讨论,分享观点和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学生学会合作与沟通,同时也能让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能读出第欧根尼与亚力山大似乎在身份与生活上的天壤之别,这时,教师可以继续发挥其引导与启发的作用,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作者为什么会让有着天差地别的两人相遇?他们真的没有共同之处吗?如果学生能通过探究得出结论,那课文的主题也就一清二楚了。教师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内进行分工完成不同的任务,搜集关于第欧根尼与亚力山大的资料并讨论两人的异同,特别是两人的相似之处。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合理分配任务的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广而深的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

提供资源和指导: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包括相关的阅读材料、辅助工具、以及针对学生问题的解答和建议。教师应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探究,但同时也要避免过多干预,让学生保持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本课关于“对比”写作手法的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式地讲述对比的写作手法,学生不但会觉得枯燥,而且无法真正有效运用。但运用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去发现学习,自己总结如何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虽然本课对第欧根尼与亚力山大的对比非常清楚明了,但是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该写作手法的规律,显然语料是不够的。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运用该写作手法的语料,可以是一个段落,也可以是一篇文章。学生有了足够的语料输入后,就更容易发现该写作手法的规律。

学生展示和反馈:在探究过程结束后,让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发现和成果。学生在展示过程中,他们的身份是讲解者、学习者、分享者,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更有自信,从而能进一步激发自身与其他同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此阶段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他们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本课教学中,委婉语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语言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委婉语的不同分类,对学生进行分组,如第一组的同学去收集有关人体部分与器官的委婉语,第二组同学去收集与残障有关的委婉语,第三组去收集有关生老病死的委婉语。收集资料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不但会完成委婉语的收集,同时在潜意识地会对中西文化的不同进行对比。在完成此任务后,可以让每组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他们所收集到的委婉语,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他组的学生会因为他们的任务与该组不同,而对该组的任务展示产生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展示评估学生的表现,给出及时的反馈。

总结和反思:课程结束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总结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和未来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掌握了犬儒主义的基本概念,但是学生并不一定能将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此时,教师可以犬儒主义与实际生活中架一座“桥”,引导学生反思,以便他们对此哲学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比如教师可以给出有关犬儒主义与愤世嫉俗的案例,让学生判断哪一个案例属于犬儒主义,从而启发学生思考犬儒主义与愤世嫉俗的人生态度有何不同?另一个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是关于犬儒主义在当今社会的适用性以及适用程度,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他们是如何中庸地把犬儒主义运用到生活与工作中,在分析之后,犬儒主义就会潜移默化地指导他们未来的生活与学习。要知道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犬儒主义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乞丐人生还是富翁人生?可能学生会选择富翁般的乞丐人生。

通过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他们在学术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奠定基础。

探究式教学的本质是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通过直接参与,建构知识。这与美国学者戴尔(Edgar Dale)的“经验之塔”的最底层部分契合 [13] 。“经验之塔”的顶端是难以记忆的抽象经验,语言属于典型的抽象符号。中间是观察经验,如阅读、听力、视频观看等被动语言接收。塔底是做的经验,包括直接参与语言实践、项目设计的经验等。学习的规律是将日常直接经验转化为知识,形成概念,使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通过先做、后观察、再抽象,可以有效解决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本末倒置问题。

5. 结语

探究式教学尊重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这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特质,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不断发展。探究式教学将教育与学生本能的学习冲动、好奇心、求知热情统一起来。如此一来,学生在学校情境中的学习就变成了人类所特有的获取知识的方式的延伸。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情感投入、记忆的保持和知识的理解,克服了学生被动接收知识,感受不到求知的乐趣和知识的价值,产生厌学情绪的弊端。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的经验,知识就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得以建构起来。探究式教学策略的提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和知识的自我建构尤为重要,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探究。

文章引用

帅易琼. 探究式教学对于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的意义——以Diogenes and Alexander为例
The Significance of Inquiry-Based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 Reading Classes: Taking Diogenes and Alexander as an Example[J]. 教育进展, 2023, 13(05): 2653-2658. https://doi.org/10.12677/AE.2023.135418

参考文献

  1. 1. 笛卡尔. 第一哲学沉思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2. 2. 弗洛姆. 逃避自由[M]. 陈学明, 译. 北京: 工人出版社, 1987: 42-45.

  3. 3. 任长松. 探究式学习[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7-28.

  4. 4. “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 探究式学习: 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J]. 教育研究, 2001(12): 52-56

  5. 5. Schwab, J.J. (1962) The Teaching of Science as Enqui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

  6. 6. 李晓文, 王莹. 教学策略[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91-92.

  7. 7. Atkin, J. and Karplus, R. (1962) Discovery of Invention. Science Teacher, 29, 45.

  8. 8. 杨立民, 徐克容.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3 [M]. 第2版.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 II-III.

  9. 9. 陶亚宁. 大学生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因素调查与构建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 33(12): 180-184.

  10. 10. 李刚. 利用开放式问题引导主题式学习的一些尝试及思考[J]. 中学数学杂志, 2022(7): 21-26.

  11. 11. 张法科, 赵婷. 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J]. 外语界, 2004(6): 46-51.

  12. 12. 李梅, 郝薇薇. 硕士研究生课堂展示行为中的身份构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22(2): 10-20.

  13. 13. 吴疆.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 76-7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