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rations Research and Fuzziology
Vol. 13  No. 04 ( 2023 ), Article ID: 70291 , 7 pages
10.12677/ORF.2023.134320

基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国民幸福感 影响研究

韩梦丽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3年6月15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2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9日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国民的幸福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21年的调查数据,研究我国国民的幸福感,并通过构建ordered logit模型分析家庭经济地位以及社会经济地位对我国国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步入我国的经济发展新时期之后,我国国民的幸福感整体水平上比较高,性别、婚姻、教育、健康状况、公平状况、政治面貌、家庭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都对国民的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但将家庭经济地位与社会经济地位进行共同分析时,教育以及性别的显著性被减弱,社会经济地位比家庭经济地位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更强。这说明,相比于家庭经济地位与社会经济地位,国民更看重社会的经济地位。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为幸福感衡量指标的构建提供创新性贡献。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经济地位,幸福感,Ordered Logit模型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Happiness Based on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Mengli Han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Received: Jun. 15th, 2023; accepted: Aug. 2nd, 2023; published: Aug. 9th, 202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al progress, national happines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research. This paper uses the survey data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Social Survey 2021 to study the happiness of China’s nationals,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economic status as well as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the happiness of China’s nationals by constructing ordered logit model. The study found that after the new perio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overall level of national happiness in China is relatively high, and gender, marriage, education, health status, equity status, political outlook, family economic status,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all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national happiness; however, when family economic status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are analyzed together, the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and gender is weakened,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has a stronger effect on national happiness than family economic status. The effect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on national happiness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household economic statu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nationals value the economic status of the society more than the economic status of the family and the economic status of the society.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this, and innovative contributions are mad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appiness measures.

Keywords:Socioeconomic Status, Household Economic Status, Well-Being, Ordered Logit Model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于幸福感的研究不仅涉及到管理学科、心理学科、经济学科、社会学科等多个学科,而且围绕它的研究内容也变得十分丰富,除了在专家学术研究领域之外,幸福感作为一项感性指标,也经常出现在国民的讨论当中,您幸福吗?这句话经常作为大众自己的生活和他人的生活、自己过去的生活相对比而由心而发的一个问题。因此,这不仅反映出我国社会以及家庭的总体运行状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对于家庭与社会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的关注和追求比以往表现得尤为迫切,人们对于提升幸福感的要求已经渗透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最近的几年里,专家们开从一开始对增加生活质量研究转向了更加具有精神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上。在实证研究中,影响比较大的学者包括:奚凯元领衔的对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的研究、邢占军负责的对中国城乡居民主观幸福的研究、叶南客等对城市居民幸福感测评指标模型的建构 [1] 。经过学者们的研究,加深了大众对于幸福感的全面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学者们对于社会质量与家庭质量的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也成为了一些地方政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美好家庭的政策参考。但是,在对我国国民幸福感的具体研究方面,主要是以家庭的总收入和家庭幸福感之间的联系为基础再继续分析的,并且将人口、社会、环境、政策、经济等要素加入到研究当中,而针对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家庭经济地位对于幸福感的影响还不是特别清晰。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设

幸福感从最起初的心理学科研究逐步扩散到了人文社科领域,在20世纪中期以后,幸福感逐步成为各个学界中研究的主要热点。精神上的幸福感是个人对本身的生活质量的满足感进行的总体评价,是对个人自身和社会生活的综合水平进行的状态评价,具有一定的情感认知和评价的主观性。目前,对于国民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分别在个人的微观方面和宏观的经济方面,从小的方面来说,也就是从基本的个人来讲,家庭的经济总收入、健康情况、婚姻和房产等方面都会对国民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大的方面来说的,社会的经济发展,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政治的民主都会对国民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本篇文章主要是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国民的幸福感进行研究。对于家庭经济地位与社会经济地位而言,目前的研究通常是通过家庭收入水平、工作的满意程度、有的研究一般通过收入水平、教育的程度来进行测评幸福感与满意度。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对于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各个层次中较低层次的需求,而对于精神层次的需求是较高层次的,人们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在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被进一步满足,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幸福感 [2] 。而人们对于物质方面的需要一般要通过家庭经济的收入去满足,而精神方面的需求则需要更高层次的要求,本文通过目前现有的文章总结出,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经济地位的提升,能够使国民获得更多地幸福。

首先,社会经济地位一般是个人通过家庭的总收入与整个社会的相对经济指标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对于国民的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各个领域专家学者们所关注的热点。如有名的Easterlin悖论也被叫做“幸福悖论”,它主要是研究家庭收入与大众主观幸福感的联系。“幸福悖论”说明了经济财力与大众的主观幸福感其实不是正向相关的,家庭总收入的增长也不一定会让国民感觉到幸福,随着我国贫富差距的增大,社会层次之间出现了分化,甚至越来越严重,依据现有的文章研究,提高社会层次的认同感以及层次的提高会对个人的幸福感产生积极的相关性 [3] 。尤其是在客观的社会层次,比如收入比较、职位比较等,而客观的个体层面是来自于同辈压力与周围人之间的比较,这对于个人的幸福感影响也是很大的。吴丽民(2010)通过对浙江省城镇的居民幸福感的调查,发现除了收入能够对国民的主观幸福产生一定的影响外,由此产生的层次地位和社会情况也会对幸福的主观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闰丙金(2012)通过对解释变量的逐个分析,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发现,经济状况与社会层次相比,社会层次的地位对个人的幸福观呈现更为显著的影响。另外,毛小平和罗建文(2012)通过构建多种层次的模型对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时发现,财富状况、贫富差距、受教育的水平以及工作情况等由此产生的阶级的分化对于个人的主观幸福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以上总结分析提出研究假设1:

假设1: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国民越幸福。

第二,家庭经济的状况是影响个人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根据目前的研究分析,绝对的家庭总收入会对国民的幸福感是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裴志军(2010)通过对浙江农村幸福感的研究,收入的情况对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呈现出正相关的联系,因此家庭经济地位的状况仍是个人主观幸福感比较重要的评价指标。但是一些专家学者也持有不同的观点,并通过研究发现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幸福感之间是呈现倒U型关系的,并且随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对于个人幸福感的作用是呈现递减关系。学者发现国民幸福感的强弱会受到时间的影响,当经济收入水平提高时,短暂的时间会对国民的幸福感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水平的提升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会减弱。对此,根据以上总结分析提出研究假设2:

假设2:家庭经济地位越好的国民越幸福。

根据已有的研究的分析,国民的个人特征与其幸福感是呈现正相关的。王慧慧(2014)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健康状况对国民的幸福感影响最明显,另外受教育程度、婚姻、公平感、信任感、健康状况、政治面貌等也会对国民的幸福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性别、政治面貌、婚姻、健康状况、教育、公平感面貌作为控制变量。

3. 数据来源及研究设计

3.1. 数据来源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是中国第一个大规模、连续性的社会调查项目。其目的是定期和系统地收集有关中国人口和中国社会的数据,总结社会变化的长期趋势,探讨与理论和实践相关的社会问题,促进中国社会科学研宄的开放和交流,并为政府决策和国际比较提供数据。中国综合社会研究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各地的学术机构共同进行的。自2003年以来,该调查每年都在全国范围内对1万多个家庭进行抽样调查,并且是可靠的,为科学性实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4] 。

本次实证为了使结果更具有代表意义,选取的是最新的CGSS21版本的数据来进行研究,所以为了准确的分析社会家庭经济地位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本次研究的实际需要对变量进行有效选择,在选取了具有意义的一些变量的基础上对数据缺失值识别,删除了残缺值和无效数据后,最后得到了5435个有效数据。

3.2. 变量选取

1) 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因变量是国民幸福感,幸福感是一种个人的主观心理感知,是大众根据自己本身的状况与社会中的家庭所进行的比较评价,通常会将其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标准等级,根据国民的总体情况进行划分,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问卷中是通过“总的来说,您认为您的生活是否幸福?”的问题来进行选择的,本题的选项分为“非常不幸福”“比较不幸福”“说不上幸福不幸福”“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5个层次,本文依次将它赋值为1~5。

2) 解释变量

本文的自变量是家庭经济地位和社会经济地位。依据目前已有的文献研究,通常专家学者会将总收入作为幸福感研究变量的指标之一,本文将其作为家庭经济地位代替收入作为幸福感的指标之一,家庭经济地位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问卷中主要是通过问题A64“您家的家庭经济状况在所在地属于哪一档?”来进行测量的,并分别将其赋值“低于平均水平 = 1,平均水平 = 2,高于平均水平 = 3”。

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孙良顺(2016)在研究社会经济地位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时,将社会经济地位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本文借鉴孙良顺的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分类,选择A43e“综合来看,在这个社会,您本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属于哪一档?”作为指标测量 [5] 。并将其分别赋值为“上层 = 1,中层 = 2,下层 = 3”。

3) 控制变量

为了确保研究的准确度,根据目前已有的文献分析,本篇文章将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公平感、政治面貌为控制变量。性别的赋值为“男性 = 0,女性 = 1”,婚姻状况赋值为“未婚”“离婚”“同居”为0;“初婚有配偶,再婚有配偶,分居未离婚,丧偶为1”,受教育程度的赋值为“小学及以下为1;初中为2;高中为3;大学及以上为4”,健康状况的赋值为很不健康,“比较不健康为1;一般,比较健康为2;很健康为3”,公平情况赋值为“完全不公平,比较不公平为1;说不上公平但也不能说不公平,比较公平为2;完全公平为3”政治面貌赋值“共产党员为1;其他为0”。所有变量的详情特征描述见表1

Table 1. Description of each variable definition

表1. 各变量定义说明

4. 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4.1. 模型构建

由于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即非常不幸福、比较不幸福、说不上幸福、比较幸福等,与其他算法模型相比,其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因变量的序次信息,更能体现显著性,而不是将其视为无序的多项式。所以,本文采用的是ordered logit模型。ordered logit模型是现在应用最多的解决离散性问题的模型,经常被用于生物学、生物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领域。模型构建如下:

模型一:分析国民幸福感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

hapiness i = β 1 x I

模型二: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分析家庭经济地位国民幸福的影响:

happiness i = β 1 x I + β 2 family-econmic

模型三:加入控制变量以及家庭经济地位变量的基础上分析社会经济地位对国民幸福感得影响:

happiness i = β 1 x I + β 2 family + β 3 social-econmic + ε i

其中,happiness是被解释变量——国民幸福感,family-economic (家庭经济地位变量)与social-economic (社会经济地位变量)都为解释变量,ε为误差项,xI为控制变量。将有效的样本分别按三个模型进行处理,利用stata计量软件运算,运算结果如下。

4.2. 结果分析

表2模型一中可以看出,控制变量中的婚姻状况、受教育情况、健康状况、公平情况、政治面貌、等变量对国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性别变量影响显著性较弱,这表明性别的差异不一定会影响幸福感,这可能取决于个人的性别观念、社会环境、婚姻状况等因素,有些研究发现,中国女性的幸福感显著高于男性,并且差异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年龄、健康、受教育程度、就业、收入、婚姻等可观测因素的影响,而是由于某些不可观测的因素。另一些研究发现,平等的性别观念通常和更高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相关,而不平等的性别观念却有可能损害个人的生活质量,总之,性别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元的,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和社会的多种因素。

为验证假设1,模型二中加入了“家庭经济地位”这一自变量。由模型二中的回归结果显示,相较于认为社会阶层低于平均水平的居民,社会阶层处于平均水平和高于平均水平的居民更容易感知幸福,加入家庭经济地位变量后之后,虽然教育的显著性并不高,但是家庭经济地位与国民的幸福感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假设1成立。而且还发现其中家庭经济状况的回归系数较大。也就说明家庭经济地位越高,国民对生活的幸福感越强。

为验证假设2,模型三加入社会经济地位,分析家庭经济地位和社会经济地位与国民幸福感的关系时发现,在控制变量中受教育程度与性别对国民的主观幸福感影响较弱,而在社会经济地位的控制变量方面,模型一与模型二、模型三结果相对一致,即婚姻、健康、公平情况、政治面貌、家庭经济状况和社会经济地位都与国民幸福感呈现正相关,这一结论表明,我国国民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与周围人的比较有关,当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时发现,自身的生活质量比其他人好,主观幸福感就会提高,反之,就会下降。因此,本文的假设2成立。

Table 2. Empirical regression results of national happiness

表2. 国民幸福感的实证回归结果

注:***P < 0.01,**P < 0.05,*P < 0.1;括号内为标准误。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2021年的CGSS调查数据之上,运用了ordered logit模型,对数据进行清洗,变量选取,缺失值处理,通过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实证分析社会家庭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以及相对指标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首先,在有效样本分析中可以看出,受访人群的生活质量幸福感平均值为3.98,这也正可以表明在受访人群中所代表的国民对目前的生活态度较为积极,对他们自身的生活满意度也颇高。第二,在加入家庭经济地位这一变量后可以发现,家庭经济地位与国民幸福感之间处于正相关关系,然而性别与教育并不会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最大的影响因素还是家庭的经济地位,而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年来我国国民的家庭经济逐渐提高,国民的整体经济水平上升,资源分配更加合理,经济分配不均的状况得到改善。第三,国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经济地位、健康水平、公平关系、政治面貌、婚姻状况等控制变量都对国民的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社会经济地位的回归系数最大,性别以及教育的显著性被减弱,回归系数变小。因此,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国民的幸福感越强。

基于上述的讨论,可以看出,在当今的时代下,国民的物质和精神都是影响国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家庭经济的地位还是社会的经济地位,都影响着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对于不同的国民人群来说,要适当提升国民的社会经济和家庭经济地位,从而构建一个更为和谐的社会,这对于提升国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以上结论,本文从不同角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从政策发展角度:

针对城市与乡村发展的不均衡,政府应该进一步统筹城乡规划,重视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努力缩小城市与乡村的两极分化,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保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造令国民满意的工作环境。

2) 从经济发展角度: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努力改善我国国民之间贫富差距的问题,让更多的国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幸福。

3) 从教育发展角度:

继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国民的总体文化素养;加强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国民的社会参与感与生活满足感 [6] 。

4) 从国民发展角度:

更好地融入到家庭生活当中,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注重调节与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创建美好的家庭生活,实现家庭和谐幸福的人生目标。

文章引用

韩梦丽. 基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国民幸福感影响研究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National Happiness Based on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J]. 运筹与模糊学, 2023, 13(04): 3180-3186. https://doi.org/10.12677/ORF.2023.134320

参考文献

  1. 1. 方纲, 风笑天. 城乡居民主观幸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 人口与发展, 2009, 15(6): 74-81.

  2. 2. 薛磊. 甘肃省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 41(28): 115-116. https://doi.org/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8.053

  3. 3. 朱文娟, 刘雪, 鲁韫琦. 社会保障、社会经济地位与城乡居民幸福感——基于2015年CGSS数据的分析[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 37(7): 5-11. https://doi.org/10.15948/j.cnki.37-1500/s.2020.07.002

  4. 4. 赵世冲. 基本医疗保险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 2020. https://doi.org/10.27006/d.cnki.gdbcu.2020.000263

  5. 5. 潘泽泉, 王艺璇, 聂君宇.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临沂大学学报, 2023, 45(2): 164-174. https://doi.org/10.13950/j.cnki.jlu.2023.02.019

  6. 6. 陈静. 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邮电大学, 2022. https://doi.org/10.27251/d.cnki.gnjdc.2022.000734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