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 13  No. 12 ( 2023 ), Article ID: 77480 , 6 pages
10.12677/AP.2023.1312763

浅析荣格集体无意识之典型原型在青年学生 生活中的应用

韦树正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贵州 贵阳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25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6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9日

摘要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补充、扩张了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领域,集体无意识展现了更为广阔的潜意识范围。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为原型。典型的原型有人格面具、阿尼玛及阿尼姆斯、阴影以及自性原型,它们在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有着各自的映射和应用。我们研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及其典型原型,以及各种典型原型在青年学生生活中的应用,对青年学生的生活实践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原型,心理分析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ypical Archetypes of Jung’s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in the Life of Young Students

Shuzheng Wei

School of Philosophy,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Received: Oct. 25th, 2023; accepted: Dec. 6th, 2023; published: Dec. 19th, 2023

ABSTRACT

Carl Gustav Jung’s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complements and expands Sigmund Freud’s field of personal unconsciousness, and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reveals a broader subconscious scope. The main content of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is archetype. There are four kinds of typical archetypes: persona, anima and animus, shadow, and the self. They have their own mappings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real lives of young students. Studying Jung’s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and its typical archetype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s of various typical archetypes in the lives of young students, there are some guiding significances to the practices of young students.

Keywords: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Archetype, Psychoanalysis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19世纪90年代,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心理学学界异军突起,在以往心理学家研究的心理意识领域之外开辟了新的天地,开启对人类潜意识的创造性研究,从而发展出精神分析学并开宗立派。弗洛伊德以前瞻性的慧见,把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伸入全新的心理领域,这是如同哥伦布开辟新航线一样的大事,大大提升了人在认识自身方面的深度和广度。弗洛伊德命名潜意识为伊德(id),认之为人的不同样式的精神冲动,人的作为本能的利比多(libido)是潜意识积聚的能量。伊德有饿、渴、睡、性等相关的心理内容,弗洛伊德特别强调其中的性冲动、性本能。荣格(Carl Gustav Jung)师承于弗洛伊德,但是不满于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狭隘理解,认为后者所发掘的潜意识,仅仅是个人潜意识。荣格在弗洛伊德的研究上更深一步发掘人的潜意识,并提出了集体潜意识概念。集体潜意识即集体无意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告诫世人要认识自己,但是自苏格拉底至今,二千多年过去了,我们仍然不能说得上是完全认识了自己。19世纪末心理学的研究,为人们通过认识自己的心理从而认识自己提供了新的契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成为其中两颗异常耀眼的明星闪闪发光。荣格深入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和活动过程,探讨集体无意识及其主要内容以及它们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产生的重要的影响(袁萍,2011)。荣格心理学在国内学术界开始“渗透到心理学、文艺学及文化人类学等等多个领域之中,这充分彰显出其独特的价值及思想的特殊魅力”(胡愈琪,2020)。青年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作为社会集体的一员,具有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并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表现出一些集体无意识行为(王愿,董晗旭,2014)。

我们人具有笛卡尔二元论范式中的身体和心灵,就心灵来说,在荣格看来是具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意识的内容只是心灵中的一部分,无意识的内容是心灵中更为广阔的领域。我们认识心灵中的无意识,包括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集体无意识是人自身中较为深层的部分,意识及其产物源于无意识领域(荣格,1991)。我们青年学生对于集体无意识及其主要内容的认识,有益于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自己,形成全面的自我评价,形成健全的人格,或预防心理的一些疾病,并对我们在婚恋取向和职业取向等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那么,荣格所谓集体无意识是什么?它的起源及主要内容为何?集体无意识之典型原型在青年学生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样的映射与运用呢?笔者将在接下来的行文中逐一展开探讨。

2. 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起源及其主要内容

继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之后,荣格另辟蹊径创立并发展分析心理学。把心理学之研究范围扩大至潜意识的领域,乃是弗洛伊德于心理学的一大贡献,这是心理学界不争的事实。伊德(id)即弗洛伊德所谓的潜意识,在弗洛伊德看来是人的精神的三大基本部分之一——其他两大基本部分是自我(ego)和超自我(superego),表示人的本能的精神冲动,其能量被弗洛伊德冠以利比多(libido)的名称。Libido的字面意思是性欲、性冲动,弗洛伊德把它作为伊德的占统治地位的部分来理解。也就是说,在弗洛伊德那里,性本能是人的潜意识的核心部分。荣格不满于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狭隘界说,他发现人诞生于这个世界,他的思维、情感或知觉等具有与自己的人类祖先类似的把握世界、作出反应的先天的自然倾向,这些先天倾向是不能归于后天经验的,也是不能归束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内涵里面的。弗洛伊德所谓的潜意识,在荣格看来仅仅是隶属于作为他的潜意识概念的一部分的个人潜意识,而不能含摄所有潜意识。潜意识中包容更广的部分是集体潜意识,也就是集体无意识。

荣格不满于弗洛伊德把潜意识限定在性本能上面,认为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仅仅是个人无意识。他扩展弗洛伊德无意识的概念,在个人无意识之外发展出集体无意识。荣格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其中意识是弗洛伊德之前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个人无意识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伊德(id),集体无意识是荣格自己提炼的新的概念。荣格这样定义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个人无意识截然不同,因为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可以归结为个人的经验,因此不能为个人所获得。构成个人无意识的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了的内容;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所获得过,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荣格,2014)。这个定义告诉我们,集体无意识的性质是属于精神的,它是不能归为个人经验的,它的内容不出现在意识中为个人所得,它及其内容是通过遗传存在及延续的。

集体无意识及其内容的存在来自遗传,这似乎揭示了集体无意识的起源。但是集体无意识的起源不仅于此。弗洛伊德在荣格看来,只研究了个人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即在个人自身当中,人受制于自身本能的冲动而压抑本能于自身,而使之成为无意识的利比多之能量。但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无法说明集体普遍的一些无意识现象。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对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起到一个补充、扩张的作用,把个人无意识推广至人的集体的领域。但是集体无意识的起源是怎么样的,它是否如进化论关于生命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是有案可稽的呢?荣格相信无意识中有范围广阔的阈下知觉,它们可以追溯到原始居民的早期的梦和幻觉的体验中。原始人重视梦,认为它来自另外一个世界,是出自另一世界的启示。这是他们精神世界重要的信息,这些作为阈下知觉的信息可以作为集体无意识的一个起源。除此之外,无意识还有出自远古祖先的生活经验所积累的东西。荣格做了一个关于集体无意识来源的思想实验,“如果允许我们将无意识人格化,则可以将它设想为集体的人,既结合了两性的特征,又超越了青年和老年、诞生与死亡,并且掌握了人类一二百万年的经验,因此几乎是永恒的。如果这种人得以存在,他便超越了一切时间的变化,对他说来当今犹如公元前一百世纪的任何一年。他会做千百年前的旧梦,而且,由于他有极丰富的经验,又是一位卓越的预言家。他经历过无数次个人、家庭、氏族和人群的生活,同时对于生长、成熟和衰亡的节律具有生动的感觉”(荣格,2014)。在这一思想实验中,荣格通过把集体无意识拟人化,构想了集体无意识的基于人类经验而又超越于人类经验的起源。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关于性征、生死、生活的集体经验的普遍性的投影,它便起源于久远的人类生存经验中,这类经验历久而类同,而随着经验的一致化,集体无意识便被裹挟着前行。

集体无意识似乎是模糊不清、杂乱无章的,但是荣格从中找出主要内容并给它命名为原型。“原型是经验的集结,它们像命运一样降临在我们头上,其影响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被感觉到”(荣格,2014)。在直接经验过程中,“原型表现为梦中和幻想中的各种积极人格”,这一过程中还包含荣格所谓转换的原型,即是“典型的情景、地点、方式方法”(荣格,2014)。转换的原型赋予转换以象征性,是借符号和比喻都不可能翻译的真正的、真实的象征。“原型只有通过后天的途径才有可能为意识所知,它赋予一定的精神内容以明确的形式。”(荣格,2014)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典型的原型有:人格面具、阿尼玛及阿尼姆斯、阴影以及自性原型。基于这四种典型的原型,笔者将在接下来的行文中探讨它们的意谓以及它们各自在人的现实生活中的映射和表现。

3. 典型原型及其在青年学生生活中的应用

人格面具(Persona)是“个人适应抑或他认为所该采用的方式以对付世界的体系”,“人格面具实际上并非戴面具其人,但其他人甚至连自己都认为该面具即是其自己”(荣格,1988)。面具本是舞台演员表演所戴在面部以突出所扮演者形象的东西,人格面具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戴在自己的人格上以表现出自己希望在人们眼中看见的形象的面具。人格面具是一种普遍的面具,荣格认为人们和他们的人格面具合二为一,其实就是人们的人格和他们戴在人格上的面具合二为一了。人格面具往往成了人们自身人格的标志。荣格认为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有的人格面具,譬如官员努力维持他们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不免要威风凛凛、一派正气,远远就要给人一种威慑之感;教师以教书为生,不少教师不仅仅在学校、在课堂上、在学生中表现为教师范,甚至也要在社会、在公众面前表现为教师范。就笔者基于经验事实的依据的观察来看,大学生、研究生的可塑性很强,人格面具还没有正式定型,但他们终将会走上不同的职业岗位,他们的人格面具在大学期间已经开始铸造,这实在是在为他们将来踏入职场做好准备。如学生会的学生干事、一些学生党员,有着从事公职的打算,他们就努力向官员、领导看齐,学着官员、领导的言行举止,学着官员、领导的办事风格。部分青年学生规划着今后做教师,他们表现得往往也文质彬彬、中规中矩,以教师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以教师的形象激励自己。部分青年学生梦想着做艺术家,便学着留长头发、长胡须,以不修边幅、胡子拉碴、邋遢不拘的面目示人,以效仿艺术家之为艺术家的不同于常人的行为特点。青年学生的人格面具,已经具备了将来步入职场的人格面具的雏形,但是就他们作为学生来说,依然已经是一种社会职业,他们的学生的人格面具也有相同之处。张彻导演的《上海滩十三太保》中的十三太保之一的学生,一身白衣白裤,青涩俊俏,虽为打手,但是看上去却并无杀气,与其他的少爷、浪子、教头等打手的形象各异,确实有着自身作为学生的人格面具。

阿尼玛是男性心中一种主要的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男性心中的女性形象即是阿尼玛,男性性格各异,心中阿尼玛原型也是多姿多彩,可能是海妖、美人鱼、山林水泽之仙女、女神、女妖甚或是女魔等。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维纳斯和塞壬,中国神话与历史中的嫦娥、妲己、织女,都可能是男性心中的阿尼玛原型。以此而言,阿尼玛化身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但是荣格认为典型的阿尼玛原型主要是四个原型即夏娃、海伦、玛利亚和索菲亚或缪斯。四个典型的阿尼玛原型是伴随男性人生不同阶段的女性化身,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海伦原型。男人的阿尼玛是一被无意识人格化的女性形象,相应地,荣格认为与男人的阿尼玛原型相对应的女性心中的原型是阿尼姆斯,女人的阿尼姆斯是一无意识人格化的男性形象(荣格,1989)。阿尼姆斯与阿尼玛是相对的概念——两者其实是同一类灵魂,具体指的是女性心中的男性形象。与阿尼玛类似,阿尼姆斯化身也表现出善和恶两方面的特征。对应阿尼玛原型的四个典型形象,荣格的妻子艾玛·荣格赋予阿尼姆斯原型以四个典型的形象,即赫拉克勒斯、亚历山大、阿波罗、赫尔墨斯,其中最典型的阿尼姆斯原型当属亚历山大原型。中国古人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女婚配基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较少顾及海伦原型与亚历山大原型,但是在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时代,海伦原型与亚历山大原型就较为普遍地出现了,这是不受礼法约束的人的本性中的两种原型,是在集体无意识中的主要的原型。古今中外一些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往往都是在自由恋爱中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契合无间的合奏曲。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男子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海伦原型并找出这一原型映射的女子而与之相爱,女子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亚历山大原型并找到这一原型映射的男子而接受他的爱。我们经常看见一个木讷腼腆、敏感多情、才华横溢的男青年与开朗大方、美艳高冷、独立坚强的女青年相恋,又或看见一个开朗活泼、能言善辩、风趣幽默的男大学生爱上了一个秀外慧中、沉稳寡言、安静沉稳的女大学生,他们各自在异性一方读取到了自己心目中的阿尼玛原型或阿尼姆斯,因而相爱了。电影《庐山恋》中的周筠乐观开朗、思想开放,具有阳光般热烈的情感,而耿桦内敛沉稳、勤奋好学,思想有些守旧,二人心中各自的阿尼姆斯原型和阿尼玛原型碰撞,激起爱情的火花,谱写一曲绝世之恋。

阴影(Shadow)是“人格中的卑劣部分;所有个人与集体精神因素的总量,由于这些因素无法与被选择的意识态度共相并存,因此这些因素在生活中便被拒绝表现出来,因而就接合到一种相对自治的带有与潜意识相反倾向的‘分裂人格’中去”(荣格,1988)。荣格认为阴影“对意识加以补偿;所以,它的影响既可是积极的,又可为消极的”(荣格,1988)。荣格认为阴影是人格中受到压抑的隐藏的部分,弗洛伊德性本能的压抑其实是阴影的一部分。荣格把阴影的形成追溯到人类的动物祖先和整个潜意识历史,以此看来,阴影伴随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历史。现世生活中人的道德问题可以归结为人的阴影的泛滥性呈示。人自私、贪婪、精致利己主义、嫉贤妒能、欺软怕硬、媚上凌下,各种性格中的卑劣品质,往往都是阴影的映射。现实中有些青年并没有能够在教育的陶冶下清除自身人格中的劣根性,具有阿Q式的懦弱无能而又欺软怕硬的品性,在强者面前往往表现为奴才,在弱者面前又是神气十足的强者,极尽表演自身优势和优越感之能事。这种人往往是出于对强者的依赖和对有能者的嫉妒的心理,这样的心理是他们自身阴影的幽灵在作祟(鲁迅,2005)。2023年9月,正是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开学月,河南洛阳某学院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刑事命案。雷某和纪某同为大四学生,同住一宿舍,曾任学习委员会委员的雷某长期欺压霸凌同学纪某,导致纪某内心的怨恨极深,雷某甚至利用职务之便,泄露试题给其他同学而唯独对纪某秘而不宣,导致后者考试不及格。长期的欺凌集中于火山口,纪某终于对雷某凶相毕露,使之重伤至死,并伤害两名劝阻的学生,自己也跳楼自决。雷某的欺压弱小的阴影性格,滋生了纪某内心的阴影,相互的阴影交织,制造了这一起骇人听闻的人间惨剧。但是正如前述引文所说,阴影还可以是积极的,“阴影的动物本性也是生命力、自发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崔诚亮,2023a),这主要表现在一些为心理疾病所压抑的天才人物如艺术家、诗人身上。数学家、经济学家约翰·纳什(John Nash)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但他却因提出纳什均衡等理论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自性概念在荣格的理解中其实已经超出了无意识的领域而已然含摄了意识,“自性(the self)不仅是个中心,而且是个包含意识和潜意识的圆圈;它是这个整体的中心,正如自我(ego)是意识思维的中心”(荣格,1988),但是自性的无意识成分依然是根本性的。自性较之人在交际中呈现的人格面具,是更本真的人格,“自性(the self)是我们生活的目标,因为我们正是把那一至关重要的整合所做的最完整的表述称之为人格”(荣格,1988)。概而言之,自性是“原始意象的中心;次序的原始型;人格的整体”(荣格,1988),它有圆形、儿童和曼荼罗等象征物。古人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是盖棺论定,一个人死后的定论往往是他作为他的人格整体的评价,标志着人们对他的毁誉,也就标志着他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英雄人物的评价,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这对我们就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的评价都是适宜的。我们青年学生,要辩证得看待自己,看待身边的同学、老师,乃至看待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物,从正面和反面去看,从好的和坏的方面去看,其实就在于人自身的复杂性,在于人自身阴影与自性的交互的对人的构筑。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谋反、谋叛、不道等十宗大恶全占尽的人。一个普通青年学生的自性往往体现在他的自尊自爱、待人接物上面,体现在他的品德与智识之中。我们大学选拔三好学生,往往是从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和劳各方面综合衡量的,德、智、体、美和劳分别从不同视域定义着大学生的自性。

荣格的四种典型的原型既是集体无意识的典型,在人们身上是普遍的无意识,我们也可以在青年学生身上找到这四种原型的应用。四种典型的原型不仅可以运用于青年学生的生活中,映射于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而且这样的运用是有其深远的意义的。就具体的集体无意识内容来说,青年学生认识并理解其中的人格面具,有助于他们向他人和社会自我表露,展现自己的阳光面,并帮助定位适合他们今后的职业道路;认识并理解其中的阿尼玛及阿尼姆斯,有助于他们认识自身的异性取向,建立正确的婚恋观;认识并理解其中的阴影,或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接纳自己,化阴影为文艺创作的源泉,或者有助于他们避免阴影的积聚而导致的心理疾病,预防一些心理疾病,而且有可能帮助他们远离一些因阴影幽灵而导致的人间惨剧;认识其中的自性原型,有助于青年全面了解自己,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构建整体的、和谐的人格,努力实现人格高尚的人生价值。

4. 结论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补充、扩张了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领域,集体无意识展现了更为广阔的潜意识范围。荣格相信无意识中有范围广阔的阈下知觉,它们可以追溯到原始居民的早期的梦和幻觉的体验中;此外集体无意识有基于人类经验而又超越于人类经验的起源,来自远古祖先的生活经验所积累的东西。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为原型。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的理论假设,原型以集体无意识为基石和核心。科学主义心理学质疑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认为他的原型理论是先验论的理论,并且有非理性主义倾向(崔诚亮,2023b)。在笔者看来,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恰好可以补个人无意识之蔽而又能深化之。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既可以是心理学的概念,又可以是哲学的概念,类似于柏拉图的形式,它作为根本性的东西,乃是如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概念一样,是不证自明的(亚里士多德,2016)。典型的原型有人格面具、阿尼玛及阿尼姆斯、阴影以及自性原型。在青年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集体无意识或通过他们的人格面具原型表现为行业中的人们的人格,从而使得他们向着这一人格指示的职业行进,或通过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原型表现为他们在自由恋爱中的一首首爱情小插曲,或通过阴影原型表现他们的性格中的劣根性与文艺创作的驱动力,或通过自性原型表现他们的人格的整体。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是20世纪兴起的一门影响深远的心理学,它的研究成果吸引着人们广泛的兴趣和注意。研究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以及各种典型原型在青年学生生活中的应用,对我们青年学生的生活实践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章引用

韦树正. 浅析荣格集体无意识之典型原型在青年学生生活中的应用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ypical Archetypes of Jung’s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in the Life of Young Students[J]. 心理学进展, 2023, 13(12): 6012-6017. https://doi.org/10.12677/AP.2023.1312763

参考文献

  1. 1. 崔诚亮(2023a). 荣格原型理论的等级结构析论. 文化集萃, (19), 73-75.

  2. 2. 崔诚亮(2023b). 荣格的原型思想述评. 文化集萃, (33), 55-57.

  3. 3. 胡愈琪(2020). 荣格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心理月刊, 15(23), 233-234+236.

  4. 4. 鲁迅(2005). 鲁迅全集(第1卷: 坟、热风、呐喊) (p. 523). 人民文学出版社.

  5. 5. 荣格(1988). 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刘国彬, 杨德友 译, pp. 618, 620-621). 辽宁人民出版社.

  6. 6. 荣格(1989). 心理类型学(吴康, 丁传林, 赵善华 译, p. 570). 华岳文艺出版社.

  7. 7. 荣格(1991).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成穷, 王作虹 译, p. 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8. 8. 荣格(2014). 荣格作品集•心理学与文学(冯川, 苏克 译, pp. 13, 49, 57, 61, 62). 译林出版社.

  9. 9. 王愿, 董晗旭(2014). 高校大学生集体无意识行为研究. 河南科技, (23), 241-242.

  10. 10. 亚里士多德(2016).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 (徐开来 译, p. 3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 11. 袁萍(2011). 集体无意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 重庆与世界, 28(17), 78-81+8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