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Education
Vol.
12
No.
09
(
2022
), Article ID:
56179
,
4
pages
10.12677/AE.2022.129547
浅谈高校教师党支部问题导入型党课
陈林1,2,李巧霞1,2*
1伊犁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新疆 伊宁
2伊犁师范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新疆 伊宁
收稿日期:2022年8月19日;录用日期:2022年9月16日;发布日期:2022年9月23日

摘要
党课是提升党员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党支部“三会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问题导入型党课的内涵、方法及其在党支部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问题导入,党课,党建

A Brief Talk on the Problem-Introducing Party Course of the Party Branch of College Teachers
Lin Chen1,2, Qiaoxia Li1,2*
1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ning Xinjiang
2Institute of Applied Mathematics,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ning Xinjiang
Received: Aug. 19th, 2022; accepted: Sep. 16th, 2022; published: Sep. 23rd, 2022

ABSTRACT
Party clas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he party spirit of party members,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ree Meetings and One Class” of the party bran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method and function of the problem-introduced party clas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branch.
Keywords:Problem Introduction, Party Class, Party Building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党课教育是提升党员素质的有效方法,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途径,是净化党员心灵、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党员担负着“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重大使命。高校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高质量的党课恰恰能够起到提升教师党员党性的重要作用 [1]。新时代高校党课要着力于“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要求,构建健康的高校党建生态环境,建立健全持续稳定的思政教育培养机制 [2]。党课的质量关系到高校党员教育工作的成败。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跨越式发展,人们每天可接触到来自网络的各种讯息。这对于高校教师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新变化,对党课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着力于探索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党课新模式——问题导入型党课。
2. 常见党课中存在的问题
1) 党员听课劲头不够足
有一些党课,常常只重视政治理论的讲授,内容陈旧而枯燥,难以引起党员们的共鸣。主讲人的讲课方式也较为单一、陈旧,多以满堂灌的方式讲解,缺乏与党员们的互动,缺乏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未能将党课内容与党员的专业实际、社会发展及国际国内形势相结合,使党员渐渐失去了学习相关政治理论的兴趣,压制了党员学习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3]。另一方面,部分党员对学习内容不熟悉,对知识的了解不深不透,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时间就学、挤时间去学的自觉性比较差,学一行、精一行的恒心和毅力不够。
2) 党课讲稿准备不充分
上党课是党组织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的特殊教育方式,是具有鲜明党性特点的党内教育活动。换句话说,上党课是一种政治性极强、严谨的科学教育活动,因此备好党课是讲好党课的前提,即要求党课的讲授者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精心准备好党课讲稿,设计好教案。但有些党课主讲人的讲稿内容不够充分,主讲人不够明确本次党课教育主题的针对性是什么、应该讲哪些内容,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这样的讲稿缺乏真情,既感动不了自己,也教育不好他人。
3) 党课缺少政治性
党课的核心元素是政治性。部分基层党组织把党课教育等同于一般的社会教育,从而使党员感受到党课的“党味”不足,未能完全做到党课姓“党”,内容上未能紧紧围绕“党”字主题展开。对于党性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文化科技知识,而是要通过传播理论、讲解形势与政策,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达到“统一认识、步调一致”,从而达到提高教育对象的政治素质的目标。
4) 党课缺少理论性
党课的理论性又称为党课的品味。一些党课未能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讲透彻、讲到位。没有说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 [4]。总而言之,对理论学习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3. 问题导入型党课的关键是设置“问题”
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问题导入型党课既可以达到授之以“鱼”的目的,也可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5]。
问题可以启发人类的思维。设计合情的问题,可以引起党员们的学习兴趣,激发深入思考的意愿,使党员教师经过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把所学的政治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课中所设置的问题,可以是一些直接提问的公共性问题,也可以设计案例及创设问题情境,让党员们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去想:“如果是这样,我该怎么办?”党课所导入的问题,既可以在党课的开篇,也可放在党课进行的过程中。问题导入型党课,既可以和时事专题相结合,也可以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灵活而多变,可充分地调动起党员们的学习积极性。
1) 设置党课在选择主题上的“问题”
主讲人为什么要选择该主题进行讲授、主讲人采用怎样的讲课方式、讲课内容的选择是基于什么方面的考虑、怎样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认识党课的重要性等问题。这样的问题极具有针对性,主讲人应该从这些问题出发,采取最优讲课方式,让党员们有针对性地学习研究,力求学得深一些、学得透一些,做到自重、自省、自励,最终培养出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以百折不饶、知难而进的勇气完成学校以及学院交给的各项任务的好党员。
2) 设置党课实践调查环节中的“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是问题导入型党课的重要环节。毛泽东主席曾深刻的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于开展社会调查的意图是什么、该怎么更好的确定党课主题的针对性等问题,通过设置问题让主讲人认识到党课教育特殊地位的作用及党课教育应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进一步认识到主讲人要用党的理论宣传党员,发动党员,组织党员,带动党员,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宣传员”“领头雁”“实干家”的作用,实现主讲人对内容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最后达到这节党课的预期效果。
3) 精心设置悬念情境,层层设置“问题”
只有将党员置身于“问题”的情境之中,才能真正激发起他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设置的悬念与所设置的问题必须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因此,该怎么更好的设置悬念来引导他们自觉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最终通过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所设置的问题。例如党课的“党味”是什么、党性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有什么区别等,主讲人通过深入发掘内容,经过“取材”和“烹饪”,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历史智慧和政治智慧,引起思想共鸣的效果,来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决心。最终实现主讲人讲出时代感、新鲜感及责任感,党员教师听出新味道、新启发的目的。
4) 立足具体活动,设置“问题”
每次的党课都应该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是一系列具体活动的一部分。所以党课的设计中,要立足于具体的活动,根据活动所需,自然提出“问题”,强化党员们的自身体验性,提升政治理论的可操作性。主讲人应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回应“新需求”的作用,充分思索党员想听什么、需要什么等问题来开展具体的活动,如采取知识竞赛、座谈访谈、户外拓展、情景体验等形式,增强党课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通过一系列新形式、新办法,让党课“活”起来、“动”起来,让教育更“入脑”、更“走心”,最终党课有了时效性。
4. 根据预先设置的问题,设计党课的实施方案
1) 紧扣主题,凝练内容
根据预先所设置的问题,有目标地认真学习“通报”、学习“讲话”,反复研读“原文”、“原著”,在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政治理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听课党员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地域、时事及党课主题,灵活设置党课内容,将所讲授的内容分成几个模块,再针对每一具体的模块精炼内容,支撑主题。
2) 分解预先所设置的问题,书写教案
问题导入型党课效果的发挥离不开教案的成功编写。在教案编写之前,须进一步分解和细化预先所设置的问题,找到问题的落脚点。所撰写的党课教案要能体现出所要讲解的内容的精髓所在,要有一定的覆盖面,同时要简练。教案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须为当前最新的理论成果,必须能够体现与时俱进。最后,教案的书写还应追求效果和效能,须根据听课党员的特点合理分解预先所设置的各类问题,问题的延伸及分析解疑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最好使用数据进行分析解答。教案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易于理解,力争将思政理论深入浅出地呈现在听众的面前。
3) 讲法多样,积极互动
围绕预先所设置的问题,党课的讲授方式方法要多姿多彩,主讲人可制作图文并茂的ppt,通过搜集或制作电视视频片段、电影片段或故事片段,刺激听课党员的视觉神经,帮助听讲人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听课过程中鼓励听课党员大胆提出问题,主讲人可根据党员们所提出的问题将党课专题内容渗透进解决预先所设置问题的过程中。主讲人可将听课党员分组就所设计或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采取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或采取小组间进行辩论的方式进一步深入分析问题,进一步领悟“原理”。最后,主讲人可根据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提升党员们的思想认识与党性修养,最终完全解决预先所设置的问题。
4) 查缺补漏,及时考评
为持续深入地提高党课质量,主讲人紧紧围绕预先所设置的问题,在党课讲解结束后要及时听取党员们关于本堂课开展情况的意见与建议,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讲人要及时梳理党员们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总结和整改工作。
5. 总结
党课是宣传党的纲领、传达上级精神、开展党员教育的重要形式,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问题导入型党课使每一位教职工党员在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问题,充分激活党员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提高党性修养,拓展看待问题的思路,进一步使每一位党员了解党情、感悟党和人民的鱼水之情,最终坚定了我们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基金项目
“自治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项目”资助。
文章引用
陈 林,李巧霞. 浅谈高校教师党支部问题导入型党课
A Brief Talk on the Problem-Introducing Party Course of the Party Branch of College Teachers[J]. 教育进展, 2022, 12(09): 3583-3586.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9547
参考文献
- 1. 冼梨娜, 崔小云. “微党课”在高校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 新乡学院学报, 2020, 37(11): 60-62.
- 2. 张炜斌, 董向欢, 郑庚. 高职院校线上、线下党课教学新途径探究[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 40(10): 129-130.
- 3. 黄宁, 董浩玉. 高校党课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教育评论, 2017(8): 72-75.
- 4. 徐佳. 研讨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党课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 科技风, 2020(3): 66, 67.
- 5. 张瑞, 胡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导入式教学方法探析[J]. 教育观察, 2019, 8(39):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