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Vol. 09  No. 01 ( 2024 ), Article ID: 80939 , 6 pages
10.12677/Design.2024.91063

延川布堆画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周佳璇,黄天灵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江苏 南通

收稿日期:2023年11月22日;录用日期:2023年12月11日;发布日期:2024年2月21日

摘要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川布堆画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兼具美观性与实用性,在悠悠岁月中逐渐与陕北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紧密结合在一起。它体现了黄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交汇融合,同时也体现延川地区人民的辛勤劳动与心灵手巧。为了推动布堆画的发扬与传承,针对其造型、色彩、纹样等方面,通过文创设计探索延川布堆画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和历史遗存。

关键词

布堆画,民间艺术,传承,文创设计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Yanchuan Cloth Pile Painting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Jiaxuan Zhou, Tianling Huang

School of Art,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Received: Nov. 22nd, 2023; accepted: Dec. 11th, 2023; published: Feb. 21st, 2024

ABSTRACT

Yanchuan cloth paint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Shaanxi Province, is a unique folk art form, which is both beautiful and practical, and has gradually been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life customs of the local people in northern Shaanxi. It embodies the integration of loess culture and Yellow River culture, as well as the hard work and ingenuity of the people in Yanchuan are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of Budui paint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and historical remains of Yanchuan Budui painting through its shape, color, pattern and other aspects.

Keywords:Cloth Pile Painting, Folk Art, Inheritance,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布堆画历史悠久,它是男耕女织的产物,伴随着棉布而产生。延川布堆画初步形成于陕北地区农村婆姨日常中的针线活中,从妇女们给衣服打补丁中发展而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布堆画不仅作为实用品使用,它经过贴块、拼接、镶花、堆叠等步骤,作为一种装饰出现在衣物的肩部、口袋、鞋面、裤腿等地方,图案更是丰富多彩,寄予了人们驱邪纳福、生殖崇拜等美好祈愿。作为陕北地区富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布堆画无论是从丰富的内容还是饱满的色彩来说,其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而让大众更进一步了解延川布堆画的文化底蕴,领略其独特韵味的方法便是不断地积极创新,在提高布堆画在大众间知名度的同时,继续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传承。

2. 延川布堆画的文化渊源

2.1. 延川布堆画的起源与成因

延川布堆画在民族多元性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起源与发展,它所存在的陕北地区由于地处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地区农耕文化的交汇之处,一直以来都是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必争之地(赵丰,2005) [1] 。这也致使延川布堆画的造型放荡不羁、随性自然,题材图案直接明了,色彩鲜艳夺目,形成这种豪放粗狂的艺术特征与陕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有密切联系。

延川县位于孕育了大量民间艺术种类的黄河沿岸,历史上黄土高原长时间的交通和文化闭塞使得丰富多彩的文化得以留存,布堆画艺术也包含其中。在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中,繁重的农活使人们的穿着衣物经常磨破,不光是大人,孩子们在绵延崎岖的地势上打闹玩耍,长此以往衣服也极易磨损,因此当地心灵手巧的妇女们想到缝补衣服时可以在衣物破口处用各种图案花纹来进行补贴,既能起到补丁的作用,还给衣物增加了美观性。随着这种手法发展流传出去,成为延川地区劳动妇女人人皆会的一种技艺,造就了延川地区一项独有的民间艺术。

此外由于延川地区道路闭塞交通不便,导致物资较为匮乏,人们的生活十分贫苦,在不能随意更换、添置新衣物的情况之下,在衣服上反复缝补便成了常态。当地妇女在衣服上补了又补,这种补丁叠补丁的情况引起了布堆画民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各种图案堆叠缝补在一起,形成延川布堆画独有的韵味。

2.2. 延川布堆画的题材溯源

劳动力是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延川地区人民对劳动力有很大的需求,也由此导致当地民间艺术表现中最常见的题材便是生殖崇拜。延川布堆画很多作品里都可以看到我国传统的带有繁殖含义的文化符号,比如莲花、鱼、蛇、兔子等,并且这些图案通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鱼戏莲和蛇盘兔这类图案十分常见。布堆画中最经典的作品《抓髻娃娃》形象在陕北地区民间被誉为生育之神,上面的图形皆是男性女性的象征,同时“髻”的谐音为“鸡”,在我国民俗文化中也有生命的含义。

驱邪纳福是延川布堆画的另一主要题材。陕北地区是灾难多发地区,旱灾饥荒较多,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比较差,再加上战争的原因,各类天灾人祸使得人们将和平、健康这类美好愿望寄托于神明,渴望能得到上天的庇护。人们将这种希冀表现在布堆画这类民间艺术之中,将愿望具象化为各种图案,寻求心理慰藉。延川人民以粗布为画纸,手中的剪刀为画笔,塑造出财神、门神、灶神、雨神这类神明形象,寄托了他们的信仰与祈愿。延川布堆画作品中有很多元宝、铜钱、龙、牡丹等元素,都象征着富贵与平安,意韵深远,回味无穷。

劳作是延川人民的常态,农业是他们生存的基本,所谓靠天吃饭,靠地求存,土地对当地人民有着非凡意义。因此布堆画中有很多耕地、农作的场景,画面中的土地以莲花纹为装饰,辅以蝴蝶、喜鹊这类纹样,为画面添加生机与活力,也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黄牛是当时人们最重要的劳动帮手,延川人民将黄牛的形象呈现在布堆画作品中,是农耕丰收题材作品中最常见的元素。

为了表达当地文化的原始与质朴,延川人民会在布堆画作品中表现我国民间的传统风俗,例如描绘回娘家,新婚时长辈为新娘梳头等场景(吴一萍,2019) [2]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男性头戴白巾,腰部系着红色的布条,脚穿黑色布鞋;女性衣服鲜艳,头戴花色头巾,活灵活现。作品除了主要的人物表现以外,还会在画面上增加一些动物形象以此烘托欢快气氛,这些都体现了延川人民对幸福美满的家庭和和谐社会的期盼。

3. 延川布堆画的艺术特征

3.1. 自由组合的造型

作为陕北地区人民独有的艺术符号,延川布堆画的造型变化多端而又十分完整。它的造型观念不同于文人画中的散点透视或是西方的焦点透视,而是着重表现本原文化中完整的造型(邱春婷,吴婕妤,2023) [3] 。用俯视和平视的角度结合表现画面是延川布堆画很多作品中常用的呈现手法,其中物体的角度变化多端,物体与物体之间互不遮挡,它们本身或许处于不同的空间,但当他们处于同一副作品中时总体又显得格外完整,这也体现了延川人民追寻探索完整宇宙造型的观念。此外,布堆画的造型还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布堆画《三只虎》中描绘了一只怀有身孕的老虎,观者可以透过老虎的肚子看到腹中的小老虎以及被吞入腹中尚未消化的兔子形象,在震撼于画面生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延川人民不局限于事物表面,开拓思维,抛开表象,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创作方式。延川布堆画的图案与构图十分随性自由,创作者会将不同时空、不同造型的各类动植物甚至是器物堆叠拼合在一起,陕北延川布堆画的独有造型特征正是这种不合乎常理,违背自然规律的图案表现,再加以主观的处理,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创作,将人民质朴纯真的生活与美好祈愿呈现于布料之上,深刻体现当地人民的智慧与才能。

3.2. 厚重浓郁的色彩

中国传统色彩缤纷绚丽,意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色彩即人的视觉感受,人们通过色彩可以联想到冷暖、强弱、刚柔,感受到不同的性格、民族、文化等。中国传统五色观认为:“青、赤、黄、白、黑”五色为正色,在《周礼·考工记》中也曾记载:色彩的组合中,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这些代表了我国古代人们对于宇宙时空的观念想法(白晓,梁昭华,2014) [4] 。延川布堆画中使用的色彩就符合传统的五行色彩观念,使用青色、赤色、黄色、白色、黑色为画面主要颜色。在布堆画作品中,背景颜色使用最多的就是红色,它代表着热情奔放、充满张力,同时当地人民认为红色是驱邪赈灾的颜色,与太阳和火焰相对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受推崇的色彩。其次布堆画画面中出现最多的颜色是绿色,绿色代表着生机代表着生命,由于延川人民地处遍地黄沙的陕北地区,强烈的生存意识被恶劣地貌所激发,他们迫切想改变现状,因此这种心理也被呈现在了布堆画作品之中,他们使用绿色来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除此之外画面中会使用中黄、蓝绿、桃红等饱和度较高的颜色相互搭配,同时巧妙融入黑白两色,让对比强烈的艳丽颜色变得柔和和谐,产生强烈视觉效果的同时也能让观者感受到浓重的地域民俗特色。

3.3. 古朴豪迈的纹样

和南方民俗文化艺术中的纹样特征不同,陕北延川布堆画属于黄河流域相对原始的民俗文化,因此它具有独特浓烈的西北风情。再加上北方游牧民族的一定影响,布堆画中的事物比例往往脱离现实,延川妇女们使用肌理感明显、厚重粗糙的布匹裁剪出随性自由、放荡不羁的形状线条,使得布堆画整体古朴又豪迈。她们手握剪刀,结合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延川布堆画,不论是裁剪下来多变的造型,五彩纷呈的用色,亦或是层层堆叠的画面厚重感,无一不表达了当地人民骨子里的韧劲与满腔热忱。动物、植物、人物是延川布堆画中主要的表达对象,主题也十分宽泛,例如日常劳作、神话传说、民间历史、节庆喜事等,充斥着人们对繁衍生命的渴望以及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在画面中出现的各类纹样也都寓意吉祥,代表着延川人民除了奔放豪迈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和的心思,例如动物纹样中常出现的龙、鸡、鱼、麒麟;植物纹样中的莲花、牡丹……此外布堆画的构图主要是对称式构图,能够在视觉上达到稳定平衡的效果。

4. 布堆画在文创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4.1. 设计中的材质与形式

文创设计的材质和呈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为了迎合消费者们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文创设计迎来了更多的挑战,同时也在强化文创产品行业之间的竞争力。正因如此,设计师们应当合理运用现有设计资源素材,摒弃过时老套、审美落后的文创,将实用性与文化性完美结合,从而设计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产品来引起消费者兴趣。如何让文创产品具有特色脱颖而出已然成为设计师们所关注的重点。

如今市面上很大一部分都是布包、文化衫这类文创产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些已经不符合当下的流行趋势,因此设计师们需要在选择呈现形式以及材质方面做一些创新,比如为了让产品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选择耳机壳、礼物盒、杯具、背包、笔记本、丝巾等设计载体;若是想要推进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文化产业产品的质量,也可以选择书签、盲盒、唱片、贴纸、徽章、挂件这类产品(见图1)。

在设计延川布堆画文创产品的时候,可以将其中装饰性较强的图案,例如抓髻娃娃、老虎、各类神明等刻在或印在陶瓷杯具上,这样既有浓郁的地域性,有旅游纪念意义,同时装饰性强的文创产品能进一步提升其本身的文化内涵,进而提高销售量,推动延川当地经济发展。

对于延川布堆画文创产品的材质创新,可以将与布堆画相关的元素图案提取出来,应用在金属书签,亦或是直尺、金属书立之上,在改变原有材质的同时,丰富了文创产品的种类,对延川地区布堆画艺术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盲盒作为一种潮流消费品,它的精神属性决定了它的垂直性质,国潮方向是盲盒的垂直分类之一。因此我们也可以将布堆画和盲盒相结合,将从延川布堆画中萃取出的丰富视觉元素塑造成具有故事性的人物或动物形象,与现代场景结合,再加上一些工艺处理,比如用塑料制成半透明渐变的云雾配件,用喷漆做出星光效果等,展现延川布堆画独有的风格,符合当下年轻群体的喜好。

4.2. 设计中的图形纹样

图像是一种非文字的形态,它可以被引申成具有说明意义的视觉存在形式。通常图像被视为一种

Figure 1. Cultural and creative application

图1. 文创应用

介于文字和艺术之间的一种可视化的表达方式,它可以用纸质媒介和其它媒介进行大规模的复制和传播。它以特定的符号和表现形式来表达创意,把设计概念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使得设计形象具备某种传递资讯的能力。作为设计中与其它基础元素相结合的一种符号,它能满足各种应用场合的需要,具有较强的视觉氛围和较强的视觉表达能力,因此缩小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对应的文化渗透,使设计出的作品更为完美,更加巩固了文创产品。

陕北延川布堆画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创作题材,大多以民间生活、戏剧人物、花鸟传说等等为主,因此可以提取其中相关的纹样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譬如可以从布堆画《胖娃娃》、《鱼戏莲》、《小老虎》、《蛇盘兔》等作品中提取表达祈求神仙庇佑、渴望美好生活、尊崇生命繁衍的思想意志的纹样,运用到设计中,极具独特美感(见图2)。亦或是将提炼出来的图形打散重组,将其几何化进行创意设计,也别有一番风味(见图3)。

Figure 2. IP image design

图2. IP形象设计

Figure 3. Pattern extension

图3. 图案延展

4.3. 设计中的色彩表现

色彩可以让观众在视觉上产生各种情绪上的反映。搭配和谐的颜色可以让顾客进一步感受到图案内涵,平衡结构,传达情绪,从而更好地理解画面。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特有的语言和情绪,文创设计中也不例外,恰当的颜色选用和组合可以为文创的整体设计增添光彩。当地人民长期居住在缺少红花绿树的地貌之中,与山光岭秃的黄土相伴,在进行布堆画创作时只能借用高度饱和的色彩抒发心中烦闷,然而色彩浓郁饱满的布堆画作品却给人们带去了轻松与自在。

在色彩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创设计中,特殊的代表色是一种识别符号,可以让观者一眼就能识别出延川布堆画的文化特征。过去的人认为青、白、赤、黑、黄分别是代表东南西北和天地的颜色,这便是中华民族群体的五行色彩观,布堆画符合此观念,从色块占比再到颜色搭配都反映了陕北地区浓烈的民族风味,整体极具张力的同时又做到了画面统一。延川布堆画文创设计可以继承这一用色理念,整体采用红色、黄色、绿色为主,其余颜色为辅,色彩鲜艳,充斥着生命的张力,这样不但增强了消费者对于布堆画艺术的色彩识别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延川布堆画的辨识度(见图4)。

Figure 4. Color matching

图4. 色彩搭配

5. 结语

文创的创新表达是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新认知的符号,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人文精神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是延川布堆画不可避免遇到的状况,在不断传承的进程中既赋予了非遗时代价值,也赋予当今主流文化历史底蕴。越来越多甚至是世界各地的人关注到了延川布堆画,年轻人不断向布堆画传承手艺人学习技艺,对外推广宣传,这是国家、民族的一大突破(胡思琪,刘静,赵妍,2021) [5] ,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各国的文化交流碰撞,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必要的贡献。

注 释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

文章引用

周佳璇,黄天灵. 延川布堆画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Yanchuan Cloth Pile Painting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J]. 设计, 2024, 09(01): 527-532. https://doi.org/10.12677/Design.2024.91063

参考文献

  1. 1. 赵丰. 中国丝绸艺术史[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05.

  2. 2. 吴一萍. 延川布堆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实意义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3. 3. 邱春婷, 吴婕妤. 陕北延川布堆文化意蕴及民俗符号分析[J].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23, 36(1): 57-64.

  4. 4. 白晓, 梁昭华. 陕北民间布贴色彩研究——以延川布贴画为例[J]. 艺术科技, 2014, 27(5): 194.

  5. 5. 胡思琪, 刘静, 赵妍, 等. 布堆画在文创设计中的设计应用[J].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1, 1(20): 33-3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