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1  No. 05 ( 2022 ), Article ID: 56947 , 5 pages
10.12677/ACPP.2022.115211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之比较

杨川1,晏欢2

1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贵州 贵阳

2安顺实验学校,贵州 安顺

收稿日期:2022年9月18日;录用日期:2022年10月13日;发布日期:2022年10月20日

摘要

一直以来,人性论都是各界学者时常讨论的命题。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导致后人进行激烈的辩论,并深受其影响。为何他们的人性论会产生激烈的争论,两者的人性论又有何不同?在此,对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进行分析与解读,通过两者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分析两者的异同,从而得出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孟子的主要观点是人性先天是善的,而恶是后天的人为,荀子的观点是人性是恶的,善是人的后天人为;而两者的相同之处就在于最终指向,都强调要实现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而每一个人都应该行善。基于此,从而让人们清晰知晓两者的人性论。

关键词

人性论,性善论,性恶论

A Comparison between Mencius and Xunciu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Chuan Yang1, Huan Yan2

1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2Anshun Experimental School, Anshun Guizhou

Received: Sep. 18th, 2022; accepted: Oct. 13th, 2022; published: Oct. 20th, 2022

ABSTRACT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has always been a topic discussed by scholar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particular, the human nature theory of Mencius and Xuncius’, thinkers in the pre-Qin period, led to fierce debate and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m. Why their theories of human nature are hotly contested and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Here, on Mencius and Xunciu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he paper further analyzes bot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u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is that the main point of Mencius is that the innate human nature is good, and evil is acquired artificially; Xuncius’ view is that human nature is evil, good is people the day after tomorrow. What they have in common is that they both emphasize the realization of a good and stable society, and everyone should do the good. Based on this, people clearly understand the two human nature theories.

Keywords: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Evil Nature of Humans

Copyright © 2022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在现实社会当中,时常听见“这人的人性好坏”、“人性是善良的”、“人性就是追求幸福”等等,就会产生一个疑问,即什么才是人性?一般说来,人性莫不分为人性善、性恶还是无善无不善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人说“善恶混统”,例如扬雄说道:“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1]。而到了宋明理学,二程则推崇孟子的观点而批评荀子、告子等。由此看来,人性的确是各家有己见,争论是不断的。在此,仅对先秦时期,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进行比较分析。基于经典原著《孟子》与《荀子》,看孟子与荀子在人性上的争论及其各自对他人疑惑的解答当中所持的观点,从而得出孟子与荀子有关人性善恶的基本观点,然后进一步分析出简要的异同与最终指向。

2.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之基本观点

2.1. 孟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人性本善

孟子的人性论主要出自他与告子的对话当中即《告子上》篇,其次涉及的还有《公孙丑上》篇。孟子所持有的人性是“性善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在此通过孟子与告子的对话及其有关性善论的阐述来看孟子的性善论。

告子首先提出了他关于人性的看法——“性无善无不善”。他说“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2]。在这里可以得知人的本性就同水一样,向西流或向东流都是可行的。对于告子的人性论,乃是一种持中性的观点,而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在孟子与告子的对话当中,告子提出了水与人性作比喻,孟子也用水来作比喻,正好回应了告子的人性论。对于这两个比喻,在此不管此比喻是否合适,只在于孟子是如何回应的。孟子认为水虽然不分东与西流,但是却分高与低,必定仅有一个自然走向的,即是说从高往低处走,因此人性就像水一样自然而然的走向一个方向——善,并不是所谓的无善无不善。既然提出了人性是善的,那么就需要给出证明或者理由,以下就是孟子对“性善论”的理由,由公都子与孟子的对话当中讲清了人性善的起源。公都子,“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2] 进而孟子对其疑问进行了解答。孟子对其回答,又提出了“四端与四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在这里就解决了公都子的疑惑,从人的资质(天生)来看都是善的,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善的,就在于四心是人人都有的,同情、羞耻、恭敬、是非,对应的就是人的仁、义、礼、智四端,这都是人的本性,自身就有的,而不是外来的或外部环境给附加的。简言之,因而是人的本性内在规定,不是外在规定。对于那些没有善而言的,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没有善,而是在于他们没有进行思考,在这里反思更合适。不仅如此,孟子还在《公孙丑上》篇当中提出“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2]。这里与前述表达的思想基本相同。仍然就是讲看见一个孩子将掉入井中,人人都会产生同情之心,此同情之心绝不是因为结识孩子父母、救人出名、厌恶孩子的哭声,而是从内心自然表露而出,是人人皆有的。若一个人没有这四心,都不能算作是人,相反,若以这仁、义、礼、智为开始的人,不承认的人就是自贼者。因为如此,所以人是生而有善端的,便是性善。既然谈到了性善的由来,那么恶又是怎么产生的?孟子必然也会对恶进行阐述。“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2]。这里就直接给出了恶的来源。恶来自人的本性受到了外在环境的影响,这样的人性所表现出来的是被改变了的,而本身仍是性善。除了这一句说明恶的来源,孟子还这样提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2]。恶的行为就在于人蒙蔽于外物,被外物遮住其本性,只过于追求外物,然而人天生、向善的资质是人皆有的,并不是天生资质不同所致。孟子提出有人行恶,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善的本质,而在于失去善心,在《告子上》篇就有相关阐述,由于有的人不会滋养本心、保存本心,便会认为他们没有先天的善心,其实不然,人人皆有。

综上,乃是孟子的“性善论”,人生而有善,是人内在固有的。用哲学上所常说的“大我”、“小我”来解释,“大我”所有性善,而恶的来源或失去善心,就在于人处于“小我”之中,被人的内在私欲与外在欲望所蒙蔽。亦即人处于经验的“小我”,便有了恶的行为。因此人必须保持本心、保持善心,而不是失去善心而不求,这便是孟子的“性善论”。

2.2. 荀子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人性本恶

荀子与孟子的“性善论”不同,提出了他对于人性孰善孰恶的观点,即人性本恶——性恶论。在这里通过荀子与孟子的论辩及其对他人的询问回答来看荀子的“性恶论”。荀子对其自身的人性论在他的《性恶》篇中,详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荀子提出了他的论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3]。说人的本性就是恶的,而所谓善的行为,就是人的人为,也就是性本恶,后天人为善。因为谈人性问题,必然在这里与孟子一样脱离不了善与恶。既然荀子提出了这个论断,那么他是如何来证明其观点的。因此首先来看性恶的起源。“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3]。在这里就是说现在(指荀子所在的时期)人的本性生而有疾恶之心、物欲等就会导致残杀陷害、淫乱的行为,从而致使忠信与礼法都消失了。由于人放纵他们的本性,顺应其性情就会出现各种不好的事情,危害社会安定。因而由此可见这便是性恶。除此之外,在荀子与孟子的对话之中,荀子提出人性本恶,善乃伪。而孟子依旧坚持他的人性善论,但是荀子却认为孟子没有分清性与伪。荀子提出“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3]。这两句话言简意赅,就表明了性与伪的关系,认为性是天生的、自然而然的、不能学习,也不能人为,而“伪”却正好相反。通过努力学习就能得到的就是人为,荀子提出了人的眼睛与耳朵进行论证。由于人的本性,生而脱离了质朴,脱离了所言的资质,就导致性恶。通过现实,荀子看到了人的本性:饿而欲饱、冷而想暖、累而求息,这便是人的性情,之所以会有所谓的谦让、劳而不息,是因为人违背了他的本性,违背人的性情所成。谁都想劳作之后能有休息,但是却因为外在因素导致了他违背人的本性而成劳而不息。其次,善从何而来?善是人为的,就是荀子所讲的其善者伪也。之所以有法度、有教化就是为了让社会有序。这都是人为的才有了行善;有谦让、有礼义、有原则,才能有善良的行为。人之所以行善,是由于人的本性乃恶,想要善就要人为。荀子提出了众多的例子讲明这个人为,比如:黏土与陶瓷、木材与器具、私利与谦让、枸木与直木,这都是讲后天的人为。荀子还提到:“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矣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 [3]。若是生而合乎法度,还需要圣王、尊崇圣王做什么呢?正是因为人的本性恶,才会出现不端正、悖乱的行为。若要使得天下有序,倘若没有这些圣王的治理和礼义的教化,那么人就会作乱。从人的本性恶当中,就说明了尊圣王、推礼义是有必然原因的,否则人生而合乎法、有序,这些都将不会被推崇。

综上所说,就是荀子的人性论的基本观点,荀子的人性论所表达的主要观点即人性本恶,善乃人为,荀子给出了他的证明与理由,他与孟子一样讲清楚了人的善、恶如何而来。

3. 孟子、荀子人性论之比较

3.1. 不同:善先天与人为/恶先天与人为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之辩论,不同就在于两者对于善与恶的基本看待上及其行善的途径上。孟子所持善乃人性,先天所有,恶是由于后天失去本性所为,“此之谓失其本心” [2]。而荀子则认为恶乃人性,先天自然所有,善是人后天的所为。前者之所以会认为恶的行为出现,就是因为人在后天的环境当中失去了本性、失去了善心,从而导致恶的行为。因而需要人们保持本心,不要丢失本心而不去求,需要把丢失的本心寻找回来,要懂得外在的放心,同时更要注重内心上的放心,这是在强调人的个人修养,修心。人们会做那些乱的行为,追求外物,皆是失去善心所致。而后者提出的性恶,善人为,是因为性与伪的区分,性不可事不可学,伪可事可学。人们生而好利、物欲(追求外物),从而才需要圣人或者圣王制定的法度与礼义,使得人们进行善良的行为,于是乎做到合法、稳秩序。在《性恶》篇中荀子是这样表达的“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3]。荀子还特别强调人们需要贤师的教化、良友的熏陶、礼义的学习、法度的约束,“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3]。这样看来善的不同在于两个方面,一不同:一个是善心生而就有,需要后天保持,而另一个则是善是后天的人为,人的本性需要人为的约束与自我努力等;二不同:在于行善的途径,一是内心出发,另一个是后天外在出发。正如有学者指出荀子与“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求善的方法与途径上” [4]。对于恶来说,不同在于——恶在前者看来是失去本心所致,而后者认为恶是人的本性。因为如此,所以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点不同就在于“善先天与人为”和“恶先天与人为”。

3.2. 相同:最终指向相同

虽然两者在善与恶上有着不同,但是两者的目标或达到的结果是一致的,两者所要达到的结果都是让人行善,即是说“两种人性论的最终落脚点是一致的,目的都是教人实现道德上的善” [5],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孟子提出的性善,是注重个人的努力与修养,认为人人皆有善心,之所以会出现恶,是失去本心所致,特别强调个人修养;而荀子所提人性恶,是需要“寻贤师,择良友”。以外在的教化与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行善,是一种需要外在的影响。由于人们生而好利等,需要克制人的本性,约束人的行为,则强调后天的教化与礼义的学习。虽然两者在此不同,但是最终指向却是相同的,前者由内的修养达到社会的安定与有序,后者通过人们的努力、学习礼义、遵法而达到社会的安定与有序。两者都是为了有一个稳定的社会,这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秩序的社会。这样看来,人性善与人性恶并不存在矛盾,虽然所持观点的基础不同,但是最终所指向的地方都是一样的——一个良好稳定的社会与人人都应该行善。概言之,善虽然行善路径不同(内在与外在),但是都是为了行善,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4. 总结

通过对孟子、荀子的人性论观点分析与解读,我们可以得知:虽然两者的起点不同,一个是“善”,另一个是“恶”,但是最终导向都是为了人的修养与社会安定。通过孟子与荀子各自对其观点的证明与给出的理由,清晰地向人们阐释了人性的善与恶。孟子的“性善论”以人生而有内在的善心,外发出来便为仁义礼智。注重人的个人修养,让人们保留本心,若本心丢失,需把本心找回,不能失而不寻。而荀子的“性恶论”注重个人努力与外在的环境影响,“寻贤师,择良友”,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行善,行仁义,从而维护社会安定与有序。总而言之,通过上述的论述,业已清楚知道孟子与荀子的人性之观点其实并不矛盾,虽然基本立场不同,但是行善与最终指向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使人行善与维护社会安定。

文章引用

杨 川,晏 欢. 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之比较
A Comparison between Mencius and Xuncius’ Theory of Human Nature[J]. 哲学进展, 2022, 11(05): 1130-1134.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2.115211

参考文献

  1. 1. 扬雄. 法言[M]. 韩敬, 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12: 56-57.

  2. 2. 孟子. 孟子[M]. 方勇, 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59-225.

  3. 3. 荀子. 荀子[M]. 方勇, 李波, 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15: 375-381.

  4. 4. 叶金宝. 论孟子和荀子人性思想的融通[J]. 河北学刊, 2008(5): 47-49.

  5. 5. 肖婷.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研究[J].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1, 43(1): 46-51.

期刊菜单